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第一,只要大唐日渐兴盛,税收会越来越多。
第二,小侄的产业,同样会逐渐增加。
第三,皇室多余的钱财,可交给小侄来打理。”
李世民愣住了,“交给你打理什么意思”
“皇室和每一个普通家庭一样,不会有一文花一文、有一贯花一贯,总是会有剩余的钱财。这些剩余的钱财,可交给小侄去处理。多了不敢保证,每年一成的收益还是有的。”
“才一成”李世民略感失望。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小侄不敢确保最终的收益是多少,但最少可以保证,每一分的收益,都如数交给皇室。”
李世民点点头。就像他不能保证每一次作战都能打败敌人一样,谁敢保证每一次的商业交易都是赚钱的
“不过,有小侄在,赚取多少不敢确定,但最少是不会损失的。”
李世民心说,“对啊!满大唐还有人比他更会赚钱的人吗”
他高兴了一下,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可以将钱财交给你打理。之后呢我的儿孙呢”
殷清风站起来,向李世民行了个长辑,“小侄代子孙后世,谢叔叔的恩德!”
李世民有些发愣,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殷清风的意图。
这时,殷清风说道,“小侄向叔叔起誓,殷氏子弟会永远效忠皇室、永远为皇室理财!”
“哈哈哈,好!允了!”
李世民发了一下呆,然后哈哈大笑。
殷清风借机表示忠心,李世民当然高兴了,他心中一动,说道:“以你的功勋,足以让你的后人享受皇室的优待。叔叔这里给你一个保证:只要你殷氏子孙不行谋反之举,李氏与殷氏每代都结为秦晋。”
李世民的话让殷清风喜出望外,他刚才说,替后世子孙感谢李世民的意思,就是为了等李世民这一句话。
历史上的那些权臣,比如:秦国的吕不韦、西汉的霍光、东晋的王导和桓温、北周的宇文护、唐朝的李林甫、南宋的贾似道、明朝的严嵩和张居正...他们最多也就能风光几十年,最终的下场都好不到哪儿去。
以他的能力,等李世民一命呜呼之后,把持几十年、上百年的朝政,是没有问题的。可再以后呢谁能保证每代殷氏子孙都有杰出的人物谁能保证每代李唐的皇
第一百零四章:未来五年(八)
“果然!果然!这小子果然又要修改律法!”
李世民在心里嘀咕着,脸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道:“此事以后再议,你还是说下官员加俸的事儿吧。”
殷清风随意的耸了耸肩膀,反正这事儿不着急。
李渊的子女,如果按照年龄来算,算作是两代人都不过分。进长安之前,他有五子六女,当了皇帝之后,又生了十七个儿子、十一个闺女。其中,第六子李元景和侄子李承乾同龄、第七女房陵公主比李承乾还小一岁。
等到房陵公主出嫁,最少也是十年后的事儿了。
“现在大唐官员所得的俸禄,是以粟米和绢帛为主吧。”
李世民点点头。
“随着农业的推广、铜钱的兑换,国库会越来越充盈,多支付一倍的俸禄,相信是没有多大压力的。所以,小侄对增加俸禄的谏议是,京官增加一倍半,州县的增加一倍。”
李世民对这个谏议没什么抵触。
从银行开业以来,收回的旧币,再融化重铸后,所得的钱币,已经抵得上去年一个的税收。若是真的将大唐所有的铜钱都兑换一遍,十几亿甚至二十亿贯都不是没可能。
而且,只要天下的官员知道这个谏议是他向朝堂递交的,对于他的声望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看向殷清风的眼神,越发欣赏,也越发迷茫。
“为了配合银行的开展,俸禄的增加却又不急于全面施行。”
李世民下意识的问了一句,“为何”
“银行开设到哪里,那里的官员才能增加俸禄。”
李世民眼睛一亮,“你是说,用增加俸禄为借口,取得当地官员对银行的开展”
殷清风点点头。
李世民站起来,在屋里兴奋的走来走去。
他和长孙无忌、魏徵等人,没少研究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开展计划。但所有方案都要绕开某些世家的封锁和对抗。
现在,事关各地官员自己的福利,如果他们还选择站在世家的一边,他们面对的压力就不止来自朝堂了。那些指望着用俸禄养家的各级官吏,就会站在朝堂的一边,一起对抗那些世家。
那些官员越是站在世家的一边,反对银行的开展,下面的官吏反对的声音就越大。如果,趁这机会再罢免几个官员,不但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还能安插自己的心腹。这主意真是太妙了!
