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家有一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追猫逗狗

    股份的是商量好了之后,石妈又抛出了蚕砂养鸡的主意。石志雄之前看到过石瑾拿着蚕砂去喂鸡,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自然是满心同意。

    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石志雄就要开始去准备,对于石瑾提出来的和石志雄签一份合同的建议,石妈嗤之以鼻,觉得没这个必要,石瑾想了想,现在确实无所谓,等以后赚到钱了,再提出来就是。

    事情刚起步,大家也决定不养太多鸡,先养上一百只试试看。

    养鸡的地方选在了屋后那一大块种了桑树的地里,鸡粪还能肥地,一举两得。不过这么多鸡养起来自然跟一般人家里几只十几只那样散开来养。桑树地必须要围起来。

    砖墙成本太高,砍些竹子来扎篱笆就便宜了很多,林场里的树不让砍,竹子是不在约束范围内的。

    石志雄和石爷爷两个花了三天砍够了竹子拖回家,把竹子劈成竹篾。全家人一齐上阵,又花了一天的时间把将近一亩大的桑树地给围了个结实。

    四月底的时候,终于等来了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晒了半天的蚕种,也陆续孵化出蚕蚁来了,看着非常恶心,其他人都不愿意碰,只有石志雄和石瑾忍着恶心感,用鸡毛把蚕蚁从纸上扫到早已准备好的簸箕当中。

    不过最后大家发现,蚕卵有一半都没孵化,之前准备好的三个大簸箕只装够了一个,另外一个只装了一小半。

    想起来之前把两百只蚕蛾关在一起,不管受精的没受精的蚕卵都挤在一块。石瑾觉得自己做事还真是有些粗糙。

    没办法,石志雄只要又连夜赶去市里看有没有卖蚕卵的。

    这事办得让大家受了不小的打击。简直出师不利。

    好在石志雄够迅速,当天在市农业局没找到蚕种,又按着农业局的人的提示,摸去省里,第二天中午,就买回来了足够多的蚕卵。

    运气不错,连着晴了几天,第三天把买来的蚕卵晒过太阳,孵化出来之后,蚕蚁终于是准备充足了。

    蚕蚁就绪,大家松了口气,接下来就是去买小鸡崽了。

    小鸡崽整个镇上都没得卖,只有紧邻县城商业氛围在全县都算得是浓厚的邻镇上才有那么两家以孵化雏鸡雏鸭为生的。

    石志雄去过和其中一家讨价还价,用三毛钱一只的价格买回了一百只雏鸡,还问对方讨要了几只雏鸭。并且承诺小鸡足够健康的话过段时间还会来买。

    最后乐得对方骑着摩托车拉着一辆




第二十一章 传说中的世界线收束
    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好的日子总会让人更加精神。

    石爷爷最近就精神得很。

    四十年前,还不到十岁的石爷爷和几个兄弟姐妹一起,看着父母被枪毙。家就破了。

    父母双亡只是开始,家里的田地被分了,从一个家境殷实的地主家的小少爷沦落到无家可归。兄长走了,两个姐姐也草草的嫁了人,只有留下自己和两个更小的弟弟。

    同宗的长辈收养过继了一个六岁大的弟弟之后,只剩下一个五岁大的弟弟满脸恐惧的躲在自己身后。

    要活下去,要和跟着自己的弟弟一起活下去。

    以前那个昂首挺胸的小少爷变得畏畏缩缩,苟且求生。

    四十年,自己熬过来了。也养活了跟着自己的弟弟。可是那场变故终究还是对这个亲弟弟伤害太深,变得性格乖僻。除了和自家这一家人能友善相处,对其他人根本就不接触,对其他几位兄弟姐妹更是憎恨。

    四十多岁的人,始终不愿意结婚。成了个鳏夫。十几年前张罗着给他相亲,却把他给逼走了。

    既然不愿意结婚,那么把他接回来过继一个儿子给他养老吧!

    石爷爷觉得自己儿子女儿都能养活自己,过上好日子,对这个弟弟却是始终放心不下。

    但是很可惜,石爷爷还来不及考虑把哪个儿子过继给自己这位弟弟,大女儿先不安分了起来。

    石瑾的大姑妈石云幕被石志维安排在镇上的医院里上班,离家比较近,时不时也会回家看看,石志雄养蚕的事情自然是知晓的。

    听到石志雄吹嘘自己马上要赚大钱,内心已近不满足拿着医院里那没有编制的几十块钱的工资了。

    没多做考虑,就破釜沉舟的直接把工作给辞了,回家跟父母摊牌。想要自己开一个小诊所。

    石爷爷被女儿的莽撞行为气的七窍生烟。拿着扫帚满堂屋的追着女儿打。

    毫不知情的石妈听到动静,护着石云幕躲回了自己房里。

    听完石云幕的解释,石妈也是哭笑不得,你们石家人都是这个德性吗

    “你要开小诊所,钱从哪里来呢你才上了半年班,肯定没存下什么钱。怎么就这么莽撞呢”和石爸一起供养了这个小姑子上了好几年学的石妈有点当成妹妹了。

    “你借给我啊!要么跟我四哥一样,你也跟我合伙开小诊所呗!”石云幕觉得自己四哥可以,自己肯定也行。

    石妈有些头疼,指着屋里的电视机对石云幕说到:“钱都在这呢,家里没什么钱了。要不我叫你哥帮你去跟医院的院长说一声,你再回去上班吧!”

