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卖内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七月初九
其中一人躲闪不及,身中一剑,十分利落的从马上跌下。
围追现出缺口,殷人离再一剑刺出时,向芸娘伸出一只手,大喊一声:“上马!”
芸娘立时拉住他的手臂,另一只手堪堪撕扯住马鬃,殷人离已用力一甩,将她甩到马背,向晚霞大喊一句:“殿后!”狠狠一夹马腹,胯下马儿便如箭一般飞窜了出去。
耳边风急,脑后的马蹄声紧追不停。
芸娘紧紧抱住殷人离的腰间,心中痛哭了千百遍。
此时若是后面追兵来两箭,她立时就被殷人离当成了垫背之盾,替他挡了无数箭头。
她壮着胆回转头看,但见身后还紧咬着两匹马。马上之人果然张弓搭箭,随时都要将芸娘射成个筛子。
芸娘惊尖叫一声,哭道:“他们有箭!”
呼啸风声里,她的身子瞬时翻转,乾坤不知颠倒了几回,只觉着腹部重重一击,已被甩到殷人离身前,弓着身子挂在了马上。
殷人离不知从何处掏出一把短弩,甩手到身后,往后面两匹马射出两箭。
但见一人当场被射中,而另一人躲闪之际掉在马下,却极快从地上爬起来,将手中弯弓对准殷人离射了出去。
急速前行的马儿长嘶一声,顺着冲势摔倒在路边。
殷人离一手拎着芸娘腾空跳起,几个翻身落于地面,只简短的说了声“跑”,便带着芸娘跳进了路边灌木丛,往路边矮山而去……
密林如盖,将漫天的晚霞挡在了山林外。
晚归的鸟儿欢天喜地的在树上翻腾,每一只同伴回归,鸟儿们便齐声欢迎。如若发现不速之客,便立时哑着嗓子大叫,宣誓主权。
芸娘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殷人离身后,拉着哭腔不停重复:“我只是个卖胸衣的……我只是个卖胸衣的……”
殷人离一剑砍断前方荆棘,停下身子喘了口气,转头看着芸娘:“你最好声音再大一些,这样更方便敌人听的清楚些。”
芸娘白他一眼,住了嘴,只哭丧着脸,继续跟在他身后往前行。
很快她的双腿便如同灌了铅一样。
她大大喘了口气,压低声音问道:“我们要逃去何处是一路南下,经过江宁,绕一个弯,再回京城这样会不会绕的弯子太大”
她见他还在不停步的向前,只得又问道:“到底是什么人追你因何追你是为情为银子还是因为政事”
殷人离停下脚步,转了过来。
最后一线夕阳的光束穿过密林,打在她的面上。
&nbs
第327章 蛇(一更)
时已近一更时分。
耳中似有人声。
芸娘惺忪着睁眼,但见前方隐有火光。
她倏地一惊,立时被殷人离捂了嘴。
他凑在她耳边,压低声音道:“莫出声。”
他的手掌干燥而温暖,并没有多少紧张。她的手汗却源源不断的涌出掌心。
他的脸颊几乎贴在了她面上,再次低声道:“莫害怕,他们寻不见我们。”
周边树枝茂密,稍稍一探头,便能瞧见一弯皓月。
他们躲在树梢上。
她不知道他是怎么将两个人转移到树梢上的。处在这样的高处,周身被树枝遮掩,除非有人上树来搜,或者从树上掉下去,否则不太可能发现他们。
前方火光渐近,话语声越来越清晰,那叽里咕噜之语,芸娘听不懂,却知道不是中原话。
来者人数不多,番邦奸细在京城附近,并不敢大肆搜捕。
已有人来到了两人藏身的树下。
有人将火把举高,却更显得四周如墨一般黑。
芸娘借着火光看着殷人离神情。
暗光下,他的神色沉寂而坚毅,仿佛一块戍守了千百年的磐石,不流露一丝仿徨。
她的心跟着静下去。
来人久久停在树下,再不前进,只用番邦话和暗语互通消息。
树上一片安静。安静中潜藏着新的危机。
有黑影沿着树干蜿蜒爬动,带着一探一探的舌尖。
是蛇。
是手指粗细的黑蛇!
