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楚烈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离火剑心

    “王上!赵国胡骑强大,国力鼎盛,若赵国举国之力保上党,应可聚兵五十万,廉颇稳重,用兵老道,会是鄙将劲敌,若鄙将出征需卒六十万可胜!”

    白起的话音刚落,范睢的声音就传来了。

    “多少六十万!那岂不是我秦国也要顷举国之力而战了!王上不可啊!鄙臣愿使赵,或可令上党地,由秦赵两国各占一半。”

    范睢不仅是不想秦国举国二战,更是深知秦王稷不想白起再立军功!

    所以紧接着说道。

    “若伐赵需卒六十万,何须武安君为将。”

    秦王稷听了两人的话,沉思起来,好一阵才缓缓开口。

    “发关中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子入伍为卒,开赴上党,援王龁。”秦王稷说完以后转身就走。

    很显然无论是范睢还是秦王稷,都不愿白起出征,而且是手握六十万大军,所以王龁就成了秦军统




第六十三章 连魏伐鲁
    熊元这话的潜意思就是,你去了魏国,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是贿赂魏国重臣,还是干其他的什么事,寡人都不管,但是必须要说服魏王圉,与寡人一起伐陶鲁之地,如果需要什么珍宝贿赂魏国重臣,直接找司宫聂仪,从寡人宝库里拿。

    这种事情可是黄歇的拿手好戏,秦相范睢就是被他贿赂过的,而且据说至今还不时的送些财物到应侯府上。(范睢受封应候

    此后不久,新郑、大梁、临淄、蓟城先后接到消息,各国君主与重臣商量过后,都打算按兵不动,先看看局势再说,而此时秦军对上党的攻势也停了。

    整个天下好像一瞬间安静了下来,除了秦赵两国以外,各国虽然都集结了大量部队,但是却都没有出征的打算。

    只有秦赵两国开始在上党郡不断的增兵,待到黄歇来到大梁时,双方在上党集结了的总兵力,已经超过六十万人,而且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仍旧有源源不断的青壮成群结队的赶赴上党。

    秦赵双方,就像是后世的打群架一样,在使劲拉人,好像看谁的人多,谁就厉害一样,疯狂的向上党地区增援着。

    而就在此时,黄歇来到了大梁城,黄歇没有立即去见魏王圉,而是先来到了龙阳君的府邸,龙阳君是魏王圉宠臣。

    准确的说是魏王的宠姬,只是龙阳君是男宠,后世的龙阳之好之说正是因为龙阳君。

    龙阳君在魏王圉那里说话很有用,尤其是枕边风,对魏王圉的影响很大,黄歇来龙阳君府上也是做足了准备的。

    龙阳君可不是一个只靠美色就叱咤魏国朝堂的人,据史载,龙阳君不仅艳名远播,同时也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剑术高手,对政治有极高的敏感性,也经常代表魏国出使他国,完美地完成任务,同时兼具美人、计谋家、武术家、外交家等多重而复杂的身份。

    黄歇思考着锦衣卫给的情报,心中暗道,龙阳君爱财,但是在大是大非上一般不会见利忘义,对魏国和魏王也是忠心耿耿,自己若不能先说服龙阳君,只怕是送钱财也无用。

    思考间已经来到了龙阳君府正堂之上。

    “黄歇见过龙阳君!”

    “左徒大人不必多礼!快请上座!”

    黄歇此时是有求于人,必然要先行礼的,但是只能是以黄歇个人的身份,不能是楚使的身份,所以黄歇只是自报姓名,绝口不提楚使的身份。

    随后黄歇坐了下来,这才有功夫打量了一下龙阳君,只见这龙阳君此时正面带微笑看着黄歇。

    黄歇细看之下,这龙阳君肤光胜雪、容色娇艳、眼波盈盈、唇若点樱、眉如墨画、神若秋水、柔媚细腻,当真是明珠生晕、美玉荧光,但是偏偏这妩媚靓丽中还带着股书卷的清气。

    不由的让黄歇愣住了,不过好在黄歇也是见过不少的美人,因此很快反应过来。

    “龙阳君之美倾国倾城也,歇从未见过如此美貌者,失态了!失态了!”黄歇赶紧站起身来,连奉承带道歉的说道。

    “呵呵!左徒大人过誉了,不知左徒大人所为何来啊!”龙阳君掩嘴轻笑,随后轻声问起了黄歇的来由。

    半个时辰后,黄歇面带微笑,走出了龙阳君府,不过黄歇并没有回驿馆,而是直奔信陵君府而去。

    当今魏国朝堂之上势力最大的,就是信陵君和龙阳君,因此只要说服了这两人,楚国连魏伐陶鲁之事,就算是成了。

    黄歇要来出使魏国,对于这些自然是下功夫了解过的,就在黄歇进入信陵君府的同时。

     



