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高中毕业之后,大家便都成了时下最流行的待业青年,偶尔矿上有一两个机会让他们去做几天临时工,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像现在这样扎堆苦中作乐。因为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在家里白吃白喝,所以也不好意思向家长要零花钱,最终落得连个囫囵的乒乓球都买不起。
你们冷水矿这么大的一个矿,居然还安置不下你们这么几个待业青年?冯啸辰故作惊讶地问道。
哪是几个!宁默道,他伸出两个手指头,认真地说道:全矿算下来,像我们这样蹲在家里没事干的,最起码也有1000人。
1000人,你伸两个手指头干什么?冯啸辰诧异道。
我是为了强调一下啊。宁默并没有觉得自己数错了数,他放下手指头,继续说道:我们这些人,照着石国友的话说,就是冷水矿的不安定因素。其实我也觉得我们挺不安定的,再这样呆下去,非搞出点事来不可。
宁默说的石国友,是冷水矿的党委书记,昨天吃饭的时候,冯啸辰也是见过的。这位仁兄是部队转业下来的,聊天都像是做政治动员,不时还会上纲上线地,冯啸辰对他有些敬而远之。
赵阳说道:现在哪都是待业青年,不过我们冷水矿尤其多。矿里有个劳动服务公司,招了200多人进去,成天也是闲着没事。夏天的时候卖卖冰棒,一台冰机旁边坐七八个人,比我们还无聊。
好歹他们还能赚点钱吧。宁默嘟哝道,我爸是个老正经,还说什么临时工要优先安排给困难职工家庭,我特喵穷得连根大前门都抽不上,怎么就不算困难了?
冯啸辰赶紧给他续上一根烟,笑着问道:怎么,老宁,你爸是矿上的领导?
宁默怨声载道地说道:他是劳资处长,管的就是招工的事情。老头铁面无私,人家当个中层干部,起码都能弄个孩子进矿工作,他非说我年龄还小,轮不到我,弄得我妈都跟他吵了好几回。
哦,原来你爸是宁处长。冯啸辰点了点头,劳资处长宁智新,也是昨天陪他们喝酒的干部之一,不过在酒桌上好像没说什么话,冯啸辰对他的印象也不深,只记得他是一个瘦高个子,谁曾想生下的儿子却是个腰围八尺的死胖子。
你们潘矿长不是挺有本事的吗,他就没想过帮你们这些待业青年寻条出路?冯啸辰又问道。通过与这几个待业青年的交谈,他隐隐地想到了一个方案,觉得没准可以作为与潘才山进行交换的条件。现在他需要先搞清楚潘才山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知彼知己,才能出奇制胜。
咦,自己怎么也被罗翔飞他们给传染了,下意识地把潘才山当成了要消灭的敌人。自己明明想的是要找一个双赢的结果好不好?
宁默不知道冯啸辰心里所想,他连抽了冯啸辰两支烟,直接就把冯啸辰当成可信任的朋友了。他用夹着烟的手在空中比划着,像是指点乾坤一般,对冯啸辰说道:潘老头那点本事,也就是管管生产还行,弄招工指标这种事,他还得指着我爸去跑腿。上次他还跟我爸说呢,如果我爸能把这1000多待业青年都解决了,他就把矿长的位置让给我爸去坐。可这话不是废话吗,现在谁有这个本事,能一下子招1000多人。
潘矿长真的是这样说的?冯啸辰问道。
这还有假。宁默道,潘老头为我们这些人的事情,也是挺头疼的,这一点我倒是知道。他儿子叫潘大鹏,比我还大两岁,现在也是在家里呆着。我爸就是因为老潘不肯安排自己的儿子,所以也不敢安排我。这些老家伙,都特喵的特别讲原则,要我说,就是太傻了。
还有这事?冯啸辰微微有些吃惊了,转念一想,如果潘才山的儿子也待业在家,那就更好办了,他应当会和其他矿工家庭一样为儿女就业的事情着急的。每个待业青年的背后,都有一对忧心忡忡的父母,1000多待业青年,基本上就能牵动整个冷水矿一半的干部职工了。如果自己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做点文章,还愁潘才山不低头吗?
