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当然当然,你们需要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愿望我们是能够理解的,事实上,中国制造的彩电和空调质量也是非常可靠的,这部分耐用消费品可以用人民币购买,而且我们可以给你们一个比较好的折扣价
每一天,冯啸辰等人都要把上述的话反复说上几十遍,前来洽谈业务的,有各国的工业部长财政部长,也有什么矿山的业主工业公司老板等等,这些人的诉求不尽相同,但都看中了中国人能够提供投资这一点,尽管冯啸辰他们再三声称这种投资只能以设备方式提供,对于众人来说还是觉得非常诱人了。
非洲国家在传统上都曾经当过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以往的宗主国也会对这些国家进行一些投资,但一来规模比较小,二来则是附带着若干政治条件,甚至可以反过来说,这些宗主国是先提出政治条件,然后再象征性地给一点投资来作为回报。这些年,西方经济陷入长期的停滞,宗主国家里也没有余粮了,再加上非洲的确没什么让西方列强感兴趣的东西,所以非洲国家寻求外来投资的难度便越来越大了。
加贝国的繁荣,给了大家一个新的希望。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国家,对于矿山资源有着强烈的需求,而这正是非洲国家所拥有的。与中国合作无疑是非洲发展的一个好机会,错过这个机会,大家恐怕就只能等着印度崛起了,谁知道蓝星毁灭和印度崛起这两件事谁先谁后呢?
冯啸辰他们提出的合作条件,其实是挺苛刻的。中方可以向这些国家派出勘探队,勘探这些国家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然后再以设备作为出资,与这些国家共同开发矿产。中国需要在矿山中占有股份,矿石销往中国,价格由双方协商,谁都能够想得出,中方肯定是要努力压价的,而他们也的确拥有压价的权利与必要的砝码。
但即便是这样的条件,各国的工业部长和财政部长们依然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矿产埋在地下与垃圾并无二致,把垃圾卖出一个还不错的价钱,大家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大家已经从卢拉姆那里打听过,皮特西格铁矿的矿石卖到中国去的价钱,比过去卖给西方的价格要强得多了。
第七百一十七章 合作愉快
按照两年前慕尼黑展会上冯啸辰与卢拉姆商定的合作方式,加贝国用铁矿石向中国交换矿山机械以及其他工业装备,利用这些工业装备建立起了火电厂钢铁厂机械厂化肥厂等等,这些工厂目前都已经投产,运行情况良好。有了这些工厂,加贝国的电力供应充足了,常用的小型机械能够自己制造,农业生产需要化肥不再短缺,而这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这一次,冯啸辰他们把加贝国的工业园当成了中国的工业展厅,在与各国工业部长洽谈了初步意向之后,便带领他们去参观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让他们亲眼看到中国装备的使用情况。
非洲在传统上是欧洲的后院,各国使用的工业装备绝大多数都是欧洲生产的,只是近年来增加了一些日本产的设备。对于中国设备,大多数非洲的官员都比较陌生,心里也多少存着一些疑虑,总觉得中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能好到哪去呢?冯啸辰把这些工业部长带到车间里,让他们自己去与非洲本地的工人交谈,听听工人们对于中国设备的评价,这无疑是能够增强这些官员们的信心的。
卢拉姆对于中国人在加贝国搞设备推销的事情,多少是有些不情不愿的。搭上中国这条线,对于加贝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卢拉姆曾经幻想过扩大加贝国的工业产能,把生产出来的钢铁机械化肥等销往周边国家,以赚取超额利润。如果其他国家也与中国建立了合作关系,能够获得同样的设备,生产出同样的产品,那么加贝国的优势就不存在了。
不过,卢拉姆心里再不乐意,也无法向中国人明说。他知道,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肯定是想在非洲多发展一些客户的,绝对不会只与加贝一个国家合作。加贝全靠着与中国的合作才有了今天,而且未来仍然需要中国装备工业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卢拉姆怎么可能去得罪中国人呢?
