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小甜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身齐家.QD
王强家的一句话,把一群围观的人给打乱了。
虽然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可八卦的确也不能当饭吃不是
上工的继续去上工,回家的回家烧菜做饭,买东西的钻进供销社买东西。
王家寨子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却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至少,对于王寿一家来说,不一样了。
晚饭照旧是刘玫做的。
没有了王邱氏的限制,刘玫放开了手脚,晚饭比起以往丰盛了不少。
本地的白萝卜刨成丝儿,除了盐和葱花,没有其他调料,加上面粉调和,上热锅烙成萝卜丝饼,表面金黄,散发着丝丝香气。
虽然一筐子萝卜丝饼算不得什么好玩意,可对于常年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王家人来说,还是不错了。至少,比酸汤土豆片和玉米饼来得强不是
可好饭好菜上了桌,除了刘玫和大宝二宝俩兄弟,其他的人都有些食不下咽。
尤其是王寿和王邱氏,只觉得自己的脊梁骨都被人给戳肿了。
有心说几句什么,可面对王青山板着的脸,话到嘴边不知道怎么就转了弯。
死人堆里面走出来的男人,那一身煞气……惹不起,惹不起!
刘玫一连吃了两个萝卜丝饼,把肚子填饱了,拍了拍王青山的手,抱着孩子回了房间。
最后一点窗户纸都撕破了,刘玫自认没有什么好给这一家人说的。
有那个时间维系这段破碎的亲子关系,还不如回房间好好带孩子。
他们吃饱了,孩子还饿着呢!
小丫头连口热水都没有,她还得烧一壶,给她兑一点米糊吃。
一个大家小姐,混到这种地步,真够委屈了这小丫头的。
刘玫带着薄茧的手碰了一下王青山的大掌,王青山这才回过来。
抬眼看去,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己面前的萝卜丝饼。
刚出锅的萝卜丝饼,外表金黄酥脆,无声无息的召唤着王青山。
王青山忍不住拿了一个过来,一嘴咬开来,洁白清爽的萝卜丝,掺着星星点点的葱花,热腾腾、软绵绵,让王青山眼前一亮。
这是多少年没有尝到过的味道啊!
离开家的那一年,他吃过的味道。
简简单单,却难以让他忘怀。
他只是偶尔间提过一句,刘玫却记在了心底,给了他独属于家的味道。
比起眼前这一群有着血缘关系的“家人”,刘玫这个相处不久,徒有虚名的媳妇,反而更暖心一些呢!
王青山嘴角勾了勾,露出一抹嘲讽的轻笑,三两嘴把饼吞了下去,这才冷声说道:“地基我已经选好了,在村西头二大爷家旁边,大江家那块地。”
王寿被王青山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给惊呆了,刚拿到手的萝卜丝饼又滚回了篮子里。
“老大,你爹我没有赶你的意思……”
有没有这个意思已经不重要了,家已经分了,他一个一米八的汉子,总不能赖在爹娘身边,蹭吃蹭喝不是
王青山笑了笑,没有说话。
看着王青山那个笑容,摆明了没有回旋的余地,王寿张了张嘴,把剩下的话吞进了肚子。
世上没有后悔药。
老大和他已经离了心,以后养老送终的事儿都落在老二两口子身上,万万没有再说什么,得罪老二两口子的道理。
他和老伴已经快七十的人了,不得不为自己打算打算。
嘴唇翕动了半天,王寿艰难的憋出了一句话,“有什么要我们帮忙的,打声招呼。”
王青山看了看王寿,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马秀儿咬着萝卜丝饼,含混的说道:“修房造屋可不是小事儿,大哥可真有钱!”
第49章 被逼的
王大江收敛了微笑,瞥了一眼四周竖起的耳朵,“有啥事儿,咱们屋里说。”
王禄点了点头,带着王青山去了王大江家。
王大江家的端来了三杯热茶,虽然茶叶的品质一般,可也算得上顶级配置了。
王青山对着王大江家的道了谢,端在手上,任由雾气掩盖自己的表情。
“我家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
既然分家了,和父母兄弟挤在一起也不太好。
我就想着趁现在天还不算太冷,先把房子建起来。
请乔老爷子看了看,老爷子挑了两块地,一块是郑寡妇家的,一块儿就是你家的。
这事儿……”
对于王青山绝口不提王青石那块地的行为,王禄老爷子表示了十二万分的赞许。
这孩子聪明,拎得清。
王大江一听这事儿,立刻笑了出来,“青山大哥哪儿的话。
这年头,地不都是集体的吗
既然青山大哥有需要,我尽量给你调剂调剂。
不知道乔老爷子说的是那两块。”
王青山轻啜了一口热茶,把乔老爷子指的两块地说了一下。
郑寡妇的地就在王寿家旁边,而王大江家的则在靠近山脚的地方。
如果王大江选了郑寡妇家的地。一来,要和郑寡妇打交道;二来,少不了还得和王邱氏掰扯,甚至以后还得给两家调停矛盾。
如果王大江不找郑寡妇,就得舍了自己家的地。
王大江也是两难。
王禄老爷子在一旁撇了撇嘴,“这么大个大青山,乔老头怎么就给你指了这么两块地不能再多看看”
这句话可是说到了王大江的心坎上。
王青山苦笑了一下,闷闷的说道:“要是选到青石家……”
这话一出,提神醒脑。
王邱氏的名声在外,他实在是不想招惹那个老货。
王青山是个顺杆子往上爬的,他媳妇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德行,王大江可不想一天到晚给他家调停矛盾。
王大江打了一个寒颤,简直不敢继续往下想。
“就我家山脚那块吧!这就找王强写个条子,把这事儿定了,青山大哥也好赶紧的把房子立起来。”
反正,土地现在是集体的,也不是他的。
至于以后再分地
到时候,总有老去的和新生的,到时候再说。
王大江做出了退步,王青山此行的目的算是达成了,不再咄咄逼人,端着茶杯,笑眯眯的说道:“修房这事儿,大队同意就行了吗我还以为,要去镇上办个手续呢!”
