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哥,我们设计室负责的三代堆堆型设计,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现在准备向国家申请立项建设两个验证性的商用堆。冯林涛汇报说。有关核电的事情,都是有一些密级的,不过冯林涛知道冯啸辰的地位,有些事情对冯啸辰来说算不上是秘密。
冯啸辰说:这件事我已经听说了,国家计委派了一个副司长陪你们国核公司的人到我们装备公司来洽谈过,主要是想了解国内装备企业能不能为三代堆提供技术支持的问题。我前一段一直在红山那边,这件事具体是由我们一位副总经理以及项目管理部战略规划部的同志和他们谈的,我看过会谈纪要了。
这个项目如果能够立项,公司准备让梁总工担任总设计师,我担任副总师。不过梁总跟我谈过了,他说他只是起一个把关和协调的作用,具体的事情他会放手让我去做。冯林涛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他毕竟也就是一个1岁的小年轻,能够被委以这样的重任,不得意是不可能的。
冯啸辰笑着说:好啊,这是大好事啊!这个项目如果做下来,你就不光是国内顶尖的核电设计师,在全球也算是顶尖的吧?
冯林涛有些腼腆,说:这事还没开始呢,谁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没准最后领导还得派其他人来代替我呢。不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建造过任何一座第三代核电站,如果我们的核电站立项开工了,那就是全球第一座了,这真的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我真没想到,我居然能够主持这样一个开创时代的项目,实在是太幸运了。
冯啸辰说:这不奇怪,因为你生活在一个开创时代的年代里啊。
我现在是忐忑不安,哥,这件事你可得帮我。冯林涛怯怯地要求道。
你要我怎么帮你呢?冯啸辰明知故问。核电建设牵涉面非常广,考验的是整个国家的工业配套能力。一旦三代核电真的立项了,装备工业公司是首当其冲要为三代核电服务的,冯啸辰想不帮忙都不行。
我感觉我欠缺的地方还很多。冯林涛说,我一直是在做理论研究,没有什么实践经验。三代核电的设计,原理上是一回事,在技术上能不能实现,又是另一回事。核电设备的工作环境是高温高压强辐射,对于设备制造的要求非常高,我不知道咱们国家的企业能不能把这些设备制造出来。
有难度。冯啸辰直言不讳地说。
这就是困难了。冯林涛说,我们在公司里探讨过,希望百分百的设备都实现国产,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是追求百分之百国产的。但如果主要设备都要依靠进口,那我们说三代堆国产化就纯粹是自欺欺人了。到时候人家只要拖延一点时间提供设备,我们就得抓瞎。
不错啊,有点当副总师的意识了。冯啸辰赞道,能够想到技术实现的问题,就说明你不再是一个书呆子了,能够把自己的专业放到整个工业体系里去思考,这非常难得啊。
冯林涛哭丧着脸说:哥,原来在你心目中,我原来就是一个书呆子啊?
你觉得自己不是吗?
呃,好吧原来我不信,后来杉杉也这样说,我就信了。
冯啸辰无语了,原来自己说的话老弟并不相信,非得是准弟媳说了,他才相信,这算不算是重色轻哥呢?
你回头把你们的设备要求整理一下,提交给我,我让各家企业都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对了,我们在海东省有一个极限制造基地,专门承接超大超重的部件加工的,你可以找时间去看看。我们公司行政部的部长薛暮苍在那里担任基地总经理,他是一个工业技术专家,你可以好好地向他学一学。冯啸辰说。
太好了,我也是打算到企业里去实践一下,了解一下咱们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
我们的制造能力目前还不算很强,但进步的速度非常快。你们的三代堆如果能够立项,要尽可能把设备留在国内,我们哪怕是赔本赚吆喝,也会保质保量地做好。你要知道,像这种尖端设备,做一台出来就能够培养出一种能力,我们是求之不得的呢。
哈哈,巧了,我们也是求之不得。冯林涛憨憨地笑了起来。
喂,你们在那开什么小会呢,还不赶紧过来。何雪珍在那边喊道,她刚才也是跟准侄媳妇聊得高兴,没发现儿子和侄子都跑到一边私聊去了。这会听到冯林涛的笑声,她才注意到他们俩没跟在自己这边聊天,于是霸气侧漏地向两个小子下达了命令。
冯啸辰扭头答道:妈,你们聊你们的,我和林涛在谈工作呢。
谈什么工作,工作不会到单位去谈?何雪珍没好气地斥道,你们俩过来,有事要跟你们俩说。
听到何雪珍这样说,冯啸辰只好拉着冯林涛走到女人们那边去了。他们俩找了凳子坐下,何雪珍对冯啸辰说:啸辰,刚才杉杉说起来,说你二叔现在也是快60岁的人了,领导对他的评价也很高,他也算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了,是不是该想办法把他调回来了?
