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武照诸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春诵夏弦

    裴浩精力高度集中,将少林棍法使得无比刚猛的同时,也兼具着一股混圆如意的意蕴,并不是一味的刚。是以他的劲道中颇有几分刚柔并济的味道,也更加难缠,让纳兰元述很是头疼,暗道自己为什么用的不是更加曲直如意的布棍。

    不过到底还是纳兰元述的技击经验更加丰富,在久战不下之时,他突然有意卖了一个破绽,等裴浩以为他将要力竭,加快攻势的时候,纳兰元述则是瞬间抓住了机会,于电光火石间长棍一抖,犹如蛟龙出海,又似毒蛇出动,直接“砰”的一声点在裴浩肩头。

    裴浩闷哼一声,笔挺的身躯受到这股力道袭来,不禁猛地后撤一步,只是他立刻就反应了过来,险险避过了纳兰元述紧接下来乘胜追击的一棍,脸上却是毫不变色,反手就是挥棍回攻上去。

    “怎么可能”

    见对方中了他一棍,还能若无其事地展开反击,纳兰元述大吃了一惊,手上长棍连忙一横一挡,将裴浩的棍身格开,同时脚下一动向前猛地一窜,棍影连绵劲气呼啸,立即重新将裴浩周身笼罩。

    砰砰砰……

    &




第四十六章 北行
    从衙门回来之后,便代表着他们这一趟省城之行诸事已了,然而在客栈中,当黄飞鸿提出明日一早便坐火轮车回佛山的时候,裴浩说出的话却是让他大为震惊。

    “什么阿浩你想外出游历”黄飞鸿脸上全是错愕之色。

    十三姨和梁宽也是十分惊诧,万万没有料到他会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没错师傅,今日弟子与那九宫真人还有提督大人轮番交手,收获极大,所以才临时有了这种想法,想要出门闯荡,前去会一会各方的高手,印证自身所学,以提高自己的武功修为。”裴浩坦然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嗯……如此也好!”

    沉吟了好一阵之后,经过郑重的考虑,黄飞鸿倒也没有表示反对。

    今日这两场战斗他都在场,也亲眼目睹了自己这位弟子如今的实力,按照一般武林中的标准而言,他基本已经达到了出师的水准。并且裴浩的功夫,也的确到达了一个瓶颈的阶段,只靠苦练下去的话,进步十分缓慢,唯有多与人交手,才能快速获得成长。

    再者,他自己当初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自然能理解裴浩的想法。

    “好,阿浩你既然有这样的想法,为师自当支持。不过出门在外,一切都要小心,知道吗”黄飞鸿叮嘱道。他知道裴浩虽然年纪不大,但为人处事极为老成,倒也能够让他放心。

    “是,师傅,弟子明白。”裴浩郑重点头。

    随后,黄飞鸿又问起了他初步的目的地,裴浩则是回答,自己打算前往北方。

    裴浩十分清楚,在如今清末民初这个时代,正是国术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形意、太极和八卦这三大流派,之中更是涌现了许多名传后世的宗师级人物,甚至比起他的师傅黄飞鸿,只怕还要强出许多!

    并且除了内家拳的三大家之外,北方还有着许多的拳术流派,各路身怀绝技的好手更是数不胜数,相信到了那里,有机会与那些拳术名家切磋交流,当能对他武艺的提升有着极大帮助。

    “北方么倒确实是个好去处。”

    黄飞鸿出身名门,自是知道北方是许多拳种的发源之地,整体水准也要在南方武林之上,对提高武艺来说,是个绝佳的去处。

    另外那边此时仍然是朝廷的控制范围,洋人的势力相对于南方这边来说也要弱上一些,只要不是在那边胡作非为的话,倒是不惧安全会受到威胁。

    在同意裴浩前往北方历练之后,黄飞鸿随后也就将北方武林的一些禁忌,还有他所知道的一些事情详细告诉了裴浩,并嘱咐他一切小心为上,万不可随意生事。

    既然连黄飞鸿都同意了,十三姨和梁宽自然也说不了什么,只能让他出门在外多注意安全,然后多给宝芝林写信,保持联络等等。

    次日一早,在将黄飞鸿他们送上返回佛山的火车,并向他们拜别了之后,裴浩则是独自登上了另一趟相反方向的列车,正式出发前往北地。

    此时的他,拳法武艺几乎已经有黄飞鸿八成的水准,而单论体魄和力量,甚至还要在黄飞鸿之上,这武林之中已经是能够开宗立派,自成一家的水准,所以这也是黄飞鸿放心让他一个人出来闯荡的原因。

