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年过五十的韦文宗虽然早就想顶替他老爹族长的位置,但他老爹身体一直硬朗得很,而且一点让位的意思都没有。今天,这种不满的情绪却几乎消失得一干二净。
他老爹两次对殷清风的分析,让他明显感觉到他和自己老爹之间的差距。他可没自信做得比他老爹还好。他老爹不但将事情分析得非常透彻,而且在没有引起族人纷争的情况下就顺利解决问题。
他很庆幸这次主持接待殷清风的那个人是他老爹。要是换了韦瓒或其他人来主掌大局的话,单就殷清风提出的条件,他们就得争吵几天还不一定有结果,更别说能让殷清风释放出足够的善意。
阆公房的产业都是他在管理的,所以,韦文宗相信他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发言权的,“韦氏不经营瓷器,也无法参考东西两市里那些瓷器的价钱,但韦某还是斗胆的说两句。
首先,淮阳侯这套专用于饮茶的器具精美绝伦不说,还是首次出现在世人眼中,受世人追捧是一定的了。
其次,韦某听说荆湘等地有梅鹿竹、湘妃竹和凤眼竹等名贵品种,但这些竹子都过于纤细并不适合用来装置茶叶。想必淮阳侯正是考虑到这竹筒所使用的品种过于普通,才并匠人在上面雕刻上精美的图案。
这些图案可以有很多种选择。比如,祝福长寿的松柏仙鹤、象征多子多孙的石榴或百子图、寓意君子气节的梅兰竹菊、甚至古人先贤等图案等。
再配合淮阳侯特制的红茶,韦某的估价是,每筒红茶搭配这些茶具,售价为二十贯也可,五十贯也可。”
殷清风越听眼睛越亮,这老儿是个人才啊
就像韦文宗说的那样,新式茶具和茶叶是一个卖点,竹筒上的图案也是一个卖点。这些卖点加在一起,卖家是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
但这还不是殷清风赞赏韦文宗的初衷。
现在把韦文宗的话往下延展了来说,茶具上可以是梅兰图案,而竹菊可以雕刻在竹筒上、石榴在茶具上,百子图在竹筒上、茶具上是蝙蝠的图案、竹筒雕刻成葫芦状、还有七十二贤徒和孔子授徒图搭配在一起...
瓷器和竹筒上的图案可以是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阴文、阳文等等,变化太多太多了。
再加上他以后推出的彩瓷....
但这些是由唐朝人的韦文宗口中说出,那他的商业头脑可就太不简单了!
殷清风忍了忍,笑着对韦纲说道:“不知韦翁是否赞同这些说法”
韦纲那双并不浑浊的双眼,敏锐的察觉到殷清风对他儿子的言论很是满意。心中大定的他同样笑眯眯的说道:“劣子的拙见让淮阳侯贻笑大方了。”
殷清风见韦纲耍滑头,他也避开这个话题,“红茶适合天寒时饮用,所以晚辈又研制出适合暑天解暑时饮用的茶叶,绿茶。”
就在主人们处于群体发愣的时候,殷清风开始清洁之前用过的茶具,然后打开第二个竹筒。
等绿茶泡好后,他示意众人将手中的茶杯清空,然后一一为他们倒上绿茶,“请诸位亲长再次点评一二。”
殷清风自己喝了一口后,对着沉醉在茶香的主人们说道:“饮茶有很多宜处的同时,就像这红茶绿茶分季节一样也有一些忌讳。晚辈将这些都写了下来,今日一并进献给诸位亲长。”
韦氏的这些人就像没听见一样,各自沉浸在各自的心思里。
有的人在想,韦氏如果加盟到其中,每年的收益会如何;有的人在想如果想获得加盟权,韦氏需要付出什么;有的人在想,殷清风这么年少,怎么就能研制出别人想不到的东西;有的人在想,韦氏得到加盟权之后,由哪个支房来管理,又如何分配...
殷清风在寂静的明堂里看了一圈,然后低头慢慢品尝杯中的茶水。
“咳咳。”韦纲唤醒族人后,抱拳向殷清风说道:“老夫斗胆问一句,不知淮阳侯可愿韦氏参与其中”
殷清风望着空空的茶杯,说道:“新式的茶叶,可以卖一百文一斤,也可以卖五十贯一两。若全大唐的百姓都饮用这两种新茶,每日、每月、每年的收益是多少”
他抬起头,看一了眼其他人,再看向韦纲,“韦氏想要参与其中,想要付出多少代价,又能付出多少代价”
所有人心中一震。是啊,殷清风不可能把这么一大笔财富白白的交给他们。他们想参与其中,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殷清风之前说过,大唐的人口将那些奴婢计算在内,大约有四千多近五千万人口。最底层的百姓按三千万算,每年买一贯的茶叶,就是三千万贯;再算上那些富裕的家族,每年最少是五千万贯。这么计算下来,就算他们从中得到一成的收益都是八....八百万...八百万天哪!八百万贯啊!
八百万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不对,韦氏能出得起这样的代价吗要知道,一旦加盟进去,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五年,甚至十年。五年就是四千万贯的收益,十年...
