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艾伯特先生,麦克斯温先生,施莱尔先生,欢迎欢迎,欢迎你们到榆北来做客。

    在简陋异常的榆北机场,艾伯特一行受到了中方的热烈欢迎。他们三队人马倒不是故意要同机抵达,实在是榆北这个城市太小了,京城到榆北的航班每两天才有一班,他们自然就都凑在一起了。

    首先迎上前来的,是艾伯特等人早已听说过,但从未谋面的中国发计委司长王振斌,据说这位司长是直接分管西气东输一事的,在设备采购中有着一言九鼎的权力。

    王先生,很高兴与你见面。

    艾伯特麦克斯温和施莱尔分别上前,与王振斌热情地握手,并互相问候对方以及各自的家人,这种问候当然是真挚的,不必做各种恶意的揣测。

    说过这些口水话,王振斌开始给外宾们介绍随同自己前来迎接他们的其他官员,其中包括中国国家装备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冯啸辰榆北市副市长兼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祁瑞仓榆北重型机械厂厂长任长宝等等。艾伯特等人也弄不明白中国人的这些官衔,只是机械地与众人握手微笑,偶尔还要互相拍拍肩膀,以示亲昵。

    完成这些繁文缛节之后,有工作人员上前来邀请外宾与领导们共同登车前往宾馆下榻。由于三家公司的人员同机到达,每一队都有五六人之多,任长宝从厂里调来了三辆中巴车,每家公司的人员坐一辆,几名接机的官员则分开在各辆车上作陪。

    希曼兹公司的团队所坐的这辆车,是由祁瑞仓负责陪同的。中巴车开出机场,向着榆北市区驶去的时候,艾伯特坐在前排,扭头看着窗外的景象,开始相信代表处同事对自己说过的话,那就是榆北绝对算不上什么风景名胜区,中国人安排他们到榆北是来开会的,而不是什么榆北三日游。

    看了一会,艾伯特转回头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对坐在自己身边的祁瑞仓问:祁先生,我冒昧地问一句,贵国发计委为什么会选择在榆北召开这个研讨会呢?

    这个问题嘛,我想,应当是国家发计委领导对我们榆北的关心吧。祁瑞仓答道。他是在美国留学多年的,用英语与艾伯特交流没有任何的障碍。

    嗯哼?艾伯特发出一个代表疑问的鼻音。

    祁瑞仓说:艾伯特先生有所不知,我们榆北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城市之一。在改革开放后,榆北的企业积极进取,克服了资源枯竭技术老化等困难,成功实现了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复兴。目前,榆北有300多家企业的产品行销海外,广受海外客户的欢迎。比如说,我们的榆北新民减速机厂,原来只是榆北重型机械厂的减速机车间,在引入外来投资之后,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迅速上升,前年又与美国奥比尔减速机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奥比尔公司进行代工,目前全球销售的奥比尔减速机有85是在榆北制造的。对了,我印象中希曼兹也是奥比尔的客户之一。

    呃,的确如此艾伯特讷讷地回答道,美国奥比尔减速机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减速机企业,希曼兹生产的大型设备中也的确使用过奥比尔的减速机。不过,说到奥比尔的减速机是由中国人代工的,尤其是在这个莫名其妙的榆北市制造的,艾伯特就不清楚了。更何况,这和西气东输有什么关系,这位据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英语极好的副市长,到底想跟自己说什么呢?

    还有,我们的榆北集装箱厂,是一家归国留学生创业企业。企业采用20余项美国最新专利,生产十余种不同规格的集装箱,技术先进,物美价廉,创办仅三年时间,已经占据了全球集装箱市场20的份额,艾伯特先生有兴趣了解一下吗?

    祁瑞仓继续说着不着调的话。这也不能怪他,他在招商局工作了几年,刚刚调任政研室主任并挂了个副市长的虚衔,说话的时候还是摆脱不了招商局官员的调调,三句话里便有两句是在推销榆北的产品。

    艾伯特只能敷衍了:如果时间能够安排得开的话,我非常有兴趣去见识一下这家了不起的企业和他们的产品。

    还有

    呃,祁先生,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等我的助手在场的时候,再一起聆听祁先生的介绍,你觉得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会安排榆北招商局的官员随时等待你们觉得方便的时间。

    谢谢,谢谢,哇,瞧,我看见了什么,贵国的羊居然是黑色的

    见艾伯特装出大惊小怪的样子转头去欣赏窗外一掠而过的一只黑色牧羊犬,祁瑞仓得意地笑了。冯啸辰交代过,不要事先透露发计委和装备公司的安排,要让对方措手不及。既然不能说出真实的原因,那祁瑞仓当然就只能是瞎扯了。再说,他说的这些话也不能算是完全的瞎扯,万一艾伯特真的对榆北生产的减速机和集装箱感兴趣呢?这不又是一个推销机会了吗?

