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大家又说笑了几句,刘燕萍招呼众人继续干活,自己则领着罗翔飞往早已收拾出来的副主任办公室走去了。冯啸辰迟疑了一下,见薛暮苍没有跟过去,而是准备继续上房修瓦的样子,便也打算脱掉外衣,跟着去干活。罗翔飞走了几步,发现冯啸辰没跟上来,便回头喊了一句:小冯,你也过来吧。
冯啸辰无奈,只得向薛暮苍笑了笑,说了声:薛处长,只好先继续辛苦你了,我去去就来。
去吧去吧,罗主任那边肯定有事情让你做的,修房这种事,轮不到你。薛暮苍毫不介意地说道。
冯啸辰跑了几步,跟上罗翔飞和刘燕萍,走进了罗翔飞的新办公室。这间屋子原来就是这个单位的领导办公室,屋里有老式的大沙发,还有两头层的大办公桌以及书柜椅子等其他家具。刘燕萍带人过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件屋子拾掇出来,非但把门窗和家具擦拭得干干净净,连热水瓶茶杯烟灰缸之类的东西都已经配齐了。只等正式搬家的时候,再把罗翔飞在冶金局的那些书报文件之类搬过来。
罗翔飞对于这间办公室也颇为满意,他拍了拍办公桌的桌面,又摸了摸书柜的玻璃,点了点头,然后便当仁不让地在办公椅上坐了下来,对刘燕萍和冯啸辰招呼道:你们也都坐吧。
冯啸辰没有坐沙发,而是找了张靠背椅坐下了。刘燕萍则走到罗翔飞跟前,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展开之后递到了罗翔飞的面前,说道:罗主任,这是委里发来的一个名单,是委里为咱们办公室配的干部,还有一些是从外部委抽调过来的,您看一看。张主任说了,如果有您觉得不满意的人,可以向委里提出来,委里再重新安排。
她说的张主任是指经委主管工作的大主任张克艰,他同时也兼任着重装办的主任,是重装办名义上的一把手。不过,以张克艰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参与重装办的日常工作,永新胡同这边的事情,是由罗翔飞来负责的。
综合处处长谢皓亚,就是张主任的那个秘书小谢吧?罗翔飞看着名单,向刘燕萍问道。听到综合处三个字,冯啸辰的耳朵也立了起来,这就是他未来的顶头上司了,原来竟然是张主任的秘书。
刘燕萍点点头道:没错,就是那个小谢。张主任说,也到让他下来锻炼锻炼的时候了。对了,张主任还特别交代过,谢处长来了之后,就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您觉得谢处长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尽管批评处理就是,不需要考虑张主任的面子。
张主任一向不徇私情,这一点整个经委都是知道的。罗翔飞平静地说道。
关于让自己的秘书到重装办来当处长的事情,张克艰此前已经向罗翔飞打过招呼,罗翔飞刚才只是再确认一下名字而已。这个谢皓亚,罗翔飞也算是比较熟的,知道他行事稳重,颇有一些能力,当一个处长是没有问题的。
让谢皓亚当综合处的处长,利弊皆有。有利的地方自然是能够强化重装办与经委的关系,关键时候能够上达天听。至于不利的地方,也有一些,首先是罗翔飞不太方便对他过于严格,即便是张克艰放了话,说不需要考虑他的面子,罗翔飞也不能不掂量一下;其次则是谢皓亚一直是当秘书的,而秘书的普遍特点是稳重有余开拓不足。重装办是一个跨部门协调的机构,对工作人员的开拓性要求非常高,罗翔飞有些担心谢皓亚能不能担当起这样的工作。
实在不行,就只能指望这个冯啸辰了,罗翔飞在心里盘算着。他把冯啸辰放到综合处当副处长,其实就存着这样的打算。未来谢皓亚主内,冯啸辰主外,或者说得直白一点,冯啸辰负责闯祸,谢皓亚负责给他善后,倒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配合。
协作处的处长徐晓娟,是石油部过来的,今年42岁,原来在油田工作过,对企业的情况非常熟悉,听说工作作风非常泼辣,有点像咱们矿山处的常处长那样。刘燕萍继续介绍道。
呵呵,好啊,我还正打算找一个像常处长这样的人来主持协作处呢。罗翔飞淡淡地笑着说道。