喂,冯啸辰,轮到你了,打吗?一个小年轻挥着拍子向冯啸辰喊道,前面的人都已经淘汰过一轮了,按照规则,该轮到冯啸辰了。
冯啸辰摆摆手,示意自己不打球了,然后转头对宁默说道:宁默,我想到你们采场去看看,你能陪我去吗?
宁默把手一挥,说道:没问题。赵阳,你去弄辆车,咱俩陪冯哥们看采场去。
第九十七章 万一是真的呢
依冯啸辰的原意,是想让宁默替他找辆自行车,然后各自骑车到采场去。谁曾想,那个名叫赵阳的帅气青年听了宁默的吩咐之后,一路小跑地离开,不一会居然开着一辆没了顶篷的吉普车过来了。那车看着就有些年头了,外面的漆皮都磕得斑斑驳驳的,发动机的声音听起来像是患了哮喘病一样,有气无力的。但不管怎么说,它的确是一辆汽车,而且还是能够开得动的汽车。
他爸是汽车队的修理工。宁默指了指赵阳,向冯啸辰解释道。冷水矿的车辆很多,除了运矿石的卡车之外,还有几十辆吉普车,都是打着野外勘察的旗号让上级机关调拨过来的。有些早期的车子名义上已经报废了,但其实还能开,反正在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也没人会去查扣不合格车辆。
赵阳开过来的,就是一辆一直扔在修理车间的老式吉普,据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美援朝那会。国内说的吉普车,绝大多数都是照着美国吉普仿造的山寨货,吉普二字在日常的话语环境中也不是一个品牌概念,而只是越野车的代称。但赵阳现在开的这辆,却是正宗的美国货,是在战场上缴获的美军装备。冯啸辰琢磨着,如果把这辆车封存起来,过上40年再拿出来拍卖,相信那些后世的装备迷们会开出上百万的价钱的。
胖子,你们上哪去?
看到宁默拉着冯啸辰上了吉普车,另外几个年轻人一齐问道。
宁默嘿嘿一笑,道:我带冯哥们到处转转,他说他没看过露天矿,我带他去开开眼。
去吧去吧。众人都没把这当个事,挥挥手便让他们走了。
宁默说得不对,其实冯啸辰对于露天矿是非常熟悉的。他们正要去的这个冷水铁矿,冯啸辰在前一世就曾经参观过。不过,冯啸辰那次来的时候,冷水铁矿已经接近采空了,一度颇为繁华的依川市也被贴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标签,纳入了需要国家扶植改造的城市目录。
冯啸辰让宁默带他去看采场,就是想看看这个时空里的冷水矿与他所知道的冷水矿有没有什么区别。从穿越过来到现在,冯啸辰发现两个时空里的事物基本上是一致的,上个时空里的很多经验,都可以拿来借鉴。
吉普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开了近一个小时,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采场外围。从车上看去,眼前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矿坑,一条道路绕着矿坑的边缘一圈一圈地向下延伸,一直通到工作面上。在那里,一台台电铲正在把此前爆破出来的矿石铲起来,装进巨大的运输车里。那些运输车再顺着道路爬坡而上,把矿石运往更远一些的铁路堆场。
在矿坑的南北两侧,有两座垒得像山一样高的废石堆。那都是原来覆盖在矿脉之上的岩石,矿工们花了无数的气力才把它们剥离开,搬到一边,露出埋在下面的宝藏。在矿坑离依川市区更远的那一侧,新的岩石剥离工作还在进行,昭示着采场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拓展。
胖子,如果让你们到这来工作,你们乐意吗?
冯啸辰让赵阳把车停在山坡上,跳下车来,看着下面矿坑里忙忙碌碌的车辆,对宁默问道。这一路过来,他们几个越聊越熟,称呼也就变得亲昵起来了。冯啸辰照着矿上那些子弟的叫法,管宁默叫胖子,宁默则称冯啸辰为老冯。至于赵阳,因为他那帅气得羞花闭月的长相,宁默给他的称呼是叫阳阳,不过赵阳对于这个颇为女性化的外号是极其恼火的。
你说什么,到这来工作,什么工作?宁默对于冯啸辰的问题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问道。
冯啸辰摇摇头道:我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想问问你们会不会嫌这个地方太远太偏了。
这有什么!宁默不以为然地说道,矿上的工人不都是在这上班的吗?不在这上班,还能上哪去?像我爸那样坐办公室,我可没那个本事。
赵阳,你呢?冯啸辰又向赵阳问道。
赵阳伸了个懒腰,拖着长腔说道:只要给我个工作,在哪上班都行。现在成天在家里吃白食,处对象都不好意思。光棍一条的时候,吃爹娘的也就罢了,难不成有了老婆孩子,还要让爹娘养着?
