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冯啸辰呵呵一笑,说:除非我们能够得到一笔足够的低息贷款,能够弥补我们资金上的不足,否则,这两座新的炼油厂就只能按照使用低硫石油来进行设计了。

    贷款布列斯愣了一下,旋即就反应过来了,闹了半天,对方打的居然是这个主意。

    没错,目前中国的建设资金非常缺乏,发计委能够筹集到的资金,只够建设两座加工低硫石油的炼油厂。我向发计委的官员提出应当考虑提高高硫石油的加工能力,发计委官员表示,除非能够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否则他们无法做出这样的决策。冯啸辰说。

    冯啸辰这话,可谓是虚实结合。中国缺乏资金是真事,加工高硫石油的设备比加工低硫石油的设备投资更高,也是真事。但发计委和石油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却是有一些共识的,那就是应当考虑到中东高硫石油的加工问题,这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环。在发计委计划新建的两至三套大型炼油设备中,至少有一套是适合于高硫石油的。不过,这个消息目前并没有泄漏出来,只有很少的一些人知道,布列斯自然无从了解。

    布列斯沉默了一会,然后问道:总经理先生,我能不能了解一下,中国政府需要得到多少贷款,才能考虑建设高硫石油的炼油厂。

    80亿美元。冯啸辰眼也不眨地说。

    怎么可能需要这么多钱?布列斯叫了起来,一家年产1000万吨的炼油厂,如果按照炼化高硫石油计算,总投资也就是50多亿美元。你说过贷款的目的只是为了弥补资金上的不足,怎么可能需要80亿美元呢?

    冯啸辰坦然地说:我的计划是,利用这些贷款,把发计委计划建设的一家炼油厂改成适合于高硫石油的工艺,另外再新建一家额外的炼油厂,同样是适合于炼制高硫石油的。这样两家炼油厂投产后,我国炼制高硫石油的能力将提高到每年2000万吨以上,王子殿下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结果吗?

    每年2000万吨?布列斯果然有些心动了,他迟疑着问:可是,如果我们提供了这些贷款,总经理先生能够保证未来中国一定会大量进口我们的石油吗?

    完全没有问题!冯啸辰拍着胸脯说,目前中国进口沙特石油的数量很少,主要是受制于炼油能力。如果我们拥有炼化高硫石油的能力,那么就会大幅度地增加从沙特的石油进口,进口的数量与我们的炼油能力是相关的。如果王子殿下能够为我们提供20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我可以帮助王子殿下与中国发计委签订一个长期进口协议,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中国每年从沙特进口的石油不少于3000万吨。

    你刚才不是说80亿美元吗?布列斯有点懵,眼前这位总经理说话实在是太意识流了,一开始说只是需要一些贷款来弥补资金缺口,结果却变成了80亿美元,还美其名曰要新建一家额外的炼油厂。一转身的工夫,80亿美元又变成了200亿,这算个什么事呢?

    冯啸辰说:我这是替王子殿下考虑的。你想想看,如果我们炼化高硫石油的能力只有2000万吨,那么能够分配给沙特的有多少呢?沙特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区区1000多万吨的出口量是完全不够的。如果沙特希望中国每年能够进口3000万吨以上的沙特石油,那么我们就需要建设更多的炼油厂才行,也许不是两家,而是三家,而且每一家的生产规模也不是1000万吨,而是2000万吨。炼油能力提高了,石油企业会看着这些设备闲置吗?到时候用不着王子殿下来推销,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增加从贵国的石油进口了。

    这布列斯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对方说的好有道理,他都不知道如何反驳才好。可问题在于,自己为什么总觉得这件事里有一股阴谋的味道呢?或许是这位总经理让人觉得不踏实吧。

    冯啸辰继续施展着自己的**术,他笑着说:王子殿下,你觉得对于打开中国市场来说,200亿美元很昂贵吗?而且我们只是希望沙特向我们提供贷款而已,这200亿美元最终是要还的。

    这件事,我需要向公司汇报。布列斯屈服了。的确,公司派他来中国的时候,也说过要不惜代价地打开中国市场,如果通过向中国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就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倒也真不算是很昂贵。贷款是要归还的,当然,冯啸辰要求的是低息贷款,考虑到通货膨胀之类的因素,发放低息贷款是有些吃亏的,但总体来说沙特方面的损失并不大,而换来的是中方每年至少进口3000万吨沙特石油的承诺,这笔生意是划得来的。

    冯啸辰把布列斯送出装备公司的大门,临分手的时候,似乎是不经意地问:对了,王子殿下,你知道卡塔尔石油公司和科威特石油公司的代表处是在什么地方吗?你们平时有没有联系?

