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对闻讯迎出来的殷勋行礼后,殷清风说道:“勋叔,麻烦安排一下食宿,我们在这里过夜。”

    简单用过午餐,殷勋安排人开始修路。

    这条路的起点是水泥窑,终点是仓库。

    目的是让许敬宗熟悉如何修建水泥路。

     




第一百六十七章:敬宗绝望
    望着把臂前行的二人,许敬宗脑子有些转不过来,“这俩人真的是翁婿,而不是老友应国公为何如此屈尊折交”

    在书房坐下后,殷清风指着恭敬站立的两个人,对武士彟说道:“伯父,这位是侄儿内宅的管事范娘子,侄儿打算以后由她负责与贵府联络;许先生想必伯父早就认识了,他现在也在帮侄儿做事。今日带他俩来让伯父过过目,还请伯父以后多多照拂他们。”

    武士彟含蓄的向范鱼娘和许敬宗点了下头,对殷清风说道:“许学士的才学老夫早有耳闻,这位娘子也是秀外慧中之人。有他二人辅佐清风,清风万事无忧啊”

    殷清风向范鱼娘和许敬宗挥手示意他们坐下后,微笑的说道:“侄儿今日匆忙而来,想询问侄儿所托之事进展如何了。”

    武士彟说道:“昨日接到你的来信,老夫便派人过问了一下。”

    说着,他回手从桌子上拿过一个木盒递给殷清风,“尚幸不负清风之托。”

    殷清风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黄灿灿的铜管和一个黝黑的弹簧。

    武士彟介绍道:“铜制偏软、铁制偏脆。那些工匠往铜管里掺杂了一些熟铁。而弹簧则反过来,在熟铁里掺杂了一些铜。”

    殷清风取出铜管,里外看了看,又用力掰了掰,感到很满意。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想要做出无缝管,只能使用范铸技术来完成。

    制作的工匠不但想到用铜铁合金代替纯铜或纯铁来铸造,而且在没有现代车床的条件下,这些工匠能做出完美的螺丝口,可见他们的头脑非常灵活和手艺的高超。

    对于弹簧,殷清风也很满意。虽然目前无法检测它的弹性,但有了铜管的比较,他就没必要担心了。

    既然样本已经有了,剩下就是大规模的生产了。

    殷清风从怀里掏出几张纸,展开后递给武士彟,他欢喜的说道:“伯父请看:这第一张上面的内容,是侄儿对生产上的一些谏议。

    其余几张上面,则是侄儿想和伯父一同经营一桩生意。”

    武士彟接过去,好奇的翻阅起来。

    第一张纸记录的是流水线的内容。

    武士彟的产业里虽然没有手工作坊,但出于商人的本能,他立刻发觉出其中蕴含的价值。他决定了,一会儿等殷清风走后,他就立刻派人将这个方法落到实处。

    反复看了两遍之后,他接着往下看。

    后面几张纸上都画着带着四个轮子的马车。

    对于四轮马车武士彟并不意外,只是这时的四轮马车都用于运载货物。而且,一旦货物装得太满,在下坡的时候因为刹不住车的原因,极易造成车翻人畜死亡的事情,所以使用范围很有限。

    殷清风画的这几张纸上面,明显是用来载人的。

    春秋的时候,礼仪对马车的规定是: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大夫驾三,仕驾一。

    这种规定在当下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了,但殷清风还是做了相应的设计。他画的这几张图,车辕有长有短并且宽度不一。再加上车体上面的轿厢或华贵或朴素,一看就知道针对不同身份的人而设计的。

    最后一张的轿厢很奇特:四四方方的,既没有门也没有窗。

    武士彟翻看了一遍,等着殷清风的解释。

    殷清风说道:“工匠在造车的时候,无法做到车辕始终与牲畜的身高和轮子处于一条线上,所以车子始终是倾斜的,人坐在里面也不会太舒适。

    而且,牲畜在奔跑时身体始终处于一上一下的起伏状态,因此车厢也被迫一起一伏,人坐在里面会觉得很颠簸。车速越快,人越感到颠簸。

    针对前一种情况,侄儿将车体抬高到普通挽马马背的高度;针对后一种情况,设计出了弹簧。将弹簧固定在车底的某个位置,会极大的减少车体的震动。

    而且,这里...”

