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盾构机是用于盾构法施工的主要设备。盾构法是指在进行隧道挖掘作业时,用一个可移动的盾壳保护作业面,在盾壳下进行开挖土渣排出衬砌拼装等工作。在完成一个作业段的操作后,盾壳可以向前推进,继续进行下一个作业段的操作。这种施工方法安全高效,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隧道作业。据资料显示,盾构法最早起源于欧洲,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在上世纪30年代之后逐渐成熟,在时下已经是隧道施工中首选的技术。

    盾构机就是进行盾构作业的机械,包括盾构壳体刀盘推进系统刀盘驱动装置渣土输送装置管片拼装装置等部分,全长可达100多米,相当于六七列火车车厢的长度,是一个庞然大物。

    我国开展盾构法施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但盾构机的使用则是始于90年代,应用范围也较为狭窄。进入新世纪后,各地纷纷开展地铁建设,为了避免破坏城市中原有的地面建筑物,盾构法施工被普遍采用,盾构机也因此而受到了广泛重视。

    在此前,国内地铁施工使用的盾构机全部来自于国外,国内有几家工程机械企业进行过盾构机的研发,但尚未推出整机产品。辰宇工程机械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盾构机的技术研发,而该项目的总工程师便是冯凌宇。

    冯凌宇在德国读研究生时的专业就是机械制造,回国之后,他被冯啸辰安排进了辰宇公司担任技术员。在车间里磨砺了几年之后,杨海帆把冯凌宇调回技术部,让他牵头做一个研发项目。冯凌宇选中了盾构机这样一个难度极大的项目,从那里一直做到现在,终于捧出了丰硕的成果。

    冯凌宇的研究能够超前于几家大型国企,得益于辰宇公司在盾构机项目上不惜工本的投入,这一方面是因为冯凌宇本人就是公司股东,甚至是内定的接班人,另一方面则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冯啸辰对盾构机这个项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示杨海帆要大力支持这个项目。

    作为一名穿越者,冯啸辰知道时下国内的基建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几年后基建规模将会扩大十倍以上,以至于会获得一个基建狂魔的美誉。在21世纪的20年代,全国会有上百个城市同时开展地铁建设,而盾构机则是地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个市场的规模会达到上万亿元,辰宇公司提前10年进行盾构机的技术储备,是绝对没错的。

    冯凌宇没有哥哥冯啸辰那样的管理能力,但在科研上却颇有一些钻劲和韧性。他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就系统地研究过盾构机的原理与关键技术,此时有了公司在人财物方面的全力保障,成果自然是如井喷般涌现出来。

    辰宇工程机械公司在挖掘机混凝土泵车等产品上获得了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企业规模急剧扩大,目前已然是一家资产过百亿的大型企业,并且建立起了范围广泛的协作关系。冯凌宇研制盾构机的过程中,得到了大批协作企业的帮助,诸如注浆系统液压系统自动导向系统构件密封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在这些协作企业的帮助下都迎刃而解。如今,辰宇工程机械公司已经掌握了盾构机的全部关键技术,只差一个实践的机会了。

    杨海帆盯上了正在进行前期准备的河阳省霍源市地铁建设工程,带着冯凌宇上门推销辰宇盾构机。谁料想,人家刚听完他们的来意,就黑下了脸,声称自己已经选定了德国普迈公司生产的盾构机,国产盾构机这种东西,人家表示没听说过不知道别再提了

    听到如此坚决的否定三连,冯凌宇当即就想跟人家急眼。杨海帆眼明手快地把他拽住了,然后以谦恭的态度与对方商量,希望对方能够给自己一个机会。杨海帆还特别提到了国家刚刚推出的首台套政策,声称辰宇盾构机对于国产盾构机来说也属于首台套,辰宇公司可以申请国家的保险支持,对方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是能够获得保险理赔的。

    这不是保险的问题。河阳地铁工程公司的项目经理蒋忠在酒桌上推心置腹地对杨海帆说道,使用普迈的盾构机,是我们总经理发的话,你说我们这些下面办事的人,敢不照着办吗?

