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小甜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身齐家.QD
蒸好的糯米活着黄泥和轧碎的稻草,成为了最好的粘合剂。
古朴而简单的工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非易事。
王青山极有耐心。
毕竟,这是他的房子,他的家,是要住大半辈子的。
基石安置下去,王青山松了一口气,招呼着大家吃饭。
开工那天的半荤素席是没有了,打了好几个鸡蛋的鸡蛋面却是管饱的。
一张大桌上,一个干净的面盆装着满满的一盆面条,颇有点偷懒的嫌疑。
刘玫看着光秃秃的桌子俏脸微微发红。
他们两口子初来乍到,地都没有,中午吃的蔬菜都还是王芬和王芳送他们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算刘玫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这个时候也变不出宴席来。
好在,这年头鸡蛋挂面倒是待客的好席面,有没有蔬菜瓜果,大家是真不怎么计较。
王芳看出来刘玫的尴尬,拍了拍她的手,小声在刘玫的耳边说道:“大青山里面好些个山谷呢!多的是‘野菜’,你这修房子,正是用的上的时候,随便薅一点就行。”
刘玫一愣,立刻回过味儿来。
这个年头,讲究集体高于一切,压根不允许私有。
一家子吃不饱,总得想点办法不是
偷偷摸摸的在大青石山谷里面开点荒,种点蔬菜,不失为一个解决之道。
至少,能把肚子给糊弄过去。
这种事情只能悄悄摸摸的进行,对外只能说在大青山上薅到的野菜。
地上的蔬菜瓜果,一旦被别人发现,薅了去,主人家也只能认栽。
这种事情,在这一亩三分地,早就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别人做得挺顺手,刘玫却拉不下那个脸。
整个人愣在那里,没有吭声。
王芳明白刘玫的意思,叹了一口气。
“就你这么薄的脸皮,怎么对付那一对婆媳啊!辛亏你这地儿独门独户,离那一家子远。要不然……”
王芳摇了摇头,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刘玫干笑了两声,没有说话。
王芳摇摇头,找王青山说道去了。
王青山听了王芳的话,眼前一亮。
他倒不是想要做个偷菜贼,而是想到了解决他们家菜篮子问题的另一个办法。
大青山山谷的蔬菜是别人种的,飞禽走兽可不是别人养的吧!
以他的身手,每天带点东西回来加个餐,不要太顺手。
吃得饱,吃得好,人家才有力气帮忙干活。
他也能够早一点住进新房子啊!
他的石头房子没有王芳那明亮通透的砖瓦房好看,却省时省力,冬暖夏凉。
最重要的是,青砖必须要发泡才能和石灰水泥粘合在一起,大青石却不用。
所以,砖瓦房必须要搁置一段时间,去除湿气,而石头房子却不用放置太久,修好基本上就能入住。
如果,他再给这些工人师傅补充一点营养,工期还有可能缩短。
这么一来,他就能更快住上新房。
王青山眯了眯眼睛,对着王芳笑道:“二姐,我知道了!”
王芳见王青山把自己的话听了进去,终于放下了一颗心。
第二天,王芳果然没有看到王青山。听刘玫说,王青山去大青山了,王芳还以为自己的话起了作用。
谁知道,王青山除了背上的枪,那是什么都没有带。
上午**点钟,刘玫隐隐约约听到一声巨响,还以为哪里放炮仗呢!
没想到,几分钟后,王家寨子的孩子王--王越同学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叫,“刘大娘,刘大娘,青山大爷打了一头野猪,让你叫人过去,帮忙抬猪,准备分肉呢!”
刘玫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王越把话说完,刘玫才反应过来,那声刘大
第52章 搬家
当然,王青山不是,不爱写日记,也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集体要收走他弄回来的大家伙,没点好处可不行。
王青山安抚完了刘玫,就跟着大队干部们进了王禄家的客厅。
王青山和大队干部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商定:王青山所猎的野猪划归集体所有。生产队按照供销社收购价补偿王青山的经济损失。
今天中午,生产队就分肉。
为了鼓励王青山为民除害的这种优秀品质,王青山有优先选择权。
王家寨子上上下下,一片欢腾,和过年差不离。
要知道,上一次吃肉,还是过年的时候,都大半年了呢!
肚子里面没有油水的村民,早就馋慌了!
王青山一下子成为了王家寨子的大英雄。
尤其是他大公无私的表示,自己只要猪内脏和猪头肉的时候,更是感动了王氏族人。
相应的,也快气死王邱氏了!
一大头肥猪,四百多斤呐!