    殷清风指着其中的一张纸说道:“侄儿在两处车辕上各加了一个手动刹车设置。只要速度不太快,马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停下。

    这里,每个车辕下各有两个木棍。当马车停下时,将这两根木棍放下来支撑车体,可以让牲畜有时间恢复体力。

    最后那一张,则是货运车辆。不管车内运载何物,都以这个箱子的容量为标准。这个容量既能保证车辆能快速行驶,也能保证在上下坡的时候,牲畜不会太吃力。

    伯父有木材的来源,也有工匠制作弹簧,而侄儿那里也有大量的工匠可以制作车体。所以,侄儿冒昧请求与伯父一同来经营这马车的制造。至于如何售出,也交给伯父来掌管。”

    本来武士彟的注意力都在载客的马车上,等殷清风介绍完,他立刻想到了经



第一百六十八章:百般滋味
    历史上,一门双宰相的、双状元的、皆封侯的都不少。殷清风没想到他自己也有机会尝到这种荣耀的滋味。

    一旦李世民登基了,不用自己厚着脸皮去求,估计李世民也能塞一个国公头衔过来当做他不出仕的安慰奖。等殷元归天了,殷清栿也能继承一个国公,现在自己的某个儿子也有机会位列国公。

    “看来,若干年后,就算自己想要低调,老天爷都不会允许的。”

    暂时放下这无谓的遐想,殷清风无奈的说道:“那侄儿尽量多加耕耘了。”

    “哈哈哈,耕耘!好!老夫笑等清风耕耘的...哈哈哈...”

    后面的话太那啥了,武士彟虽然含糊了过去,但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许敬宗见两人谈笑间便决定了一个国公爵位和一个家族的未来,他嫉妒得快要发狂了,也绝望的快要窒息了。

    殷清风苦着脸赔笑了几声,说道:“侄儿还有一个大胆的请求,请伯父斟酌。”

    放下心事的武士彟,满心欢喜的说道:“你尽管说!”

    殷清风犹豫了一下,说道:“可否请伯父致仕。”

    “致仕”

    在场的三个人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殷清风。

    许敬宗更是暗中咒骂,“这小子到底是不是正常人,怎么总是不按常理做事!致仕你让一个正当年的国公在尚书的位置上致仕你可真说得出口啊!”

    但是接下来,许敬宗彻底无语了。

    “好!你说致仕就致仕!那你打算让老夫以后做什么,你说!”

    武士彟只略微惊讶了一下,就痛快的回应道。

    反正他打定主意要将武氏的命运交到殷清风的手上,自己越是配合殷清风,殷清风将来越不会亏待武氏的。

    范鱼娘在那里捂着嘴,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老一少。

    多少人拼着性命甚至卑躬屈膝也要求得一官半职的,但这俩人一个张嘴就提出这荒谬的请求,另一个竟然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似乎在他们的眼里,正三品的尚书真的是可有可无。

    殷清风大抵能猜出武士彟的良苦用心---他连爵位都让自己的外孙去继承,更别说只是“身外之物”的官职了。

    武士彟的这个决定,让他更加看清家族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意义是多么的重大。他下定决心,等有机会了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某些人的姓氏起源、家族出身和他们对家族的忠诚度。

    只要按照这个思路去做,或许这就是一个捕捉某些人的利器。顺,就兴其家族、逆,就亡其家族!

    灵光乍现的殷清风,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有信心了。

    恍惚了一下未来,他将思路又拉回来放在眼下的事情上。

    既然武士彟已经表明坚决支持的态度,殷清风更是直接将自己的计划托盘说出。

    已经知道这个计划的许敬宗,心中比对着殷清风之前对他说的那些内容。随着殷清风的阐述,他无奈的得出了殷清风并没有将他看做是心腹的结论。

    而第一次听到这个计划的武士彟和范鱼娘,则眼放精光的盯着殷清风倾听那些看似疯狂而又让他们颤栗的内容。

    “...所以,侄儿请求伯父来担任这次加盟的主要负责人。这是侄儿草拟的一些内容,请伯父过目。”

    在收下许敬宗之后,殷清风对武士彟的使用也产生了大胆的想法。刚才的试探,果然不出他的意料。

    武士彟先是放弃“杀子之恨”,今日又表示将武氏的未来交给他来振兴,就没道理拒绝放弃官职。

    有武士彟来担任执行官的职位,不但他可以轻松的坐在幕后当甩手掌柜,更是让世人看到出仕做官并不是那么重要,更不是读书人唯一的选择。

    落在纸面上的内容,远比殷清风口述的内容更加详细。不但写着如何诱导那些世家和勋贵去加盟的操作,更有着如何让那些人产生隔阂的内容。

    武士彟在吃惊的同时,也大体琢磨出殷清风的用意了:那些家族财富的确增加了,但与其他家族也难以再抱成一团来对抗皇权。

    他略微感到遗憾的是,如果再有更深一步让那些家族的后代就此陷入享受奢华的沉沦中的操作,就更完美了。

    “没关系!老夫会帮你补上这份缺憾的!”

