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罗翔飞岔开刚才的话题,装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对冯啸辰发出了要约。他决定,要找一个单独的场合,与冯啸辰好好地谈谈。
第七章 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
冶金厅招待所,罗翔飞住的豪华套间里。
其他人都被罗翔飞打发走了,坐在单人沙发上与罗翔飞面对面的,只有冯啸辰一个人。罗翔飞坐在长沙发上,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冯啸辰,心里不断地暗暗称奇。
换成一个其他什么人,面对着一个地位比自己高出七八级的部委领导,即使不说是诚惶诚恐,至少也会有那么几分紧张吧。冯啸辰倒好,坐着冶金厅的小轿车前往招待所的路上,他还装出几分拘谨的样子。等到郭华刚离开,只剩下罗翔飞和他二人在屋里时,他的表情就完全放松了,像是经常与这个级别的领导谈笑风生一般。
你抽烟吗?罗翔飞拿出烟盒,向冯啸辰示意了一下。
不抽,谢谢罗局长。冯啸辰摆摆手道。
我听刘厅长说,你是会抽烟的。罗翔飞道。
冯啸辰笑了笑,说道:抽是会抽,不过在您面前抽烟不合适。
倒是一个懂得分寸的孩子,罗翔飞对冯啸辰的评价又好了几分。以冯啸辰的地位,在罗翔飞面前不卑不亢,反映的是一种自信。但如果叼着一支烟吞云吐雾,就未免过于轻佻了。
罗翔飞没有再劝,他自己点了支烟,抽了两口,然后说道:小冯,说说吧,你都会些什么。
会些什么?冯啸辰想了想,微微笑了起来,这个可真不好说,我爷爷会什么,我就会什么吧,其他的,可就不会了。
嚯,好大的口气!罗翔飞差点被烟给呛着了,冯老用了几十年学的东西,你才跟着他学了四五年,就都会了?
冯啸辰道:当然不如爷爷那么精通,不过大体上的东西,我还是懂一些吧。爷爷过去是靠自己摸索着学习的,我有爷爷指点,学起来当然更快一些。
我记得冯老懂五国语言,你懂几国?罗翔飞问道。
英德日俄,加上西班牙语,也是五国吧对了,不算汉语的前提下。冯啸辰说道。冯维仁过去曾在孙子们面前说过自己会几门外语,而这几门外语也恰恰是前一世那个冯啸辰懂的。21世纪的中央部委,进人的门槛一年比一年高,名校和海归的博士都属于打酱油的角色,重装办又尤其如此。冯啸辰能够在重装办成为重点培养的储备干部,可不是浪得虚名的,没几把刷子,能在这样一个人才如云的机构里出头吗?
你说你懂日语?罗翔飞怀疑地问道。
不用借助词典,我基本上能够读懂日方的所有文件。冯啸辰淡淡地说道。
德语呢?
看我爷爷留下的专业书,略有一些困难,好在他临终前还买了一本德汉大词典。
西班牙语也会?
能做日常交流吧,看专业资料有点困难。
你说的都是真的?
这种事想骗人也难吧?冯啸辰笑着说道。
的确是罗翔飞喃喃自语道,他如果想考一下冯啸辰,随便找几份资料给冯啸辰看看就知道了。冯啸辰能够从日方提供的图纸中发现破绽,没有一点日语功底恐怕是不成的。语言能力这种事情,是最难做假的,冯啸辰就算想吹牛,也不会在这方面吹吧。
这些情况,乔厅长他们知道吗?罗翔飞问道,他也知道这个问题是多余,乔子远他们如果知道冯啸辰的本领如此逆天,怎么可能会让他当个勤杂工呢?
冯啸辰摇摇头,道:这些事,我没有跟别人说过甚至我爸妈都不清楚。
为什么?罗翔飞有些好奇。
冯啸辰假装愤青地说道:说了有什么用,我不还是一个临时工吗?