听说她们谈的是关于自己父亲的事情,冯林涛一下子认真起来,他说:伯母,这个问题我跟我爸妈说过好多回了,他们都不愿意回来呢。我爸说他在非洲的工作非常重要,别人无法替代。至于我妈,呃,她有点财迷
说到这里,冯林涛脸上有了一些尴尬之色,曹靖敏呆在非洲不乐意回来的原因,是她在非洲开的农场实在是太赚钱了,让老太太舍不得放下。在过去几年,曹靖敏通过种菜卖菜,也积攒下了一两千万美元的家产,足够老两口晚年生活得像石油国的王储一样奢侈了。她之所以还想赚更多的钱,其实是为冯林涛打算的,这让冯林涛觉得很没面子。
何雪珍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原委,她没有接冯林涛的话,而是盯着冯啸辰,说:啸辰,这件事得由你来解决。你二叔二婶这么大的年纪了,怎么能还让他们在非洲受苦?那个地方的气候他们也不适应,估计吃的东西也不如国内有营养。再说,杉杉和林涛一成家,马上就得生孩子,他们当爷爷奶奶的,能不回来照料?
呃堂兄弟俩再次无语。这小两口连证都没领呢,就开始谈什么生孩子还有什么爷爷奶奶之类的话了,这也太不矜持了吧?冯林涛窘得脖子根都红了,倒反而是王杉杉一脸坦然,像是肚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小冯林涛一般。
妈,要让二叔回来,应当是部队首长下命令才行吧?至于要说动二叔自己,请奶奶出面,或者让我爸出面,都名正言顺,我一个当侄子的,哪有资格去劝叔叔呢?冯啸辰叫苦道。
何雪珍说:你还说呢,你二叔之所以会留在非洲,不就是因为那一次跟你一起去非洲的结果吗?你做的事情,你不负责,让谁负责?
这就叫解铃还须系铃人啊。杜晓迪笑着调侃道。关于劝冯飞夫妇回国的事情,她和冯啸辰在枕头边上也是探讨过许多回的,那时候冯啸辰信心满满地说谁都无法劝动冯飞,即使是晏乐琴和冯立也不行,要说动冯飞,只有他冯啸辰才行。刚才冯啸辰那番话,其实也就是装可怜罢了。
哥,你就帮帮忙吧。爸妈他们这么大岁数了,也该回来享受天伦之乐了。王杉杉也央求着说道,提到冯飞夫妇的时候,她稍稍迟疑,终于还是用了爸妈这样的称谓,这就是强行进入角色的节奏了。
这事冯啸辰躲不过去了,谁让这事真的是他的锅呢?他想了想,说:其实,劝二叔二婶回国来的事情,我也考虑过。现在二叔在那边还有一些事情要做,二婶呢,主要是舍不得她的农场。这样吧,我想想办法来说服他们,不过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我保证,最多也就是一年半载,我肯定让二叔他们回来。
这才像话!何雪珍满意了,她站起身来,说:你们接着聊,我去给你们做饭,对了,杉杉,你喜欢什么口味,我们南江省的菜你能吃习惯吗?
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枕无忧
冯啸辰惦记着冯林涛说的事情,第二天上午一上班,他便把公司战略规划部部长吴仕灿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向他问起了此事。
上周国核公司的同志过来谈过这件事,他们走了以后,我让部里的同志整理了一下,涉及到的内容还真不少,大致包括:蒸发器稳压器循环水泵堆内构件燃料棒驱动机构一回路主管道,常规岛主设备1000级半转速汽轮机发电机,核电通用设备,控制系统和仪器设备研制以及核材料和大型铸锻件等关键制造技术,林林总总,十几块硬骨头呢,我真担心咱们联系的那些企业啃不下来。
吴仕灿一张嘴就如相声里的贯口一样,滔滔不绝地说了一串设备名称和技术项目,同时又把一张单子递到了冯啸辰的面前,让他能够看得明白。
冯啸辰拿着单子认真地看了一会,然后问道:现在有把握拿下的有哪些?
