我的老师是学霸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鸿尘逍遥
不过,顾律由于在两年时间内就修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所以大一的那些基础课,顾律直接申请的免听,只用参加最后的考试。
因此,和赵艺的交集很少。
“对对对,顾神,是我。”见顾律认出了自己,赵艺兴奋的点点头。
毕竟,眼前这位,这可是位在校园内留下传奇色彩的人物啊!
“顾神,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
顾神,是校内的同学给顾律起的外号。
顾律摇了摇手中的书,“来借本书,外面买不到。”
赵艺看了看顾律,又想了想自己目前的困难处境,咬了咬牙,开口,“顾……顾神,我可不可以,请你帮个忙”
&nb
第五十九章 朴长渠?
第五十九章
3月5日,imo正赛前一天。
酒店房间内,顾律正争分夺秒的就包括毕齐在内的七位国家队队员,做最后的竞赛辅导。
“……最后和你们提一下棣美弗定理,虽然考的概率不大,不过一旦考到,试题的难度系数肯定不会小,不是放在第三题,就会放在第六题。”
“棣美弗定理的具体内容,是由两个复数,可以用三角形式分别表示为z1=r1(θ1),z2=r2(θ2),则:z1z2=r1r2[cos(θ1+θ2)+isin(θ1+θ2)]。并且,棣美弗定理和欧拉公式也有很密切的联系,如果把……”
七位国家队同学一边认真听,一边在笔记本上一丝不苟的记录着。
顾律的数学水平,在冬令营的时候几人都亲眼见识过。
可以说完全不是和他们在一个维度概念里。
就连他们的省队教练,对上顾律,也只有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份。
因此,几人对于顾律是完全的心悦诚服的。
这几天,顾律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顾律说让他们弥补哪一方面的弱项,他们就尽全力去刷题训练。
时间到晚上十点。
顾律停下了授课,目光扫过眼前七人,“明天就是imo的正赛,你们只需要认真应战,其余的事情不需要你们去管。”
“这一次,我们是奔着团体赛冠军来的,所以就需要你们每一道题都认真对待。不要慌,更不要浪。现在你们代表的不只是你们自己,还有身后的国家!”
…………
次日,imo的正赛在下午开始。
和cmo一样,两天时间,每天三道题目,考试时间为下午一点至下午五点半。
但在上午,顾律便只身一人来到了帝国理工大学内的一栋办公楼。
一间大型会议室内,已经聚集了来自五十多个参赛国的七十多位领队。
今天上午各国领队聚集在此地的目的,并不是聊天交流感情,而是为了确定下午imo首日的三道考题。
每届imo的六道考题,是有一套严格的筛选流程的。
首先,由各个参赛国,各自向组委会递交2030道题目。
这个工作在去年十二月份就已经完成。
然后在今年一月份,这200多道题目会经过层层筛选,只保留下四十道题目。
其中,平面几何、初等数论、代数、组合数学各10道题目。
最后就是在imo正式开赛当天。
由各参赛国领队组成临时选题委员会,商讨、投票后决定当天考题,以及考题的评分细则。
按照惯例,imo每日的三道题目,应遵循由难到易的原则。
即1、4题难度系数最低,2、5题难度系数中等,3、6题难度系数困难!
尤其是第六题,每届imo,能把这道题做出来的选手,都是屈指可数。
顾律穿着胸口印着华国国旗的队服,开门走进会议室。
无数视线扭头看过来,顾律点头对众人微微笑笑。
众人也是颔首示意,露出善意的笑容。
华国队,再怎么说,也是imo赛场上的超级大国。
参赛十几年来,从来没有掉出过团体前三的位置。
他们这群炮灰小国,十几个国家领队加起来,在imo选题会议上,话语权说不定还没顾律一个人大。
顾律找到贴着华国队标签的位置坐下。
刚把笔记本放在桌面上,就听见旁边身侧传来一道语气莫名的声音,“呵,顾律,果然是你。”
顾律扭头,看到的是一副明显的亚洲人面孔,只不过五官比较紧凑。
“你是”顾律轻皱眉头。
听这语气,应该不是自己的朋友。
那人脸色一黑,显然是对于顾律不记得自己有些愤怒。
他指了指胸口的韩国国旗,提醒道,“2011年,imo竞赛!”
“哦哦哦,是你。”顾律在模糊记忆力找到了这个身影。
那应该是高一那一年他参加imo的时候,当时韩国队有一名队员,似乎就是面前这人年轻时候的样子。
依稀记得,当时这人似乎是拿到了当年韩国队的唯一一块金牌,36分的成绩。
而顾律当年是42分,满分。
 
第六十章 选题委员会(第一更!)
第六十章
这件事,朴长渠铭记到现在。
在那次比赛后的两年,他一直关注着顾律。
自然也知道顾律连续三年获得imo满分的事实。
直到顾律进入大学,朴长渠再没有渠道得知顾律的动态,才把这份对于顾律的情感埋藏在心底。
不过,在朴长渠卧室的房间内,一直贴着顾律的一张照片。
那是顾律第一届参加imo,捧着奖杯和队友一块站在领奖台上笑的灿烂的样子。
当时这张照片登上了报纸。
朴长渠专门把顾律的图像剪下来,贴在卧室最显眼的地方,时刻警醒自己。
这件事,还一度让朴长渠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儿子是不是觉醒了什么奇特的属性。
顾律的模样,已经深刻在朴长渠的脑海里。
本以为,这辈子,他不会再和顾律有任何交集。
但当顾律推门走进会议室的时候,第一眼,朴长渠就认出,那就是自己心心念念长达六年之久的顾律。
并且,还和自己一样,同样是国家队的领队。
朴长渠意识到,他期盼许久的击败顾律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这一次,他一定让顾律,感受到他当年的绝望和不甘!