唉,他们要看就看吧,毕竟我们是最早和中国人合作的,其他国家就算开始与中国合作,也比我们至少晚了两年,我们也算是有优势了。卢拉姆这样安慰着自己,然后便安排手下的官员去给各家企业打招呼,让他们对冯啸辰以及冯啸辰带去的客人务必要殷勤接待,不得有所怠慢。
这样一家机械厂,能够生产2多种最常用的机械,满足工农业生产的日常需要。如果由中国提供全部设备,再加上基建,采用交钥匙的方式,只需要2万美元。现在签合同的话,还可以附送3名技术工人的半年免费培训哦。
冯啸辰带着一干黑人官员走在加贝通用机械厂的车间里,滔滔不绝地向官员们做着介绍。自从当上装备公司的总经理之后,冯啸辰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客串过销售代表的角色了。这一次来非洲,他不合适带更多的人陪同,遇到这种情况只能亲自出马。话又说回来,他带领的这一干黑人官员来头也都不小,名片上都是这个部长那个大臣的,冯啸辰为他们当一回解说员,也对得起他们的头衔了。
有些大一点的非洲国家,也有几千万人口,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工业部长就相当于省里的经贸委主任,冯啸辰与他们应当是级别相仿的吧?
冯啸辰这一次带领参观的是来自于塞里尔国的一个工业代表团,带队的是塞里尔国的工业部长弗兰肯。塞里尔国是非洲中部的一个穷国,工业几乎是空白,全国只有少数几家食品厂和一家修理厂,属于连一根铁钉都要从国外进口的纯农业国,人均gdp是排在非洲各国的倒数几位的。
塞里尔早先是法国的殖民地,在6年代随着非洲的独立运动而摆脱法国统治,成立了一个共和国。独立以来,塞里尔的历届领导人都孜孜以求地希望找到一条经济振兴的道路,但却始终未能如愿。看到加贝国依靠矿产资源发了家,塞里尔国的总统和国会众议员们都无法淡定了,给弗兰肯下了死命令,要求他务必到加贝国去取经,学习他们发展工业的成功经验,把塞里尔国的经济搞上去。
卢拉姆应王伟龙刘旺他们的要求,向各国政府发出前来参加设备交接仪式的邀请,弗兰肯便带着一干手下赶过来了。他与冯啸辰进行了一次接触,发现这位来自于中国的装备公司总经理非常和善,并不因为塞里尔是一个穷国而歧视自己。他向冯啸辰讨教有关发展经济的问题,冯啸辰侃侃而谈,给他描绘了一条既辉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道路,听得弗兰肯热血贲张,恨不得马上就回去向总统汇报,然后便与中国人签约引进设备。
塞里尔与加贝国有一些相似之处,那就是虽然贫困,但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发程度不高,潜力极其可观。此外,塞里尔国有2多万人口,而且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资源也不容小觑。当然,塞里尔也有一些不利条件,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它地处非洲内陆,并不靠海,因此运输条件远不及加贝国,这个问题差不多也是制约塞里尔国发展的瓶颈。
冯啸辰给塞里尔国开出了一个药方,简单说就是要想富先修路。他建议塞里尔国与邻国合作修建一条通往太平洋岸边港口的铁路,以便塞里尔的矿产品能够运出来销往海外,以换取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资金。修铁路需要大量的投资,冯啸辰提出,塞里尔国可以用自己的铜矿作为抵押,向国外贷款。鉴于西方国家可能不愿意提供这样的贷款,中国可以担任这个贷款方,并且可以派出工程队伍,帮助塞里尔建成这条铁路。
有了铁路,你们的铜矿锡矿钨矿都可以运出来,换成宝贵的外汇。利用这些外汇,你们可以采购机器设备,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在铁路沿线,你们可以建立起一些加工贸易开发区,利用你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冯啸辰这样对弗兰肯说。
可是,我们的百姓能够变成技术工人吗?你要知道,我们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我们国内的文盲率高达5,即使是那些接受过12年教育的人,很多人也仅限于能够书写自己的名字而已。弗兰肯担心地向冯啸辰说。
冯啸辰笑道:弗兰肯部长,你要知道,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可能需要花费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时间,这可能是两代人到三代人。你们从现在开始加强教育,那么到铁路建成,矿山得到充分开采的时候,现在培养的这些孩子正好达到了就业年龄,他们将会一代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可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怎么办呢?弗兰肯问。
冯啸辰说:目前要做的,是对铜矿进行小规模的开采,另外建立起一些小型的工业项目,这当然也需要一些有文化的技术工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中国愿意为你们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包括为你们培训一些熟练技工,让他们至少拥有基本的操作能力,就像你现在看到的这些加贝国工人一样。要知道,他们在到中国去参加培训之前,文化水平也是非常低的。
那可太好了!弗兰肯欣慰地说,接着又诧异地问道:冯先生,你刚才说这家工厂是完全由中国帮助加贝建设起来的,可我为什么没有在车间里看到任何一位中国的工程师呢?