    由于这个时代的火轮车速度极慢,路线更加复杂,不可能直达北方,是



第四十七章 虎痴
    裴浩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从湖南一路打到湖北,遍寻各地武术名家切磋武艺,倒也闯下了不小的名堂。

    一开始,许多拳师被他找上门来,倒是并未在意,毕竟裴浩的年龄太具有欺骗性。然而等到他们见了裴浩出手,才大吃一惊,谁也没想到,一个毛头小子竟有如此实力,几乎不比一些成名多年的武林高手来得稍差,堪称少年宗师。

    而在他自报来历,知道他是出自名震南方武林的佛山黄飞鸿门下之后,没多久,裴浩的名气便跟着响亮了起来。之后随着他一路转战,拜会了两湖地区不下数十位的武术名家,更是渐渐得了个“小虎痴”的名号。

    之所以称他为“虎痴”,倒不是说裴浩长得像许褚,而是因为他擅使虎鹤双形拳,打法风格又是异常凶猛,刚烈至极,便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再加上他不断拜会各门各家,招人切磋挑战,显然是个武痴,至于那个小字,则是指他年龄不大,所以合起来便得了个“小虎痴”的诨号。而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人根据他的姓氏,索性称他为“裴虎”。

    到了后来,当他每到一处,报上姓名之后,旁人都对他热情客气了许多,对于他提出的切磋请求,大多也都爽快答应下来,毕竟“小虎痴”的名头在那里摆着,再加上对方的师傅又是黄飞鸿这位南拳宗师,即便输了也不算丢人。

    这也是因为裴浩与人切磋之时,向来都是点到为止,极少伤人,更不会踩人招牌,落人脸面,所以就算是输了也不至遭到奚落,声名扫地。是以到了后面,能被裴浩找上门,反倒属于是一种认可,算得上是一方高手的认证了。

    甚至裴浩偶尔到了一些地方,还有当地乡绅热情招待,想要重金聘请他为护院武师,只是一一被他婉拒了而已。

    没办法,这个时代武术宗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除了少数甘愿充当朝廷鹰犬,为满清效力的人,更多人都是从事着保镖护院这类的工作,只能勉强糊口而已。

    经过这半年的切磋挑战以来,裴浩武艺再次大涨,就算是比起他师傅黄飞鸿来,恐怕也已经只强不弱。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武林各派,并不如他一开始所想象的那般难打交道,许多武术名家对各种技艺并不蔽帚自珍,更十分乐意与人切磋交流,可以说得上为他大开了方便之门,相比起来,反倒广东那边的南方武林要保守得多,讲究和忌讳也更多。

    在这期间,裴浩也结交了一些两湖区域的武林朋友,那些人告诉他,以他现在的实力,想要再进一步的话,最好是去河北请教一下形意、太极、八卦这三大家的内家拳宗师,尤其是一位叫做郭云深的形意大宗师,听说进来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有关劲道变化的理论,若是能得到他的指点,想来必能使他的实力再次得到突飞猛进。

    只是他们也提醒了裴浩,南北武林之间彼此关系并不算太融洽,他要是还像现在这样一路打到北方去,只怕到时候找他麻烦的人会有不少。

    麻烦和挑战什么的,裴浩倒不在意,但对于郭云深这个名字,他却是如雷贯耳!