    和艾伯特一样,施莱尔和麦克斯温也遭遇了中方陪同人员王振斌和冯啸辰的敷衍。施莱尔故意在王振斌面前提到了压缩机报价的事情,但王振斌却只是打着哈哈,不与施莱尔深入探讨下去,这就更让施莱尔觉得诡异了。

    当天晚上,榆北市政府做东,举办了盛大的酒宴欢迎三家大型跨国公司的销售总监和技术权威,其中的细节自不必说。艾伯特麦克斯温和施莱尔心中有事,酒宴自然是吃不出什么味道。那些第一次到中国来的技术专家们却是大开眼界,大呼小叫,大快朵颐,对中国的好感度瞬间爆表,这就是艾伯特等人无法控制的事情了。艾伯特等三人倒是借着碰杯的机会,凑在一起交换了一下看法,不过三个人都表示没看透中方的安排,只能静观其变。

    次日,还是那三辆中巴车,早早地就停在客人们下榻的宾馆门口。艾伯特等人用过早餐,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上了车。车辆启动,向着市郊的方向驶去。艾伯特没有再去看风景,他把手交叠在胸前,闭上眼睛开始养神,他预感到,今天这个研讨会恐怕会有一些蹊跷,他需要养足精神来对付自己的对手们。




第七百五十章 真的是技术研讨会
    中巴车穿过榆北市区,来到了位于市郊的榆北重型机械厂。厂门口以及厂里的主干道上早已挂上了红色的条幅,随车的翻译告诉艾伯特,条幅上写的正是热烈庆祝长距离天然气压缩传输技术研讨会的字样,还有诸如热烈欢迎希曼兹公司贵宾莅临指导之类的欢迎辞。榆重的宣传部门负责人估计也是个土包子,明明是欢迎外宾,条幅上写的却全是汉语,不知道算不算是对牛弹琴了。

    中巴车没有厂门口停留,径直开向生产区,来到了位于生产区一角的一处大厂房外。厂房的大门上同样挂着条幅,上面的内容倒也不用翻译解释了,肯定还是那些庆祝欢迎之类的话。三辆中巴车在门口停下,艾伯特等人下车的时候,见王振斌一行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各位,昨天晚上休息得还好吧,时差能不能适应?王振斌走上前来,对一干外宾嘘寒问暖,像足了传说中的邻居老王。

    艾伯特等人与王振斌寒暄了两句,施莱尔用手一指面前的厂房,问道:怎么,王先生,你们说的研讨会,就是在这里开吗?

    王振斌点点头,说:是的,我们开的是一个现场研讨会。这是榆北重型机械厂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的总装车间,我们这个研讨会同时还有一个产品鉴定会的性质,你们三家企业都是专业生产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的,技术先进,经验丰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是刚起步,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指点。

    你说什么?施莱尔面色一变,你是说,你们自己制造了长距离压缩机?

    王振斌说:是啊,我们从五年前就已经开始设计制造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了,前年样机就已经下线,一直都在进行工业实验。不久前,我们的样机工业实验终于完成了,现在正准备开始小批量制造,正好能够赶上我国西气东输项目的需要。来来来,咱们进去看看吧。

    艾伯特等三人只觉得后背一阵冰凉,他们算到了各种可能性,却唯独没有考虑过中国自己制造这种设备的可能。在短暂的错愕之后,麦克斯温最先反应过来,他站住身形,没有跟着王振斌往厂房里走,而是用恼怒的眼神看着王振斌,问道:王先生,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啊,你们各位都是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方面的专家,我们想请你们帮助鉴定一下我们的产品。王振斌说。

    你们先前可没有这样说过!艾伯特也厉声说道。

    是的,如果我们早知道你们是这个意思,我们根本就不会到中国来!施莱尔补充道。他们三个人现在都明白中方的意思了,分明就是此前的书面威胁没起作用,于是把他们骗到现场来,让他们亲眼看到中国人自己造的压缩机,用以向他们施加压力。不管中国人的压缩机是真是假,至少这种做法就过于奸诈了。

    王振斌做出一副糊涂的样子,反问道:三位先生,你们原来觉得我们是什么意思呢?