本来应该都是她王邱氏的,就这么活生生被分走了。
王芬家老大一刀一刀划拉着野猪,王邱氏感觉就跟一刀刀割着自己的肉似的,心肝脾胃肾,没有一处不疼的。
王青山看着王邱氏皱成一团的脸,心里痛快极了。
王家寨子的收入不高,年底结算的时候,可没什么结余。
这头野猪挂在账上,可不是个小数。
就算他不提出来,生产队结算的时候,也会主动提出粮食结算的方案。
就这么一头四百多斤的野猪,再怎么也能抵大半年的口粮了。
再加上每天十个工分,他和刘玫的吃饭问题,应该能解决。
“老实人”王青山心里面的小算盘噼里啪啦的响了一阵后,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带着自己的全套下水和猪头,志得意满的回了新屋基。
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儿,王青山自然要给家里人一个交代。
拉着刘玫和忿忿不平的王芳,嘀咕了几句。
两个女人都不是蠢的,立刻释然了,齐心协力的收拾起了那副下水,端上了桌。
这年头,物资短缺。
一般来说,家庭条件好的(如王芳一家),也只会在开工和收工的时候,弄个半荤素席,表示表示。
可在王青山家干了三天,就吃了这样两顿席,平时还有鸡蛋挂面这样的好饭。
工人师傅也是讲良心的,干活就越发卖力了起来。
刘玫这边的猪头刚下锅,那边的石墙已经立起来了三分之一。
这个进度,虽然说不上史无前例,也算是十里八村数得上号的了。
因为这一顿野猪肉,王青山在王家寨子的人气空前高涨。
知道王青山在修房子,大家房前屋后吃不完的蔬菜,也会顺手给王青山薅一把。
需要扁担,箩筐什么的,也会应承下来。
偶尔得了空,也会给王青山搭把手。
当然,有什么修房造屋的小窍门,也会适时的给王青山唠几句。
王青山一下子就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也获取了不少新的知识,少走了不少弯路。
初见成效的王青山,开始琢磨什么时候再搞一个大家伙。
当然,紧记着“升米恩,斗米仇”古训的王青山,不会选择在刚分了肉的现在。
王青山依旧会上大青山,只不过,带回来的都是小玩意儿。
蘑菇,板栗,山核桃,野鸡,野兔,菜花蛇……
你说什么
居然吃蛇
那是你没有饿过肚子!
被王青山处理过的菜花蛇做出来的蛇羹,好吃得能让人吞了舌头。
当然,刘玫亲手制作的板栗炖鸡汤的味道,谁吃过谁知道。
那么可爱的小兔兔,和蘑菇一起,变成红烧以后,鲜香嫩滑的滋味,让你绝对说不出残忍二字。
山核桃炒制一番,香飘十里,塞一把给孩子,跑个腿,带个
第53章 面子工程
几个姐姐的意思,王青山很明白。
没有娘家人,受了委屈都没有去处。
可王邱氏那样的娘家人,三个姐姐宁可没有。
与其便宜了王邱氏,还不如拿来给王青山做人情。
一母同胞,王青山从来没有想过撇下三个姐姐去。
坦然的接受了,王青山又扛着枪上了大青山。
来而不往非礼也!
总得给家人吃顿好的,带点回礼吧!
不过,王青山这一次却没有搞出什么大动静。
轻轻的进山,悄悄的出来,除了几只野鸡,两窝鸡蛋,什么都没有带走。
看到王青山带回来的野鸡和鸡蛋,刘玫算是松了一口气。
干净利索的把野鸡收拾出来,一家半只,又装上两个鸡蛋,也算是一份还算不错的回礼。
剩下的野鸡和鸡蛋,刘玫直接拿来入了菜。
人家是小鸡炖蘑菇,刘玫则是野鸡炖蘑菇。
味道更鲜,更香,更可口。
一窝鸡蛋变成了鸡蛋羹,嫩黄的颜色,入口即化的口感,是大人小孩子的最爱。
板栗做成的板栗饼,咸甜适中,口口糯香,能当主食,也能做饭后甜点。
还有王青山最爱的萝卜丝饼,让人爱不释手。
除了野鸡汤和鸡蛋羹,其他的刘玫都做了不少,吃不完还能兜着走。
刘玫的手艺不错,尤其是蘑菇炖野鸡,香味飘出去老远老远。
王青山偷偷摸摸进山的初衷,算是全毁在一锅鸡汤上了。
饭菜做得香,好像也不能怨刘玫不是
王青山苦笑着,抗下了这一波仇恨,盘算着年底的时候,得弄点什么,才能换点口粮的时候,平息一些民愤。
饭菜香吸引宾客的同时,还吸引了不少“苍蝇”。
刘玫从厨房瞥到大宝和二宝兄弟俩的时候,眉头就忍不住皱了皱。
他们都净身出户了,王邱氏还不满意
在这个温居的大好日子里,看到王大宝和王二宝兄弟,就跟看到脚背上的癞蛤蟆一样。
不咬人,膈应人啊!
尤其是王大宝和王二宝的鼻涕和哈喇子……
想想都让人不愉快。
刘玫忍不住踢了一下王青山,对着窗外努了努嘴。
王青山笑了笑,对刘玫做了个我知道的口型。
刘玫翻了个白眼,把整理好的野鸡内脏和尖椒蒜苗一起下锅爆炒。
照理说,鸡杂和泡椒才是绝配。
可谁让他们家现在一穷二白呢!
别说泡椒了,泡菜坛子都没有一个。
刘玫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尖椒鸡杂的味道传出来的时候,王二宝的口水就流了出来。
明明一样的材料,大娘做的饭菜就是比他娘做得好吃。
更别说做肉菜了!
王二宝吸溜了一下口水,拉了拉王大宝的衣袖,“哥,我饿了!”
王大宝撇了撇嘴,“拉我干嘛!我也饿了!
在我家的时候,天天酸汤土豆片和玉米饼子,一分家就开始吃肉吃鸡。
都说我这大爷是个老实人,我可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王大宝学着他娘的样子,撇了撇嘴。
这番话,定不是王大宝这样的孩子说的出来的,很明显就是在学嘴。
至于学的是王邱氏还是马秀儿,那可真说不准。
隔着一堵墙,王青山把这番对话听得真真的,脸一下子沉了下去。
刘玫看着王青山陡变的脸色,叹了一口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