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陈抒涵是在知青点呆过的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挺文静的,管理风格却是非常泼辣。曾有一个新招进来的小伙子欺负陈抒涵是个女性,故意光着膀子,露出一身肌肉,想吓唬一下她。陈抒涵二话不说,上前就是一脚,直接把对方踹翻,然后踩在他的背上,愣是让他连喊了10声姑奶奶饶命,这才放过了他。其他员工见此情景,哪还有敢和她犯冲的,一个个都乖乖地听从指挥,遵守她制订的各项规章。

    除了招收待业青年当服务员之外,陈抒涵还辗转地托人请到了几位退休的大厨,给予很高的薪水,请他们出山,到春天酒楼来掌勺。她与大厨们共同研究开发传统菜谱,推出了近百种招牌菜,让许多吃遍八方的单位领导都叹为观止,春天酒楼也因此而成为许多单位指定的接待餐厅。

    春天酒楼的名气做起来,还真有人质疑过酒楼的所有制性质问题,说一家私营的餐馆办这么大的规模,是不是符合规定。无所不能的有关部门向杨桥街办打电话质疑,街办主任何春梅告诉对方,这家酒楼根本就不是什么私营餐馆,而是合资企业,人家德国人都专门来看过的。听说事涉合资企业,也就没人敢再说三道四了。即便有人觉得此事背后有蹊跷,也不会深究,毕竟能够找到一个德国人来背书的餐馆,绝对是不简单的。

    看起来,这张虎皮还得继续披下去啊。冯啸辰笑着说道。

    陈抒涵道:可不是吗,合资公司的这个名头太重要了,要不咱们把餐馆开得这么大,树大招风,肯定会出事的。对了,啸辰,我还想问问你呢,咱们酒楼挂着辰宇公司的牌子,是不是要交一些管理费啊?

    冯啸辰想了想,说道:交一点也好,主要是堵一堵县里那些人的嘴,德国人那边嘛倒不会在乎这点钱。至于金额嘛,对了,咱们这半年到底赚了多少钱?

    赚得多了。陈抒涵压低了声音,又瞥了冯立一眼,不知道这些事情当着冯立的面说是不是合适。见冯啸辰没有吱声,她才继续说道:详细的账目我正在做,我们这半年的营业额是27万多,买菜,水电,加上职工的工资,对了,还有付给杨桥街道的租金卫生费之类的,加起来不到12万,所以

    那这半年酒楼岂不是赚了15万?冯立先把数字算出来了,不由惊得瞠目结舌。

    酒楼的经营,原来说好是由陈抒涵和冯凌宇一起负责的。这半年多,冯凌宇被打发到桐川去了,自然也就不再参与酒楼的日常事务。何雪珍也不在新岭,冯立是个当老师的,也不会主动去打听酒楼赚了多少钱。陈抒涵不清楚冯家的经济关系,她只对冯啸辰负责,所以没有向冯立夫妇透露过酒楼的收益。

    冯立夫妇偶尔也会在私底下猜测酒楼能够赚到多少钱。看到酒楼每天宾客盈门,他们觉得没准一个月能赚到五六千块钱的利润,这样一个数字就已经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了。现在陈抒涵揭开了谜底,说半年多时间就赚了15万,相当于一个月有2万多的利润,抵得上冯立夫妇10年的收入,怎能不让冯立吃惊。

    嗯,不错不错。冯啸辰点点头赞道,他的语气比冯立可平淡得多了,明显是没把15万的利润当成一回事。

    陈姐,我是这样考虑的。冯啸辰道,今年,咱们给辰宇公司交2000块钱的管理费。余下的钱呢,留出70,差不多是10万块钱吧,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留在账上。余下的5万,你拿2万,我拿3万,你看怎么样?

    前面的我都赞成,但分红这块,我应该是拿20的,所以给我1万就好了陈抒涵说到这里,忸怩了一下,又说道:其实我拿20都不应该的

    冯啸辰摇摇头道:陈姐,咱们之间就不用说客套话了。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这个酒楼能够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全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我最初只拿了600块钱出来作为启动资金,除此之外什么事情都没做。这样拿八成的分红,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今天我爸也在这里,我就做一个主,酒楼的股份调整一下,你占40,我家占60。我还是拿大头,占你一点便宜,你看怎么样?

    这不行!真的不行!陈抒涵脸都急红了,谁说你没做啥,你想想,如果没有你的个体执照,我们这个酒楼怎么办得起来?还有,现在酒楼也是用着辰宇公司的牌子,如果不是你,辰宇公司怎么会同意让我用他们的牌子的?

