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老胥也不懂这个吗?王根基问道。

    冯啸辰摇摇头道:胥总工倒也不能说是不懂,但他自己的想法太多,干扰了他的理性判断。

    :访问网站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进取心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能力,这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冯啸辰生活过的年代里,中国已经走过了全面引进的阶段,具有了独立设计及制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技术装备的能力。然而,从胥文良来说,他看不到这么远的事情,也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他今年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再干上几年就会退休,他的理想就是在自己退休之前,能够主持一个大型热轧机项目。从克林兹引进的技术具有什么潜在价值,对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甘为人梯这句话,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

    老贡和老宋的想法,和老胥差不多少,都是急着要见成果,没有耐心去等待消化进口技术。王根基总结道。

    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费树理发着不着边际的感慨。

    冯处长,咱们得把这种情况反映上去,不能纵容他们的这种心理。周梦诗愤愤不平地说道。

    冯啸辰道:反映上去很容易,随便写个报告就行了。可是罗主任派咱们来,就是让咱们解决问题的,而不是要我们把问题推给上级部门。没准罗主任他们早就知道这些情况,而且也做了一些工作,只是没有发挥作用。咱们既然到了现场,就需要动动脑子,看看怎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让秦重的干部职工心情愉快地接受这件工作。

    这个难!费树理道。

    可以考虑给他们讲讲道理,让他们理解国家的意图。不过,我是没有这个水平的,还得靠冯处长和王处长来做这项工作了。周梦诗说道。

    王根基不屑地说道: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你没看那个老胥吗,用了小冯的主意,搞了那个什么低频脉冲焊,结果还过来说他们有能力解决所有的技术问题,我看这就是老不要脸。对于这种老不要脸的人,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直接换人,让他们回去养老就好了。

    换成什么人?冯啸辰笑着问道,自从接受了王根基的投诚之后,他再看王根基的跋扈,似乎也没觉得那么讨厌了,相反还感到有几分霸气。这种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提法,到90年代之后是比较流行的,在时下就算是莽撞和冲动了。

    王根基道:换在年轻人啊,比如像小冯处长你这样的,20郎当岁,思想开放,目光远大,又懂技术,我就不信整个秦重挑不出一个这样的人来。

    没准还真挑不出,冯啸辰在心里嘀咕道。自己可是穿越人士,不是谁都能像自己这样富于远见的。其实对引进技术心怀疑虑的人在这个年代反而属于多数派,有些高层领导也质疑过这条路径,觉得一味模仿国外,会丧失自主权,最终沦为别人的落后技术倾销地。当然,还有一些人虽然也认为中国的技术永远都不可能赶上西方,但他们觉得赶不上也无妨,既然技不如人,那就干脆投降好了,捡点人家丢的破烂货,也比自己家的破烂货要强了许多啊。

    要找出一个既有追赶西方的信心,又不敝帚自珍的人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冯处长,刚才王处长说的那种人,我倒是听说过一个。周梦诗说道,我听说,当初贡厂长和胥总工他们向国家要求自己来承担南江钢铁厂1780热轧机的制造任务时,就有一位工程师是唱反调的,为了这事,他还挨了个处分呢。

    有这事?我怎么没听说过?冯啸辰好奇地问道。

    这不是冯处长教我们要深入群众吗,所以我就打听到了。周梦诗得意地说道。

    这一次到秦重,冯啸辰用上了上次在冷水矿的经验,搞了一明一暗两条线。明面上的线就是跟着邬三林胥文良他们去车间科室视察,还召开了几次干部职工的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暗地里的那条线,就是要求大家利用空余时间去和秦重的职工交朋友,了解一些在正式场合里听不到的消息。

    冯啸辰因为自己是工作组的组长,一举一动都比较惹眼,所以在接触秦重职工方面做得比较谨慎,力图不让邬三林他们感到不悦。但周梦诗费树理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他们借口在厂里散步,躲开邬三林他们的眼线,着实接触了一些人,也听到了不少厂里的内幕消息。