众人越想越心惊,越想越震惊。他们死死的盯着殷清风,迫切的想知道殷清风能提出什么条件。
殷清风见韦氏上钩了,他问道:“请问,现在种一亩地,每年的收益是多少”
韦氏族人一愣之后,立刻明白殷清风将主意打到他们族中的土地上面了。但是一想到每年能从茶叶上面获得的收益,他们心里就没有了任何的反感。
还是韦文宗站起来回答,“自从太子实行新式农耕后,粮食的产量增加了,但粮价也降低了。所以,现在每亩的收益不足五百文。”
殷清风接着替他说道:“也就是说,两亩地为一贯的收益,二十万亩的才十万贯、两百万亩才收益一百万贯。那,韦氏有多少土地”
韦氏族人听出来了,殷清风刚才连续用了两个“才”字,充分的表达了他的不屑。
韦文宗满脸羞愧的说道:“总共两百三十八万亩。”
如果在今天之前,他们对每年收益五六十万贯会感到非常满意的。但是对比了茶叶的收益后,他们心中充满了沮丧。
两百三十多万亩地,是他们这么多支房几百年才积攒下来的家底。而且,因为没有足够的佃奴,很多土地都是荒芜的。现在面对茶叶的收益来说,他们从这些土地获得的收益连九牛一毛都算不算。
殷清风假装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这么多土地,十年的收益才相当于茶叶生意一年的一成收益,韦
第三百一十二章:借机敲打
殷清风见他们一个个的都不说话,他只好先打破僵局,“那两百三十万的土地可换得多少钱财”
这个问题还是韦文宗回答的,“从去年秋季开始,很多家族在变卖田产。现在大约是每亩上田六贯、下田四贯、荒田两贯。那两百三十万亩的土地,勉强能卖出一千万贯。”
殷清风没想到他搞出这个加盟会,竟然无意间拉低了土地价格。“或许诸位亲长都知道滋味楼加盟金是多少了吧。依照加盟地人口的不同,加盟金分别是五十万贯、四十万贯和三十万贯。
以三十万贯的加盟地为例。这三十万贯最多就是从长安滋味楼十天的收益,但换做是在下州的话,或许需要四到五年才能赚到。
而且,加盟时加盟商还得接受一个条件:每个加盟商的酒肆必须建造得与长安滋味楼一模一样。单建造这个酒肆,花费就得在五万贯左右。
晚辈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诸位亲长,不管谁来加盟,前五年他们是别想赚得多少钱财的,甚至连加盟金都赚不回来。韦氏想要加盟,是否做好了前五年没有收益的准备”
“嘶”
所有人心里都吸了一口凉气。
这算计得也太狠了吧五年内几乎没有收益或许还能接受,毕竟以后还可以经营好多好多年。可,当初签约的年限不就是五年吗难道,他只是想坑那些世家一把胆子也太大了吧!
殷清风仿佛不知道别人在心里嘀咕他,“若按加盟滋味楼的原则来算,韦氏想要参与进来,最少要付给晚辈两千五百万贯。”
“苍天哪”
两千五百万贯那岂不是说,他如果将十成的份子都放出去,立刻就能坐收五亿贯的钱财五亿贯文景之治后留给汉武帝的财富有没有五亿贯可那是一个王朝积攒六代帝王才有的财富啊!他研制出两种新茶,就坐收五亿贯太惊悚了吧!
不对!想什么五亿贯啊还是想想这两千五百万从哪里来吧!
韦纲坐不住了,他伸手抓住殷清风的胳膊,焦急的说道:“淮阳侯是在拒绝韦氏吗”
殷清风没想到这老头的手劲儿还挺大,“晚辈只是想说清楚,韦氏想要参与进来需要付出多少。当然,晚辈也清楚,除了皇室之外,任何一个家族都拿不出这么多的钱财。所以,晚辈还有一个折中的方案。”
“你快说!”
焦急之下,韦纲这时也忘了要用爵位来称呼殷清风了。
殷清风伸出一个手指头,“第一,那两百三十万亩土地虽然是交给了太子,但晚辈可以当做是收下了韦氏的一千万贯。”
殷清风看韦纲还不松手,他又伸出第二个手指头,“第二,剩余一千五百万贯可以在五年内分期付给晚辈。也就是说,半成份子韦氏先拿到手,等在茶叶上赚到钱财了再给晚辈。而且,还不用付利息哟”
“呼”
明堂里同时响起一声放松的声音。
殷清风以为韦纲听了这句话会松手呢,结果韦纲抓得更紧了。他颤声的说道:“淮阳侯此话当真!”
殷清风只好任由他继续抓着,“从妮子来论,晚辈也要称韦翁一声叔祖。晚辈安敢欺骗叔祖呢”
韦纲这才渐渐松开手,并露出惊喜的表情。
他站起来向旁边侧退半步,“老夫代表韦氏族人感谢淮阳侯的恩德!”
说完,他就要向殷清风鞠躬。
殷清风想了想,身体也向旁边侧退半步,接受了他的行礼。
这时,其他韦氏族人也一起站起来向殷清风鞠躬行礼,“感谢淮阳侯的恩德!”