芸娘一惊,身子已不由自主的一颤,树枝发出极轻微的嘎巴声。
树下人立时回身抬头,举起了火把。
芸娘再不敢动弹。
她向殷人离发去一个求救的眼神,殷人离只隐隐向她摆头,示意她别动。
只要不动,不激起蛇的惊惧,熬耐力,便能将蛇熬走。
眼泪在眼眶闪动,她惧怕的将脑袋埋进他颈间。
不去看。
只要她不去看,她就不会怕。
她不去看,她就可以假装感觉不到那蛇冷冰冰的身子;
假装感觉不到有东西爬上了肩膀;
假装感受不到那东西从她肩膀,爬到了她的颈子上;
假装感觉不到自己颈子上的东西消失,近在眼前的殷人离的胸膛里多了东西;
假装感觉不到殷人离紧咬了腮帮子;
假装……
光线昏暗,不足以看清楚蛇的花纹,分辨不出蛇是不是有毒。
她们在树上的位置极其凶险,稍微有点动静,便要双双掉下去。
此时他一只手托在她腰上,极力的往上提,另一只手牢牢攀在树杆上。
两只手,没有哪一只可以轻易松开。
她的头脑从来没有像此时这般清楚。
她和他两个人里,她可以受伤,可以昏迷。
然而他不行。
只有他保持清醒,不受重伤,他才能带着她,躲开仇杀,全须全引的走出去。
她一咬牙,缓缓从他颈子上抬起头,缓缓伸出手,极尽可能的放缓了动作,将他的衣襟一点一点的解开。
她向他做了个口型。
她说:“别怕。”
柔软手掌如闪电般袭向他胸膛,掌风惊扰到黑蛇,它倏地竖起三角脑袋。
然而同时,它的颈子已被一只手牢牢的捏住。
黑蛇凭着本能,立刻张大嘴紧紧咬住近在眼前的手腕,并用身子尽可能的勒住了那手臂。
……
天上一轮皓月散发着清晖。
山脚下地势开阔,草密树矮。
背风处生着一簇火堆,火堆上烤着几只鸟,还有一条蛇。
蛇被扒了黑皮,露出粉灰的身子,很快又在火烤下变成了黑色。
那蛇不好烤,烤蛇的人将扎着蛇身子的树枝不停摆动,引得边上的小胖姑娘时时惊叫道:“拿开,离我远点!”
殷人离嘴角提了一抹笑,将蛇肉重新架上火堆,换成扒尽了毛的鸟肉,随着火焰高低不停的转动着方向,好让受热更为均匀些。
“你竟然也有害怕之物。”他抬眼打量了她一眼。
烤肉渐熟,发出阵阵香味。
她看着烤肉上油光闪动,腹中配合着发出长长的低鸣。
&nb
第328章 父与子(二更)
辰时刚至,两人已下了山头,进了通县县城。
填饱肚子,带够干粮,要买马离去时,两人颇费了一番功夫。
就像现在这般回去,是万万不成。
昨日殷人离是在何处受到伏击的,今日照旧会在那处有被伏击的危险。
况且,今日他还带着个无辜牵涉其中的拖油瓶。
他不能冒险。
可从旁的地方绕回京,那可真要如芸娘所说,一路南下,经过江宁,绕大半个大晏,最后从水路回京。
今日正逢初一,是京城白云观观主布施香灰的时候。
据闻,庙观里的香烛在神佛座下焚烧自己,大有为佛舍身之意,故而寺庙道观的香灰对治疗小儿惊啼、产妇难产等方面有奇效。
且名声越大的庙观,香火的效果就更神奇。
每月初一,便有各处信众拖家带口前去白云观求香灰。
恰逢此盛会,去往京城的大路上时分热闹,并不缺人影。
殷人离同芸娘商议过,也装扮成去求香火的一家子。
殷人离身材高大,要装扮成矮子实在艰难。好在将他面皮涂黑,粘上胡子,弄出皱纹,装扮成驼背老汉倒比装矮子容易许多。
相应的,芸娘只得将发髻梳上去,装扮成随父外出的农家胖小子。
健壮的骡子拉着板车在大路上拼命前行。
坐在板车上的芸娘几乎被颠的散了架,只得出声对车辕上赶车的殷人离道:“阿爹,再慢些……”
驼背的殷人离转头瞟了她一眼,抚了抚胡子,装腔作势咳了两声,道:“傻儿子,再慢些,我们到了白云观,莫说香灰,便是观里潲水,都抢不上一桶。”
他哀声叹气道:“阿爹抢不上香灰,你阿娘要埋怨。抢不上潲水,就喂不饱你……”
芸娘低声“呸”了一句,向他做个鬼脸,道:“阿爹才是吃潲水长大的。”
殷人离提眉:“哦那你是吃什么长大的”
芸娘耸耸肩:“吃奶啊!”