可你现在为什么跟我说了呢?罗翔飞又问道。
冯啸辰道:我知道瞒不过你,你比乔厅长他们目光都更敏锐。
也许是他们没重视你吧。罗翔飞替乔子远他们开脱了一句,冯啸辰这话,明显有些拍他的马屁了,偏偏拍得他还挺舒服的,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他想了想,又说道:其实,如果你不在我的便笺纸上写下那个图号,我也不会注意到你的,你可以继续隐瞒下去。
我不能不写。冯啸辰说道。
罗翔飞道:为什么?
良心。冯啸辰简单地回答道。
我替国家感谢你。罗翔飞郑重地说道,说完,他又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这个问题的?在这之前,有没有用什么方法提醒过乔厅长和陆工他们?
这个问题已经比较敏感了,如果冯啸辰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却迟迟不说,直到罗翔飞来了,才以这种方式说出来,那么就说明冯啸辰透露此事是带着某种目的的。用俗话来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这与他标榜的良心就挨不上了。
冯啸辰当然不会给自己落下这样的话柄,事实上,早先那个冯啸辰根本就看不懂图纸,只是在十几天前,他穿越过来,才具备看这些图纸的能力。kbs3720这个图号,也不是冯啸辰大海捞针一般从几吨图纸里找出来的,这是来自于他前世的记忆,他充其量也就是在搬图纸的时候,找到这份图又确认了一遍而已,这也不过就是几天前的事情。
我是前几天才偶然发现这个问题的。冯啸辰道,因为你们要来,厅里让我们几个人把图纸搬到会议室去,晚上还要留下来值班。我闲着没事,翻了一些图纸,恰好看到了这张。
真是万幸啊。罗翔飞接受了冯啸辰的解释,这其实也是最合理的一个解释。他又抽了两口烟,然后说道:小冯,听你的意思,过去这半年里,南江冶金厅和日方谈判,你一直都是在场的,对于这个引进项目,你有什么看法?
可以直说吗?冯啸辰问道。
当然要直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咱们党一贯的作风。罗翔飞说道。
冯啸辰笑了笑,说道:依我说,这个项目从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是在所难免的。
呃后生可畏啊。罗翔飞长叹了一声,换成一个其他的什么工作人员,敢在副局长面前这样说话,恐怕当即就可以卷铺盖滚蛋了。1780热轧机的引进工作,是由冶金局和南江省冶金厅共同承担的,有关的工作原则工作方向,也是双方深思熟虑的结果,其中罗翔飞也贡献了一部分思想。冯啸辰上来就说项目的方向是错的,这岂不是把一船人都给打了,罗翔飞也就是意志还算坚强,否则这会早就被气得休克了。
你说说看,为什么项目的方式一开始就是错的。罗翔飞决定认真地听一听这个年轻人的想法了,敢出此狂言的人,要么是真正的智者,要么就是个愣头青,罗翔飞在心里觉得冯啸辰属于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起码能达到九成九吧。
首先,我们把进口的方向限定在rb企业身上,就是一个错误。冯啸辰发话了,他可丝毫不认为自己会在罗翔飞面前露怯,不好意思地说一句,他的许多观点,恰恰就是罗翔飞自己在若干年后反思的结果,他可是没交版权费的哦。
在整个西方世界里,rb是与中国经贸往来最为密切的,我们选择rb企业作为引进来源,有什么不妥?罗翔飞反驳道。
冯啸辰道:正因为rb与中国经贸往来最为密切,所以rb人对于中国政府的决策风格最为熟悉。他们知道我们缺乏国际化经验,在国际技术交流中有弱者心态,容易被外方左右,因此在谈判中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技巧,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呃罗翔飞语塞了。这也算一个理由?他细细地想了一下,终于无奈地承认冯啸辰是对的。他与许多西方国家的客商都打过交道,只有与rb人打交道的时候,是最为舒心的,人家会把各种事情都考虑周全,处处都迎合中国人的心理。他原来只觉得这是积极的一面,现在想来,人家对自己熟悉,自己却不了解人家的规则,在谈判之中,不吃亏才是奇怪呢。
冯啸辰继续说道: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的厂商,由于对中国不了解,在谈判的时候反而不敢过分,生怕被我们抓住把柄,影响双方的关系。尤其是联邦德国的企业,为了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他们会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让中国人觉得吃亏。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与联邦德国进行合作,类似于抽水马桶这样的问题,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这是你自己悟出来的,还是听别人说的?