是啊,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没个工作还真是不行。冯啸辰感慨道。
宁默看看冯啸辰,问道:怎么,老冯,你有办法让我们到矿上来工作?我们矿一年招工也就是四五十个人,我爸都没办法让我进来,你能有什么办法?
冯啸辰笑笑,说道:现在还不好说,这事也得取决于你们潘矿长的想法。我们头儿是来找潘矿长谈自卸车工业试验的,如果能谈妥,让我们头儿给你们这些人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工作问题,也不是不可以。如果谈不妥,那么过几天我们就得往湖西省和洛水省那边去了。冷水矿这里的事情,我们可就管不着了。
你说的是真的?宁默盯着冯啸辰的眼睛,以他从未有过的严肃神情问道。
冯啸辰耸耸肩膀,道:咱们是哥们,我说话你们还信不过?
阳阳,你觉得呢?宁默向赵阳问道。
赵阳瞪了宁默一眼,向他挥了挥拳头,以示不满,但考虑到宁默那轻型坦克一般的体型,赵阳还是放弃了与他决斗的想法。他看了看冯啸辰,说道:这事还真不好说,老冯说他是从京城过来的,说不定还真有点办法。胖子,这件事你去跟你爸说说,让他劝劝老潘。自卸车这事我也知道,其实就是老潘怕麻烦。真的弄一辆自卸车来,如果不出故障的话,比咱们现在的运输车可强出不少呢。
这就是专业意见了,赵阳的父亲是汽车修理工,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是门儿清的。
老冯,你得跟我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够给我们解决工作。让矿上增加招工指标,只怕不行。你看到没有,就这么大一个矿坑,想放更多的人也不可能了,总不能再另外开一个矿来安排我们吧?宁默说道。
冯啸辰笑道:有些事现在还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你们可以去问问你们那些哥们,是不是愿意找个工作。如果愿意,那就让他们的爹娘跟矿领导多嘀咕嘀咕,可以拿这事当个交换条件嘛。反正到时候如果我们弄不成,潘矿长这边也没啥损失,是不是?
这倒也是。宁默点了点头,随即反应了过来,指着冯啸辰的鼻子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好点子,怕老潘知道以后,甩开你们单独干了,是不是?
冯啸辰道:本来就是这样啊,如果不是为了让老潘跟我们合作,我巴巴地跑到依川来干什么?
你太阴险了,亏我还把你当哥们呢!宁默不愤地抱怨道。
冯啸辰掏出兜里另外一盒还没启封的大前门香烟,塞到宁默手上,笑着说道:我可一直是把你当哥们的,这包烟就当是见面礼了。这么说吧,如果跟老潘的合作不成功,我帮不了你们那1000多待业青年,你们俩的事情,我可以包了,怎么着也能给你们找个正式工作的。
一言为定?宁默问道。
一言为定。冯啸辰坦然地说道。
宁默跺了一下脚,说道:行,这件事包在我身上,让大家一起给老潘施加压力,他要是敢不听,我们就让他知道知道啥叫不安定因素。
接下来的几天,常敏依旧带着卢志冬往采场跑,王伟龙也依旧泡在技术处和冷水矿的技术人员探讨问题。冯啸辰则在宁默的陪同下,逛了不少地方,了解了许多冷水矿的内情。
潘才山的眼睛一直盯在常敏和王伟龙的身上,观察他们的举动,等待着常敏和他摊牌。他自认是一只老狐狸,有足够的耐心和常敏这位猎手较量。讨价还价这种事情,先出价的一方总是吃亏的,潘才山才不会上这个当呢。
至于常敏带来的两个年轻干部在干什么,潘才山就懒得关心了。他甚至不知道冯啸辰天天都在家属区里转悠,有些干部看到了,也没向潘才山说起,因为这毕竟是一件太不值得提起的事情了。
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半真半假的消息在矿区里慢慢地扩散开了,那就是京城来的领导有能力帮助冷水矿解决待业青年的问题,关键取决于矿领导是否愿意与京城的领导合作。许多矿里的职工乍从子女那里听到这个消息时,都是将信将疑,毕竟矿上有上千待业青年,矿领导为这件事情也不知道想过多少办法了,至少都没有解决,几个京城来的领导能有什么办法变出就业岗位来呢?