冯啸辰说:就这家工厂而言,在建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是派出了工程师在现场进行指导的。但当工厂的生产进入正轨之后,我们就认为没有必要让工程师再长期驻在厂里了。因为雇佣一名专职的驻厂工程师,费用是很高的,这笔费用会让我们的客户蒙受额外的支出。
可是,如果工厂的设备发生了故障,该怎么办呢?加贝国的工人自己能够处理这些故障吗?弗兰肯问道。他想起自己国内的几家食品厂,使用的是从欧洲进口的设备。那些设备其实非常简单,但每次发生故障之后,本国的工人是完全没有能力维修的,只能万里迢迢地请欧洲人来处理,每一次的花费都非常可观。
我们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在非洲建立了三个售后服务中心,是对全非洲进行及时响应的。如果你们的设备在使用中出现了问题,可以随时向售后服务中心寻求支持,他们会通过电话为你们提供指导,必要的时候可以派出人员到工厂去解决问题。
原来是这样,那可太好了!
我们的宗旨是为客户提供最方便最贴心而且最物美价廉的服务,这一点请弗兰肯部长相信。
非常相信,我认为中国的产品和服务都是最优秀的。
那么,就让我们预祝合作愉快吧。
合作愉快!
第七百一十八章 多播洒一些种子
帮助塞里尔修铁路,啸辰,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打发走欣喜若狂的弗兰肯之后,王伟龙拉着冯啸辰,低声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冯啸辰理直气壮地回答道。
你知道从塞里尔修一条铁路到海边,要花多少钱?咱们中国自己还是个穷国呢,哪有钱扔到这个地方?王伟龙提醒道。
冯啸辰笑道:老王,你这就是太保守了。咱们现在是穷国,还能一直都是穷国?就以咱们现在的发展速度,不出2年,我们就能够成为一个资金充裕的国家,有大量的闲置资金需要寻找投资机会,而非洲无疑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地。到那时候,投入几十亿美元帮助塞里尔修建一条铁路,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你没听弗兰肯说吗,塞里尔拥有一个特大型铜矿,储量比咱们红河渡铜矿还要多好几倍,你还愁他们还不起钱?
就算你说的对,那也是2年后的事情啊,现在我们拿什么来帮塞里尔修铁路呢?王伟龙不愤地反驳道。
冯啸辰把手一摊,说:我啥时候说马上就要帮他们修铁路了?我只是提了一个建议,他们还需要讨论,然后双方要进行谈判,我们国家也要讨论。一来二去,三五年时间也就过去了。然后,我们还要进行地质勘探,或许还涉及到移民拆迁的问题,这也得耽误几年。修路又是几年,最后不就需要2年了吗?