殷人离鞠了一把老泪:“老伴啊,养了个奶娃养了十五年,辛苦你了……”
芸娘再不理他,只缩着腿躺在板车上,时不时被道路上的突起或凹下颠簸的跳一跳,硌的周身骨头痛。
有沿途的乡里人瞧见,便喊着殷人离道:“快去路边扯些麦草厚厚铺在板车上,莫把娃儿硌坏了。”
殷人离便勒停了骡子,从庄家地里寻了今秋才成了的新鲜麦草铺在车里,怜爱的抚了抚自家儿子的发顶,叹了句:“阿爹委屈你了。”
芸娘躲开身子,叱道:“少废话,潲水桶还等着你呢。”
殷人离便莞尔一笑,回到车上,扬起鞭子,抽的骡子又迈腿狂奔起来。
到了午时,沿途有临时歇脚的茶摊,两人也不大手大脚,只同乡里人一般,各花一个铜板点了碗热茶,取出自家带的干粮,咬一口干粮,喝一口清茶,直到将茶水喝干,便将自家干粮又收起来,互相照应着解了手,打算重新上路。
经过旁的茶桌时,便听闻有人提起“胡家庄子”,芸娘打听了一嘴,得知她原本要去寻的绣娘便是近处胡家庄子之人。
她心中思忖,经此一事,只怕短时间她都不敢再去往胡家庄子,不如乘此机会,同殷人离去上一趟,也算是一举两得。
她同殷人离说起时,殷人离回忆一番京郊舆图,晓得去往罗家庄子,再回京城时,倒也并不是很绕,便也应了芸娘之意,往前再行了一刻,调转车头,拐进了一条支路。
罗家庄子人丁稀少,青壮年早先被征兆入伍,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
芸
第329章 姬绣娘往事(一更)
芸娘原本要寻的绣娘,是一定要住在京城城内,平日方便下单子取货。
故而芸娘来请罗大娘,打的便是将她婆媳接去城里的打算。
如今可怎生是好。
她回头看看殷人离,殷人离便道:“等人回来再说,说不定有法子。”
过了片刻,便见远处缓缓行来一位四旬老妇。
老妇一只手挎着藤筐,另一只手上拎着一把镰刀。
院里的黄狗听到动静,如箭一般窜向了老妇,围着她打转撒娇了半晌,这才跟在老妇身后慢慢回来。
罗家婆媳脾性和善,虽不愿接芸娘的活计,却也热情的点火做饭,留下两人用过饭再进城。
芸娘叹口气,此番眼看着是要白跑一趟。
她同殷人离进了罗家,不好真的当客,便去厨下帮着剥剥蒜、洗洗菜,打着下手。
其间殷人离便问起罗大娘在宫中当绣娘之事。
罗大娘笑道:“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之事,过了近二十余年,如今回想起来,也忘的差不离。旁人听我是从宫里出来,都十分眼热,唯有我们自己清楚在宫里是个什么境地。没有那能争的性子,还是当普通人的好。”
殷人离听闻,将手中最后一颗蒜皮剥去,续道:“不瞒大娘,晚辈同当年一位宫中绣娘有些亲戚关系,后来却分散开来,再无音讯。也不知大娘是否认识……”
罗大娘将殷人离递过去的蒜瓣拍碎,盛在碗里,回头看着殷人离道:“你倒是说说,老婆子旁的事情不大记得,记人却记的清。”
殷人离默了一默,道:“是有位姓姬的亲戚,具体叫什么,晚辈已不太记得,只记得儿时称呼她为姬姑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