可是,涉及到孩子前途的事情,又由不得家长们忽略。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事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念头:万一是真的呢?
第九十八章 找毛病
常敏一行在冷水矿盘桓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只是到处看,不发表意见,弄得潘才山下面的那几个副矿长都开始嘀咕了,不知道常敏是什么用意。潘才山虽然每天对自己说十遍安慰的话,让自己不要慌张,但最终还是免不了有些狐疑,莫非这个常敏是打算在矿区找出点错,然后以此来要挟自己?
摊牌的日子终于到了。提前一天,常敏把王伟龙和冯啸辰找过来,询问他们这些天考察的成果。王伟龙的回答让常敏颇为满意,他透露说,矿上的技术人员对于自卸车试验的事情还是持欢迎态度的,而且还说潘才山也在他们面前露过口风,表示可以考虑接受试验的事情,这个信息对于常敏是比较重要的。
冯啸辰的消息就有点不靠谱了,他汇报了一下在家属区的见闻,特别强调了冷水矿有上千名待业青年,无论是矿山方面,还是依川市方面,都无法安置这些人,以至于这些人成了冷水矿的不安定因素。如果他仅仅是这样汇报,常敏也就是一笑置之,不会有什么想法。偏偏冯啸辰还要说自己是通过与这些待业青年在一起打球玩牌而了解到的,常敏心里泛起一个念头:原来你这几天是找人玩去了,临到最后随便编了点消息来应付我。
念在冯啸辰是罗翔飞推荐过来的,常敏也就不和他计较了,只是旁敲侧击地说了几句要以工作为重之类的话,冯啸辰听了,只是呵呵一笑,也并不觉得刺耳。
与矿区的谈判是在矿山总部小会议室进行的,常敏这方的四个人都参加了,矿区那边则是由潘才山为首,党委书记石国友和其他一些矿山领导中层干部之类,共有十一二个人,把个小会议室都坐满了。
潘矿长,这些天打搅你们工作了。常敏用很温和的语气开了头,然后说道:
这几天,我们工作组一行四人在冷水矿参观学习,受益匪浅。冷水矿是国家的重点铁矿山,承担着好几家大型钢铁厂的矿石供应,每年还能有部分矿石出口,为国家换取宝贵的外汇。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冷水矿是在高寒地区的山区露天矿,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冷水矿的干部职工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发挥大无畏的精神,开挖土方量连年增长,铁矿石产量不断刷新行业记录,这都是得益于潘矿长石书记和其他各位领导的指挥有方,管理得力
潘才山坐在对面,听着这些溢美之辞,只是点头微笑,既不谦虚,也不自矜。他知道,常敏说的这些都是套路,前面夸得越狠,后面的坑就越大,他在心里琢磨着,常敏到底会从哪些方面来找冷水矿的麻烦,他又当如何应对。
果然,常敏在完成一大番表扬之后,画风骤转,开始历数冷水矿的问题:采场的安全措施不健全,存在安全死角;工作现场组织不够科学完善,效率尚有可提升的余地;车辆设备等保养状况堪忧,昂贵的进口设备出现了不应有的损坏
她原本就是从矿山出来的,这些问题根本就瞒不过她的眼睛。对于这一点,潘才山也是有足够心理准备的,他知道,常敏如果存心想找冷水矿的毛病,冷水矿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其实,当时全国各个矿山都存在类似的这些问题,多年的粗放式经营留下的传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常敏主持的矿山处三天两头给各地矿山发出整改通知,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有所改进。这样的整改要求到了矿山那里,有些能够得到落实,有些也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各个矿山的生产压力都非常大,哪有闲心去管什么安全生产设备维护之类的事情。
常敏是做实际工作的,了解矿山的难处,所以在推进工作时也会讲究方式方法,不会生搬硬套条文要求。像她这次在冷水矿发现的问题,搁在平时完全是可以淡化处理的,但涉及到要与潘才山讲价钱的时候,这些问题就得拿出来说道说道了。
潘矿长,我刚才说的这些情况,基本属实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