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永世帝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逸之

    “还有...”

    殷清风扭头去杜伏威说道:“小弟让人在沣河西面买了一处庄园。等许氏族人来了之后,雄涎他们去训导那些被殷良招募来的护卫,顺便还要打探一下他们的情况。”

    杜伏威点了下头,表示没问题。

    殷清风说道:“下面我们来说个轻松又开心的事儿吧”

    众人不由得期待起来。

    “赚了钱,就要分配。现在我就来说说具体分配的方案。”

    在座的




第一百九十章:应对之策
    谁也没料想到杜伏威会这么搞怪,楞了一下之后,哄然大笑起来。

    单云英知道丈夫这么说,是因为无法表达对殷清风的感激之情,但她还是“恨恨”的瞥了他一眼。

    十余年前,她还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女。但是随着大业帝讨伐高句丽开始、随着知世郎王薄在长白山起事开始,美好的生活就结束了。之后的时光里,她都在恐慌和茫然中度过的。

    有幸,她结识了现在的丈夫。于是,她召集一些单氏旧部,随同丈夫转战江淮。

    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让她午夜难寐。

    后来,她劝丈夫降唐。但是,她忘记了降唐的李密、薛仁果等人,以及被俘的窦建德、刘黑闼等人的结局。

    丈夫就这样草率的进了长安。

    进长安不久,丈夫遇到了殷清风这个他们一家的贵人。

    性命保住了,富贵也有了。

    大恩不言表,阖府上下都感激他,也愿意为他付出一切。但是,他非但不以救命恩人自居,还对自己与丈夫很是亲昵,对那些义子也很是爱护。

    现在,他又慷慨的将如此钱财分给自家,这份恩情真是永世难报啊

    殷清风见杜伏威搞怪,他也来了兴致。

    他很是严肃的说道“嫂嫂,加盟会后嫂嫂要忙碌一阵子。但是等到那些人都加盟了之后,嫂嫂就要清闲下来了。所以,小弟有一个提议,不知嫂嫂以为如何”

    众人立刻肃静下来,襄城更是准备记录下来。

    “小弟建议,趁着这难得的清闲,不如...给天意添几个弟弟妹妹吧”

    说完,他起身就跑。反正该说的都说了,再不跑就会被娘子军的头领给“歼灭”当场了。

    殷清风回到书房,准备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应对裴氏。

    裴氏的内心,或许就像武士彟说的那样举棋不定或另有算计。虽然他无惧裴阀的力量,但他一定要在裴氏离开山庄之前处理好这件事。能和平解决,干嘛还要使用阴谋诡计或武力解决

    但是,裴阀的利益诉求是什么呢

    后人评价河东裴氏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个是很有道理的。

    传说河东裴氏的起源,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

    裴氏和很多大家族一样,有很多分支。一曰西眷裴,二曰洗马裴,三曰南来吴裴,四曰中眷裴,五曰东眷裴。

    西眷裴,以子孙多仕西凉,故号西眷。

    西眷的其中一支,在南朝为官,其后代被称为南来吴裴。

    中眷裴,与南来吴裴一样是从西眷裴中分离出来的,始祖裴天明是兄弟三人排行中间的那个,他的后代被称为中眷。

    洗马裴,同样出自西眷,因住在解县洗马川,故号洗马裴。

    东眷裴的始祖,是汉灵帝时期的尚书令裴茂的第三子裴辑。

    在血脉上,他们共同的祖先是裴茂。但明显东眷与其他四房在血脉上要远一些。

    有人统计过,从东汉到满清,裴氏家族一共出了五十九位大将军。其中,从南北朝到隋朝就有二十九位。计:北朝二十一人,南朝八人。

    在战事频乱的年代,武人的身份比文臣的地位更高。二十九位大将军产生的影响,绝对是无可比拟的。

    除了这些大将军,从南北朝到隋朝,裴氏又出了九位宰相或相当于宰相职位的子弟。

    这,也是裴氏在隋朝被称为裴阀的原因。

    到了唐朝,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三十四人、中书侍郎四人、尚书三十八人、侍郎二十七人、常侍四人、御史九人、大将军三十一人、皇后、太子妃、王妃七人,驸马十八人...所以,就有了“无裴不成唐”的说法。

    当然,现在的裴氏在大唐王朝内还没那么辉煌与恐怖,比起那两个崔氏来说还差一点点。但是不及早与这个家族达成和解,未来终究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这样有着显赫的过往与未来的家族,真的没有弱点,或者说是合作的可能吗