    对啊,我出个牌子而已,拿60的股份,已经是很过分了。陈姐,你不会是想以后咱们连朋友都做不成吧?冯啸辰说道。

    小陈,我赞成啸辰的意思,你拿40,一点问题都没有。冯立发话了。

    最初冯啸辰说要请陈抒涵来帮他开饭馆的时候,说起要给陈抒涵20的干股,当时冯立夫妇还有点不情不愿的,觉得凭空拿出20给别人,总有点心疼。可看到春天酒楼真如春笋一般飞速地发展起来,冯立夫妇的想法就发生了变化。

    正如冯啸辰说的,这个酒楼的成长与冯家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全是陈抒涵一个人的功劳。冯立两口子都是厚道人,觉得这样白白占人家的便宜很不合适,怎么也得给人家多一点股份才好。

    从更现实一些的角度来说,冯家对于春天酒楼已经不重要了,陈抒涵如果有别的心思,拿着自己的分红重新去开一家酒楼,也是完全可以的,她有什么必要非要给冯家打工呢?给陈抒涵增加股份,是拴住她的必要手段,这一点,冯啸辰想得很明白,冯立也同样能够想明白。

    趁人之危,用一个很低的条件把朋友骗来给自己打工,一时半会无所谓,时间长了,的确就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冯啸辰两世为人,对于这个道理是非常清楚的。

    冯叔叔,啸辰,这样一来,我成什么人了?陈抒涵纠结地说道。

    冯啸辰道:陈姐,咱们要做一辈子的朋友,利益上的事情分得清楚一点反而更好。你想想看,你在酒楼里没日没夜地打理,最后却只能拿到20的收益。我们一点力气都没出,反而拿了80,时间长了,就算你没什么想法,你家里人不会有怨言吗?

    他们不知道的陈抒涵低声地说道。其实,她母亲和弟弟还真是嘀咕过这事,因为春天酒楼的名气之大,在新岭已经是无人不知。陈抒涵把自己的工资和去年的分红都交给了家里,今年分红在即,家里人早就在盘问她能够拿到多少钱。

    陈抒涵知道,如果她跟家里人说自己只能拿到20的分红,她的母亲弟弟弟媳等等肯定会怂恿她离开春天酒楼,自己单干。她原本打算对家里人撒个谎,说酒楼其实是辰宇公司的产业,而且这半年也没赚多少钱,最后拿个三千两千的回去,也足够让家里人高兴了,毕竟这也抵得上一个级别比较高的双职工家庭的全年收入了。

    纸是包不住火的,今年她能够这样说,明年呢?酒楼的收益是摆在明面上的,有心人计算一下,就能够算出个大概。她自己不会嫌弃20的分红太少,但家里人那边是不好交代的。

    冯啸辰道:陈姐,这件事就不用讨论了,过两天咱们正式签一个协议,把酒楼的股份明确一下。另外,你自己的工资标准也提高一点,就按每月200块钱算吧。以后酒楼经营扩大了,工资再进一步提高。你也看到了,酒楼是很赚钱的生意,以后咱们都会是有钱人,在这些事情上纠缠,就没有意思了。

    真的不合适陈抒涵的声音越来越小,她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冯啸辰了。

    好了,这件事就先这样,我晚上还要去看望一下工学院的闫老师。对了,咱们的酒楼建起来之后,闫老师来吃过饭吗?冯啸辰岔开了话题,问道。

    听冯啸辰说起闫百通,陈抒涵一下子笑了起来:他呀,可真是个馋鬼,三天两头到酒楼来吃饭呢,听说是在辰宇公司那边拿了很高的工资,也能吃得起了。我给你问问,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现在就在酒楼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吃货的春天
    正如陈抒涵说的那样,闫百通果然就在酒楼一层大厅靠窗的一张桌子那里坐着。与他在一起的,还有一位中年女性,据陈抒涵介绍,那是闫百通的夫人,闫百通每次来吃饭都会带着夫人一起来的。

    半年没见,闫百通的体型明显地膨胀了一圈,原先脸上还有些未老先衰的灰色,如今看起来已是红光满面,这恐怕只能解释为春天酒楼的饭菜养人了。

    早在半年前,冯啸辰第一次和闫百通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感觉到这位老闫是个典型的吃货,只是因为当老师收入低,难得有大快朵颐的时候。这半年时间,闫百通在新岭和桐川两个地方来回跑,其中在桐川的日子倒比在新岭要多一些。冯啸辰在杨海帆写给他的信中已经了解到,闫百通帮着公司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还拿出了几个不错的设计。杨海帆按照冯啸辰的吩咐,对于闫百通做出的贡献一律给予重奖。闫百通前前后后从公司拿到的奖金也有两三千块钱,至少在吃饭这个问题上,他已经不再需要省钱了。