    武士彟仔仔细细的看了三遍,除了佩服殷清风心思的缜密,也赞叹殷清风的腹黑。若是自己严格按照这些去操作的话,参加会议的人将一个不少的成为殷清风的棋子不说,更是不会让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和气生财的可能。

    &



第一百六十九章:心如死灰
    内心极度复杂的许敬宗,低头想着心事。

    从前天走出那个小院后,殷清风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他的认知。

    第一天,他得意自己将计就计的给自己和家族暂时找到了一条退路。

    第二天,他琢磨着如何从水泥的利益中分得一份。

    今天,武德朝的元勋在那少年的面前低下了头颅。

    明天,还会有什么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

    未来,如何挣脱那少年笼罩下来的牢笼

    茫然无头绪的许敬宗感到前面似乎停下来了,他才赶紧收住缰绳。等他抬头望去,止不住的打了一个冷颤。

    这里,他太熟悉了---东宫!而且是太子读书的书房外!

    之前,每当想起自己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他都意气风发的想到自己美好的未来。某天之后,这里成为了他的梦魇之地。

    他努力控制呼吸,想让自己的身体不要颤抖。他用力的握紧拳头,让自己去分心不再想起过去。

    “对啊刚才自己一行人似乎没有受到半分阻拦就进了这里。这说明什么说明什么....”

    殷清风等到李晋安走近了,才笑嘻嘻的说道:“小侄今日可是空手而来的哟”

    李晋安看都不看殷清风身后的人一眼,他挥着手里的拂尘,象征性的抽打了一下殷清风,笑骂道:“反正咱家可是记得你许诺过的礼物,到时若咱家不满意,再找你计较。”

    已经从马车里出来的范鱼娘和呆坐在马上的许敬宗,对于他俩亲昵的态度吃惊的程度,绝对比脸上表现出来的神情更加骇然。

    李晋安是谁他俩一个伺候王妃日久,一个往来秦王府多次,对李晋安在秦王府的地位早就有了足够而清醒的认识。

    绝不夸张的说,在中山王没有成长起来之前,李晋安就是府里的第三人!哪怕某一天中山王已经成长起来了,也要顾忌他的脸色行事。他,绝对是秦王最忠心的人!他活着一天,就没人能取代!

    昔日的秦王升为太子,李晋安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但看殷清风在他面前的表现,两人万般肯定殷清风绝对是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一个人。

    范鱼娘暗中吐气,“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李总管的笑容吧。只要郎君与他交好,哪怕触怒了太子都不用担心。”

    许敬宗身体一晃,险些没有从马上跌落下去。“妖孽啊”

    殷清风与李晋安在前面说说笑笑,范鱼娘在后面凤目闪烁。

    “与应国公商议后又赶到东宫,是郎君奉命前来汇报,还是有新的谏议要说服太子

    不行不行!回到山庄后赶紧与郡主和繁星交好,自己一定要成为他的女人!

    哎自己容貌身材都不差,他怎么就没半点动心的表现呢是自己不够大胆还是...”

    许敬宗浑身发软的从马上下来,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最后。

    当他看到李晋安连请示都没有就将殷清风带进书房的时候,他的心跳动得就更加厉害了。

    殷清风的身影消失在门内、范鱼娘也进去了,许敬宗在门槛外总也没勇气抬起腿迈进去。那里面有一个人,是他这一生都不想面对的人。

    当里面响起交谈声,他才咬了咬牙,僵硬的将自己的身体挪了进去。

    书房内,太子坐在那里和蔼的看着殷清风、李晋安那个内侍站在太子的身后,双眼中透露着依然是让人嫉妒得发狂的亲昵、范鱼娘虽然有些拘谨,但她每看殷清风一眼,身体便放松一分。

    屋里的四个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许敬宗的存在,他就硬邦邦的站在那里不敢再往前迈一步。此时的他,只想转身而逃。但他的双腿似乎不是他的一样,根本不听他的使唤。

    殷清风与李世民简单客套了几句,就把话题转到正题上,“叔叔,小侄打算用水泥将朱雀大街修一遍。”

    李世民稍微沉吟了一下,“你是不是又打着什么鬼主意”

    被道破心机的殷清风也不尴尬,“用意嘛,自然是有的。反正叔叔坐享其成就好了。”

    李世民严肃的说道:“只要别把火药泄露出去,你就去做吧。”

    “小侄知道轻重,请叔叔安心。”

1...5556575859...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