吴仕灿在单子上圈圈点点地标了一些,接着又说:这些都是我们过去形成了技术储备的,像汽轮机和发电机,龙山电机厂那边引进美国西易公司的火电汽轮机和发电机技术,目前已经充分消化吸收,让他们在火电机组的基础上研制核电机组,应当是有一些把握的。
和龙山电机厂联系过没有?
我把单子交给协作部了,小王不是跟你到红山去了吗,我是让韦成安排联系的。他们应当是给各家企业都打了电话,各家企业估计也得再讨论一下,不会这么快就反馈的。吴仕灿说。他说的韦成是协作部的副部长,王根基的副手。相比王根基的不靠谱,韦成办事可靠,作风严谨,把事情交给他反而能够让人觉得更踏实。
你们动作可真够快的。冯啸辰感慨道。
吴仕灿假意不满地说:那有什么办法,你这个当领导的一走就是一个月,这么多事情我们总不能都等到你回来再做吧?彭总和郝总都不太了解业务,我算是公司里的老人,只能越俎代庖地把一些事情提前给安排下去了。
吴仕灿说的彭总是公司副总经理彭宁,是行政干部出身,目前在公司主要是分管行政后勤之类的内务,不太过问业务问题。至于郝总,则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郝亚威,他主要是管钱袋子的,业务上的事情也不太懂。中层干部里岁数比较大的也就是吴仕灿刘燕萍和薛暮苍,其中薛暮苍最近一段时间还常驻在海东省,管理极限基地的事情,吴仕灿说自己越俎代庖,实在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冯啸辰点了点头,笑着说:老吴,什么事情有你安排,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有句老话是怎么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吴仕灿自嘲地笑笑,说:唉,一转眼,我都成了老人了。不过,啸辰,你可真还没到能够高枕无忧的程度,咱们现在手头的项目就已经够吃紧了,再加上一个第三代核电站的项目,有点捉襟见肘啊。就比如说核岛里的蒸发器,国内最适合做这个设备的,是通原锅炉厂。不过我前两天以私人名义给通原锅炉厂技术处打了个电话,了解到他们现在任务非常紧张,大乙烯的项目,煤化工的项目,还有两家电厂的锅炉,要让他们接核岛蒸发器的制造,难度很大啊。这东西过去咱们整个国家都没哪家企业搞过,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摸索,费时费力,通原锅炉厂那边估计是不愿意接的。
冯啸辰皱起了眉头,通原锅炉厂是原来杜晓迪的工作单位,如今他的岳父岳母也还住在通原锅炉厂的家属院里,所以厂里的现状他还是很了解的。吴仕灿说的情况是真实的,通原锅炉厂这些年经营状况不错,业务很充足,有时候还会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所以也的确没有什么动力去承接核岛蒸发器这种新产品。
老吴,你不会是想让我去游说通原锅炉厂吧?冯啸辰试探着问。
吴仕灿大摇其头,说:我可没有这样的意思,而且我提到通锅,也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咱们手上能够数得上号的企业,大多数业务都非常忙,就算他们能给咱们一个面子,愿意接一项设备过去,只怕也不会投入太多精力,而是半死不活地挂着,咱们可真等不起啊。
所有的企业业务都很忙吗?冯啸辰诧异地问,我在榆北的时候,怎么觉得那些企业都找不到业务呢?
这就是问题了。吴仕灿说,现在国内的企业就是两极分化,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找不到业务的那些企业,都是技术缺乏竞争力的,像核电设备这样的产品交给他们,他们根本就拿不下来,你说怎么办?
听吴仕灿这样一说,冯啸辰心念一动,说:咦,老吴,你倒是启发了我。像这些技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如果能够并入到那些业务繁忙的企业里去,岂不就能够起死回生了?而那些业务忙不过来的企业,多了这样一个帮手,不就能轻松一些了吗?
并入?吴仕灿愣了一下,随即摇头说:这个恐怕不容易吧。咱们那些骨干企业,都是国企,而你说的那些破产企业,也是国企。国企兼并国企,在制度上能行得通吗?还有,那些破产企业的厂领导也都是有级别的,如果并入到其他企业,他们怎么安置?安置得低了,他们肯定不乐意。安置得高了,那么收购他们的企业恐怕也不乐意了,这不是花钱买了个爹来吗?