    殷清风想起了武士彟对裴寂的评价。

    裴氏对外有五个大的分支,内部分支更是众多。而且,五个分支各过各的,经济上无法做到共同富裕。那么,许多分支尤其是庶分支的子弟的家境就没那么富裕了。

    &



第一百九十一章:缓兵之计
    为了打动裴阀,让他们甘心做煤老板、煤黑子,殷清风除了要拿出一份漂亮的企划书,还要拿出蜂窝煤炉的样品。

    但只是蜂窝煤炉就太简单了,殷清风又想到了一个不错的点子。

    等到爬山的人都回来了,裴氏也休息过了。殷清风恭敬的来到殷元和裴氏的面前。

    做足了礼节之后,殷清风说道:“孩儿事先没有向两位大人请示,就擅自决定将永业集团交给襄城和应国公打理,孩儿向阿耶和嫡母请罪。”

    殷清风拿襄城和武士彟顶在前面让裴氏先别挑刺,然后再慢慢谈。

    只能说,他这种技巧是没错的,但效果却不大。

    昨天的事情,对裴氏的冲击很大。

    她对三年前的殷清风的印象是,比丈夫和儿子更木讷的一个少年。

    但世上总也有一些事情是她想象不到。

    三年前,因为这个庶子要改善庖厨之事招致自己的责骂,然后他就决然的留书离家出走。他再次出现不久后,当时的秦王就手持敕旨,将秦王的长女赐婚与他。

    再然后,自己对他就彻底看不明白了。

    吴国公虽然是降将,但好歹也是与天下豪杰争锋过的人,怎么就能和他成为结义兄弟呢而且,吴国公那些彪悍的义子们,在他面前乖得像羔羊一样,仿佛他们之前本根就不是浴血的厮杀汉。

    仙居坊、滋味楼、妩媚坊,一个又一个日进斗金的产业竟然是他一手创立的。没人知道他哪里得来的学问。

    以前,自己为两个儿女的亲事担忧。

    丈夫虽然有一个国公的封爵,但有爵而无权。所以,一个贵为国公的世子,一个是国公的嫡长女,却无人愿意成为郧国公府的姻亲。哪怕是自己出身的裴氏,也没人愿意。

    就在这个庶子成为秦王的郎子不久之后,玉娘与宿国公的嫡长子快速的定下了亲事。而且,程府竟然同意了玉娘年满十八岁之后才能成亲的要求。

    这或许是宿国公看在他是秦王郎子的面子上才同意的,但应国公这个圣人面前的功臣又如何肯为他做事,还主动把自家的产业交出来呢他这又是为了什么满长安城谁不知道应国公财力之盛是无人敢轻言超越的

    如果应国公为了迎奉太子,但身为长辈和长安城里有数的权贵,他怎么就能把腰弯得这么低

    从接到家族指令后,自己不是不想找机会与他接触,而是根本没用。看似礼节不缺,但他拒人千里的姿态自己却是深有体会。

    昨日,他又捣鼓出来一个什么永业集团,还把自己安排一个什么综合事务部的部长。这是当着所有人在羞辱自己啊!身为嫡母、裴阀的族女,竟然被自己的庶子安排来安排去。这要是传出去,自己真真是没脸面了。

    好在,还有应国公和襄城郡主也身在其中,才勉强能遮住颜面。

    这件事,姑且不谈。

    可是他捣鼓出来的永业集团,自己怎么向族里交代本来就没有完成族内的指令,这个集团出现之后本族会有什么反应

    自己想了一夜加一天,自己也算想明白了。

    这庶子自己控制不了、家族的指令没法完成,再加上之前家族对自己儿女婚事的冷淡,自己只能彻底与家族划分界限。只要这庶子成了驸马都尉,自己也就不用在族人面前卑躬屈膝了。

    自己主意是定了,但现在这庶子找过来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殷元向来也不做主,更不关心什么集团的事儿。他像是没事儿人一样,闭着眼睛坐在那里。

    裴氏心里算计半天也没想明白殷清风现在要唱哪出戏,她只好随口敷衍,等着殷清风说正题。

    殷清风说道:“看似应国公在统领集团的事务,而且他也将自家的产业交由集团打理,但是他非但没有从集团得到更多利益,反而因为木材和丝绸作为集团的供应商,他的收益将会减少。”

    裴氏知道这种商业账还不是殷清风要说的目的,她继续敷衍着。

    “应国公是外人,孩儿如何算计他都是不为过。但是嫡母出身的裴氏,孩儿就不得不考虑了。”