本来他们以为那些土地会白白付出的,结果峰回路转又成了一根他们救命的稻草。而剩余的一千五百万贯竟然也不用他们先期付出,而是等到有了收益才偿。这意味着他们不用拿出哪怕是一文铜钱就可以永久的获得每年最少五百万贯的收益,天下哪里还有这等美事儿!
“淮阳侯真是仁慈啊”“好人啊”“韦尼子这个妾做得真是太值了!要不...再送他几个妾室”“真的就如此,没有别的条件了”“是他自作主张还是太子的意图”“他如此慷慨,一定会有什么图谋吧”“此事万不能宣扬出去,否则,韦氏将会遭到所有家族的嫉恨!”“......”
殷清风转身回礼,“除此之外,晚辈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他的话立刻让一些人紧张起来,而有些人则心说,果然,他对韦氏还是另有图谋的!
殷清风向韦文宗行礼道:“晚辈想聘用族叔为永业集团执行官,月俸十万贯。”
“哗”
包括韦纲在内,所有人都禁不住哗然起来。没人会想到殷清风会提出这样一个条件。
但紧接着他们就意识到了什么。
有些人在想:“这算是条件吗不!这绝不是什么条件,这是淮阳侯再次向韦氏示好啊!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韦氏家族将走进永业集团的核心!核心那
两门崔氏、赵郡李氏等等,那些家族够显赫吧,他们也不过是永业集团的加盟商而已!虽然不清楚这个执行官是做什么的,但从淮阳侯开出的月俸就知道,这个执行官绝不会那么简单!”
还有些人在想:“让韦文宗进永业集团是淮阳侯临时起意,还是太子既定的策略让韦氏参与到茶叶里面是一恩,免除加盟金又是一恩,可现在看来都不及让韦氏参与到永业集团的恩情大啊”
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韦文宗的身上,唯有韦纲在垂目思考。
“自从以裴寂与杨恭仁为代表的裴氏和杨氏相继失势后,太子必定要在朝中另立家族来对抗原先的关陇世家。淮阳侯许文宗以执行官之职,便是在执行太子之意要彻底拉拢韦氏。
韦氏现在的困局是子弟无高官。但,韦氏只要解除奴婢制、上缴田产,并表述淮阳侯到韦氏一行的结果,官职定然会有变化。再加上韦文宗出任永业集团的执行官...天下各族必然要极力巴结韦氏...到那时,韦氏想要崛起...”
“恭喜淮阳侯、恭喜文宗!”“恭喜族叔!”“恭喜淮阳侯!”
就在韦纲思考的时候,其他族人向韦文宗表示祝贺。
在他们看来,若将永业集团看做为一国的话,韦氏便是外戚了。只要韦文宗进了永业集团,韦氏以后在钱财方面就没有任何担忧了。再随便向里面安插几个韦氏子弟,韦氏想成为一等家族也不过是朝夕之事。
韦挺虽然眼热,但他也不嫉妒族兄。他未来的道路是在官场上,而不是在商途中。
以后,韦氏的几个支房将合并为一个堂号,西眷、东眷、阆公房、郧公房等等都要消失,但究竟会以何人为主导,又如何论定嫡庶才是关键。族兄已经先一步得到淮阳侯的认可,那他就不能落下太远。否则,原属逍遥公房的一支将会沦为庶支了。
等族人纷纷向他祝贺时,韦文宗才从惊喜中惊醒。他向殷清风行礼,然后颤声的说道:“文宗...定不负...淮阳侯之恩。”
太惊喜太意外了!也不知是自己对答得当还是淮阳侯早有安排。但不管如何,他能进入永业集团,无论是对他、对阆公房、对韦氏来说意义都太重大了。要不是碍于辈分,他恨不能给淮阳侯跪下磕头。
殷清风觉得韦文宗在刚才的对话里,很好的表达了他在商业上的某些天分。自从武士彟离开后,他就一直想找一个人来代替武士彟留下的空缺。不曾想,却在韦氏这里发现一个不错的人选。
&nb
第三百一十三章:郑重承诺
提心吊胆了半天终于等到这一刻,所有人都提起精神注视着殷清风。
“茶树可以在很多地方种植和生长,但,就像南橘北枳一样,在不同的地域种同一种茶树,最终的味道会有不同。所以,永业集团在不同州县买下了九百三十万公顷的山林来种植茶树。
茶树与一些果树相似,从种植到可以采摘大约需要四年的时间。现在,那些茶山都已经种上了茶树,并且,在三年后会有足够的制茶工匠。
三年后,大唐一些主要的道路将会铺成水泥路,从各茶山运出茶叶也将会很便捷;这三年内,韦氏要做的就是分配好族人。只要时机到了,就可以对外贩卖。
晚辈在这里计算一下:九百三十万公顷的茶山,三年后每年可产茶叶大约四百四十万石,也就是九十六亿两的茶叶。以平均二十文每两算,一年的收益大约是二亿贯。”
“多...多...多...少”
二亿贯二亿贯二亿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