    当然,倒不是说邬三林他们想看着工作组的四个人有什么困难,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防范意识。他们又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根本不用怕工作组听到什么风声,所以即便是知道周梦诗他们在走访职工,也只是当成一种作秀的表现,不会特别在意的。

    技术处有一位工程师,名叫崔永峰,据说还是胥总工一手带出来的。在两年前秦重向冶金部提出要求承建南江钢铁厂轧机工程的时候,他站在胥总工的对立面上,为此还被胥总工怒斥过一次。周梦诗说道。

    他为什么站在胥总工的对立面上?冯啸辰问道。

    周梦诗道:他认为秦重原来搞的热轧机没有前途,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他认为秦重应当与国外厂商合作,在合作中学习新的技术。

    这不就是咱们的观点吗?费树理道,这个崔永峰,有点水平啊。

    冯啸辰却是皱皱眉,问道:小周,你有没有打听过,这个崔永峰的水平到底怎么样?他说秦重的热轧机没有前途,到底是信口开河,还是有依据的。

    应当是有依据的。周梦诗说道。

    理由呢?冯啸辰逼问道。

    周梦诗道:我在秦重新认识的那个女孩子,是技术处新来的技术员,是给崔永峰当助手的,她对崔永峰特别崇拜,说崔永峰的技术水平比胥总工还高。她还特别为崔永峰打抱不平,认为秦重对崔永峰不够重视。

    这姑娘不会是和崔永峰有点啥名堂吧?王根基笑着说道。

    周梦诗嘻嘻笑道:王处长真是善解人意,我也是这样看的。那女孩子名叫吴丹丹,长得挺漂亮的,我也觉得她是对崔永峰有点那啥。

    情人眼里出西施,光听她的一面之词,不能说明什么。冯啸辰道。

    冯处长不想去见见这个人吗?没准咱们解决秦重问题的钥匙就在这个崔永峰的身上呢。周梦诗提醒道。

    这倒也是一个主意。冯啸辰道,至少他对胥文良他们有不同意见,听听这些意见,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发。小周,你有办法联系上这个崔永峰吗?

    找吴丹丹啊,她巴不得咱们去找崔永峰呢。周梦诗说道。

    老王,你觉得呢?冯啸辰向王根基问道。

    王根基打了个哈欠,说道:我也觉得去见见他也好,不过,咱们别都去了,回头再把人给吓着。小冯,你和小周两个人去就行,我和老费再在厂里转转,看看能不能再找到其他有这样想法的人。

    也好,那咱们就分头行动吧。冯啸辰说道。

    吴丹丹是个单身职工,住在厂里的单身宿舍。周梦诗领着冯啸辰到了单身宿舍楼下,让冯啸辰等着,自己上楼去转了一小会,便把吴丹丹带下来了。正如周梦诗说的,吴丹丹长得挺漂亮,身材高高挑挑的,五官端正,扎着两条麻花辫,看起来挺俏皮的样子。见到冯啸辰,吴丹丹热情地打着招呼:冯处长,您好!

    小吴,你好。冯啸辰应道。

    听周姐说,您要去见崔工?吴丹丹问道。

    冯啸辰反问道:不是你向小周提议让我们去见他的吗?

    吴丹丹并不否认,点点头道:我是这样跟周姐说的,我觉得你们成天围着胥总工邬厂长他们,根本就听不到秦重职工的心声,他们都老了,根本就没有进取心。现在国家说干部队伍要年轻化,我觉得我们厂就是年轻化不足,到处暮气沉沉的,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冯啸辰笑了,这个小丫头还真有点风风火火的劲头,和胥文良邬三林他们的风格的确差别太大了。秦重是50年代建立起来的企业,厂子里的工人大多数都是五六十年代招收进来的,七十年代进厂的年轻职工不多,而且也不掌握话语权,所以吴丹丹说厂子里暮气沉沉,还真有几分道理。

    这么说,这个厂子里也就是你和崔工两个人有进取心了?冯啸辰故意地逗着吴丹丹,这姑娘的岁数比冯啸辰还要大三四岁,但冯啸辰觉得自己的心智比她要成熟得多,完全具备逗一逗她的资格。

    吴丹丹没有觉得冯啸辰的话有什么不对,其实,在她心目中,是觉得冯啸辰要比自己大的,至于脸相看起来年轻,或许是人家京城的干部擅长保养吧。一个副处长,怎么也得有个30岁吧,自己在对方面前扮扮嫩,倚小卖小也是可以的吧。

    当然不是只有我们两个才有进取心,其实,厂子里有进取心的人多得很,就是你们没接触到而已。吴丹丹撅着嘴说道。



第一百八十章 不肖弟子
    小吴,你怎么来了?