第六十四章 疲兵之策
    楚国如今已经与赵国暗中结盟,如果再和魏国有共同的利益点,那么楚魏结盟是非常可能的,到时候合赵楚魏三国之力趁着长平之战之际,瓜分了秦国过去几十年占领的土地,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所有土地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这只是熊元脑中一闪而过的一个念头,以楚国的情况,根本不可能有实力,能够占领这些地方,就算勉强占领下来,也守不住,楚国目前的状态人口不足,士卒太少,太虚弱了,占领那么多土地只会让楚国更加臃肿,而不是强大,因此收复郢都就已经是极限了。

    而就在楚魏两国商量着瓜分陶鲁之地时,上党地的硝烟已经开始弥漫,双方主将,秦将王龁,赵将廉颇,都试探性的进行了进攻。

    没有错,就是进攻,廉颇对赵国骑兵拥有马鞍和马镫以后的战斗力非常自信,竟然试探性的发起了几次进攻。

    不像历史上所说的从头至尾一直是修建堡垒固守城池,双方几次接触,竟然互有输赢。

    就战损比例来看,秦人竟然还要死伤更多一点,但考虑到赵国是骑兵为主,相对而言损失更大,再加上,上党地形并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

    因此,廉颇在几次接触以后,开始全面防守,而秦将王龁却开始逐渐展开进攻,由此双方开始进入一攻一守的对峙阶段。

    老马岭,亦称空仓岭,北起山和背,南连吾神山,峰峦起伏,峰高崖陡,气势雄伟,若骏马奔腾。这里地形险要,沟深崖陡,东西皆为峡谷大壑,左深涧,右峭壁,隘口处南北两侧山峰对峙,中间只有一路可通车马。

    隘口处设关置城,谓之高平关,是高平西南的门户,素有三晋第一关之称,关城建有东西两个城门。

    此时高平关西城门下,秦赵双方战鼓擂擂,厮杀声震天,高平关西面的城墙已经完全被染成了血红色。

    这场秦军的进攻,持续了两个多时辰,赵军居高临下而守,秦军的投石车等攻城器械从下往上投掷,根本投不到高平关城头之上,因此秦军很是吃亏,所以这一战秦军死伤远比赵军要多。

    在留下了几千具尸体后,站在城下战车上的秦军主将王龁不得不下令收兵,带着秦军士卒在一阵尘土飞扬中扬长而去。

    此时城头之上,赵军主将廉颇看着退去的秦军,对着城头上的将士高喊道。

    “加紧修复城防,防止秦军来袭,斥候出城随时关注秦军动向,将箭矢搬上城头随时准备迎战。。。”

    赵军居高临下,从高平关城投射下的箭矢,远比平地上射的箭矢射程远,在这里箭矢就是守城利器。

    随后,廉颇注视着秦军退却的方向,嘴里喃喃道。

    “王龁也是百战老将,不能小看,一定留有后手,只怕有诈,不能追击!”

    随后对身边的信兵下了命令。

    “传令诸将,半个时辰以后城头议事!”

    随后就回到了自己在城头的帅帐,廉颇为了守城方便,将自己的帅帐直接建立在城头上。

    走进帅帐,廉颇脱下头盔,径直走向了帅帐中挂着的地图,注视着地图,在脑海中推演着各种可行的进军方式。

    退守高平关以后,已经接连几天都是秦军在攻城,赵军守城,此时虽然秦军伤亡更多,但是赵军也因一直守城而士气逐渐低落,因此廉颇想要想要来场胜利,以鼓舞军心。

    不多时,十几位将军走进了帅帐。

    “如今接连守城军中士气低落,本将欲鼓舞军心,诸将可有良策”



第六十五章 高平关攻防
    “上将军,末将以为,可用楚王元的疲兵之计,高平关外皆是山林,藏身其中,四处擂鼓,赵人日夜不得休整,我军趁机攻高平关定可一战而胜。。。”

    随后的几天,原本高平关下,每天都要金戈铁马,战鼓擂擂,血染城头的战场小时不见了,十分诡异的只剩下了日夜不停的擂鼓声。

    而与擂鼓声相伴的厮杀声、金铁交击声、战马嘶鸣声等等都不见了,同时既不见攻城也不见袭营,整个上党战场彻底崩坏了。

    但是双方统帅三军的毕竟都是两国名将,因此这种状态并没有维持多久就开始改变。

    先是赵国上将军廉颇,派将军乐乘趁夜袭营,接连几日被日夜骚扰,秦军正是人困马乏之时。

    而且之前又多次被赵军以鼓声相欺,对于袭营这种事根本就不信,一直到赵军冲进大营,秦军才逐渐接受这个事实,慢慢的开始组织兵力反击。

    最终乐乘斩首过万大胜而回,谁知就在第二天夜里,秦军趁夜偷袭了高平关,有前一日赵军偷袭在前。

    高平关本应严阵以待,但是连日来被秦军骚扰,导致城头上的士兵精神恹恹,再加上之前刚偷袭过秦军,赵军士卒普遍认为,秦军新败几日内应该都会整军,而不会轻启战端。

    结果,猝不及防之下,高平关城门都被秦人占领,双方几经争夺,最后城门洞都被双方士卒的尸体塞满,无法通行才宣告秦军偷袭失败。

    但是,此战赵军损失惨重,死伤一万多人,秦军也死伤了数千,可以说双方闹来闹去,再次打了个平手。

    只是这疲兵之计的效果很明显,谁都不愿意率先放弃,就这样双方这么耗上了,开始了长期对峙的局面。

    历史上双方的对峙阶段一直持续了两年左右,一直耗到赵国国内粮草不济,秦国也是元气大伤。

    秦相范睢实施反间计,而赵王丹误中反间计,进而临阵换将,将老将廉颇换成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这才有了赵括纸上谈兵,进而四十万赵军被坑杀的惨败。