    裴氏眼睛一亮,有些颤声的问道:“你...有何打算”

    “孩儿身为晚辈,自当为嫡母的家族考虑。所以,孩儿有一个他人不曾涉足的营生想与裴氏一族商谈一下,但这要等到冬月时分才可以。若嫡母与族人相互走动时,请代为转告这个消息。”



第一百九十二章:皇泽之园
    “两个坊区”

    众人心说,这可真是大手笔啊

    “雄涎他们今年要成家,暂时和义兄住在一起倒也没什么。但是等他们的子嗣...咳咳,也就是我的义孙子们越来越多了之后,地方就不够用了。”

    一心想吸引殷清风注意力的范鱼娘插嘴说道:“郡主,那句‘咳咳...我的义孙们’也要写上,别落下了。”

    “哈哈哈...”“嘻嘻嘻...”

    不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的殷清风,只以为是自己把气氛带偏的,他跟着尴尬的嘿嘿了几声。

    范鱼娘见他没生气,两眼眯得成了一条缝儿。

    受到鼓舞的她继续说道:“郎君每说的一个字,都要记下来哟”

    襄城听了,再也写不下去了。扭身趴在月眉的身上笑个不停。

    被范鱼娘这一闹,气氛立刻就活跃起来了。

    “咳咳...我的义孙子们...嘻嘻嘻...”

    还别说,月眉学得真挺像。

    单云英揉着肚子,“妹妹这是着急成你家郎君的小娇妻吗”

    月眉也不害羞,指着其他三个人,说道:“她们也着急呢。”

    殷清风一拍脑门“完彻底跑偏了...”

    杜伏威在旁边幸灾乐祸的说道:“我这个义父都不着急,你急什么”

    正没处发泄呢,见杜伏威往枪口上撞,他也没客气,“作为天意的义父,我有必要强调一下:他真的很孤单、他真的想要一大堆的弟弟妹妹作伴!”

    杜伏威这个兄长,最少在月眉面前是没有杀伤力的。有她带头,其他三个丫头也“咯咯”的笑点转到杜伏威的身上。

    单云英瞅着这两个没正形的兄弟俩,无奈的摇摇头。

    她倒是想给杜伏威多传几个子嗣,但天意还太小,现在远未到再次受孕的时机。要不是新纳的两个妾室有身孕了,她都会被人指责为嫉妇了。

    那两个妾室也是殷清风推荐过来的,否则自家丈夫肯定是要守着自己终老的。

    想到这,她甜蜜的看着杜伏威。又感激的看着殷清风一眼。

    杜伏威很想大声将两个妾室已经有身孕的事情说出来,但对面还有郡主在坐呢。他瘪了瘪嘴,没敢言语。

    殷清风见大家也闹得差不多了,他示意众人静下来。

    “所以,有必要事先给他们每个人另行准备一处宅子。

    如果是购买现有的宅子,恐怕不能让他们都满意。而且,可能分散在长安城的各处。

    综合以上的考虑,我们还是自己购买土地自己建才是上策。

    我建议把靠近东城墙的升道坊和立政坊给买下来。

    这次加盟会过后,升平坊的做工区必然是要扩大的,工匠的数量也要增加。为了满足这两个变化,有一部分或全部的工匠就要从升平坊搬出去。

    买下这两个坊区后,除了给雄涎他们建宅子之外,还要留出一部分地方给那些工匠和家眷居住。而且,为了体现我们永业集团的仁义,还要在坊区内建一处学堂。

    为了便于管理,到时候把这两个坊区打通,变成一个大的坊区。”

    杜伏威赞同这个想法,但是他还是提出了异议,“我听说当初建造城池的时候,设定为一百零八个坊区是有讲究的。你这样随意增减坊区数量,京兆府可会过问”

    殷清风也知道这个典故。

    据说一百零八个坊恰好对应天上一百零八位神灵的一百零八颗星曜。这一百零八颗星耀,就是《水浒传》里提到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征着“一年有闰”;皇城以南东西各四坊,象征着“一年四季”;皇城以南,南北九坊,象征着《周礼》一书中所记载的所谓“王城九逵”。

    寓意是不错,但是李隆基都能把隆庆坊、永嘉坊和胜业坊的一部分合并成兴庆宫,就没道理不同意把立政坊和升道坊给合并了。

    他说道:“如果单纯只是这么做,肯定是有阻力的。为了化解这份阻力,我们还要有别的说法。

    我的想法是,这两个坊区里除了要兴建住宅和学堂外,我们再建一个皇泽院。

1...6364656667...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