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冯啸辰向对方深躬了一躬,然后说道:晚辈冯啸辰,是南江省冶金厅子弟,拜见张爷爷。

    张国栋愣了一下,旋即用手指着冯啸辰,用猜测的口吻问道:你说你姓冯,是冶金厅的,那么冯维仁先生是你的

    他是我爷爷。冯啸辰答道。

    你是冯老的孙子!张国栋的眼睛里一下就闪出了泪花,他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拉住冯啸辰的胳膊,便往屋子里拽,一边拽还一边招呼着:快进来,快进来,还有你们二位,也都赶紧进来吧。

    三个人随着张国栋进了屋,来到狭小的客厅里。张国栋一边招呼众人在一张小小的沙发上坐下,一边喊着阿莫进里间去拿凳子。看着小姑娘跑前跑后乐呵呵的样子,张国栋笑着向众人介绍道:这是我外孙女,大名叫刘青莉,小名叫阿莫,今年8岁了,这孩子就喜欢热闹,家里来个客人就乐得像过年似的。

    众人分别坐下,冯啸辰把杨海帆和司强二人也都介绍给了张国栋,张国栋向他们各自寒暄了两句,便又急不可待地向冯啸辰问道:小冯啊,你怎么会找到我这里来了?是你爷爷让你来找我的吗?他老人家身体好吗?

    我爷爷已经去世了。冯啸辰道,他接着便简单地把冯维仁那些年的情况向张国栋做了个介绍。张国栋听罢,唏嘘不已,还掏出手帕拭了拭眼泪,显然是颇为伤感的样子。

    冯老是我的老师,我一直是对他执弟子礼的。张国栋道,小冯,你叫我张伯伯就好。我认识你爸爸冯立,当年我们也是以兄弟相称的。冯老对我有恩,如果不是冯老,我恐怕早就没命了。

    这位张国栋,来头可不小。解放前,他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留学,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新中国成立后,他和当年的许多留学生一样,选择了回国报效。因为是南江省人,他被安排在南江省机械厅工作,与冯维仁有过很长的一段交集。那时候,冯维仁已经是国内知名的机械权威,而张国栋是个20来岁的小年轻,虽然教育背景不错,但经验远远不及,冯维仁给过他很多的指点。他称冯维仁是他的老师,也正因为此。

    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冯维仁与张国栋的关系亦师亦友,张国栋也经常到冯家去做客,因此与冯啸辰的父亲冯立关系也不错。细说起来,张国栋甚至还见过幼年时候的冯啸辰和冯凌宇小哥俩,只是冯啸辰对于这位伯伯并没有任何的印象。

    运动年代里,张国栋因为家庭出身以及留学背景,受到了冲击。与冯维仁不同的是,张国栋平时喜欢说点牢骚怪话,被革命群众记了黑档案,因此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照他刚才的话说,连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威胁。

    无奈何,张国栋只好向冯维仁求助。冯维仁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张国栋联系到了一个去南方出差的机会,张国栋便利用这个机会,带着夫人和女儿偷渡到了港岛,并在这里滞留了下来。因为这件事,冯维仁还受了一些牵连,这一点张国栋是能够想象得出的。

    张国栋临走之前,冯维仁告诉了他几个人名,都是冯维仁过去认识的同行,当时在港岛的几所大学里任教。张国栋到港岛之后,就是借助这些人的关系,谋到了一个教职,这才养活了一家人,并且在十几年后得以以教授的身份退休。

    冯啸辰在家的时候,偶尔也曾听爷爷和父母聊起过张国栋这个人,长辈们有时候还会猜测一下张国栋的现状,说不知是死是活,而如果还活着,又是混得怎么样,等等。因为港岛那边与大陆少有信息往来,而且张国栋是逃港人员,存在着政治问题,不敢与家人联系,这一断音讯,就是十多年时间了。

    冯啸辰是在冶金局资料室查资料的时候,偶然发现张国栋的名字的。那时候,冯啸辰受罗翔飞的指派,查阅学术期刊,准备做一份关于露天矿设备的情报综述。在一篇港岛理工大学的论文上,冯啸辰看到了张国栋这个名字,写的内容是有关矿山机械方面的,与他知道的那个张国栋情况相符。