    但是现在很明显不可能能够对峙两年多了,因为在疲兵之计的影响下,双方士兵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别说两年,能坚持半年不炸营就算是廉颇和王龁带兵有方了。

    这种互相袭扰的战术维持了一个月,双方都有些受不了了,于是就在高平关下,当这两军士卒的面,廉颇和王龁达成了协议,同时停止扰敌之策。

    虽然白天刚答应了要停止扰敌,但是刚回到帅帐,廉颇立刻招来十几位将军,直接下达了命令。

    “乐乘听令!着你统领骑卒五万,亥时出发,沿望天崖上的小路前往秦军大营,黎明前袭营,不可强攻大营,若事不可为立刻撤退!”

    “唯!”

    “乐间听令!着你领步卒五万,埋伏于高平关五里的处的望天崖上,秦军今夜必来攻城,你在此处设伏,记住秦军来时放他们来攻城,退走之时再趁乱杀敌!”

    “唯!”

    “众将做好准备,今夜秦军必来袭关!待到敌军退走之时,率部出城掩杀!”

    “唯!”

    而此时的秦军大营,上将军王龁大帐中,王龁也在下军令。

    “李信听令!着你领兵五万,今夜亥时出发,沿望天崖上小路前往偷袭高平关,不可强攻,若偷袭不成即刻撤军!”

    “唯!”

    “王翦听令!着你领军五万埋伏于望天崖上,待到赵军出城追击之时,埋伏赵军!”

    &nbs



第六十六章 楚魏动向
    而王龁也觉得自己输了,秦军自实行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以后,人人奋勇杀敌,历来以战斗力强大著称,除了攻城战,战损比例打成一比一的几乎没有,现在在野外和赵军打成一比一的战损,让王龁觉得不舒服,所以王龁也觉得自己输了。

    而就在这段时间,薛地,这个曾经的薛国,三十年前孟尝君田文的封地,现在正集结着十数万大军!

    正是楚国众封君带领的私兵汇聚于此,而在距离薛地不远的泗水河岸边,一支身穿明晃晃战甲的部队,正在往薛地方向急行军,队伍中马匹不多,大部分是在步行。

    但是这支军队排着整齐的队列,迈着坚实的步伐,即使是在急行军也能看出这支队伍军容整齐,而且行军速度远超这个时期,其他各国的军队,竟然全部都在跑步前进。

    并不时的唱着一首首军歌来加油,每跑十公里,就会走五公里,然后休息一刻钟,再次出发,如此往复循环。

    在这支队伍中,领队的是一位骑着白马身穿铠甲的英武将军,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熊元。

    这支队伍就是熊元所带领的申息之师,在确定魏国会出兵后,熊元就命令正军出兵五万,由蒙骜率领先行出发,前往薛地。

    这一次伐鲁,楚国算上封君贵族带来的士卒,一共出兵有将近二十万,可以说一旦打起来,鲁国毫无还手之力。

    根本就是去拣便宜,因此正军的五万人基本上都是勋贵子弟带领的家奴,准备跟着去混战功,而这也是熊元想要的。

    熊元没有先走,而是留在陈郢,是因为熊元要在陈郢安排着一场惊天谋划,一直到五天前才带领着申息之师出发了。

    熊元临出发之前,以巨阳新城城池巨大管理复杂为由,将黄歇调到了巨阳新城负责城市建设。

    巨阳城经过将近一年的修建外城墙已经基本上完工了,城市规模巨大,雄伟异常。

    陈郢城仍然是州候以及屈景昭三族,协同处理朝中各种事物,熊元则带兵亲征鲁国。

    而此时魏国上将军晋鄙,也已经带领十万大军来到了魏国济阳,此处距离陶地只有几十公里了。

    其实魏将晋鄙得到了魏王的密信,楚国必须先出兵,魏国再伐陶地,否则无论如何不得进兵。

    反正秦国在陶地驻扎的军队不足五万,再加上魏将晋鄙,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作战勇猛,在军中威望很高。

    因此单凭陶地的几万秦军,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十万魏军的对手,魏国之所以迟迟不动手,就是因为魏王圉害怕秦国报复。

    所以魏王圉不仅要陶鲁之地和楚国共同占领,而且攻打陶鲁的事,也一定要让熊元先挑头。

    而熊元对于魏军的拖延,到是不感到意外,同时熊元也有意拖延,熊元也在等,等巨阳城修建好。
1...1415161718...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