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是学霸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鸿尘逍遥
“现在,我们当然可以堂而皇之的向世界部渤海隧道修建成功,从而获取那无数的荣光和赞誉。”
“但是……让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渤海隧道真的成功了吗,我们真的竭尽力了吗?连尝试都没有尝试过,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一定会失败。”
“没错,重新对接是意味着更高的风险系数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不给工程、给自己、给历史留下遗憾!”
顾律的最后这一句话,振聋发聩,将会议室内所有人都惊醒。
顾律对视上会议室内其他人的双眼。
但和顾律对视人部羞愧的低下了头。
最后。
顾律和坐在主位上的郑淳四目相对。
“还有,一旦我们重新对接成功,就意味着华国建设者首次在世界沉管隧道建设史上实际验证了最终接头施工方法’工序可逆’,这是一项历史性的成果。”顾律加上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会议室内其他负责人不同。
在两种方案中,顾律是更加倾向于重新对接这个方案的。
正如顾律刚才所说的那般。
不能给工程留下遗憾!
顾律向来都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当然无法接受把十七厘米这么大的误差将就过去。
并且……
只要方案实施得当的话。
重新对接将会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当然。
顾律更清楚。
他刚才的那些话,还无法彻底的打动刚才持反对意见的那些人老成精的存在。
因为谁都不愿意担这个风险。
不过,顾律不需要将会议室内其他人部打动。
顾律只需要打动郑淳一个就可以了。
郑淳是渤海隧道项目的一把手,是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力的。
刚刚。
顾律和郑淳四目相对的那一刻。
顾律已经从郑淳的眼神中读出了一抹坚定。
…………
郑淳双眼闪过一抹精光,手指无规律的敲击着桌面。
沉吟几秒后,郑淳声音低沉的开口。
“我觉得刚才顾教授说的话没错。”
第一句话,郑淳就表明了他的态度。
“前面三年半的种种困难我们已经克服过来了,难道在这最后临门一脚的时候,我们要去退缩?这完不是我们的作风啊!”
“再者说,给渤海隧道这么大的一个遗憾,我们会心安嘛!要是今后渤海隧道万一因为这个出问题了,那我们可以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一辈子的啊!”
“重新对接,这是个风险,同样是个机遇。不放弃,就意味着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边缘。”
“渤海隧道是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超级工程,我们不能给工程、给自己、给历史留下遗憾!”
“这个数据会让渤海隧道建设的光辉变得暗淡,我们曾经承诺过,我们自己这一关就应该是最高标准的,所以我决定……重新对接!”
当郑淳高声说出‘重新对接’这四个字时,会议室内再次寂静无声。
沉默了良久,坐在郑淳左手边的那位副总工程师才苦笑着开口,“老郑,我就知道你会这样。”
他和郑淳同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一起共事了差不多有十多个年头,当然清楚郑淳的性格。
从理智上来讲,他还是赞成不重新对接的。
但现在郑淳既然已经这么说了,他只能够选择赞同。
“我赞同。”
“我也赞同!”
……
最终。
会议室内所有人都表示赞同成功对接的方案。
当然……
这其中大部分只是一个迫于形势的选择。
郑淳心里当然门清,于是淡笑着开口,“各位请放心,我不会让各位平白担上责任的。”
“我郑淳在这里保证,若是渤海隧道接口的重新对接工作出现纰漏,所有责任,由我一人承担,与各位无关。”
说完这句保证后,郑淳便不再管众人的后续反应,而是直接申请与渤海隧道管理局的朱局长连线。
朱局长显然是早就知道了渤海隧道的情况,在接通连线后,直接面色严肃的开口问道。
“郑总工,你们决策会的讨论结果如何?”朱局长沉声问道。
“朱局长,经过我们决策会成员的一致讨论,决定对渤海隧道的最后接口进行重新对接!”郑淳说话掷地有声,语气坚定。
“重新对接嘛……”朱局长喃喃了一句,开口道,“下午的时候已经有不少部门得知渤海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成功了,但上报交通运输部的汇报文件还没发出,你们还有时间。”
朱局长接着补充道,“你们无论如何要万分小心,我相信你们,也相信郑总工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后天就是竣工典礼了,我希望你们可以在竣工典礼上,给华国,给世界,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顾律还是从朱局长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担忧。
但这个时候。
朱局长也没有办法,只能够选择去相信郑淳,相信渤海隧道项目组。
听完朱局长的嘱托后,郑淳重重的点点头,“朱局长请放心,我们一定会竭尽力的!”