李世民看着一脸平静的殷清风,心中再次被他缜密的心机折服,“若是王叔玠和魏玄成知道了,一定会请你好好吃上一顿酒的。”
“那还是不告诉他们吧,小侄不喜与人有过多交往。”
李世民看着殷清风,不确定他说的是真还是假。
“关于俸禄,小侄的谏议是,以后改发铜钱,取代粟米和绢帛。”
还想继续观察殷清风的李世民,皱了一下眉头,“不是不可以。但,以后收上来的粟米等谷物如何处理绢帛也不收了”
“若是银行开遍了大唐个州县,租庸调制还真的可以改一改。”
李世民心里叹口气,“完了,他又要该制度了”
“好吧,你说说吧。”
李世民都没有觉察他自己的语气充满了无奈与无力。
殷清风略微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说道:“调,完全取消;庸,可以改为:百姓必须服徭役,但官府要支付薪酬和负责吃住;租改为三石。
另外,小侄听说五品以上高级官员及王公的亲属可免除赋役。小侄谏议改为:除宗室直系亲属外,必须服徭役,不愿服役者以钱币代之。”
李世民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取消“调”没有问题,增加一石的“租”,也可以做到。但是“庸”....”
“以后大唐没有钱荒了吧?粮荒也解决了吧”
李世民点点头。
“叔叔的目标,是以商税代替农税吧”
李世民点点头。
“商税收取的目标,是那些商户吧”
李世民点点头。
“天下最贫穷的,是那些农户吧”
李世民点点头。
“朝堂通过薪酬的方式,把钱发给那些服役的农户。农户有钱之后,就会到那些商户那里购买他们需要的商品。商户卖的越多,缴纳的商税就越多。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钱币每一次流转,都要向朝堂缴纳十税一的商税。如果不流转,朝堂就收不上税。
要想取之,必先予之。
天下间人数最多的农民。如果四百万户的农民,每户每年用掉一贯钱,朝堂可以从商户手中,收取四十万贯的商税;如果平均每户用掉十贯钱,朝堂可收四百万贯。
也就是说,朝堂要先让百姓富裕起来!百姓越富裕,朝堂收的税就越多。反之,越是压榨百姓,朝堂最多就是收到一些谷物和绢帛。
至于取消官员亲属的服役,除了彰显皇室的
第一百零五章:未来五年(九)
替许敬宗父子的下半辈子悲哀一下后,李世民问道:“你刚才说,打算让李建成带人去天竺。但宫内又有消息说,圣人也可能只将他贬为蜀王。,而不是国除流岭南。”
殷清风听明白了李世民的未尽之意。
李建成和李世民哥俩,背后的利益群体不同。一个和李渊一样,代表着关陇贵族,一个是山东士族和寒门的追随者。
现在李建成要被李世民拍倒,就意味着关陇集团的利益,会在李渊升天之后,逐步丧失。事关家族未来命运,他们不拼命帮李建成开脱才怪呢。
对于李渊来说,李艺、王君廓等人是不是奉命造反,不重要。甚至,就连李建成是不是真的打算杀他篡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关陇势力有没有参与其中。
他以关陇势力为依托,才从乱世中崛起。李建成作为嫡长子,自然也与关陇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
这次的叛乱,无论李艺还是王君廓,都不是出身于关陇的各个世家。
在李渊看来,只要关陇势力没有发对他,他的江山就会一直安稳下去。而且,将来将帝位传给李建成,李建成依然会得到关陇势力的支持。但如果传给李世民,谁敢保证不会引发一场新旧势力争夺的祸事
同时,他对嫡长子李建成的喜爱,肯定超过对李世民的。这其中,既有多了十年的父子情的原因,也有古人大多只注重培养嫡长子的观念有关。
多种因素加在一起,李渊最多就是想敲打一下李建成,等风波过后再把李建成立为皇储。
“那...就只能逼迫圣人做出废立的决定了。”