    这位形意大宗师为河北深县马庄人,也是清末时期最知名的拳术名家之一,昼夜练习数十年,深得形意拳之精义,有“



第四十八章 郭云深的指点
    之所以这么顺利,不得不说也和裴浩近来的名声有关。

    尽管他的名号还未在北方武林这边彻底传开,少有人知,不过巧的是他所找到的这位郭老徒孙,近日正好才去了一趟南方访友归来,而他的那位朋友刚好又被裴浩上门拜会过,这才从其口中知道了裴浩之名。

    听到是最近在南方声名鹊起的“小虎痴”来了,郭老这位徒孙对他的态度自然有所不同,倒不是说出于他的名声有意恭维他,而是大家同为武林中人,对方也非无名之辈,当然不能等闲对待。

    在对方为他通报引荐之后,没多久,裴浩就见到了郭云深这位名传后世的形意大宗师,堪称近代武林泰山北斗的人物。

    “晚辈佛山黄飞鸿门下弟子裴浩,拜见郭老前辈!”

    被带到一座小院之中,见到郭云深后,裴浩当即便恭恭敬敬地向这名老人行了一个大礼。

    郭老爷子一身素白的布衣,发须花白,满脸皱纹,尽管看上去十分老态龙钟,但一双眼睛却是充满了神采,闻言稍稍沉吟了一下:“佛山黄飞鸿,似乎是黄麒英之子吧”

    “郭老前辈好记性,黄麒英正是晚辈师公。”裴浩点头道。

    “唔……记得数年前,黄麒英还曾来此拜会过我,他近来可好”郭云深问道。

    听他问起黄麒英,裴浩自然不会告诉他自己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位师公,只好拱手道:“师公他老人家如今常住京城,一切都好,有劳郭老前辈挂念。”

    “甚好。”郭云深淡淡点了点头。他与黄麒英虽然相交不深,但彼此年龄相仿,也曾有过数面之缘,再加上黄麒英长期在南方赠医施药,侠名远播,郭云深对他倒是印象极好,连带着对裴浩也是十分和善。

    随后,裴浩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来意,希望能够得到他这位内家拳大宗师的指点,请教他有关内家拳中劲道变化之道,以及如何提升自己实力。

    对此,郭云深并没有感到太过意外,也未拒他所请,反倒是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在让裴浩将自己所学的拳术一一展示出来,等他演示完毕之后,郭云深也就对他现在的层次有了一个准确的了解。不过郭云深并未立即指点裴浩如何进步,而是为他详述起了一套自身大半生来所总结出的理论来。

    按照郭云深的说法,武学的修练应该分为“劲”、“技”、“体”三个部分,正好对应着道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三层道理。

    “劲”有三种练法,分别为明劲、暗劲和化劲。

    明劲,即拳之刚劲,也是绝大多数习武者所在的层次,以肌肉的力量形成爆发之力,意刚劲短。

    暗劲,则为拳之柔劲,意深劲长,滔滔不绝,具有穿透性。

    至于化劲,便是将暗劲练到至柔至顺,以致刚柔互用,生化自由,神意驭之,自然合道。

    “明劲暗劲化劲,原来出处是在这里!”

    听到这些十分熟悉的词汇,裴浩立刻就反应过来,这套理论,不就是由这位郭老爷子整理划分出来的武学境界吗

    只是由于这套理论才刚刚创立出来不久,再这个时代信息闭塞,还没有彻底传播开来,是以裴浩一直没有从他师傅黄飞鸿口中听到过相关道理,还以为真实的拳术里面并没有这些东西。



第四十九章 暗劲打人如过电
    郭云深丝毫没有吝啬自己的武道经验,以其高深的境界,还有无比渊博的内家拳知识,一点一点为裴浩讲解着种种疑惑之处。

    而裴浩的悟性之高,则是让郭云深大为惊叹,这样可怕的天赋,他几乎只在一个人身上看到过,那就是他的得意弟子孙禄堂。

    如今他的这位弟子已经青出于蓝,修为还要在他之上,在武林中也创下了偌大的名头,威望不小。

    只是郭云深隐隐有一种感觉,或许裴浩此子,天资还要超过孙禄堂!

    毕竟孙禄堂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可远远没有裴浩这么强,不到十六岁的年纪就已经达到了明劲巅峰,而以他强大的体质和悟性,未来能走到哪一步去,当真没人可以预料!

