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照诸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春诵夏弦
至于如何练髓,在不久之后,裴浩也得到了真传,便是形意一门特有的“虎豹雷音”之法。
为了更加让他便于理解,郭云深还特意找来了一只猫,因为猫跟虎豹是一样的,平时总哼着“嗯”的一股音响个不停。裴浩从他手中接过猫,仔细听去,果然听到了它的体内有“嗯”声在轻微作响,而且抱猫的两手上都有震动。
郭云深解释,练拳练到一定程度,骨骼筋肉都已爽利坚实,此时功夫要向身内走,就是要沁进五脏六腑。但这一步很难,就要用发声来接引一下,声音由内向外,劲力由外向内,里应外合一下,功夫方能成就。
所谓雷音,也不是打雷的霹雳一声,而是下雨前,天空中隐隐的雷音,似有似无,却很深沉,正是拳语中“天地激荡,其音如雷”的道理。
虎豹雷音的具体练法,便是要控制自己身体上的每一处骨骼,肌肉,皮肤,五脏六腑,一同有规律的轻微颤动,然后将所有的颤动声音汇聚起来,响成轻微的一片,好像天空中闷雷的滚过,进而融入自身的骨髓之中。
因为裴浩乃是带艺投师,并且已经有了不浅的根基,所以他的练法自然和普通人循序渐进的练法不同。不过在正式传授他虎豹雷音之前,郭云深还是先将形意拳中的三体式桩功和基础的五行拳,以及二十四法教给了他,让他先练上一个月再说。
在第一个月里,裴浩没有练习其他技艺,除了每日修炼三体式,便是在反复练习形意拳中最基础的五行拳法。
而在练拳的同时,裴浩还得保持头顶身正、脊背挺直、肩垂肘圆、膝顶趾抓这几个姿势。这种特殊的姿势在拳术中有一个名堂,叫做“身具五弓”,同时也是形意拳的基本功架的“八须”,必须具备顶、扣、抱、圆、摆、垂、曲、挺八个基本特征。
这“八须”每个字有都三个要诀,分别为三顶三扣三抱三圆三摆三垂三曲三挺,同时也属于是三体式的要领,故合计为“二十四法”!
除了“八须”之外,二十四法还讲究“九要”、“八论”、“四梢”
第五十一章 虎豹雷音
第一个月里,除了三体式与二十四法之外,裴浩练得最多的就是五行拳。
五行拳,乃是基于形意劈、崩、钻、炮、横五种基本拳法的和称,而这五种拳法,又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还对应着人体的肺、肝、心、肾、脾,所以修炼五行拳,也有利于锻炼人体五脏。
就拿其中的劈拳来说,与肺相对应,练习劈拳就等于锻炼了肺,劈拳的劲锻炼得和顺,则肺气就和润,而劲练得有误,则反之有害,属于练拳出偏,伤气又伤身。
这种道理,也和裴浩在宝芝林所学的医术不谋而合。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命以气为主,气和则身体强壮,气不和则身体虚弱,身体虚弱则病生,而拳也必会练不好。所以修炼五行拳便是要以劈拳着手,以保证肺气和润,身强体壮。
正所谓一拳通即万拳通,内家拳不管各门各家,在拳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能彼此融会贯通,而裴浩有着一身南拳根基,兼少林与洪拳两家之长,再转修形意自然不在话下。
就拿五行拳来说,只要学会了五行之首的劈拳,再练另外的崩、钻、炮、横四行就会容易的多,练好了五行拳,再学进一步的十二形则会更加容易上手,如同水到渠成。
就像是形意一派的门徒,在有了形意拳的基础下,再去学习八卦掌或是太极拳,也是轻而易举,很容易融会贯通,不会产生冲突,亦是这样的道理。
有着一身明劲巅峰的技艺,裴浩在形意五行拳一道上手极快,只是这门拳术练的是体,而并不是技,属于日积月累的水磨功夫,并不是那么快就能有所成果,必须要经过天长地久的坚持修习,才能见到成效。
不过也正如裴浩一开始所推测的那般,锻炼人体的其他部位,果然能使他在猛虎炼体拳上得到精进,可谓令他无比惊喜。单单只是这一门锻炼五脏的五行拳,就已经让他有了巨大的收获。
而更让他高兴的,则是郭云深随后传他的虎豹雷音。
这门功夫,属于形意拳中的不传之秘,乃是最后一步“易髓”的关键,对猛虎炼体拳促进更大!