李世民听了,心中产生了一丝阴霾,他沉声的问道“如何逼迫”
这时,殷清风接着说道:“之前叔叔为了顾忌圣人和皇室的颜面,而封锁了太子谋反的事情。现在,可以公开了。”
李世民心里松了口气。
如果殷清风谏议他用武力逼迫他阿耶做出让步,那么,他就要考虑如何对待殷清风了。
武力逼迫阿耶的想法,他早就有过,别人也有过这样的谏议。但,这种话,不能出自殷清风之口。
从殷清风谏议解散天策府、伪造李建成谋反开始,他对殷清风的看法,从治国奇才变成心机深沉的谋士。
他能有今天,都是殷清风的功劳。这一点,他承认。担,他也恐慌。
殷清风每次向他提出谏议时,多会用古人古事来做比较。所以,他一直拿殷清风做第二个司马懿来看待。
他深深的相信,若是殷清风早出生二十年,江山必不归李氏。当初司马懿能忍,殷清风为什么不能忍司马家族可以隐忍三代,但以殷清风的智谋,只要隐忍一代或两代,就能取代李唐!
在忌惮殷清风的同时,他又对殷清风充满了期待。他期待殷清风能提出更多别人提不出来的谏议,他需要这些谏议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所以,他不希望殷清风漏出哪怕一丁点儿的阴狠的心机。
同样是让阿耶做出让步,谏议武力逼迫和舆论逼迫,是两种方式,更是两种心机的体现。前者,是置他于不孝、权利熏心的地步,后者,是他顺应民意,为国请奏。
李世民再次放下戒心,“若圣人应允了呢”
“圣人派人护送皇长子驻岭南。
一,是彻底决绝他再回长安的机会。
二,让去天竺的人,尽早适应极热的天气。
三,允许皇长子在岭南招募和训练两至三万人的军队。”
李世民心中暗赞,一个“派人护送”,就彻底的将阿兄看管起来。等三至五年后,阿兄乘船南去,再没人能威胁他的帝位了。
三至五年....农业革新将全面完成、三至五年....银行开遍大唐、三至五年....可以收取商税、三至五年....这小子就要成为某的郎子....
之后呢倡学....还有...突厥呢
这小子会有什么谏议
想到这里,李世民再次和蔼的问道:“关于倡学,你要怎么做”
他曾想找人商
第一百零六章:暗潮涌动(一)
殷清风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了纠结万分的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对面的椅子,刚才那里坐着一个可以名垂万古的少年郎----虽然现在还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他的存在。
若说殷清风不懂收敛锋芒、不谙保命之策,李世民是不信的。刚才那番出仕与否的利弊言论,殷清风可是说得明明白白。
但他为什么又敢在某的面前,说出一个又一个,让任何人都敬佩的谏议
是因为效忠
如果只是这个原因,那某何曾慢怠过孔颖达、褚遂良、张亮、侯君集
还是想借势
借某之手,完成他的抱负。然后,再行司马懿和王莽之举但就算如此,可他不懂藏拙不怕某起了杀心
真是谜一般的少年啊
李世民拿起桌上的铃铛摇了两下。
不久,李晋安躬身走进书房。
“你派人把杜淹叫来。”
李晋安无声的退下了。
“哎”
李世民又发了会儿呆,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希望你能帮某解惑一二吧”
随即,李世民振作了起来,脑中仔细回想这一个多时辰中,他和殷清风对话的内容。
随着他的回忆,一幅幅画面展现在他的脑海里。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五年啊只要五年就能做到了!
百姓富足了、国库充盈了,只剩下那些世家和突厥了.....”
兴奋过后,李世民又有些兴致索然。
这一切,都是他梦寐难求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