    你们总经理为什么就认准了普迈的盾构机呢?杨海帆诧异地问,我们的盾构机恰好就是以普迈的盾构机为标准设计的,各项性能都不低于普迈的水平,有一些地方还有创新之处,比普迈更胜一筹。

    蒋忠笑着摇头道:你们的资料,我也看过了,的确和普迈的设备差异不大,而价钱上便宜了40。说心里话,如果我能够说了算,我也愿意试一试你们的设备,说不定能有一些惊喜呢。但上头发了话,我们哪怕违抗,你要想让我们采用你们的盾构机,还是去走走上层路线吧。

    杨海帆并非商场菜鸟,对于走上层路线这种事情也并不陌生。但是,当杨海帆联系地铁工程公司办公室,请求会见总经理韩南彬的时候,却吃了闭门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杨海帆,说韩总一身正气,从来不接受什么登门说情,辰宇公司的产品想获得地铁工程公司的认可,应当参加公开竞标,任何私下里的拜访都是多余的。

    杨海帆带着无奈的心情,参加了设备招标,结果在成本具有极大优势的情况下,毫无悬念地落标了。

    是什么原因呢?冯啸辰问。

    辰宇盾构机参加霍源地铁工程招标的事情,冯啸辰事先是知道的,对于辰宇盾构机的性能价格等情况,他也非常了解。以他原来的想法,辰宇盾构机参加竞标,有很大的把握中标,因为进口盾构机的价格畸高,服务也不及时。在国内没有同类装备可以替代的情况下,进口装备自然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但在国内已经开发出同类产品的情况下,进口盾构机的市场竞争力就要打个问号了。

    当然,听杨海帆说辰宇落标,冯啸辰也没觉得特别意外,国产装备在应用中受到歧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装备公司的日常工作中间就有一项是帮着国内装备企业去用户那里讨说法。

    杨海帆说:他们拒绝的理由很多。比如说,他们提出希望顶进控制系统的额定顶力要超过8万千牛,而我们的设备是75万,这一条就不合格了。

    普迈是多少?冯啸辰问。

    冯凌宇冷笑道:81万。

    难怪,这不就是为普迈设计的条款吗?冯啸辰笑道。

    冯凌宇道:可不就是吗?他们的很多条款都是照着普迈的设备定的,普迈比我们高的,他们就定得高一点,普迈比我们低的,他们就要求低一点,完全没有逻辑。

    没有逻辑的背后,就是丰富的逻辑。说穿了,他们就是不打算用国产装备,所以才会想方设法地制造门槛。这样的事情,我们见得实在是太多了。冯啸辰感慨道。




第八百二十六章 回避原则
    哥,你去把那个姓韩的给收拾了吧。

    冯凌宇气呼呼地要求道。别看他现在已经是40岁的人了,在哥哥冯啸辰面前,依然是当年的小孩子心性。当弟弟的被人欺负了,当然要回来找哥哥帮忙。

    你瞎说什么呢,你把你哥当成什么人了?恰好过来给大家续茶水的母亲何雪珍没好气地训了冯凌宇一句。

    我哥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冯凌宇不愤地说,过去他总向我吹牛,说他又收拾了哪个搞名堂的官员,把人家整得服服帖帖的。现在我们碰上的这个姓韩的,就是在搞名堂,这一点谁都看得出。我们做的盾构机也是重大装备,正好归我哥管,他去收拾收拾姓韩的,有什么不对的?

    杨海帆皱着眉头,对冯啸辰说:啸辰,我觉得这事有点不妥。

    有什么不妥?冯啸辰问。

    杨海帆说:辰宇公司和你的关系,有心人一打听就能知道。如果换成其他公司遇到这种事情,你出面去协调,人家无话可说。但这次的事情事关辰宇公司,你如果出面,只怕人家会说闲话吧?

    冯啸辰点点头,说:我考虑的也是这个。凌宇说我过去收拾过很多搞名堂的官员,但这一回的确不太一样,我还是需要考虑一下瓜田李下的忌讳。

    何雪珍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我刚才骂凌宇,也是这个意思。凌宇是啸辰的亲弟弟,啸辰为了亲弟弟的事情去和人家谈,人家对他会有看法的。

    冯凌宇说:妈,哥,杨哥,你们也太虚伪了吧?古人不是说过吗,举贤不避亲,我又没有让我哥去做违法的事情,这完全就是他份内的工作嘛。我们的盾构机性能不比普迈的差,价格比他们低得多,今后的服务也比普迈强,河阳地铁工程公司有什么理由拒绝我们的产品?