王大江呵呵一笑:“照规定,是要去镇上办个手续,才会有房产证。可办证麻烦不说,还得花钱。咱们这乡下地方,没这么多讲究。”
王青山眯了眯眼睛,笑道:“该花的钱还得花,咱们照章办事吧!
反正,我早晚都得去趟武装部。
一起把事儿给办了,心里踏实。”
王禄老爷子不经意的问道:“去武装部干啥谈转业安置的问题”
王青山点了点头,“组织上给安排了个民兵营长的工作。虽然腿上有伤,一时半会儿的也开展不了工作,可总得给人家打声招呼不是”
王大江一听这话,被迫让出土地的那股子憋屈劲儿一下子散了咯干净。
民兵营长是地方性的民兵组织管辖职称,平时参加本职工作,参加生产,是一旦发动战争,根据安排参加战斗或者支援前线,受当地武装部管辖,多多少少算是个干部。
生为男子,谁对兵器没点热情。
尤其是在尚武的王家寨子
他给了王青山便宜,王青山日后也少不了他的好处。
别的不说。
武装部发给民兵防身除害的五尺长枪,他总能摸一摸吧!
打到狐、狼、(野)猪什么的,王家寨子是不是就可以分一分了
&nb
第50章 修房
王芳家的新房子,赶在中秋节前落成了。
为了庆祝新家落成,王芳集全家之力,买了点猪头、猪下水,请了刘玫当主厨,置办了一桌半荤素酒席。
猪头肉先卤制,再加上大量的尖椒和蒜苗爆炒;猪肝用圆白菜和泡椒,炒作泡椒猪肝;猪大肠炖萝卜;配上几样素菜,往桌上一端,再打上2斤散装白酒,在这个年头,已经算得上不错的酒席了。
随上两毛的份子,就能吃上。
出到 5毛,全家就可以一起吃一顿荤素席。
出到两块,就足够让人侧目。
王青山背着其他人,塞了两块给王芳,心安理得的吃了这么一顿。
比起王青山的大方,王芬就逊色不少。
带着五个孙孙,却只随了五毛。
倒不是王芬小气,而是她只有这么点财力。
三姐王荞更是,托人带了一句话就算完,人都没有出现。
也许,是不好意思出现。
看到王青山,王芬未老先衰的脸上,绽开了大大的笑容。
面对这个命运多舛,苦尽甘来的大姐,王青山能说什么
笑着打声招呼,把放在王芳家里的礼给她装上,全了礼数,也就罢了。
王芬有心和王青山多聊两句,可带着五个孩子,不是这个打架了,就是那个摔跤了,不是这个渴了,就是那个尿了,压根腾不出工夫。
只有散席的时候,逮着机会说了几句。
听说王青山也打算修房造屋,落地生根,王芬脸上笑出了褶子,拍着王青山的肩膀,连连说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王青山只笑笑,不说话。
送走了王芬,王青山看着最后一份礼物,对着王芳说道:“二姐,三姐这份礼,麻烦你走一趟,帮我送过去吧!
毕竟姐弟一场,看到她们过得不好,我心里也难受。”
王芳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成!我明儿就去。”
王青山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王芳安慰似的拍了拍王青山的肩膀,“这又不是你的错,唉声叹气干嘛!
好歹,最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王青山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只是这一夜,他翻来覆去,无论如何都无法安眠。
中秋节刚过,借了王芳修房那一班人,王青山也盖起了房子。
在大青山的山脚,远离王家寨子的地方,用糯米、黄泥、稻草和石块作材料,王青山打算起一个长五间的房子。
对此,刘玫毫无疑义。
比起大家羡慕的青砖黛瓦,这种古老的建筑方式,更加的牢固,经久耐用,而且别有一番美感。
只是,修房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动工那天,要不是王芬带着全家老小一起过来帮忙,王青山和刘玫还真不一定能够忙得过来。
夫妻俩跟个陀螺似的,忙得团团转。
直到天黑了,大家都各回各家了以后,两个人才在一片杯盘狼藉中坐下来,喘了一会儿气。
看看刚挖了一半的地基,王青山和刘玫相视苦笑。
修个房子,还真不容易。
刘玫刚想起身,就被王青山按到了凳子上,“还是我来吧!”
刘玫抓住王青山的手,秀气的眉头皱在一起,“你的腿!”
王青山笑着说道:“洗碗用的是手,又不是腿,坐着就行。”
说完,挣脱刘玫的手,随手捡了一块石头,当真坐下来洗起了碗。
刘玫摇了摇头,开始收拾起那一一桌桌的杯盘狼藉,堆到王青山面前。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两个人忙了一阵,才把这一摊子事情给收拾利索。
刘玫拍了拍自己酸软的胳膊酸痛的腿,感慨万千。
想想第一次去王芳家,那干净整齐的屋子,刘玫越发觉得王芳的能干。
她,要做一个合格的农
第51章 大家伙
工程进行得很顺利。
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基地已经弄得七七八八了。
大青山上凿下来的大青石,选择平整,巨大而坚固的,作为基石,一块块,平整的安放在了深挖的壕沟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