    工程师崔永峰拉开自家的家门自己面前的助手吴丹丹,诧异地问道。

    这是在秦重家属区的一幢筒子楼里,绕过楼道里处处摆放着的煤球炉搁物架自行车等,冯啸辰一行来到了崔永峰的门前。

    一路上,吴丹丹已经向冯啸辰介绍了崔永峰的情况,他是6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秦重来工作的,今年35岁,已婚,有两个孩子。他的夫人是他的大学同学,毕业时却分到了距离秦州有几百公里远的另外一个城市。两口子两地分居了十几年时间,两个孩子也是一边一个,崔永峰带着一个大女儿在秦州,他的夫人则带着小儿子在外地。

    因为算是单职工,厂里给崔永峰分配的住房只有一间,就是在这个黑乎乎的筒子楼里,他带女儿两个人过日子。

    吴丹丹是去年才分到厂里来的,在技术处给崔永峰当助手,也算是师徒名份吧。因为现自己的师傅不会打理家务,经常因为家务事弄得狼狈不堪,所以吴丹丹没事就会跑过来帮他们父女俩洗洗衣服做点好吃的,这也就是周梦诗觉得她对崔永峰有点意思的原因吧。

    崔老师,我给你带了两个客人来。吴丹丹朝旁边侧了侧身子,让出跟在自己身后的冯啸辰和周梦诗,对崔永峰说道。

    是冯处长?崔永峰认出了冯啸辰。前天冯啸辰随着胥文良去过技术处,与技术处的工程师们见过面。工程师的人数很多,胥文良只向冯啸辰介绍了几位副总工级别的人物,像崔永峰这种二线的工程师就不在介绍之列了。不过,崔永峰自然是能够认得出冯啸辰的。

    我闲着没事,想来找崔工聊聊,可以吗?冯啸辰笑着问道。

    当然可以,快请进吧。崔永峰大感意外,但还赶紧邀请冯啸辰他们进门,同时还抱歉地说道:真不好意思,我爱人不在这边,家里乱得很

    吴丹丹还真是没把自己当外人,她跟在冯啸辰他们身后进了门,然后便主动招呼着他们坐下,又忙着帮崔永峰收拾屋子。崔永峰的女儿小名叫妞妞,似乎跟吴丹丹也挺熟,看到吴丹丹来,她兴奋地一边喊着姐姐,一边像跟屁虫一样帮着吴丹丹干活,让崔永峰站在旁边都有些尴尬的样子。

    崔工这里的生活条件真的很简陋啊。冯啸辰坐在一张掉了漆的靠背椅上,环顾着屋子里的陈设,感慨地说道。

    是啊,稍微简陋了一点。崔永峰应道。

    有什么办法,崔老师得罪了厂领导,原来说好给徐老师办调动的事情,也黄了。吴丹丹在一旁打抱不平地说道。

    小吴,别乱说,徐敏那边是一时办不下来,林北重机那边不同意她调动。崔永峰向徒弟解释道。从他们俩的对话来看,这个徐敏应当就是指崔永峰的夫人了,冯啸辰没想到的是,他夫人居然是在林北重机。

    崔永峰住的屋子没多大,家具也没几件,也就是书和图纸多一点,归置起来并不难。吴丹丹带着妞妞三下五除二,就让整个屋子改变了模样,有了待客的地方,还不知从哪变出了两杯茶水。崔永峰也在冯啸辰和周梦诗对面坐了下来,至于吴丹丹,则带着妞妞坐在床边上摆起了扑克牌,显然是不想让妞妞打搅大人们谈话的意思。

    冯处长怎么会有空到我这来?