    杨海帆劝道:凌宇,体制里的事情,你不懂,不要给你哥添乱。你哥现在的身份很敏感,咱们宁可拿不下这个工程,也不能让你哥受到影响。他的事情,比咱们的事情更重要。

    哥,你就这样看着人家欺负到你头上?冯凌宇哼哼唧唧地对冯啸辰说。他也不是缺心眼的人,何雪珍和杨海帆的话,他自然是能够听懂的,只是心里还不服气。辰宇盾构机花费了他近十年的心血,他满心希望能够尽快得到应用。如果是因为技不如人而被淘汰,他也没话可说。现在河铁公司是用阴谋把他的盾构机排除在外,他就无法接受了。

    冯啸辰没有理会弟弟的话,他转头向杨海帆问道:海帆,对这件事,你是怎么考虑的?

    杨海帆说:我没有特别想好。我的考虑是,首先,这件事不能对你有影响,这是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宁可不要这个项目,也不能让你受到牵连。

    嗯,姑且这样想吧。冯啸辰说。

    杨海帆继续说:在这个前提下,我还是想和你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能够促使河铁公司考虑我们的产品。刚才凌宇说得对,我们的产品相比普迈,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只要河铁公司不是特别拉偏手,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我们肯定是不会输给普迈的。

    冯啸辰想了想,说: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试一试吧。不考虑辰宇公司和我的关系,就霍源地铁项目招标这件事情来说,河铁公司的确是做得不对的,我们不能惯着他们的毛病。这样吧,这件事我不便直接出面,我让冷飞云去办。明天你们到装备公司去,先向冷飞云报告这件事,由他把这件事接过去,这样在程序上就没有什么漏洞了。别人想说长道短,我们也好应付。

    杨海帆还是有些不踏实,他问道:啸辰,话归这样说,可是人家如果深究下去,你和辰宇公司的关系还是脱不干净的,这样会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呢?

    杨海帆早年是当过秘书的,对于体制内的事情比较了解。冯啸辰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干部,这种事情自然可以不用顾忌。但他现在已经身居高位,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他就不得不考虑避嫌的问题了。

    冯啸辰淡淡一笑,说:我做事光明磊落,别人想怎么说,是他们的事情。辰宇公司的事,过去孟部长和罗主任都是知道的,现在发改委的领导也知道。我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辰宇公司谋过好处,反而是经常让辰宇公司为国家分担压力,这一点领导都很清楚。这霍源地铁招标的事情,你们没有任何问题,我也没有给你们特殊照顾。别人想说什么风凉话,是不会有效果的。

    嗯,那好吧,我听你的。杨海帆点头应允道。

    第二天,杨海帆带着冯凌宇来到装备公司,果然是规规矩矩地按程序办事,先在前台做了登记,然后声称要向项目管理部的领导汇报情况。冷飞云就是项目管理部的部长,听说杨海帆和冯凌宇来找自己,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不知道这二位明明和冯啸辰更熟,为什么遇到事情却要来找自己。待听完杨海帆的叙述,冷飞云才明白过来,这分明就是冯啸辰出于避嫌的考虑,让杨海帆从他这里走一个程序,以免授人以柄。

    想通了这一点,冷飞云也就公事公办,叫来项目管理部的工作人员,让他们详细记录了杨海帆和冯凌宇报告的事项,然后自己拿着记录下来的文件,来到了冯啸辰的办公室。

    啸辰,你这是搞的什么鬼,海帆和凌宇他们的事情,你直接跟我说就行了,怎么还让他们跑一趟?冷飞云一边把文件递给冯啸辰过目,一边用抱怨的口吻说道。

    冯啸辰笑呵呵地说:我这也是考虑到回避原则嘛。凌宇是我的亲弟弟,辰宇公司有我父母的股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都是需要回避的。

    我明白,我明白。冷飞云点着头,然后说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办吧,实在需要领导出面的时候,我找王总去就是了。不过,具体该怎么办,你可得给我一个指示,我不敢随意行事。

    我都要回避了,还能给你什么指示?冯啸辰笑着说。

    冷飞云说:你回避是因为你是装备公司的总经理,我让你给我指示,是因为你是我老冷的良师诤友。我遇到困难的工作,向老师请教,这总是可以的吧?