    在当时,冯啸辰并没有打算与这位张国栋联系,只是把它当成一桩八卦,稍稍关心了一下,在随后还曾经向父母说起过。父亲冯立因此而又给他讲了一些张国栋的轶事,最后的总结是:像这样一个逃港人员,最好不要去联系,以免惹上政治麻烦。

    冯啸辰再次想起张国栋,是因为起了要搞工程机械的心思。国内搞工程机械的企业并不算少,他的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了张国栋,这位老伯可是个机械大牛,看他到港岛之后搞的专业,恰好就是工程机械。冯啸辰读过张国栋的论文,发现他提出了不少后世得到过验证的新思路,只是眼下没受到大家的关注而已。

    冯啸辰的打算是,把这位大牛请过来当个总工程师,自己再给他提供一些后世的思想。以张国栋的能耐,不难举一反三,设计出几种有竞争力的好产品。

    当然,请张国栋加盟,还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要利用他在港岛攒下的人脉,来帮冯啸辰达到其他的一些目的。

    起了这个念头之后,冯啸辰便托张和平帮他调查张国栋其人。张和平把这件事交给了司强,而刚才司强在车上提供给冯啸辰的,就是他们调查的结果。根据司强提供的资料,这个张国栋的确就是当年从南江省逃出来的那个张国栋,这些年一直在港岛工作。司强的资料还显示,张国栋虽是逃港人员,但在港岛期间并未与任何敌对势力接触过,也没有干过反动的事情,这就意味着要请他回大陆去工作,并没有太多的障碍。

    逃港这个经历,在当年是挺恶劣的政治问题,但到80年代之后,逐渐就被淡化了。冯立不了解政策走向,担心与张国栋接触会带来麻烦,冯啸辰却是非常清楚,请张国栋回大陆不会有任何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赞赏,列为什么引进海外爱国人才的重要典型。

    我父亲经常在家里说起您呢。

    听张国栋说起冯立,冯啸辰笑道:他说您特别爱吃炒年糕,每次都要吃得消化不良,可过后还是忍不住嘴馋。

    哈哈,他还真记得这事呢?张国栋爽朗地大笑起来,他乡遇故知,最让人兴奋的就是说起陈年往事。有些事情在当年觉得就是一些琐事,时隔20年再提,就充满了温馨,让人觉得心暖,同时又忍不住落泪。

    聊了一会家常,张国栋对于冯啸辰的身份已经确信无疑,而且还说了几件冯啸辰小时候尿床之类的事情,让大家又笑了一通。笑罢,张国栋问起了冯啸辰的来意:

    对了,小冯,你现在在哪工作,到港岛是来出差的吗?这二位是你同事吧?

    冯啸辰坐正身体,郑重地说道:张伯伯,您不问,我也正打算向您汇报一下呢。我这几年在国家经委重大装备办公室工作,是综合处的副处长。不过,上个月我已经从单位辞职了,单位要送我到社科院去读硕士研究生。

    是吗?那可太好了!张国栋赞道,了不起啊,年纪轻轻就在国家经委当了副处长,现在又要去深造,以后肯定前途无量,冯老在天上也应当也会觉得欣慰的。

    冯啸辰笑了笑,算是谢过了张国栋的表扬,接着又介绍了杨海帆和司强的身份。杨海帆是辰宇轴承公司的总经理,这一点并没有让张国栋觉得惊讶,毕竟港岛这个地方并不缺乏总经理的头衔。司强是某通讯社的处长,这个身份则是把张国栋给吓了一跳,作为一名从大陆逃过来的人员,他岂能不知道某通讯社在港岛的真实背景,一时间,他差点以为冯啸辰带着司强过来,是要抓他回去归案的。

    晚辈这次来港岛,主要目的就是来拜访张伯伯的,我想请张伯伯回南江去,不知道张伯伯是否有这样的打算。

    冯啸辰的话一出口,张国栋的脸就白了。




第三百七十章 需要什么样的承诺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张国栋正在琢磨着司强是不是来抓自己的,冯啸辰便冷不丁来了一句要请他回南江。这个请字可是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后世说请人喝茶,一般就不是什么好话,当然,被互联网毁掉的好词可不止是喝茶这一个了。