罗翔飞已经惊得目瞪口呆了,这哪里还是一个不满20岁的临时工说出来的话,经委那些资深的外贸官员,对这个问题的领悟,似乎也不及冯啸辰更深入吧?
第八章 跟我走吧
德国与中国的关系,说起来也是挺有趣的。在德国还分裂为东德和西德的时候,被称为西德的联邦德国对于中国的态度是非常友好的,在所有的西方国家中,算得上是最诚心诚意愿意帮助中国的,或许还不用加上之一这样的修饰。
那时候的联邦德国,经济上处于上升期,需要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来消化它在装备制造业上的过剩产能。在政治上,它是一只跛脚鸭,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不说,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在欧洲也是没有太多政治地位的,迫切需要中国这样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来作为它的盟友。
在这种情况下,联邦德国对于与中国的经贸合作非常重视,向中国出口装备的时候很少有留一手的念头,这一点与美国和rb都大不相同。在美国看来,中国毕竟是东方阵营的一员,在输出技术时是需要有所节制的。而在rb看来,中国是一个有潜在竞争力的邻国,他们可不愿意教会了徒弟再饿死师傅。两相比较,就能够看出联邦德国的难能可贵了。
德国与中国关系交恶,是在德国统一之后的事情。而其中对中国最为仇视的,恰恰是来自于前东德的那些国民。这其中的缘由,就只能交给犯罪心理学专家们去研究了。
80年代初,中德还处于接触的前期,德国人一方面对中国不了解,不敢像rb人那样玩花招,另一方面又有着与中国搞好关系这个出发点,冯啸辰提出应当把进口的方向转向联邦德国,是非常正确的。
这样一个道理,对于罗翔飞这个层次的官员来说,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前或许朦朦胧胧,看不清楚,一经捅破,大家也就恍然大悟了。
关键是,捅破这层窗户纸的人,居然不是谈判桌上的老将,而是一个在谈判时负责端茶倒水的小临时工,这怎么能不让罗翔飞惊奇而且尴尬。
我们此前也接触过西德的制造商,但他们的报价比日方要高出不少,而且在成套提供设备方面还有些犹豫,他们更希望我们采用点菜式引进的方式,这与rb企业能够提供的套餐式服务又有区别了。罗翔飞回忆着冶金局的决策过程,向冯啸辰解释道。
冯啸辰道: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方向性错误了。其实德国人提出的点菜式引进,才是最适合我们的。套餐式的服务听起来很简单,但总包方不会从我们的角度考虑,不会为我们选择最物美价廉的设备。且不说把厕所都打包进来这种恶心的做法,就算是合同里只包括了设备,我们得到的也绝不是性价比最高的。
性价比?罗翔飞一时没听懂冯啸辰的用词。
性能与价格之比。冯啸辰解释道。
明白了。罗翔飞点点头,然后说道:小冯,你这个想法呢,从大道理上说,是对的。但具体到1780这个项目,就有些想当然了。我们上一次从国外引进轧机,是江城钢铁厂从rb引进的1700毫米热轧机和从西德引进的1700毫米冷连轧机,我们采取的就是整体打包引进的方式。因为当时根本没考虑自行制造的问题,引进时连制造图纸都没有购买,没有形成轧机建造的经验。
这一次,我们是带着引进和学习相结合的态度,来洽谈南钢的1780轧机,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次引进,学到轧机建造的经验,以便在下一次引进的时候,能够具备点菜的能力。就这么说吧,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在饭馆里吃过饭,这是第一次进饭馆,你不让厨子给你提供套餐,而是由自己来点菜,你知道怎么点吗?