    请教我可不敢当。如果是说同事之间探讨工作,我倒是可以说点自己的看法,供你参考。冯啸辰说。

    嗯嗯,那就是同事探讨工作吧。冷飞云倒也不矫情,直接就接受了这个说法。

    其实,刚才两个人的这番对话,已经是很矫情的做法了,办公室里除了他们俩之外,只有冯啸辰的秘书蒙洋,这也是自己人,所以他们俩其实是不需要这番做作的。两个人所以要说这些废话,是在确定万一未来有人提出非议时候的应对口径,那时冷飞云必须声称冯啸辰执行了回避原则,他冷飞云的所作所为,都是按照装备公司的正常工作程序行事的。

    这件事,河铁公司的目的是非常明显的。冯啸辰开始分析起来,他们就是不愿意接受国产装备,希望能够采用普迈的产品。但因为发改委下达了重大工程必须优先采用国产装备的通知,他们不便直接违反发改委的通知精神,所以才来了这样一个假招标。

    冷飞云说:我听凌宇说了,河铁公司提出的招标条件,完全都是照着普迈的产品规格设计的,非常不合理。

    冯啸辰说:问题就在这了,你说不合理,是听凌宇说的。而冯凌宇是辰宇公司的工程师,他的话又有几分可信呢?河铁公司是用户,他们有自己的产品需求,这也是可以的吧?

    我刚才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的确没有过硬的理由说河铁公司提出的要求是不对的。冷飞云说。

    冯啸辰说: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需要找到过硬的理由。如果能够有证据证明河铁公司的要求是不合理的,那么他们的招标就必须重新进行,而在公正的条件下,辰宇盾构机是不会落标的。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冷飞云不愧是与冯啸辰搭档多年,冯啸辰稍一点拨,他就明白冯啸辰的意思了。

    关于盾构机招标的条件,河铁公司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辰宇工程机械公司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谁的观点都不是权威的,如果装备公司拿着辰宇公司的观点去向河铁公司发难,对方可以有各种理由来推诿。

    冯啸辰的意思,就是让冷飞云找到一个第三方机构,而且必须是具有权威性的机构,让他们来证明河铁公司的要求是不恰当的。一旦有了这样的证明,装备公司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这件事,甚至可以找发改委讨说法,届时无论如何向河铁公司发难,都是可以的,别人也无话可说。

    在整个过程中,冯啸辰并不需要出面,冷飞云完全可以把这件事做好了。



第八百二十七章 全是托儿
    我们采用了偏心多轴刀盘设计方法,是在多台驱动轴的前端偏心支承切削器,这样当按照同一方向旋转驱动轴的时候,切削器的刀架可以进行平行环运动,以此开掘出与切削器形状相似的隧道断面。

    采用这种设计,只要变换切削器的机架形状,就可以开掘矩形椭圆形马蹄形圆形等各种断面,具有极好的适应性

    国家会议中心的大报告厅里,一场名为国产盾构机技术研讨的报告会正在进行。报告厅前端的讲台上,用激光笔指着大屏幕上的图形侃侃而谈的,正是辰宇工程机械公司盾构机项目总工程师冯凌宇。

    在冯啸辰面前,冯凌宇永远都带着几分稚气,甚至是惫懒之色,但站在这个讲台上,面对着一干同行和众多记者,冯凌宇朝气蓬勃,眉宇间透着浓浓的自信,尽显一名海归精英的本色。

    冯总工,非圆形盾构与圆形盾构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控制轴线的不同,非圆形盾构的各个方向纠偏力矩不同,请问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名来自于中铁研究院的专家举手提问。

    冯凌宇切换了一张幻灯片,指着屏幕介绍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一种可重构分区推进系统,整个系统由32个气缸组成,按照需要分为6至8个分区,每个分区的推力可以单独调节。推进千斤顶可以在控制室的操作面板上进行编组操作,根据施工需要,随时可以调整分组,进行重构。

    冯总工,你们的双刀盘结构是如何设计?另一名专家问道。
1...415416417418419...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