    陈抒涵还告诉冯啸辰,他建议的贵宾卡的制度,春天酒楼已经在实行了。闫百通因为是冯啸辰介绍来的朋友,又在辰宇公司工作,所以陈抒涵真的给他发了一张白金卡,能够享受七折优惠。闫百通的夫人不太会做饭,闫百通嫌家里的饭菜不好吃,所以经常跑到春天酒楼来开荤。

    冯啸辰让冯立先骑车回家去,又让陈抒涵不必陪他,自己一个人径向闫百通坐的那桌走去。闫百通和夫人倒也没有特别奢侈,只是要了两个菜下饭吃。闫百通面前还摆着一个小酒杯,旁边有一个装了半瓶酒的酒瓶子。他并不酗酒,每顿饭也就是喝个一两酒左右,这个酒瓶子是他从家里带过来的。那年代也没有收开瓶费的说法,他每次都是自己带酒过来,相当于把酒楼当成自家的食堂了。

    闫老师,吃着呢?冯啸辰大大咧咧地向闫百通打着招呼,然后拉过一把椅子,在桌边坐下,向闫夫人也招呼了一声,道:师母,您好,我叫冯啸辰,是闫老师的学生。

    是冯处长啊,你啥时候来的?闫百通看到冯啸辰,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又向夫人介绍道:淑芝,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小冯处长,辰宇公司就是他引进进来的。

    哦,是小冯处长,你好你好!闫夫人连忙向冯啸辰问候着。自从丈夫给辰宇公司干活之后,家里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不但有钱三天两头地来下下馆子,闫夫人自己还做了好几身不错的衣服,在单位同事那里赚够了羡慕。对于给丈夫提供了这么好机会的人,她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的。只是她从前虽然也听闫百通说过冯啸辰非常年轻,却不料会年轻到这个程度,心里不禁有些惊讶。

    闫老师气色好多了。冯啸辰笑嘻嘻地对闫百通说道。

    此言一出,闫百通的老脸顿时就红得不成样子了,也不知道是酒劲上来了,还是别的原因。闫夫人倒是笑着揭发道:小冯处长,你不知道,老闫这家伙,什么都好,就是这张嘴太刁了。过去总嫌我做的饭不好吃,想到外面吃饭,又花不起钱。这不,你给他介绍到辰宇公司去帮忙,那边也挺客气,时不时给点劳务费啥的,都补贴到他这张嘴上了,你说他的气色能不好吗?

    的确是吃得好了一点。闫百通有些狼狈地解释道,吃惯了粗茶淡饭的人,突然有个大吃大喝的机会,而且持续半年时间,增肥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关于闫百通发福这件事,在工学院的同事里早已成了一个善意的笑柄,现在被冯啸辰一语道破,他岂能不觉得尴尬。

    主要是杨总经理那边非常客气,每次我到桐川去,他都要交代小食堂专门给我做吃的,一日三餐不算,晚上还要再加一道夜宵,唉,医生说我都有点脂肪肝了。闫百通苦闷地说道,说完,不等冯啸辰接过话头,他又赶紧岔开,问道:冯处长,你啥时候回来的,这趟回来,得过完年再回京城吧?

    我是今天下午刚到的。冯啸辰道,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桐川,就剩下我爸和我在新岭,所以我就领着我爸到这吃饭来了,正巧听说你也在这。

    闫百通道:嗯嗯,我也是前天才从桐川回来的,这不,就带你师母到这吃饭来了。家里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我们老两口也懒得开伙。

    冯啸辰自然不会去揭穿闫百通的谎话,吃货这种生物,在后世可以大言不惭地自我标榜,在当年则是很受人鄙视的。其实冯啸辰觉得喜欢吃点美食不算什么缺点,总好过有些人赚了钱之后犯生活错误吧?有关闫百通的工作情况,冯啸辰听杨海帆介绍过一些,他原本打算晚上专程去找一趟闫百通的,现在碰上了,正好聊一聊。

    闫老师,在桐川那边的工作,还顺心吧?冯啸辰问道。

    顺心,非常顺心。闫百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人家外企就是外企啊,工作作风就是比咱们要扎实。我说要做什么实验,花多少钱,杨经理二话不说,马上就签字。实验室里出了成果,杨经理和陈总工马上就会拿到车间去做试生产。有时候我跟杨经理说,是不是要再讨论一下,看看这个设计好不好。你猜杨经理说啥?时间就是金钱,我们要争分夺秒。

