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所以,他们必须要弄清楚他和太子之间到底是亲密还是生疏。否则,他们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生生的让人终日郁闷。
程咬金将每各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不停的叹气。
自从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后,至前隋大业年间,南北历朝皆以此制选官。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实行,即在中央任职的“贤有识见者”督导、由各州郡分别公推大中正官,大中正官再推荐小中正官。
各地大小中正,就其所知分别品第并加以评语。给乡品前先列某一层次,即所谓“辈目”,由郡中的小中正列入记录,襄助州中的大中正核定后,最后转呈司徒作为吏部授官依据。
此后史上不少名人都担任过大中正。
例如南朝梁的名臣沈约,做过扬州大中正;北魏时,建安王陆琇兼领过司州大中正;尚书令、司空穆亮兼领过恒州大中正;当今的文学馆学士于志宁的先祖于景做过恒州的大中正...
他的阿耶既是前隋开皇朝的济州大都督,也兼领着济州大中正。
他幼时跟在阿耶身边,见惯了各色人等。世人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一个人读书多少,他看一眼就知道了。
但他看不透殷清风。
第一次见到他时,他便能感觉到殷清风身上那种书读万卷气自华的神采。这样的神采,岂会出自一个弱冠少年郎
程氏是以经书传家的,他也自幼苦读。若不是他天生神力,又恰逢战乱动荡,也不会投身军伍的。他敬佩读书人,自然也震惊殷清风如此年少却有如此神采。
主动与殷清风的义侄结亲、殷清风的嫡母又主动提出与处嗣结亲,这是美事。这样的少年如果能以姻娅勾连,程氏将得益良多。
但他却忘记了,以太子的性情,却是未必容得下他的。
当初的秦王,以圣人之前的承诺“立朝后,以之为太子”做借口,蓄意抢夺建成太子的储位。
他不齿,但也无奈。降唐后,他便跟随在秦王身后。秦王若败,他虽未必亡,但秦王胜,他一定荣。所以,他谨小慎微的听命于秦王。
秦王可以抢夺胞兄的储位,自然要防备别人抢夺他的。
虽然他不认为殷清风有野心去抢夺李唐的江山,但他也不知晓秦王是如何看待这样一个才能绝世少年的。
他知道,马蹄掌是殷清风献上的、农耕令是殷清风献上的、军事学院是殷清风献上的...用才能绝世夸耀他并不夸张。
除了才能外,滋味楼和仙居坊则为他提供了无数的财富,若不是他的家世羸弱了些...他曾揣测过,或许秦王就不会容那小子到现今了。
但殷小子的才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可以建起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一个世家的。
或许太子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容不下他的。
当初的秦王变成了太子,当性情却是没变的。
他在暗中为殷清风捉急的时候,竟然发现殷清风一直以来就在谋取自保。
有才或有功之人不懂得隐忍,最终是命不长久的。勾践若不能忍,何来后来击败夫差一雪前耻司马懿硬是生生的熬死了三代君主,才让这天下姓了司马氏。
殷清风也懂得隐忍。
获赐皇婚后,他便远离长安远离世人视线。除了那年建成太子要绑缚他之外,就一直躲在城外。
他当初知道也是为殷清风叫好的。如此年纪就懂得隐忍,将来必定是要成大事的。
可细品太子的性情,他又觉得殷清风的做法,完全是要太子猜忌不停啊。太子会不停的猜测着殷清风在城外做了什么,与谁往来,又在策划什么...
等殷清风回到城里住下后,他多少放心了。可后来太子为了看住他,竟然不惜在东宫里专门改建了一处蒙学堂,可见太子对他有多提防。
他相信殷清风会比以往更谨慎的。但他不相信太子。如果太子要杀殷清风,简直是易如反掌。
太子可以在某日传唤殷清风,然后等殷清风去了之后,却是一个衣衫不整的嫔妃...然后太子再以一个yin乱后宫的罪名...
他知道,在座的其他人会如此焦急,除了担心那些付出的土地钱财会付之东流外,多少也会感激殷清风奏请的军事学院能给他们的子嗣一个安身立命的前程。
他除了感激殷小子之外,还担心殷清风被诛杀的时候,会牵连到程氏。
&nb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