我不知道,可是我可以带一个会点菜的朋友去啊。冯啸辰说道。
会点菜的朋友?谁?罗翔飞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问道。
冯啸辰道:我们没有建造经验,但国外有很多企业是有过轧机建造经验的。我们现在请三立制钢所来为我们配菜,配得好坏,都是由三立说了算,这相当于它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你能保证它不吹黑哨?
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个说法倒是有意思。罗翔飞开始有些悟到冯啸辰的思路了,他拿过自己的笔记本,郑重其事地把冯啸辰这句话记了下来,然后保持着记录的姿态,对冯啸辰说道:小冯,你继续说,我觉得你的想法有点意思。
岂止是有点意思,这完全就是中国在交出了巨额学费之后才学到的经验,或者说是教训。既然我来到了这个时代,不管怎么说,也该帮国家把这笔学费省下来吧。冯啸辰在心里默默地想道。
据我所知,在西方国家,有一些专门的咨询公司,就是帮客户进行成套设备采购设计的。他们会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替客户量身定做合适的方案,让客户出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设备性能。如果需要,他们可以帮客户询价,甚至帮客户谈判,以取得最低的价格。这种公司,就是我说的,懂得点菜的朋友。他们的收费听起来很高,但与他们能够帮客户节省下来的费用相比,绝对是良心价,是物有所值的。冯啸辰说道。
你是从哪听说的?罗翔飞问道。
冯啸辰学着电影里外国人的样子耸了耸肩,说道:我平时也喜欢看书的,冶金厅资料室里的资料,我多少也翻过一些,再结合爷爷跟我讲过的事情,多少也就懂一些了。
有一个曾经很牛叉的爷爷,实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所有不合理的能力,都可以往这个爷爷身上推。如果这个爷爷已经不在人世,那就更好了,这叫死无对证,别人连去查证的机会都没有。
呃,这样说自己死去的爷爷,算不算大逆不道啊?冯啸辰难得地感觉到了几分内疚,于是赶紧自我检讨起来。
罗翔飞没有注意到冯啸辰的这些小心思,他的脑子完全被冯啸辰的话给带动起来了。可不是吗,把引进设备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了三立制钢所,这就相当于把钱袋子毫不设防地交给了一个奸商,他不把你的钱榨干,岂能干休?
中国的确没有以点菜方式引进西方成套轧钢设备的能力,但中国可以聘请有能力的咨询公司来帮自己点菜啊。三立制钢所是利益相关方,他们是不可能为中方着想的,他们想的只是如何从中方获得最多的利润。而作为第三方的咨询公司就不同了,他们收了中方的钱,是要为中方服务的。这些老牌咨询公司,吃的是品牌口碑这碗饭,他们绝不可能为了赚取一点回扣,而与三立制钢所之类的设备提供商勾结,共同坑害中方。有了这样一个得力助手,就算用点菜式引进的方式,又有何难?
如果转变了思维方式,那么南江省冶金厅与三立的谈判,就可以暂缓了,等找到咨询公司,再由咨询公司出面去洽谈也不迟。相比设备供应商,咨询公司的数量更为庞大,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经委完全可以货比三家,找到一家条件最好价格最低的咨询公司作为助手,再借着他们的能力,与三立好好地过过招。
想到此处,罗翔飞也就不再掩饰了,他盯着冯啸辰,问道:小冯,你愿意跟我去京城吗?
去京城?干什么?冯啸辰的心抨抨跳了起来。
罗翔飞道:我现在还不好说怎么安排你,这需要根据你的能力来定。不过,最起码,你可以先在我们冶金局当个翻译,你不是懂五门外语吗,我们非常缺这样的人才。
那,冶金厅这边冯啸辰拖了个尾音。
罗翔飞毫不犹豫地说道:冶金厅这边,我来说就好了。你只是一个临时工而已,乔厅长他们不会舍不得放的。你放心,到京城去,我马上可以给你解决一个正式编制。进经委当然不太容易,我可以把你挂到下面的某个企业去,这点小权力,我还是有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