    “不去,打死我都不去,回去了医院那些人还指不定怎么样笑话我呢”石云幕听到石妈说没钱了,心里很失望,回医院是不可能的,死都不回去。

    “那要不你先在家帮你四哥养蚕吧!等你二哥他们回来了再商量着怎么安排行不”也只能这样了。

    二哥家里没有钱,石云幕也没了主意,只好听从石妈的安排。

    石妈带着石云幕回去安抚好了石爷爷的怒火,回到家,看了看正在画画的石瑾,不免心生感叹,十七岁啊!还不如一个三岁的孩子有理智。

    石妈给石爸去了一封信说明家里的情况,石爸并没有回家,只是回了一封信叫家里人别给石云幕饭吃,饿死她算了。这当然是气话。

    石云幕对于养蚕的事情还是很上心的,对于四哥说的很快能赚大钱也深信不疑,家里有了钱,自己不就可以开诊所了吗石云幕养蚕更卖力了。

    家里大人足够多,养蚕的事情就用不到石瑾了,无所事事的石瑾只好每天在房里练习画动画的人设图。

     



第二十二章 桑叶不足
    村后河边的几座山连绵,是村里的林场,不过林场里现在没什么树,以前砍伐得太严重,八三年,县里特意求到了省里,要来了一场飞机播种造林,把全县境内砍伐过度的荒山全给来了一遍。然后全部划成林场,几年过去,除了竹子长得够高,放眼望去根本就见不着几棵树。

    林场不林场的根本就没有树值得人去砍,山上尽是些灌木。

    不过灌木里也有好东西,比如说覆盆子,比如说各种野生的石瑾不知名的竹子。还有山楂猕猴桃之类的野生果子以及茶叶。

    五一前后覆盆子和野生小竹笋同时冒泡。自然能惹得大把的闲人和小孩子深入其中,探寻美味。

    石云幕带着赵禾以及小侄女摘足了一篮子覆盆子,拔满了半蛇皮袋的野笋才回家。,差点错过了午饭。

    有外人在,石奶奶也不好痛骂石云幕,只好一个劲的给晚了半个小时才开饭的木匠们说抱歉。

    石瑾错过了石妈的午饭,只好在石爷爷家吃了一顿。

    看着桌上两对将来会结婚的人现在都几乎不认识,石瑾觉得很搞笑。

    吃完午饭,石瑾转到屋后去看了看桑树林里小鸡,半个月的时间,小鸡蜕去了身上黄绒毛,开始长成半大的小鸡,看上去一只只都很精神。这让石瑾很满意。

    不过看到数百棵桑树上略显稀疏的桑叶,石瑾心里一惊,转回养蚕的房间里看了那些蚕宝宝一眼,叹了口气,又缺桑叶了。

    回了家,叫醒正在午睡的石妈,拉着她到屋后,指着那一片桑树说到:“桑叶快不够了。”

    “真的吗我看着还有挺多的啊!”石妈心里一惊,有些不愿相信。

    “那些蚕还要养两个星期,很快它们就会比现在吃得多得多。如果不快点想办法,可能再过上一个星期,这里的桑叶就会被摘完。”

    “那怎么办”石妈有些慌了。

    “你去找四叔商量一下吧!”

    “对,大家一起想办法,总能找到办法。”石妈安慰着自己。

    很快石志雄就被喊到了石瑾家,石妈跟她说了缺桑叶的事,石志雄一直在喂蚕,每天采摘的桑叶量很清楚,蚕还小的时候每天摘少量的桑叶,这几天已经明显变多。

    已经养过一次蚕了,也清楚最后两龄的蚕食量有多惊人。之前还没想到这上面来,现在想起来,到时候那些桑树很有可能会被采秃,蚕会被饿死。想到后果的严重性,石志雄都开始冒冷汗了。

    “怎么办,小学里那三棵桑树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石志雄有些无力的说到。

    “去问问谁家里有种桑树吧!村里可能是没有的,看看附近村里有没有吧!”石妈给出的办法很消极。

    “嗯!我现在就去。”石志雄说完,立刻就往外走。

    看着心急火燎的石志雄,石妈叹了口气,怎么突然就这样了

    石妈有些心烦坐到缝纫机前,午睡是睡不着了,想要动手把接到的缝纫订单做一下,但是又没有心情。

    石瑾看着急着的石妈想着已经跑远了的石志雄,叹了口气,两个还是太年轻了。遇事就慌乱,想出的办法太笨,能不能解决还不一定。

    石瑾当然有更好的办法,可是石瑾不想每次出了什么问题总是自己去替他们想办法。

    犹豫再三,石瑾还是觉得这次的蚕不能有事,不然自己后续的一些想法就没法实施了。

    “妈,你去找一下立恒叔吧!他是小学校长,让他给全校的学生说一下家里收桑叶,一毛钱一斤,花上几十块钱就能把蚕养大。”