这样算也行王伟龙傻眼了。此前看到弗兰肯高兴成那个样子,王伟龙还以为冯啸辰答应了明天就开工给他们修铁路呢。闹了半天,冯啸辰只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真的要修铁路,最起码也是1年时间了。1年,中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罗冶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可是,这样一来,咱们能做点什么呢?王伟龙又想到了其他的事情。他请冯啸辰到非洲来,是帮自己推销自卸车的。塞里尔作为一个交通不便的内陆国家,矿产资源就算是开采出来,也无法运输出去,所以短期内是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开采的,那么也就用不上罗冶的15吨自卸车了。
冯啸辰猜出了王伟龙的想法,他点了点头,说:的确,这样一来,至少目前塞里尔是不可能需要你们的设备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事可做。你想想看,十年后塞里尔的铜矿要进行开采,现在是不是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呢?比如说,地质勘探要先开展起来,对塞里尔本地矿工的培训,也要逐步展开。此外,还有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王伟龙和刘旺此时都在他身边,都忍不住问道:什么事情,冯总你就快说吧。
冯啸辰这才郑重地说:你们刚才听到弗兰肯提出的问题没有?他担心未来使用我们的设备会遇到技术障碍,希望我们能够提供最及时的技术支持。
的确,这太重要了。刘旺感慨道,冯总,这都多亏了你的远见卓识。你让我们在非洲建立售后服务中心,这几个售后中心一建立,对于我们的设备销售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些非洲国家在打算采购设备的时候,对售后服务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如果我们不能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他们就会转去采购欧美或者日本的设备了。
欧洲企业和日本企业在非洲的售后服务中心情况怎么样,你们了解过没有?冯啸辰问。
刘旺说:我们了解过了。欧洲和日本并没有像咱们一样的跨企业的售后服务中心,而是各家自己建立售后中心。因为每一家企业的客户数量并不多,所以他们的售后服务中心规模也比较小,大多数只有一个非洲区办事处,设在埃及或者南非,到非洲腹地的交通距离很远。而且据我们了解,欧洲和日本的售后服务中心对于客户的响应并不积极,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派出人员到客户那里去解决问题,要不就是要收取高额的费用,很多非洲当地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对他们都很有意见的。
那咱们的售后服务中心呢?冯啸辰笑着问道。
王伟龙道:那还用说,我们贯彻冯总关于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指示,要求售后服务人员必须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必须及时反应,如果需要去现场解决,就派人去现场,只收取少量的差旅费。如果问题出在我们这边,则连差旅费都免了,全部由我们自己承担。
冯啸辰说:这就对了,咱们的技术不如欧美和日本好,品牌影响力更是不及他们,也只有在服务上多下工夫了。告诉售后服务中心的同志们,要不怕辛苦,更不能歧视非洲客户,要一切以让客户满意为宗旨,他们今天的努力,未来将会收获丰硕的回报。
哈哈,这些话,我们可是反复向售后服务中心的同志们强调的。刘旺说,我们那些同事也都是严格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到目前为止,他们服务过的客户,都对我们中国的企业表示十二分的满意。
王伟龙则假装郁闷地说:冯总,你是光动嘴不动腿,说得轻巧。你让我们要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要不怕辛苦,为了实现你的要求,我们售后服务中心的同志们可是把腿都跑细了,有些同志一年365天,有3天都是在路上奔波呢。
看起来,咱们的售后服务中心还是建得太少了,未来需要扩充到1个甚至2个,非洲是一片热土,我们应当多播洒一些种子才行。冯啸辰说。
对于很多人来说,非洲的概念也仅限于世界地图上不到一个巴掌大的那么一小块。但事实上,非洲有多达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3个多的中国。在这样大的一片土地上只设立三个售后服务中心,各中心的压力可想而知。幸好目前中国企业销售到非洲来的设备数量还比较少,从而寻求技术支持的要约也比较少,三个售后服务中心的人员还能够跑得过来。未来如果中国企业大规模进入非洲,各种设备的数量多了,售后服务的压力就实在是太大了。
这就是我们目前要做的事情。冯啸辰对二人说,未来2年,我们在非洲的业务将会越做越大,客户数量隔两三年就要翻上一番。仅靠现在的三个售后服务中心,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趁着现在还没有这么大压力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培训通晓非洲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的售后服务人员,这件事恐怕也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将来,如果塞里尔真的照着我刚才说的方式发展起来了,光一个塞里尔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售后服务中心来提供技术支持。全非洲有几十个国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一个售后服务中心,你们算算看,我们要建多少个中心,又需要有多少熟练的售后工程师。
这个,我们还真没认真想过刘旺咂着舌说,看起来,林重今年得从大学里多招一些懂英语同时又懂机械的学生进来,然后把他们分期分批派到非洲来实地训练,作为我们的后备人才。如果塞里尔真的要开采他们的铜矿,我估计起码要采购我们2台挖掘机,这三天两头要更换配件啥的,没有一个专门的售后服务中心,还真是应付不过来呢。
不单是非洲,拉美也是如此,唉,人手不够啊
王伟龙长吁短叹,但他的叹气声怎么听都像是一种喜悦的表现。企业最怕的不是忙得应付不过来,而是闲得没什么需要去应付的事情。罗冶的自卸车现在在国内用于替代进口,销售量不断上升,如果再加上国外的市场,那么业务形势就实在是太美妙了。招几个人算得了什么,只要有业务,还怕雇不起人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