重装办的架子,当然不能交给罗翔飞一个人去搭建,这样容易出现用人唯亲,形成独立王国。经委给了罗翔飞一定的用人权,但其他的一些岗位,尤其是处长副处长这些岗位,是要由经委以及其他一些部委推荐干部来充实的。协作处处长这个职务,罗翔飞原来打算让常敏来担任,结果经委把常敏安排去了地质部,另外从石油部调了一位铁娘子过来替换,也算是符合罗翔飞的要求了。
接着,刘燕萍又向罗翔飞介绍了其他的几位副处长,包括综合处副处长冷飞云,规划处副处长钟启帆张鹤,协作处副处长李超王根基,这些人分别来自于不同的部委,推荐他们过来的那些部委对他们的评语也都不乏溢美之词,当然,实际是什么情况,就只有天知道了。
副处长之下,还有几个下级工作人员的名字,不过数量不多。上级给重装办的编制是30人,有一些位置是罗翔飞要求预先留出来的,经委也没给擅自补齐,只有在罗翔飞招不到中意的人的时候,才会由经委再安排人进来。
委里说,这些人如果您没意见,就可以发调令了。如果您有意见,可以再调整。刘燕萍汇报完情况之后,对罗翔飞说道。
罗翔飞点点头,道:好的,我知道了。这样吧,我再想一个晚上,明天再给委里答复。
那好,您还有什么事情吗?刘燕萍问道。
罗翔飞摇摇头道:目前没啥事了,你先忙吧。
刘燕萍出去了,出门的时候还非常体贴地关上了罗翔飞办公室的房门。她知道冯啸辰是罗翔飞的心腹,罗翔飞让她先离开,留下冯啸辰,自然是要商量一些事情。她倒也不会吃冯啸辰的醋,她是管行政的干部,冯啸辰是个做业务的干部,两边工作性质不同,也不可能互相取代。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冯啸辰在德国给刘燕萍留下的印象的确不错,她是把冯啸辰当成一个很懂事的后生晚辈来看待的。
小冯,对于刚才刘处长说的这个名单,你有什么看法吗?
看到刘燕萍离开之后,罗翔飞向冯啸辰问道。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两条二级焊缝
冯啸辰道:说不上有什么看法,我对部委的情况不熟悉,刚才你们说的这些人,我一个都不认识,也不好评价。
罗翔飞道:不需要你说对具体某个人的印象,我只想听听你对于这种安排有什么看法。
冯啸辰想了想,说道:我想,各部委把这些人推荐过来,不外乎这样几种情况吧。第一,他们的确非常优秀,各部委为了支持重装办的工作,把最优秀的人才推荐过来了。
嗯。罗翔飞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冯啸辰笑了笑,接着说道:第二,各部委为了能够在重装办未来的决策中获得一定的话语权,因此推荐了有能力的人过来。
罗翔飞笑道:这和你说的第一种情况有什么区别吗?
冯啸辰道:有。第一种情况下,各部委派过来的人是对重装办负责的,他们有能力,能够把重装办的工作做好。第二种情况下,这些人是对原来派出的部委负责的,他们来重装办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原部委的利益。甚至可能会是这种情况,即原来的部委给了他们一些承诺,他们在重装办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能够回原部委去,获得一个更好的安排。
罗翔飞又点了点头,道:你接着说吧。
冯啸辰知道罗翔飞是赞同他的意见的,便也不再解释,而是继续说道:第三种情况,这个人有能力,原部委不想放,但他自己想到重装办来,看中的是重装办的发展前途。
嗯。罗翔飞又应了一声。
最后一种情况,各部委利用这个机会甩包袱,把能力差或者刺头的人礼送到这里来。冯啸辰冷笑着说道。
前三种情况,我都不担心。有能力而没带目的的,当然是我们最欢迎的,咱们见过的吴仕灿就是这种情况,我请来的老薛也是这种情况;有能力而带着目的来的,问题也不大,我们本来也是要维护各行业利益的,有人帮着争一争,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断;想到重装办来镀金,或者做点事业的,我们欢迎,重装办能够给他们机会。我唯一担心的,就是你说的最后一种情况。