    这个嘛我们平时联系不多。布列斯咬着牙回答道。他如果听不出冯啸辰是在向他暗示什么,那他也白吃这么多年的饭了。

    在随后的几周时间里,布列斯又重新走访了几家中国部委和大型石油公司,向他们求证有关新建炼油厂的事情。这些机构都得到了冯啸辰密授的机宜,在布列斯面前统一口径,声称中国缺乏炼化高硫石油的能力,所以对沙特石油不感兴趣。至于未来是不是会新建适合于高硫石油的炼油厂,要看能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还有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能不能制造出相应的工艺装备。

    卡塔尔石油公司和科威特石油公司在中国的代表也接到了冯啸辰的邀请,前往装备公司进行洽谈。冯啸辰向他们说的话与向布列斯说的话完全相同,那就是除非他们愿意向中国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中国新建适合中东高硫石油的炼油厂,否则中国将不得不选择非洲南美等地作为自己的石油供应地。

    你的胆子可真够大的,替我们发计委直接就答应了每年进口3000万吨沙特石油,如果这些石油消化不掉,我可得全都搬到你家去。

    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办公室里,王振斌这样对冯啸辰调侃道。

    在此之前,王振斌答应了与冯啸辰唱双簧,还协调了几家大型石油企业配合演戏,给布列斯等中东油霸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中国正在考虑自己的石油进口政策,如果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中国就将放弃进口高硫石油的选择,从而使中东石油无缘于中国市场。

    对中国市场发展潜力的期待,使几个油霸国家下定了决心,答应联合向中国政府提供一笔价值22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用于在中国建设3座年加工能力在1500万吨以上的大型炼油厂,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这3座炼油厂的生产工艺都是适合于中东高硫石油的。

    在确定了炼油厂的工艺方案之后,中国发计委又与几个国家草签了一个石油进口意向书,答应在炼油厂投产之后,每年从中东进口不少于4000万吨的原油,具体到从各国的进口数量,与各国在本次贷款中的贡献相关。沙特因为贡献的资金最多,分配到了每年3000万吨的份额。拿到签好字的意向书,布列斯王子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拉着冯啸辰说了无数激动的话,还屡屡想给冯啸辰补上一个久违的贴面礼,冯啸辰当然是非常坚定地拒绝了。

    签完意向书,送走中东油霸们,王振斌这才有机会向冯啸辰提出抗议。当然,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是带着笑意的,显然他也并不觉得这个意向书有什么不妥。发计委也是有自己的研究部门的,对于未来若干年中国的石油需求,研究部门有过精确的测算,无论按照哪种预测方法,每年进口4000万吨中东石油都不成问题,这就是王振斌敢于在意向书签字的原因。

    每年3000万吨石油还能消化不掉?实在消化不掉,就把咱们自己的油田封上,光用人家的油就好了。冯啸辰轻松地回答说。




第七百四十章 能力对等才能当朋友
    站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对于原油进口量将不断增加这一点,应当是不会怀疑的,但就算是最有想象力的人,也无法预见到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就能达到每年4亿吨的庞大规模。在那个时候,私家小汽车的概念还刚刚开始出现,而到2017年底,中国居民的私人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了17亿辆,差不多平均每两个家庭就拥有一辆私人汽车,与之相伴随的,就是石油消费量的飚升。

    冯啸辰敢于向布列斯王子承诺每年3000万吨的原油进口量,正是出于这样的先知先觉。发计委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没有这样的金手指,但他们也认为在未来10年内,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将达到每年1亿吨以上,把其中三成的份额交给沙特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不过,老幺,我还是挺佩服你的,凭着三寸之舌,就谈下了22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这可比外贸部财政部他们多少个谈判代表团的能耐都大。我们大主任都说了,一个冯啸辰,抵得上我们发计委的一个司呢。

    王振斌发完假意的牢骚,开始对冯啸辰大加夸奖。

    冯啸辰笑道:老王,你这算不算是在捧杀我啊?不会是有什么阴谋吧?