一句话把冯啸辰给逗乐了,他指着吴仕灿说:老吴,你也学会说俏皮话了,你以前可真不是这样啊。
这是实情嘛吴仕灿有点窘,他说人家花钱买了个爹,其实也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俗话,没想到一不留神就在冯啸辰面前说出来了。他的确是一个比较严谨的人,平时不怎么爱说这种俏皮话,结果却被冯啸辰抓了个现行。
冯啸辰其实也就是和吴仕灿开个玩笑而已,两个人相处了十几年,私交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冯啸辰在吴仕灿面前一直都是以学生自居的,现在当了吴仕灿的领导,他也不便摆什么架子,偶尔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算是拉近一些关系了。
我倒觉得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冯啸辰说,你想想看,这些领导都把企业经营到破产的地步了,还有什么脸要求级别和待遇?我去年在榆北,找了一群乡镇企业去并购破产的国企,效果非常不错,那些被并购的企业,七成以上都已经盈利了,还有三成虽然还没有扭亏为盈,但好歹能够把工资发出去了。
其实,那些破产国企的工人总体技术水平并不差,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一是领导不重视技术研发,产品落后,没有竞争力;二是领导无能甚至**,把厂子搞得乌烟瘴气。这样的企业,与其让乡镇企业去并购,转产一些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还不如交给像通锅秦重这样有技术有市场的大型国企,这也算是肉烂在锅里吧。
这倒是个好主意。吴仕灿点点头,接着又说:不过,啸辰,政策上的事情我可就不懂了,要这样搞,咱们装备公司恐怕没这个权力吧?
冯啸辰说:那是当然,这件事肯定是要由经贸委出面来做的,甚至有可能还要拉上国家计委以及各个工业部。不过,这件事我想好了,回头就向经贸委打一个报告,内容就是鼓励有实力的装备企业去兼并各地的亏损企业。
嗯嗯,我知道你能办到的。吴仕灿应道。
冯啸辰也没打算和吴仕灿过多探讨制度方面的问题,他接着又问起了装备公司负责的其他项目的情况,这其中包括了正在海东建设的60万吨乙烯项目北方省的煤化工项目几个大型火电项目几家大型钢铁厂的连铸连轧项目等等,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所使用的技术都是在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目前已经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项目的国产化率达到了预期要求。
吴仕灿是个技术权威,他是眼看着这些项目从最初引进到逐渐完成国产化的全过程的,想到这些过去觉得高不可攀的技术,现在居然都已经被国内企业掌握,他也是兴奋得脸上布满了笑容。
送走吴仕灿,冯啸辰又把其他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分别叫过来了解了一下情况,得知各部门负责的工作目前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行,中间虽然有一些困难,但也在预想的范围之内,并不是不可解决的。所有的人都集中地谈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国内正在建设的装备项目太多,几乎是全面开花,导致那些有实力的装备企业疲于应付。对于冯啸辰提出的促进骨干企业去兼并亏损企业的事情,大家都觉得是一个好主意,值得一试。
和众人谈完,冯啸辰颇感欣慰,看来自己离开了一个月时间,公司也并没有陷入停滞。自己或许真的可以当当甩手掌柜,比如陪女儿去幼儿园参加个什么运动会之类的。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专业对口
冯姗就读的月泉幼儿园是一所市里排名挺靠前的公立幼儿园,除了少数几家划片单位的孩子之外,其他的孩子要想进这所幼儿园,都得走点关系。冯啸辰并不是一味追求清高的人,加上杜晓迪何雪珍等人不停地在他耳边叨叨,所以他也未能免俗,托刘燕萍找个关系,让冯姗进了这家幼儿园
孩子教育的事情,他是一向交给杜晓迪负责的。听杜晓迪说,月泉幼儿园的确比社区里的幼儿园要更正规,老师的教育背景都不错,平常教点音乐美术英语诗词之类的,好像也比社区幼儿园的水平高。在冯啸辰看来,幼儿园学的那点东西也就能满足一下家长的虚荣心,前一世的他小时候并没有上过什么高档幼儿园,最后也考上了名校,当上了处长。而他认识的几位小时候能背多少多少首诗词的小神童,长大之后好像也没什么大的造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