罗翔飞总结道。显然,他对于冯啸辰分析的这四种情况是比较赞同的,他现在不清楚的,就是最后那种情况到底是不是存在,这些被各部委甩包袱甩出来的人,数量上又有多少。他倒不怕无能的人,大不了就是放在一边养着就是了,他也不怕刺头,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什么样的刺头没有见过呢?问题在于,重装办刚刚成立,事情千头万绪,他实在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些无谓的摩擦上。
小冯,我专门让你来听刘主任的汇报,就是想让你有什么心理准备。咱们未来的人员会是鱼龙混杂的,我希望你不要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重装办成立之后,要尽快地把工作铺开,把从前分散在各部委的重大装备研发工作接过来,梳理清楚,这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你明白吗?罗翔飞说道。
我明白。冯啸辰是真的明白了。罗翔飞目前能信任的人,也就是他冯啸辰了。吴仕灿倒也是一个能干的人,但他能不能适应新的岗位,还是一个未知数,说不定还要罗翔飞花精力去帮助他调整心态。未来几个月之内,重装办能不能有所建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冯啸辰的努力,罗翔飞这是担心冯啸辰陷入到一些办公室政治中去,难以自拔。
罗主任,您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冯啸辰说道,前两天您说的重装办的工作计划,我正在写,有一些初步的考虑。如果顺利的话,我保证重装办能够在前三个月就有一些看得见的成绩,不会让上级领导失望的。
那就太好了!罗翔飞欣喜地说道,头三脚踢好了,后面就好办了。你只管大胆地地去想,具体协调的事情,我可以去办,总之,我给你们当好后勤就是了。
您这叫运筹帷幄,我们这些当兵的负责去冲锋陷阵。冯啸辰恭维地说道。
说完这些,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包括未来几天继续去联系另外几位人才的事。就在此时,刘燕萍敲门进来了,对冯啸辰说道:小冯,外面有人找你。
找我?冯啸辰一愣,怎么会有人找到这来了呢?
刘燕萍似乎看出了冯啸辰的诧异,解释道:是个外地来的年轻人。他是先把电话打到冶金局那边去的,局里值班的同志打电话过来联系了我,知道你在这边,就让他直接找到这来了。
哦。冯啸辰应了一声,看看罗翔飞,用请示的口吻问道:罗主任,我
你去吧,我这边没事了。罗翔飞道。
好的。
冯啸辰答应着,跟刘燕萍出了罗翔飞的办公室,来到院子里一看,不由得一惊。前来找他的,居然是通原锅炉厂的电焊工刘雄。
刘师傅,你怎么来了,是出什么事了吗?冯啸辰走上前去,略有些不安地问道。
冯啸辰和刘雄算不上熟人。在大营抢修的时候,他们俩聊过几句,冯啸辰还给刘雄递过烟,也就算是认识了而已。他与刘雄第二次见面,是在京城火车站,刘雄是去接杜晓迪的,当时和冯啸辰也没说啥,冯啸辰甚至能够感觉得到他对自己有一点淡淡的敌意,理由自然是不用解释的。
刘雄杜晓迪一行是到京城来参加电焊工大比武的,按时间来算,这场比赛应当已经结束了。他们或许是在京城再逗留一两天,逛逛街,看看名胜之类。如果说杜晓迪跑到冶金局来找冯啸辰,冯啸辰还能理解,毕竟俩人有在一起吹了一宿夜风的交情,这个刘雄跑来找他,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们遇到麻烦了,而且应当是与杜晓迪有关的麻烦,否则至少杜晓迪是会陪刘雄一块来的。
冯冯处长,真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在忙着
不知道是不是刚才刘燕萍吓唬了刘雄一番,刘雄见到冯啸辰的时候,居然有些紧张的感觉,说话也有些嗑巴了。
刘师傅,别客气,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冯啸辰问道。
刘雄点点头,又赶紧摇摇头,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事情,就是我和小高都觉得这事太不公平了。我们在京城又不认识什么人,所以想来求求冯处长,看看你能不能帮忙出出面。