    你们难道不是请我们过来谈压缩机销售问题的吗?麦克斯温问。

    王振斌拍拍自己的脑袋,又从不知什么地方摸出来一份请柬,对着上面看了几眼,然后才疑惑地对三个人问道:怎么,我们给你们发的请柬上不是写着技术研讨会吗?怎么会是关于压缩机销售的问题呢?

    这三个人全都哑了,认真一想,可不是吗,人家早就说了是研讨会,外加榆北三日游,从来也没说过是采购洽谈会好不好?可问题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认为中方只是在掩耳盗铃,打着技术研讨会的旗号来与他们谈合作的事情,谁知道居然真的是技术研讨会。

    可话又说回来,就算他们现在已经知道是技术研讨会了,他们又哪里敢离开呢?对方放出话来,说自己已经造出了天然气压缩机,这个信息是真是假,他们无论如何是必须弄清楚的。如果对方只是虚张声势,那么他们原来的价格同盟策略还可以保持,甚至可以再给中方增加一点压力。但如果对方真的造出了同类的设备,哪怕质量差点性能差点,他们也必须要考虑降价的问题了。人家能造出压缩机,就说明人家了解成本情况,也能够计算出性价价,他们再坚持1亿4000万的超高价格,人家怎么可能接受?

    嗯嗯,请柬上的确是这样写的,我想我是有点糊涂了,主要是时差还没有倒过来。艾伯特赶紧给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打了个圆场,施莱尔和麦克斯温也一齐点头,还象征性地眯了眯眼睛,以示自己的确还受遭受着时差的折磨。

    王振斌也没有再追究什么,领着一干外宾便走进了总装车间。一进门,众人便知道王振斌所言不虚,这座车间规模十分庞大,从外面看还感觉不出来,走进来才发现其屋顶便有四五层楼那么高,面积不亚于一个足球场,四周都是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半数以上的设备看起来都非常新,论现代化程度比他们三人所在的企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其实也是难免的,后进国家的设备肯定会比先进国家的设备更新,因为先进国家的设备采购得更早,在没有达到报废期限之前,是不会轻易被淘汰的。但后进国家原来没有积累,想发展就必须采购新设备,所以看起来新设备的比例要远高于先进国家。

    艾伯特等人都是在行业中浸淫多年的,虽然是销售人员,对于生产也并非完全无知。他们能够认得出,这个车间里的许多设备都是从西方进口的,是用来进行一些高精度加工的。中国人花费大量外汇从西方进口这些设备,显然不是为了制造镰刀锄头之类的小农具,而是为了制造具有尖端水平的装备。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自然就属于这个级别的装备,不需要看到实物,仅凭这个车间的规模和设备条件,艾伯特等人就已经有几分相信王振斌的话了,不管中国人是否已经造出了成熟的样机,至少他们是有这方面的决心的。

    几个人把目光从设备上拉回来,这才发现在车间正当中,腾出了一块平地,一些工作人员正在摆放椅子,最前面还支了一块幕布,估计是打算在研讨过程中播放幻灯片用的,艾伯特目光扫过之余,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咦,那不是意大利马布里公司退休的总工程师塔贝尔先生吗?艾伯特吃惊地对麦克斯温说道。

    塔贝尔?麦克斯温顺着艾伯特的目光看去,只见在临时会场边上,有一位白人老头正在和几个中国人聊着什么,看他们那热火朝天的样子,估计白人老头在这里已经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了。麦克斯温也是认识这位老头的,正如艾伯特所说,此君是意大利马布里公司退休的总工,名叫塔贝尔。塔贝尔是一位压缩机方面的权威,退休之前在业界颇有一些名气,希曼兹和双罗都做压缩机,所以艾伯特和麦克斯温对塔贝尔并不陌生。

    怎么回事,塔贝尔怎么会在这里?艾伯特低声地嘟囔道,难道中国人真的联系了马布里公司,他们打算利用马布里公司的技术来制造压缩机?