    小冯,你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你张伯伯我有点听不懂啊。

    张国栋磕磕巴巴地说道,他倒是想显得从容一点,无奈牙齿不听使唤,咯咯咯地上下磕碰着,像是着了凉一般。

    也不怪张国栋胆小,实在是当年的运动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他现在已经有些像是惊弓之鸟了。近些年大陆的改革开放,他也是一直关注着的。从理性上说,他有些相信政策已经与过去不同了,那个年代不会重现。但一个安全部门的官员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再加上这个不请自来的故人后代,由不得他不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

    看到张国栋脸色不对劲,冯啸辰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司强却是看出了张国栋的心思,他笑了笑,说道:张教授,您别误会,我今天陪小冯处长过来,是以私人身份过来的。小冯是我的朋友,他今天来拜访你,也完全是私人拜访,没有其他意思。

    呃冯啸辰这才明白了刚才张国栋的表现,他有些想笑,却又笑不出来。要说起来,这也算是一个冷幽默吧。

    张伯伯,强哥说得对,今天他只是以私人身份过来的,主要是给我和海帆当个司机而已。我请您回南江,是我和海帆的私事。冯啸辰想到司强此前和他约定称呼的事情,暗暗感叹对方经验丰富。倒是自己说话没有遮拦,差点把老爷子给吓出个好歹来。

    张国栋不放心看看司强,见他一脸和善的样子,心里算是踏实了一点。他转头向冯啸辰问道:小冯,你请我回南江,有什么私事?

    冯啸辰先把辰宇轴承公司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他说的版本是晏乐琴投资买下了德国菲洛公司,又以菲洛公司的名义回国合资建厂。张国栋没有怀疑,因为这个故事还是颇为合理的,甚至比冯啸辰自己赚钱开了公司更具有合理性。

    介绍完轴承公司,冯啸辰接着便把打算建一家工程机械公司的想法和盘托出,这一回,张国栋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了,眼睛里也闪出了一些光芒。

    你们想搞工程机械?张国栋问道。

    是的,我们判断,国内未来几十年将是基础建设的**期,工程机械市场一定会是非常兴盛的。冯啸辰答道。

    可是,据我了解,大陆目前的工程机械企业已经有不少了。我当年离开的时候,全国就有50多家骨干企业,还有400多家一般企业。这几年,我零星地看过一些大陆的资料,那些骨干企业现在都还存在,一般企业已经发展到上千家了。产品方面,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国外有的产品,国内基本上也都有,你们想进入这个行业,恐怕不是太容易吧?张国栋说道。

    冯啸辰与杨海帆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都看到了一些兴奋之色。请张国栋加盟的事情,冯啸辰此前是与杨海帆商量过的,杨海帆对于张国栋的技术水平不太了解,只是担心他一直在学校里教书,不见得有多少行业知识。现在听张国栋一说,杨海帆多了几分信心,张国栋声称自己只是零星地看过一些资料,但他报出来的数据,却与杨海帆自己了解到的差不多少,这就说明这位老先生一直都在关注国内的行业动态,这的确是一名总工程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张伯伯,您说的非常对。冯啸辰道,目前国内建筑工程行业有统计的企业是1053家,其中骨干企业66家,主要都是当年建立起来的那批企业。不过,除了那些骨干企业之外,其他的企业规模都非常小,年产量多则千吨左右,少则一两百吨的也很常见,并不足以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此外,因为前些年的运动,国内的工程机械技术水平普通不高,除了少数近年来引进的技术之外,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只相当于欧美60年代初期的水平。国内的主流工程机械产品在作业效率操纵性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能等方面,与国外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张国栋点了点头,即是赞同冯啸辰的观点,又是对故人后代能够有这样的眼光感到欣慰。他说道:你们能够看到这一点,倒的确是不错。那么,你们过来找我,又是什么想法呢?

    我想请您去给我们公司当总工程师。冯啸辰直言不讳地说道。

    总工程师?张国栋又是一愣,下意识地扭头去看司强。

    司强心中叫苦,张国栋这个眼神,分明就是想询问一下他自己回大陆是否安全。司强作为安全部门的官员,在没有得到授权之前,怎么能给他这个承诺呢?司强能够保证自己此行不是来抓张国栋的,也就是说,他能够承诺张国栋在港岛的安全。但要说冯啸辰把张国栋请回大陆去,大陆方面是否不会追究他当年逃港的事情,司强就不敢说了,毕竟这不是他能做主的事情。

    冯啸辰这回已经学乖了,看到张国栋的表现,他呵呵笑道:张伯伯,您不会是在担心回去之后的安全吧?您放心,现在政策已经放开了,您当年出走,也是迫不得已,这一点组织上肯定是能理解的。您这些年虽然身在港岛,但却能够洁身自好,没有与敌对势力发生瓜葛,这就充分证明了您对国家的忠诚,您还需要担心什么呢?