    王振斌哈哈大笑:我能有什么阴谋,要说有阴谋,那也是我们大主任的阴谋。啊,不对,应当说是指示。我们大主任说,有了这220亿,我们原来打算用于新建炼油厂的资金,就可以省下来用在其他方面了。用这220亿美元,建设1家低硫炼油厂和3家高硫炼油厂,应当是绰绰有余的吧?

    冯啸辰点点头,说:没错,我向布列斯他们报价的时候,打了点埋伏。事实上也不能说是埋伏吧,因为在国外建设一家1000万吨规模的炼油厂,的确需要50多亿美元,但我们现在掌握了炼油厂的核心技术,大部分设备都能够自己制造,建设成本能够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用这220亿美元建设4家年产1500万吨以上的炼油厂,资金是足够的。

    那就太好了!王振斌喜道,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省下近600亿人民币的资金

    别忙!冯啸辰做了个手势,打断了王振斌的话,继续说道:你刚才说的600亿人民币,可不能全部挪走,至少要留下200亿给我,我有用处。

    你有用处?王振斌瞪着冯啸辰,老幺,这个玩笑可开大了哈,这是我们发计委的资金,你一张嘴就让我们留下200亿,还说是你有用处,这话你敢跟我们大主任说去吗?

    有什么不敢的。冯啸辰耸耸肩,再说,我也不需要去跟你们大主任说,中东这220亿美元是我谈下来的,和外方谈判的时候,人家已经说过,这些钱是用来建设3家高硫原油炼油厂的,即使要从3家改成4家,这第4家也同样应当是适合于炼化高硫原油的,不能用来建你们规划的低硫炼油厂。关于这一点,发计委和布列斯他们签的合作意向书里也有明确的规定,你们打算违约吗?

    王振斌收起刚才调笑的表情,认真地说:小冯,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咱们原来不是说好了吗,我们和外方的合同按照220亿签,表面上这些贷款将全部用于这3家高硫炼油厂,实际上你们可以用这些钱建成4家炼油厂。资金都拨付到你们装备行业去,具体怎么用,中东人哪里管得着?

    冯啸辰说:人家是管不着,但咱们做事得讲究一些吧?我们建了4家炼油厂,发计委一分钱都没投,这说得过去吗?人家也是有信息渠道的,到时候说咱们打着建设高硫炼油厂的名义向他们贷款,资金却挪用到其他方面去了,这不是影响咱们的国际信誉吗?

    那也用不着200亿吧?我们象征性地投入一点就可以了。王振斌说。

    冯啸辰说: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谈的事情。我希望发计委能够立一个项,投入200亿人民币,建设一家年产400万吨的煤炭液化项目。过去我们也曾提交过这方面的计划,但因为国家资金上的不足,发计委迟迟未能批准立项。现在趁着有中东的低息贷款,我们希望发计委能够通过这个项目。

    煤炭液化?你居然还在打这个主意。王振斌震惊了。

    煤炭液化,也称为煤制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工过程,利用煤炭生产出汽油柴油以及合成蜡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从而实现用煤炭代替石油的效果。煤炭液化的思路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提出。南非作为一个缺油多煤的国家,从1955年就开始进行煤炭液化的研究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西方国家普遍开展了煤炭液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过,随着石油价格重新回落,煤炭液化的迫切性也下降了,虽然研究成果不少,但实际的应用项目却寥寥无几。

    我国在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煤炭液化的研究工作,并建成了年产千吨级的实验生产线。但因为技术上的问题,煤制油的成本居高不下,相比较为低廉的石油价格,煤制油完全没有竞争力,因此这项技术也就只能停留在实验阶段,无法得到大规模应用。

    中国煤炭储量丰富,石油储量有限,开展煤炭液化能够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高层也非常清楚。但是,经济上的约束决定了中国无法将煤炭液化置于优先的位置,国家不可能为了能源安全而让国民经济各部门放弃廉价的石油而选择昂贵的煤制油。装备公司向此前的国家计委打报告要求上马大型煤炭液化示范项目,计委屡屡驳回,说到底就是因为两个字:没钱!