    寒暄了几句之后,崔永峰向冯啸辰问道。凭他的聪明,当然能够猜出冯啸辰来找他的原因,不过,这总得冯啸辰自己提出来才行,他不宜主动去谈与热轧机引进相关的事情。

    冯啸辰也不想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们来秦重好几天了,也接触了一些秦重的同志。听人说,崔工对于引进克林兹技术的事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们想听一听。

    崔永峰迟疑了一下,说道:的确,在引进克林兹技术这件事情上,我的确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此也和胥总工他们有过一些争执,这件事,厂里有不少同志都是知道的。

    具体是什么样的不同看法呢?冯啸辰问道。

    崔永峰道:贡厂长和胥总工一直认为,我们秦重有能力承担南江钢铁厂的178o毫米热轧机,只要在我们过去做过的热轧机基础上再进行一些技术改进,就可以达到国家的要求,但我却认为,这样做即便能够成功,也是不足取的。

    为什么?冯啸辰道。

    崔永峰道:因为我们的技术已经过时了,靠吃苏联技术的余量走不了太远。未来的世界肯定是西方技术一枝独秀,苏联的技术模式必然会被淘汰。

    你这样说太武断了吧?苏联的技术至少到目前为止比咱们国家还是要强得多的,你为什么会认为它会被淘汰呢?冯啸辰故意问道。

    崔永峰道:事实上,苏联在技术展方面已经是捉襟见肘了,他们也就是比咱们国家的技术强一些,与西方国家相比,苏联在大多数工业领域都处于技术上的劣势。咱们既然是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为什么不跟强的学,而是要跟弱的学呢?

    因为咱们国家的工业体系就是照着苏联模式建起来的,学习苏联技术要比学习西方技术更容易。冯啸辰反驳道。

    崔永峰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现在继续沿用苏联模式,看起来是比较省事,原有的技术规范都不用修改,实施起来更为方便。在能够保证投入的情况下,出成果也更为容易。这就是胥总工他们的观点。

    冯啸辰笑道:我也是这个观点啊,咱们要只争朝夕,当然是早出成果比晚出成果更好了。

    崔永峰冷笑道:出完这一批成果之后呢?我给冯处长举个例子,我们过去造热轧机,不太讲究配管设置,基本上是什么地方有一条缝就把管子塞进去,用这样的办法,也能把热轧机造出来。但随着热轧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管子的数量越来越多,最后就变成了一堆乱麻。不但制造的时候麻烦,维护的时候也同样麻烦。这样的设计规范如果不改变,等到以后,光是配管的问题我们就无法解决了。

    所谓配管,是指设备中用来传递压缩空气润滑油液压油等气体液体的管子的配置。现代大型设备中使用的各种管道多如牛毛,在西方国家,管道的设置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专业,而在中国的制造企业中,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就像崔永峰说的那样,工程师基本上就是哪有一条缝就把管子插过去,至于管子乱不乱,好不好维护,就不去考虑了。

    冯啸辰当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听崔永峰一说,他微微地点点头,道:你说得有理。有关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和胥总工他们聊过?

    当然聊过。崔永峰道,说到这里,他脸上有些黯然,说道:胥总工一方面觉得我说的话有理,但另一方面又告诉还是展中国家,不能事事都和达国家比。有些东西就得先将就一下,国家需要装备,不能等我们把这些技术都研究好了再去生产。

    这话也有道理啊。冯啸辰笑道,他现在是左右互搏,既支持崔永峰的观点,又支持胥文良的观点,他想看看崔永峰到底有什么道理能够反驳胥文良。

    崔永峰摇摇头,道:其实,我也知道胥总工的心思。早在我给他当学生的时候,他就跟我说过,他一定要亲手设计一条中国人自己的宽幅热轧生产线。冯处长可能不知道吧,这条生产线的图纸,胥总工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画出来了,这些年进行过无数次的修改。他一直都在等待一个机会,那就是能够把这张图纸变成现实。
1...8990919293...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