    一毛钱一斤对于专门种植桑树的人来说肯定不会卖,但是对于把桑树当成普通树在种的人家肯定会乐意拿树叶换些钱。而本地没



第二十三章 收获的开始
    桑叶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可是产生了一个新问题。

    收够桑叶的消息经过一晚上的发酵,第二天收到了一百多斤,第三天收到了四百多斤,等到第四天,几百斤桑叶堆在石志雄面前的时候,石志雄已经不愿意再收了。

    这么多桑叶也有些出乎了石瑾的意料。

    最后石妈和石志雄商量过后还是收下来了,只能告诉他们不收了。

    好在第五天终于少得多,只剩一些不知情的人送过来几十斤。

    近一千斤桑叶,差不多十万只蚕连带着桑林里的一百只鸡一起吃了近十天,最后还剩下的一百多斤桑叶眼看着就要坏掉了,只能丢在桑林里任那些鸡啄食用。

    等这十来天过去,蚕已经到了最后一龄了,在自家的桑林里摘桑叶喂了两天,这些蚕宝宝终于不再进食了。

    一家人拿着去年收割后晒干的稻草,扎成一个个草垛子,放入几件养蚕室内,等着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

    两天之后,蚕宝宝终于开始吐丝。稻草垛子上出现了一个个的白色小丝团。蚕宝宝们不断的摆动头,加固着自己的小家。白色的小丝团慢慢变成圆圆的茧。

    又两天之后,蚕室里已经不再有活动物体。石妈和石云幕把里头的草垛子都提了出来,和石爷爷石奶奶还有石瑾一起围坐在天井中,开始把蚕茧一个个的从草垛子上摘下来。

    家里的箩筐不够用了,两个大木桶被搬了出来,大木桶不够用了,又去找邻居家接来木桶箩筐。

    最后,五个大木桶,八只箩筐里满满当当全是蚕茧,这场面真有点壮观,虽然石瑾知道这么多东西跟蓬松的棉花一样未必有多重,但是就看得人心生愉悦,这应该就是收获的喜悦了吧!

    石志雄没有在家摘这些蚕茧,而且已经开始去市里给将要产出的蚕蛹找卖家,一连几天都没回家。车费住宿费还是找石妈给的,石志雄的存款早就在收桑叶的时候告罄。

    石妈觉得石瑾收购桑叶的主意虽然有用,但是有点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就主动承担石志雄这次出门找生意的花费。用的是石瑾夹在笔记本里的稿费及压岁钱。

    出门一周,回了家的石志雄情绪低落,收获倒不是没有,可惜太少了,好几家餐馆加起来收购的量还不到五十斤。价格比猪肉贵了一些,可是也不到两块一斤。这几天光是吃饭住宿和车费都花掉了近四十。好在石志雄也知道大头在蚕丝上,没有太难过。

    石志雄回到家的时候,蚕茧差不多可以煮了,这次大家决定不再自己留蚕种了,这次养蚕过后,大家发现去省里买回来的蚕卵明显比自己留的蚕种产的蚕卵要好。自己留蚕种产的蚕卵养的时候无故死掉的明显比买来的蚕卵养着时要多。

    煮过一次茧了,这次大家就更熟络了。

    大锅烧水,借来好几个大木桶和水盆。这次人少,不过赵禾倒是被石云幕特地叫过来了。

    蚕茧太多了,大家一起忙活了四天,才把这些蚕茧处理完。

    石志雄第一天下午就把几家餐馆顶的近五十斤鲜蚕蛹给送了过去。

    一连很多天,堂屋门前的院子里,白天晒满了蚕蛹,晚上晾满了蚕丝,还是石瑾想起蚕丝不能搁太阳底下晒,才阻止石妈准备洗好蚕丝就把它们拿过去晒干的想法。

    等到蚕丝全部晾干。大家开始兴冲冲的准备做蚕丝被。

    回忆了一下曾经看过的纪录片以及视频,石瑾四处找了一会儿,然后指挥大家拆掉堂屋的大木门,准备拿来当垫板。家里堂屋的这两块大木门板合起来差不多就



第二十四章 奸商石瑾1
    十四床蚕丝被,怎么运到县城,石瑾觉得是个麻烦事。拿这么多东西挤班车,绝对会被拒载。

    石志雄倒不这么觉得。就坐班车,人坐车里,蚕丝被用布做个袋子装一起丢车顶上就行。

    还有这种操作石瑾表示佩服。

    把蚕丝被装袋子里的想法让石瑾脑洞大开。

    怎么在不改变本质的情况下让这蚕丝被看起来更高档,当然是包装。

    石瑾让石妈去买了供销社买了一卷红绸绳。又做了一大一小十四个可以收口的棉布袋子。大棉布袋子装蚕丝被,小棉布袋子装少量蚕丝用以展示。小棉布袋子和大棉布袋子系在一起。

    这样一包装,蚕丝被立马高档了不少,从外面看,低调奢华有内涵,再看里头装的东西,高端大气上档次。大家一致觉得,这样的东西卖两百块不再会被人打了。
1...45678...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