    施莱尔不认识塔贝尔,但这个名字他好歹是听说过的。一听中国人果真和意大利的马布里公司联系上了,他顿时觉得有点慌了,再没有此前的从容。

    王先生,我好像是看到一位熟人了,我可以过去和他打个招呼吗?艾伯特强压着内心的忐忑,对王振斌请示道。

    王振斌点点头,说:当然可以,你们可以随便看看,研讨会要过一会才开始呢。

    谢谢。艾伯特道了声谢,便大步流星地向塔贝尔那边走过去了,麦克斯温和施莱尔也顾不上矜持,向王振斌示意了一下之后,也跟了过去。

    嗨,塔贝尔先生,想不到能够在中国见到你。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希曼兹公司的艾伯特!艾伯特走到那一群人面前,大声地向塔贝尔打着招呼,同时向其他人递过去一个抱歉的眼神。人家聊天聊得好好的,他这样横插进来,的确是有些不礼貌的。但情急之下,他也顾不上这些了,他必须马上弄清楚塔贝尔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塔贝尔抬眼看了艾伯特一眼,脸上也迅速绽出了笑容,他迎上前,拍了拍艾伯特的手臂,说:我的天啊,原来是艾伯特先生,你怎么也到中国来了,而且还到榆北来了。

    我是应邀过来参加技术研讨会的,怎么,塔贝尔先生,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压缩机,是你们马布里公司制造的吗?艾伯特非常艺术地问道。

    塔贝尔大摇其头,说:不不不,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压缩机,是我面前这些可爱的年轻人制造的,如果一定要说与我们马布里公司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他们使用了一些我们马布里公司过去的专利,没错,只是很少的一些而已。



第七百五十一章 毫无破绽
    是他们制造的?

    艾伯特转头看着塔贝尔所指的那几个人。这几人中有男有女,都是中国人,其中年龄最大的看起来得有五十来岁了,最小的则是二十出头。塔贝尔称他们为可爱的年轻人,当然也是对的,因为塔贝尔自己已经是七旬老翁了。

    塔贝尔先生是我们的老师。那几个中国人中间年龄最大的男子说话了,他正是榆重的总工程师钟卓元,他说:20多年前塔贝尔先生就到过我们榆重,教了我们很多知识。

    20多年前?艾伯特的眼睛瞪得滚圆。这是一个什么故事?难道中国人不是因为自己的开价太高,才谋求从马布里公司获得技术的吗?怎么扯到20多年前去了。

    是的,20多年前。钟卓元说,当时中国从意大利引进了5兆瓦天然气压缩机的制造技术,技术的提供方就是马布里公司,受让方则是我们榆北重型机械厂。当年从意大利派来指导我们开发5兆瓦压缩机的就是塔贝尔先生,我当时是塔贝尔先生的学生。

    不不不,你们都是我的老师。塔贝尔谦虚地说,他转头向艾伯特介绍道,艾伯特,你不知道,当年这个车间根本就不存在,他们只有一个比这小得多的总装车间,至于设备,那就更不用说了,我甚至在他们的车间里看到过20年代的老式车床。可是,这些可爱的中国人,就是用这些最简陋的设备,消化了我们马布里公司的技术,造出了一台符合标准的5兆瓦天然气压缩机。据我所知,那台压缩机被送到中国西部一个天然气产区去使用了很多年,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那么,现在又是怎么回事?麦克斯温也加入了交谈,他已经感觉到事情不对劲了。

    听麦克斯温问起现在的事情,塔贝尔更加眉飞色舞起来,他说:说出来你们也许不信。五年前,我的这些中国朋友突然和我联系,说他们打算利用当年从马布里公司引进的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20兆瓦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还说要聘请我担任他们的技术顾问。我当时就对他们说,以他们的技术实力,开发20兆瓦压缩机是不现实的。他们当年引进的只是5兆瓦的技术而已,而马布里公司直到今天也没有开发过20兆瓦的技术。

    然后呢?艾伯特迫不及待地问。

    然后,他们居然真的把20兆瓦的压缩机设计出来了,而且造出了合格的样机,这简直是一个奇迹。那么,艾伯特,你猜猜看,这台迷人的压缩机是谁设计出来的。塔贝尔像是卖弄什么宝贝一般地问道。

    是您吗?艾伯特敷衍着问道,他现在心乱如麻,哪有什么兴趣去猜哑谜。塔贝尔是个技术宅,又是意大利人,显然是不会帮着中国人说谎的。他说榆重已经把20兆瓦的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设计出来,而且造出了合格的样机,那么这件事就肯定是真的了。塔贝尔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他嘴里说出来的合格二字,代表着一种很高的标准,这意味着中国人不但造出了压缩机,而且还是水平颇高的压缩机。
1...377378379380381...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