    出于这种强烈的震撼,郭云深不禁突然起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自己或者还可以再收一个弟子

    虽然他已经快满八十高龄,早就力不从心,已无再收弟子之意,但裴浩天资之高,实在是块难得的良才美玉,却是让他生出了惜才之心,这才冒出了收他为关门弟子的想法。

    就在他提出此意,问裴浩是否愿意拜他为师之后,裴浩不禁更为惊喜,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答应了下来。

    尽管他已有师门,但武术界向来达者为师,也不忌讳多拜几个师傅,正所谓“一处投师百处学艺”,就像黄飞鸿虽有家传武艺在身,但也曾拜铁桥三之徒林福成为师,学习铁线拳、飞砣等绝技,以及在宋辉镗处学习腿法一样。

    在当今这个时代,武术界基本已经意识到过去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是一种落后,自然也就将这种陋习给渐渐摒弃,那些已经成名的武术名家,也极少只有一个师傅,几乎都是在精修一门的同时,也会广博学习其他拳种。

    就拿郭云深的得意弟子孙禄堂来说,他最早拜的是郭云深的弟子李魁元为师,后来由于太过出类拔萃,李魁元自感无力教导,便又将他推荐到了自己师傅郭云深门下继续深造。随后在将形意真功学到手后,孙禄堂还不满足,又到北京跟随八卦掌名师程廷华学艺,之后还拜了太极名家郝为真为师,这才将形意、八卦、太极三家融为一炉,成就了“武圣”之名。

    于是出乎意料的,裴浩便拜在了郭云深门下,成为了他最小的关门弟子。不过为了表示对前一位授业恩师黄飞鸿的尊重,裴浩也特意手书了一封信函寄回佛山,告知他此事。

    而郭云深亦表示出了对裴浩的极大重视,还特意派人去通知了李魁元、许占鳌、钱砚堂等几个传人,再加上得意弟子孙禄堂以及他的亲子郭深,让他们下月尽可能赶回深县一趟,前来参观裴浩的拜师礼。

    见郭师如此隆重其事,裴浩可谓受宠若惊。要知道那些人,无一不是形意一门的巨擎,后世响当当,堪称祖师爷级别的人物,如今让他们特意从外地赶来观看自己拜师,他心里还真有几分忐忑。

    不过他也知道,武林中人对于拜师一事向来十分看重,在向郭云深劝说两次无果之后,也就不再多提。

    在这期间,裴浩在郭师的指点下,总算是成功归纳了一身所学,重新找到了武道上前进的方向,甚至就连一些猛虎炼体拳上困惑已久之处,也得到了解答,可谓豁然开朗。

    就在他缓缓消化着这些东西,将其慢慢与自身武艺相融合的时候,郭云深的一干弟子在受到消息之后,也迅速赶了回来。但颇为遗憾的是



第五十章 三体式与二十四法
    何谓暗劲,在与那位钱砚堂师兄交手过之后,裴浩便懂了。

    据师傅郭云深说,内家拳中分别有三步功夫,便是易骨、易筋、易髓,分别是锻炼骨骼,筋肉,还有骨髓。而前两步功夫,骨骼和筋络还有肌肉都好锻炼,唯独只有骨髓最难锻炼到。

    如他现在的明劲巅峰,完成了前两步练法,已经算得上是一方高手了,但真正要以武通神,达到神乎其神,脱胎换骨的地步,就非要有完成第三步易髓的功夫不可。

    在人体中,骨髓的功能是造血,拳术练到了骨髓,便等于全身大换血,“易髓”二字代表的便是脱胎换骨的意思。

    郭云深也说了,以他现在功夫,并不难领悟暗劲的奥秘,但是绝不轻易施展,因为发暗劲是极为消耗体力的,如果没有修炼到易髓的那一步,暗劲便不能多发,否则会损耗心力,身体不出几年就会垮掉。

    裴浩明白,所谓的损耗心力,其实就是心脏衰竭之意,毕竟暗劲对身体的负荷极大,如果贸然施展,没等功夫练出来,只怕人就已经先废了。
1...1011121314...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