    这一回,冯啸辰从中东油霸那里诈来了220亿美元,解了发计委的燃眉之急。发计委刚刚松了一口气,正琢磨着把省下来的钱用在什么地方,谁知道冯啸辰居然盯上了这笔钱,又开始旧话重提了。

    咱们国家的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了,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发计委就没有一点担忧吗?冯啸辰问。

    王振斌说:怎么可能不担忧?就光是答应每年进口4000万吨中东石油的事情,发计委内部都争论了好几个月,核心问题就是原油供应安全的问题。现在海湾地区安全形势非常糟糕,有一些领导提出来,万一中东战事再起,并涉及到周边各国,我们的石油供应还能不能保证,新建的这几家炼油厂,会不会面临着无米之炊。

    这是完全可能的事情。冯啸辰笃定地说。

    还有,就算是石油供应还能保证,万一再发生一次石油危机怎么办?最近几个月,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猛涨,每桶原油已经涨了10美元了。如果再涨下去,咱们根本就买不起这么多原油了。

    呵呵,据我的预测,涨10美元不过是开胃小菜罢了,未来油价涨到每桶100美元也不算是意外的事情。

    100美元!小冯,你可别吓唬我!王振斌可真是被冯啸辰的大话给吓着了。1998年,国际油价还不到每桶20美元,中国一年进口4000万吨原油,花费约60亿美元。未来进口量增长到1亿吨以上,如果每桶原油价格超过100美元,花费岂不要达到700亿美元?国家能拿得出这么多外汇来吗?

    冯啸辰微微一笑,并不回答。王振斌沉默了片刻,点点头,说:虽然你这话有点危言耸听,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真到那一天,煤炭液化就非常有必要了,届时煤制油的价格恐怕比石油还要低呢。

    不管煤制油的价格如何,我们手里拥有这个武器,总比手无寸铁要强得多。万一国外对我们进行石油禁运,或者用石油来勒索我们,我们掌握了煤炭液化的能力,就能够从容应对了。中东那些油霸的人品可是不能相信的,我们必须小心他们翻脸不认人。冯啸辰说。

    王振斌笑道:小冯,难怪于蕊一直说你精明过人。你刚刚和布列斯握手言欢,从人家手上借到了22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一转身就开始说人家人品不可信,要防着人家一手,这算不算是无奸不商啊。

    冯啸辰正色说:老王,这不叫无奸不商,这叫未雨绸缪。我其实也很想和布列斯当朋友,但对方拿着我的把柄,我手里什么都没有,这是注定无法成为朋友的。要当朋友就必须能力对等,否则我们就只能跪着等人家恩赐给我们好处了。你刚才说我有本事,能够从布列斯王子手里借到220亿美元,其实这并不是我的本事,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程度,由不得他们不向我们低头。

    王振斌想了想,说:你说得有道理。煤炭液化这件事情,倒的确是该提上日程了。不过,这件事我说了也不算,需要领导拍板才行。



第七百四十一章 又让他说中了
    不管王振斌如何去向发计委领导汇报,冯啸辰却是说干就干的,他让王根基冷飞云联系各家大型装备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京城,商量这个大蛋糕的吃法以及未来继续把蛋糕做大的策略。

    22亿美元贷款的事情已经基本敲定了,4家年产15万吨炼油厂的建设也已纳入了国家发计委的议事日程,获得批准只是一个程序上的问题而已。此外,考虑到炼油项目的丰厚利润,几个资金充裕的沿海省份地方政府都在酝酿新建或者扩建原有的炼油厂,以阮福根为代表的一干私营企业家也联合向发计委打了报告,请求批准他们集资建设一家民营炼油厂。粗略算下来,在未来七八年时间里,中国将要新建的炼油项目产能总计超过了1亿吨,这差不多是过去4年建设总和的两倍以上。

    得到这个消息,各家和大型石化项目挨得上边的企业都红了眼,纷纷派人前往京城,到各部委打探消息,以求跑部钱进。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万能的国家发计委,虽然它的名字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计委,也虽然国家已经把市场经济四个字写入了所有的官方文件,但它的地位依然是无法撼动的。

    发计委首先确认了这件事的存在,随即便声称自己只负责项目审批,至于这些大项目将交给哪些企业完成,发计委主要将听取国家装备工业公司的意见,毕竟,只有装备公司才是最了解装备行业情况的。
1...372373374375376...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