挂断了和朱局长的连线后,郑淳再次扫视会议室内众人一圈。
已经确定进行重新对接,那么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了。
后天上午就要举办竣工典礼了。
不。
准确的说,是明天上午。
因为就在众人进行决策会议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第二天的凌晨。
(iishu)是,,,,!
第六百九十三章 人选
【】(iishu),
:xqishuta
第六百九十三章
要实施重新对接的话。
这个工程耗时差不多在十个小时左右。
再加上预留的调整时间。
也就是说。
留给众人商讨重新对接方案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不到。
可谓是相当的紧迫。
没有过多的迟疑。
郑淳直接拍板决定,让众人将方案讨论的地点转移到施工现场。
更准确的说。
是那艘名为‘渤安’的沉管安装船上。
安装船的指挥室内。
众人再次落座。
目前。
这艘沉管安装船就停泊在渤海隧道最终接头的正上方。
郑淳直接打开指挥室内的投影屏幕,语气沉重的开口。
“现在的情况,不用我多说,相比各位也应该清楚。重新对接,这其中蕴含着极大的风险系数,但是为了不给历史留下遗憾,我们必须要去这么做。”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商讨一下重新对接的具体方案。”
按照郑淳的在屏幕上指出,顾律得知了那块最终接头的位置,是位于e29和e30两个沉管隧道之间。
最终接头的重量达到了六千吨,是由五十四个千斤顶进行支撑。
现在。
这块接头正安安静静的躺在渤海的海床上。
而众人所需要做的。
是将已经沉放在海底的接头再重新的吊起来,进行一次重新的接头对接。
这个听起来并不难。
但实际做起来可是艰难无比。
毕竟。
接头并不是什么小玩具。
而是重量高达六千吨,体积有几百立方的庞然大物。
并且还有。
接头已经和沉管管道在水下结合形成了密封的结合腔。
一旦重新对接。
结合腔将不会再处于密封的状态。
这对于接头的液压系统和密封止水系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可以说。
重新对接将会遇到的麻烦有很多。
并且每一个麻烦都不简单。
…………
沉管安装船的指挥室内。
讨论在继续。
一个个方案被提出,但一个个方案被否决。
三四个小时后。
一套具有极高可行性的重新对接方案。
不过……
方案讨论出来了。
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郑淳面前。
那就是人手不够。
这种人手不够,并不是指普通工人不够。
由于在昨天下午才刚刚完成最后接头的对接工作,大部分工人还留在基地,因此这方面的人手是充足的。
郑淳所说的人手不足,是指的技术性的指挥人手不够。
郑淳作为项目组的总工程师,是一定要留在指挥室这边统领局的。
他在水上统领局。
那水下的部分由谁上。
要清楚。
最终接头与沉管隧道的接口有两个。
一个是接头与e29管道的接口,另一个是接头与e30管道的接口。
与e29隧道的那个接口可以让他旁边的副总工程师去。
那e30接口那边呢?
就没有人选了啊!
其实。
要是郭院士可以赶来的话。
郑淳计划的就是让郭院士在指挥室这边统领局,他下水去监管e30管道接口那边。
可现在……
郭院士没来。
那情况就相当麻烦了啊!
唉!等等!
郑淳突然想到了什么。
郭院士没来是不错。
但是郭院士派了另外一个人来了啊!
这个人,或许就是他最后的那根救命稻草。
这样想着。
郑淳扭头视线灼灼的望着不远处的顾律。
被郑淳这样火热的视线盯着,顾律浑身有种不自在的感觉。
挠挠头,顾律干笑一声,开口问道,“郑总工,您有话要对我说?”
郑淳没有墨迹,直接开口道,“顾教授,我需要你的帮助!”
顾律愣了一下,“您说。”
郑淳开口,说出目的,“我需要你下水,帮我程监管把控接头与e30管道接口处的重新对接工作。”
顾律有些懵住了。
没想到郑淳会把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交由他来做。
不过仔细想想,顾律就清楚为什么郑淳会选自己了。
因为在整个指挥室内。
除了郑淳和副总工程师这两位外,就只有他一个能的技术型成员。
其余的。
要不就是设备供应商,要不就是某一部分的负责人,无法把控局。
而顾律呢。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技术顾问,但至少通晓重新对接工作的各道工序和各个细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