…………
“没想到,顾律你现在是华国队的领队。”朴长渠呵呵一笑,“而我,恰巧正是韩国队的领队。”
顾律淡淡瞥了朴长渠一眼,“所以说,你是想表达什么”
“没什么。”朴长渠靠在椅背上,“只是有些感慨而已。时光变迁,六年过去,我们两个都从曾经的国家队队员,变成了国家队的领队。但不变的是,我们依旧是竞争对手。”
“顾领队,有没有兴趣,和我赌一下就赌这次我们两个国家的团体赛排名。”朴长渠故作随意的开口说道。
但眼神中,满是期待和紧张,隐藏不住他的想法。
在内心里,朴长渠是极为期待顾律能答应下这次对赌的。
不过,顾律只是笑着摇摇头,简单干脆的回答,“没兴趣。”
朴长渠:“……”
“闲着也是闲着。顾领队来玩玩嘛小赌怡情,你要是真的没钱,我替你出了!”
朴长渠此刻像极了古代青楼里的那些老鸨。
一边对顾律说着“大爷来玩嘛”,一边还帮顾律出嫖资。
朴长渠确实是着急了。
要顾律不和他赌的话,最后即便是赢了,那成就感肯定没有那么高。
朴长渠正准备对顾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一位留着大胡子,穿着西装,约莫五十多岁的男人走进来,然后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
安德烈-皮斯科,来自国际数学联盟。
是本届imo选题委员会的主席,除此之外,还担任着imo分数总协调,也就是类似于华国阅卷组组长的职位。
可谓是本届imo职权最大的大佬。
安德烈一进来,整个喧闹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安德烈环视会议室一周,轻咳一声,“既然人已经到齐了,那我们马上就开始吧。”
时间安排很紧张。
下午一点就要考试。
选题委员会在确定好题目后,还要抓紧时间确定所有的解题方法以及评分标准,然后再把试题翻译成英德日中俄法等数种语言。
安德烈主席对身后的助理挥挥手。
助理将公文包打开,拿出一摞a4纸,纸上印着的是一道道题目。
由于明天还有一天的考试,所以今天的选题会议只拿出了总题库的一半。
也就是平面几何、代数、初等数论、组合数学各5道,总共20道题目。
助理发给每人印有20道题目的一摞a4纸。
为了保密和避免泄题,这些题目,各国教练在此之前,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安德烈主席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现在是八点四十一分,各位有三十分钟审查题目的时间。”
三十分钟的时间,是让各国领队对这
第六十一章 争论(第二更!)
第六十一章
二十道题目,在经过第一轮筛选过后,仅剩下九道。
但让顾律略感到诧异的是,那道明显超过imo一个难度层次的平面几何题目,并没有被在第一轮筛选中剔除掉。
当时,提议剔除平面几何第五题,也就是那道最高难度几何题目的,正是坐在顾律身边的朴长渠。
韩国近几年在imo赛场的排名一直稳中有进。
在顾律那个时代,韩国队的排名还一直在10名左右徘徊。
但几年过后,韩国队已经今非昔比。
尤其是在去年,韩国队更是力压华国米国等老牌强国,登顶第一的宝座。
朴长渠今年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韩国队成功卫冕imo团体冠军。
韩国队六名队员,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筛选出来的。
其中有三位队员,更是去年imo金牌得主。
这样的阵容,使朴长渠自信心爆棚,觉得拿下本届团体冠军已经十拿九稳。
但现在,意外出现了。
一道明显不是imo级别的题目,竟然出现在备选的题库中。
那道题目,刚才在审查题目的时候,朴长渠尝试做了一下。
很难!
这是数学系本科毕业的朴长渠给出的评价。
要是让韩国队员来做这道题目的话,或许只有金安泰有机会拿到满分,其余五人,能拿到一半的分数都够呛。
这是一颗定时炸弹。
一旦踩到,不只是韩国队,其余几个竞赛强国全部遭殃。
所以朴长渠第一个提议剔除这道题目。
米国队领队、俄罗斯领队、瑛国领队先后附议。
但随后,保加利亚领队、智力领队、冰岛领队等二十多个小国领队却纷纷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该把这道题目纳入备选的题目名单内。
这些小国的目的很明显。
反正他们国家队的选手很弱,和那些竞赛强国的选手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中高等难度的题目,那些竞赛强国的选手可以做出来,而这些弱国的选手则完全靠运气。
那还不如,直接破罐子破摔。
直接选一道谁也做不出来的题目。
这样,我们拿不了分,你们也别想得分。
会议一时陷入争吵当中,两方各执一词,互不退让。
与大部分竞赛强国领队的慌乱不同,顾律老神在在的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眼前这一幕好戏。
这几天对于国家队队员的培训中,除了考试大纲的内容外,顾律还扩充了一些大纲范围外的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