之所以用虎豹雷音命名,便是因为这种大型哺乳动物身上的震颤要比人体强大得多,方能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形意拳祖师是拿虎豹来做比喻,阐述其中的真理。至于雷音,则的是将人身各部位串联起来,高速密集震颤时产生的生理反应,开始是嗡嗡声,随着功夫加深,变成了隆隆声。
虎豹雷音便是用这种近似虎豹一般的颤动之法,来进行炼髓,增强己身。
在郭云深的指点下,裴浩花了好几日的时间,一点一点利用体内的骨骼,筋肉,脏腑,一齐有规律的进行轻微的震颤,最后随着他的渐渐找到感觉,缓缓发劲,他全身上下的所有骨骼顿时轻微地响成了一片。
“师傅,我终于练成了!”
在感受到传说中的虎豹雷音最终在自己身体中细微传出之后,裴浩当即谨慎地撤去劲力,兴奋地狂喊出来。
“好,浩儿你果然天资聪颖,有了这一步功夫,你已经算是摸到了练神还虚的门槛,将来成就化劲不在话下!”
郭云深更是高兴,他这位关门弟子的天赋实在出众,体质更是远胜常人,他现在更加坚信,裴浩未来的成就还要在他
第五十二章 抖大枪
时间,就在这种习武读书的过程中飞速度过,不知不觉又是半年过去。
与此同时,外界也正是那场变法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各地都响起了“变法强国”的口号,就连对此并无多少关心的裴浩都有耳闻,可以说闹得轰轰烈烈。
不过裴浩对这一切并不在意,在这半年里,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白天练拳,晚上读书,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郭云深所整理提炼出来的武道理论,其中许多都跟道学学说脱不了关系,裴浩想要完全明悟,就不得不去研究相关道家经义,是以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在这期间,郭云深在见到裴浩修行的效率和勤奋远超常人,只是练拳半年,就能抵得上他以往所收那些弟子几年的进度,感叹之余,这一天也不禁将裴浩叫了过来,打算把形意拳剩下的打法和形意十二形传给他。
郭家练武的院子中,郭云深道:“浩儿,你进门时间也不短了,该知道形意拳分为练法和打法两个部分,你过去练的,都是形意拳的练法,从今天开始,我来教你真正的打法!”
“形意拳的打法,有五种拳架和十二种身法,也就是五行拳和十二形。而你所练的五行拳,在打法上有五种发劲运力的方式,一是劈拳,运劲就和抡斧头劈柴的一抽一砍相似;二是崩拳,运劲要像大枪一样扎出去、捅出去;三是钻拳,运劲的时候,拳头要有一股晃动的劲,像毒蛇突然蹿起咬人;四是炮拳,要有一股炸力,运劲的时候,全身骨节都要剧烈跳动,好像出膛的炮弹凌空下击;五是横拳,这是贴身拳,和回身掌一样,都是用一股甩劲,全身上下都甩。敌人只要一贴身,就要被你甩出去,这里面也蕴含了摔跤的跤法。”
郭云深一边讲解,一边将五种拳架详细演练,裴浩则是满脸肃然,无比专注地吸收这一切,用心观看他每一个拳架,以及腰腿发力的方法。
不过他在五行拳的练法上沉浸了已有半年时光,如今再学打法自然毫不费力,只是半日的功夫,就已经学会了这五种拳架的运劲之法。
随后,郭云深又传了裴浩形意拳中的十二种身法,分别是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这十二形,乃是形意一派最核心的拳术,要求象其形、取其意,亦是一门出手生猛,招法毒辣的拳法。
十二形属于五行拳之上的进阶拳法,自然比五行拳复杂许多,即便以裴浩的一身根基,也花了七八日时间,才把各种变化的姿势,转换的要点,发劲的方法,力量的调节都了解了个透彻,算是初步学会了这十二形。
“好,五行拳和十二形的精髓你已经懂了,剩下的就是靠自己日后慢慢去领悟,现在我来教你抖大枪!”