    其实,如果是我自己的事情,倒也无所谓张国栋不好意思地辩解着,我这么大岁数了,也该叶落归根了,就算是回去再被批斗几回,又有何妨?我是担心我这样回去,会连累其他的朋友,尤其是连累到小冯你。当年我逃出来,是冯老帮的忙,冯老想必也受了不少牵连,我不能再对不起他的后人了。

    他这话,只能说是半真半假。怕连累冯啸辰,当然也是真的,但要说对于自己的安危没有任何考虑,那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冯啸辰也没有去揭露他的谎言,只是问道:张伯伯,您需要什么样的承诺,才敢放心大胆地回去?

    这个嘛张国栋有些语塞了,这样的条件,他能随便提吗?

    省政府的邀请函,可以吗?

    这个

    煤炭部的孟部长您听说过吗,如果是他的口头承诺呢?

    孟部长,你还能让他说话?

    孟部长算是我的忘年交吧,他对于海外人士回归,一向是非常欢迎的。这件事如果他知道的,肯定愿意亲自给您一个承诺。

    如果是这样,那我就没有任何担心了。张国栋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下来。省政府能够给他发一个邀请函,至少就说明了官方不再追究他的往事。而孟部长其人,他在离开大陆之前也是见过的,知道孟凡泽是工业战线上的一位老领导,颇有威望。如果他能够做一个承诺,哪怕只是口头承诺,张国栋回去的安全系数也就能提高五成以上了。

    张教授,其实您不用担心这些的。

    听冯啸辰说到这个程度,司强也不好再装哑巴了。冯啸辰让他陪着来见张国栋,其实就是想利用一下他的身份,给张国栋吃一颗定心丸。他没有得到上级的授权不假,但这种政策的问题,他做点解释还是可以的。

    具体到您个人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也不能给您什么承诺。不过,当年因为各种原因滞留在港岛的内地人,我们接触过不少,有一些人也已经回大陆去了,据我所知,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追查。司强字斟句酌地说道,话里的暗示意味已经很强了。

    那就好,那就好!张国栋道,其实我们这些人,骨子里都是爱国的。否则建国之初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抛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条件,毅然回来参加建设?当年跑出来,也是因为运动的原因,现在国家搞改革开放,只要不再折腾,我愿意回去。我今年60岁了,还能干几年,我要把过去没有贡献给国家的精力,全部贡献出来。

    这么说,咱们可以一言为定了?冯啸辰喜滋滋地说道。

    一言为定。张国栋认真地说道。

    冯啸辰道:张伯伯,我会尽快联系内地的同志,请南江省政府给您做一个政治鉴定,再把鉴定书给您寄来。另外,孟部长那边,我也会和他联系,肯定不会让您悬着一颗心回去的。不过,在这些手续办完之前,我还有一件事,想麻烦您老帮我一个忙。港岛的银行家章九成先生,您认识吗,能不能想法给我引见一下。



第三百七十一章 您是最传奇投资家
    港岛西环写字楼,被誉为亚洲最贵的写字楼之一,每平方英尺的月租金达到100港币之高。章九成的章氏财团,在这里整整租了四层楼,其中包括了风水最好的顶层。

    50出头的章九成是章氏财团目前的掌门人,而章氏财团也正是在章九成的手里,才如一匹黑马从港岛的许多财团中崛起,跻身于全岛的前10大财团之列。章九成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于投机,别人担心有风险而不敢做的事情,他只要看好了,就敢拿出真金白银砸下去。虽然每次重大的投资都让财团的股东们心惊胆战,但到目前为止,章九成的所有决策都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极其英明。

    这一刻,章九成正在自己位于写字楼顶层的大办公室里,接待着几位不速之客。这些人中,有一位是章九成所熟悉的,港岛理工大学的教授张国栋。
1...185186187188189...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