    冯啸辰笑了,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还是他说给杨海帆听的,杨海帆学得倒是挺快。不过,闫百通是有本事的人,他敢拿出来的设计,本身就是很过硬的,杨海帆也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直接拿到车间去做试生产。杨海帆告诉过冯啸辰,闫百通设计的几种轴承,都已经由公司在欧洲申请了专利,市场上的反响也非常不错。至于收益,目前还存在公司的账上,要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才会和闫百通结算,现在给他太多的钱,工学院方面会找他麻烦的。

    我听杨经理说过了,闫老师工作非常认真,经常一干就是大半夜,不注意休息。对了,师母,以后闫老师去桐川的时候,你如果没什么事,也跟着一块去玩玩吧,也好有人照顾一下闫老师。桐川那个地方,风景还是很不错的。冯啸辰对闫夫人说道。

    他呀,就是这个性子,过去在学校做实验也是一做就做到大半夜。不过因为学校里经费也不多,他有些实验做不了,回到家还拿我撒气呢。闫夫人用嗔怪的口吻说道。

    时不我待啊。闫百通感慨道,小冯,你还年轻,不能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想法。我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还能干几年啊?原来没设备,没实验材料,写出了文章连发表的版面费都没有,那才叫着急啊。现在条件这么好,想做什么实验都能够做,想发文章有公司帮着出钱,我只愁没有分身法,不能同时干五件事情呢。

    我告诉你,我现在起码有50个好的想法,都让我的那些学生在做着实验呢。等这些文章写出来,再一发表,哼哼

    说到最后的时候,闫百通的脸上泛出了得意的光芒,估计那潜台词就是说自己会如何如何牛叉吧。时下国内还没有唯sci的风气,不过如果真的能够在国外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几十篇文章,闫百通恐怕想装低调都不成了,绝对是南江省头号学术权威。

    老闫,你就别吹了!闫夫人看不下去了,隔着桌子瞪了闫百通一眼,然后说道:没有人家小冯处长给你介绍,你能有今天这样的机会吗?你光顾着自己喝酒,怎么也得敬小冯处长一杯吧?

    对对对,得敬小冯一杯。闫百通这才反应过来,他向服务员打了个手势,让服务员帮他拿来一个酒杯,然后端起酒瓶子,分别给冯啸辰和自己都倒满了一杯酒,接着便端起自己的酒杯,向冯啸辰说道:小冯处长,这杯酒,是我老闫敬你的。辰宇公司那边的事情,我心里也明白,不是你打了招呼,他们也不可能给我这么多方便。

    冯啸辰端起杯子,说道:闫老师,你敬我,我可不敢当。辰宇公司和你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没有你带着学生去帮忙,他们也没这么快掌握德国人的技术。我都已经听说了,你和你的那几个学生做的工作都非常出色,杨经理还专门让我向你打听一下,你那些学生里,有没有想到辰宇公司去工作的,他愿意高薪聘用呢。

    这个嘛闫百通把杯子又放了下来,苦恼地说道:这件事,杨经理也向我说起过,不过,你也知道的,现在学校里的分配都是由国家定的,学生哪有选择权。再说,辰宇公司毕竟是合资企业,还是不如国企稳定吧,所以,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你说是不是?

    哈哈,明白明白。冯啸辰笑道,他向闫百通举了举杯子,一饮而尽,然后便岔开这个话题,与闫百通聊起轴承的事情来了。170120 06:45:28



第一百九十九章 轴承大王
    知道闫百通在辰宇公司干得挺开心,冯啸辰也就放心了。聊天的过程中,闫百通还向冯啸辰暗示,有几个在工学院里和他关系不错的教授,看到他的生活明显改善,而且科研成果迭出,也有意想给辰宇公司干点活。

    冯啸辰问了一下这些教授的情况,然后告诉闫百通,他可以把这几位教授带到桐川去试一试,如果杨海帆他们觉得这些教授水平不错,也用得上,自然也就会接纳他们了。闫百通连连点头,表示过完年就来安排这件事。

    第二天,冯啸辰去省冶金厅转了一圈,乔子远刘惠民等人见了冯啸辰,热情又比过去多了几分。冯啸辰原先在国家经委冶金局只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现在到了重装办,却有了一个副处长的衔,明眼人一看都知道他将是前途无量的。虽然大家没听说过什么莫欺少年穷的台词,但这个道理是谁都明白的。

    因为热轧机的引进合同刚刚签完,具体的设计和设备制造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南江这边还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冯啸辰以重装办代表的身份,听取了南江省冶金厅和南江钢铁厂方面对于这个项目的报告,做了一些重要指示,这项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因为冯啸辰就是南江本地人,冶金厅也就没说什么给他安排消遣娱乐项目的事情,只是说如果他在南江期间有什么麻烦的事情,可以尽管找冶金厅帮忙解决。
1...9899100101102...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