在这位弟子将十二形练入门后,郭云深这一天又教起了他新的东西,到兵器架前拿起了一根比人还高的白蜡杆子。
裴浩知道,如今的拳术基本是由古时的枪术演化而来,而长枪术在古代战场是配合马的冲杀,有以一敌百之威,古代的猛将,一杆长枪可以杀进杀出,凶猛凌厉远超过刀、剑等兵器。
他先前曾在古书中读到,宁中十箭不挨一刀,宁中三刀,不挨一枪。便是因为弓箭看似杀伤力最强,但将军一般身穿甲胄,中上数箭只
第五十三章 意外之客
然而虽然懂得了大枪桩的奥秘,但实践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枪杆之上具有极高的弹力,稍微用错一点力道,就会乱颤乱走。
是以听劲才显得格外的重要,既然无法控制,那就去慢慢感受!
大枪枪杆自己会动,那就任由它动,在它动的过程中,再仔细去感受它的频率,感受它的运动方向,去跟着枪杆子运动的方向走,这就是以杆运人的道理。在抖枪的过程中,人身上的僵劲自然而然就被纠正过来了,还会产生一种活性,本能的懂得顺应劲道而变化。
渐渐的,从抖大枪的过程中,裴浩又仿佛体会了一遍感劲运劲控劲的全过程,更觉受益菲浅,甚至是对自身明劲的发力之道也有了极大增益。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抖大枪一道也入了门后,裴浩惊讶地发觉自己的耐力越来越强,运劲使劲的技巧也跟着水涨船高,若是他现在能跟练大枪桩前的自己比试的话,只怕赢面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可见抖大枪对拳术打下根基是何等的重要!
而就在裴浩沉浸在这种练武生涯中的时候,没多久,郭家却是来了几位意外的客人。
这天傍晚,裴浩正借着余晖在院中练着形意十二形,当初为他引荐到郭家的那位郭云深徒孙,如今已是他师侄的人突然前来通报:“小师叔,郭师公在吗李存义师叔带着他的徒弟,还有两位客人拜会师公来了。”
“李存义”
听到这个无比熟悉的名字,裴浩立刻就是心中一动,不自觉停止了练拳。
他自然知道李存义是谁,此人乃是清末民初极为著名的一位武术家,中华武士会的创办人之一,第一个提出武术是“国术”概念的形意拳大宗师,门人弟子众多,论对形意拳推广的功劳,甚至不在自己师傅郭云深之下。
而论辈份,他是另一位形意门巨擎,郭云深师兄刘奇兰的弟子,也是郭云深的师侄,算起来他还该要喊上一声师兄。
想到这里,他立刻对自己那位师侄道:“好,快去请他们进来,我这就去通知师傅。”
说完,他当即转身回屋,通知正在休息的郭云深去了。
听到是李存义来了,郭云深很是高兴,立刻就让裴浩帮他整了整衣衫,然后才走出屋子,去见他们一行人。
李存义是个大约五十上下的汉子,穿着一身灰色长衫,脖子上盘着一根大辫子,胡须花白,不过身体却很健壮,双眼更是炯炯有神。一见到郭云深,立刻就上前行礼:“存义拜见师叔。”
在他身后,还有一位身材短小矮壮的中年人,也是连忙上前行礼:“尚云祥拜见郭师祖。”
听到那个矮壮中年自报姓名,裴浩心中不由得再次一震,尚云祥这个名字,他同样是如雷贯耳!