不公平?什么事情不公平?冯啸辰心里踏实了一点,不是什么人身安全上的事情就无所谓了,他四下看了看,指了指摆在树底下的两个石头凳子,说道:你坐下说吧,别着急。
刘雄依言在石凳子上坐下,冯啸辰坐在他的旁边,刘雄讷讷地讲述了起来。
正如冯啸辰估计的那样,电焊工大比武在昨天就已经结束了。来自于全国各地的电焊工们参加了包括理论考试以及实际操作在内的若干项测试,决出了名次。比赛结果一公布,高黎谦刘雄他们就无法淡定了。
高黎谦进入了前20名,刘雄稍逊一筹,只排在30多名,这都是他们有所预料的,刘雄也没啥不满,毕竟他原本就是李青山的几个年轻徒弟中技术最差的那个。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杜晓迪的名次,堪堪就在第21名上,无缘于这一次出国培训的机会。
小杜的技术比小高要好,这一点我们都知道的,我师傅也是这样说的。可小高都进了20名,小杜却没有进,这太不公平了!刘雄急赤白脸地说道。
怎么,是裁判做了手脚吗?冯啸辰皱着眉头问道。杜晓迪的技术如何,他是见识过的。全国电焊工比武的水平怎么样,他不清楚。如果高黎谦没有入榜,冯啸辰可以把这解释成强中更有强中手,杜晓迪的水平无法与其他企业的优秀工人相比,落榜也是能够理解的。可技术不如她的高黎谦上榜了,她却落在20名之外,这就值得推敲了。
刘雄道:裁判倒是挺公平的。只是小杜在第一天的仰焊比赛里,出了两条二级焊缝,影响了成绩,后面再追就追不上了。
冯啸辰无语了。裁判没作弊,是她自己出了两条二级焊缝,你还说什么公平不公平?比赛这种事情,本来也有临场发挥的成分,你平时技术好,临场发挥不好,似乎也怨不了别人吧?
心里是这样想,冯啸辰还是有点替杜晓迪觉得可惜。他想起曹广山说过,跃马河大桥抢修那一次,杜晓迪做的就是仰焊,所有的焊缝都是一级。在那种恶劣条件下都能够焊出一级焊缝的电焊工,在比赛里出了两条二级焊缝,这个失误也实在是太遗憾了。
小杜的技术一点问题都没有,过去在厂子里的时候,她闭着眼睛都不会烧出二级焊缝来。这一次她为什么会烧出两条二级焊缝,别人不知道,你冯处长还不知道吗?
刘雄看出了冯啸辰的心思,愤愤不平地质问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
我为什么会知道?
冯啸辰被刘雄的话给说懵了。
我真的没对小姑娘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她自己比赛的时候不认真,出了差错,为什么要赖到我身上呢?冯啸辰只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
刘师傅,我对这个电焊不太了解,你刚才说小杜没发挥好是什么原因,我还真的不太清楚冯啸辰心虚地回答道,同时用眼角的余光瞟着正在旁边做大扫除的同事们,生怕他们听到只言片语,回头再传出一点自己的八卦来。
刘雄似乎也觉得指责冯啸辰有些不妥,于是换了和缓一点的口气,说道:冯处长没干过电焊,可能真的不太了解。仰焊就是人在下面,对着上面的结构进行焊接。这种焊接很考验技术,最主要的是,它还特别费体力。我们在厂子里的时候,如果要做长时间的仰焊,提前两三天就要休息好,不能做太重的体力劳动,否则焊接的时候就没有体力了。可是,小杜前一天在大营焊了那么久的支撑臂,又在钳夹车上熬了一个晚上,再来参加比赛,能发挥得好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冯啸辰这回听明白了,心里也是一凛。
大营抢修,杜晓迪是出力最多的,这也算不上什么。但后来在钳夹车上值守,却是一桩辛苦活,看起来不累,但其实是钝刀子割肉,慢慢地消耗你的体力。在钳夹车上,冯啸辰比杜晓迪干的活少,只是坐在那里陪着杜晓迪而已,杜晓迪则需要不时拿着听诊器听一听结构里的声音,一个晚上都没有停手。
普通人在卧铺车上睡一个晚上,下车后都会觉得有些疲惫。冯啸辰和杜晓迪二人是坐在冰冷的钢结构上,吹着夜风,这样一个晚上下来,铁人也受不了。冯啸辰记得,第二天早上停车之后,他是由商敬伦和李国兴给搀下来的。并非他有那么矫情,实在是腰腿酸软,根本就站立不稳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