对方乃是李存义的大弟子,在后世名气比李存义还要大上一些,被公认为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战能力几乎不下于孙禄堂与八极门的李书文,有着“铁脚佛”的绰号。
另外,这个尚云祥还有个与他师傅郭云深一样的称号,叫做“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就可知对方是何等的厉害!
“不必多礼。”郭云深连忙招呼他们起来,笑道:“存义,云祥,你们两个可有些日子没来了啊……”
&nbs
第五十四章 变法的意义
果然,那名年轻人很快便上前拜会了郭云深,并报上了自己的姓名,正是裴浩所猜测的那位历史名人谭嗣同,也即是后来被称作“戊戌六君子”,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名句的那一位。
听到他们打算在这里住上一晚,郭云深自是表示了欢迎,立刻就让府中下人去收拾客房,顺便准备晚饭了。
用完晚餐之后,郭云深又让人沏了热茶,几人才在屋中闲聊起来。
如今变法在全国各处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谭嗣同又是维新派人士,他们所聊的自然是变法这个话题。郭云深虽然年纪大了,但对于变法之说却是十分感兴趣,而谭嗣同见这位名震武林的老前辈询问起如何实行变法,以及变法的可行性,不禁将自己的思想和各种主张一一加以详述,最后更是慷慨陈词地道:“如今国家积弱,接连遭到外国列强欺辱,再不变法图强,只怕会有亡国之忧。学生这次奉旨进京,就是希望能尽其所学,寻求一条强国富民之路!”
听到他一番心怀天下,以救国为任,气猛志锐的话语,郭云深大为欣赏,当场出言夸赞起他来,更嘱咐李存义他们一定要安全护送谭嗣同进京,万不可有任何闪失。
李存义和大刀王五自是郑重应承下来!
厅堂中之中,只有裴浩并不看好谭嗣同此行,有些想要劝他不要去,但却知道定然没办法轻易说服对方。
他知道谭嗣同未来的结局,如果这个时空的历史没有出现偏差的话,变法维新是注定将要失败的,在现今而言,这根本就是一条行不通的路,甚至还有可能为此丢掉性命。
按照历史的记载,谭嗣同进京后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变法就失败了,不但以他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被杀,还有很多参与维新变法的人士都遭到了大肆逮捕。
维新变法为何会失败,在后世看过这一段历史的裴浩自然有所了解,其失败的最根本原因,便是在于皇帝无实权,也无军权,更缺少官员和百姓支持,因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派势力一起,维新派就无法阻挡,很快就被溃败了。
“咦,裴兄弟可是有什么话想说吗”
谭嗣同注意到了裴浩那有些欲言又止的神情,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忍了回去。
闻言,裴浩在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变法一事,困难重重,谭先生即便是安全入了京,只怕前方也有千难万阻,难以成功。”
听到裴浩的话,厅中几人神情全都一变,李存义更是轻喝了一声:“裴师弟不可妄言!”
就连郭云深也微微皱起了眉头,觉得他一个小辈,不该参与进来谈论国事,更遑论还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来。
倒是谭嗣同并未在意,淡淡一笑道:“裴兄弟所言不错,变法之事确有重重阻碍,不过我辈中人自当披荆斩棘,方能救国图存!”
只是见到裴浩依旧不以为然,看样子好像并不认可他的话,谭嗣同脸上原本温润如玉的笑容才渐渐消失,肃然开口:“似乎裴兄弟是不看好我们维新变法”
“谭先生误会了!”裴浩摆了摆手道:“并非是因为变法不好,如今这个世道,也确实是该变一变了。只不过自古以来,变法从来
第五十五章 前往京城
听完谭嗣同的话,裴浩沉默了。
他现在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何对方在历史中会那么受人尊重了,这种勇于担当,矢志报国,乃至舍生取义的精神,根本远远非他所能及,更是他想得太简单,思想太过狭隘了。
何况一直以来,他都只是将自己当作是这个世界的过客,以局外人的眼光在看待一切,又有什么资格来谈论这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