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农门小姨子:首辅姐夫求放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李三爷

    可此番他们才真正明白,那个女子在侯爷心里的位置,岂止是普普通通的男女之情

    &nb




第三百九十一章英年早逝
    李平诚心为林骁办事,拎着礼物挨着把村里有老人的人家都走了一遍。

    结果果然打探出些许消息。

    比如当年曹家之所以逼女儿出嫁,是因为林骁的大伯在林骁走后,去曹家要回了一半的聘礼。

    还有一个已经出嫁的老妇人,年纪跟林骁差不多的,家里如今已是儿孙满堂。

    她听了李平的来意,沉默良久,决定跟李平走一趟。

    迈入定容村,这位老妇人神情惆怅,目露怀念。

    李平将她带入林家祖屋,她在那院外一个人站了好一会。

    屋里,李平道:“她曾与夫人走得近些,我说起孩子之事,她便沉默不语。”

    “这些年夫人之事压在我心里,每每有人提起,我便讳莫如深。”

    “端看她的神情,我便知道她一定知道些什么”

    林骁焦躁地握了握拳,然后渡步出去。

    那老妇人年近花甲,确实跟他不相上下。

    只是面容沟壑深深,眉目祥和,他已然无半分印象。

    她回过头来,看见他以后,也有几分恍惚。

    片刻后,她便要跪地行礼。

    林骁不好拉她,便道:“快快请起,今日劳烦你跑这一趟。”

    老妇人闻言,擦了擦眼角,这才勉强站住。

    “侯爷想知道什么便问吧,再过几年,只怕您想知道的,都要埋进黄土了。”

    这话说得悲戚。

    林骁眼眶微红,面色惨白。

    他抿了抿唇,难言道:“关于孩子的事情,你可知道”

    老妇人神情一震,目光也渐渐昏暗起来。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四十年,还是三十九年

    反正很久了,那个时候她才十六岁,曹英也才十六岁。

    十六岁就上吊,闺阁里的噩梦,大抵都围绕着曹英的。

    “我只记得她跑了大半年后,突然回来了。”

    “她爹和大哥打了她一顿,将她许给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

    “那个男人原本娶个三个媳妇的,可没有儿子,她是第四个。”

    “对方下聘后,她拿着一朵很漂亮的珠花来找我。”

    老妇人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

    她看向林骁,目露湿意道:“那时距她成亲的日子不过两天了,她说对方是娶她去生儿子的,她怕去了生不了儿子,又被打骂。”

    “她给了我珠花,让我带她去我姨母家。”

    “我姨母嫁在二十里外的善水村,她听说我姨母家捡到一个男婴,想去抱一抱,沾沾福气。”

    “那件事我都不知道,为了那朵珠花,我便带她去了一趟。”

    “她爹和大哥管得紧,我请我爹娘出面作保,才准她去的。”

    “那条路很远,可是她走得很快,我都差点追不上她。”

    “去到我姨母家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我姨母真的捡到一个男婴。”

    “我姨母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捡到那个男婴养得很精细。”

    “我们远去是客,我姨母去给我们做饭,我见她抱着孩子哭了一顿,以为是她难过要嫁那样的人家”

    “直到后来她上吊了,我才知道她根本不怕生不了儿子,因为她就没有打算要嫁。”

    “我怀疑那个孩子是她生在外面的,只是不能带回来养,怕被他爹和大哥卖了。”

    听到老妇人的话,林骁浑身都僵硬了,目光里满是痛意。

    他知道,她说的都是真的。

    只是那个孩子……是不是还活着呢

    老妇人见林骁大受震动,目光悲戚,心里也不好受。

    她顿了顿,继续道:“李平说的那些,我听过以后就更加肯定了。“

    &nb



第三百九十二章竟然是纪少瑜
    林骁又是一夜未眠,天明时从椅子上起身,突然昏迷栽倒。

    韩钰又是掐人中,又是给他顺了一番气血,他这才幽幽转醒。

    韩钰跟了他多年,不忍见他这般糟蹋自己的身体,便道:“侯爷,若您真有个万一,就是属下们查出来又如何呢”

    林骁闻言,心头忽震,这才强撑着起来。

    老妇人一家家拜访,午时才回来。

    不过她的神情不算松快,她对着林骁道:“确定了,在源平洞村黄家。”

    “她们其中有人随我姨母去偷看过,养母姓金,是个很厉害的妇人。”

    “只是……她们说,他遗留下的那个孩子,六岁时就被黄家卖掉了。”

    林骁一听,只觉喉咙里冒出一股腥甜,喷了一口血就昏死过去了。

    韩钰等人一通忙碌,带着他回了县城找人医治。

    当天夜里,韩钰看着米汤都喂不进去的林骁,急得嘴角冒泡。

    他对着其余亲卫道:“要是没有小公子的消息,侯爷愧疚太深,只怕醒来以后,也是会受不住的。”

    “你们几个好好守着侯爷,我亲自去一趟源平洞村。”

    韩钰怎么也是一个四品将军,他连夜赶到源平洞村以后,便问道去了村长家。

    事关重大,为了防止村长说谎,韩钰便亮明了身份。

    村长见来的是一位四品将军,有令牌在身还手执长剑,顿时小心翼翼地道:“将军想问什么便问吧,我一定知无不言。”

    韩钰便道:“你们村里的黄家,媳妇姓王的那个,年轻时没有子嗣,曾从善水村抱养个一个孩子。”

    “那个孩子长大以后,英年早逝,但留下一子可对”

    村长眉头一动,心里暗暗打鼓,莫不是朝廷的人派来打听纪少瑜出身的

    当年黄家大闹之事,纪家轻描淡写地压过,便没有后续了。

    所以纪少瑜当了大官回来,除了他们老一辈的,年轻的没有几个人知道。

    村长知道,对方都查得这样细致了,自然容不得他哄骗的。

    当即便道:“是的,那年头收成不好,黄锦死后,黄澄便将侄儿黄少瑜卖给了城里的张大富。”

    “黄少瑜”韩钰蹙眉,这个名字好熟悉啊。

    可一瞬间他脑袋跟打结一样,竟然无法与脑海中的人对上。

    村长见他蹙眉,便知道果然是奔着纪少瑜来的。

    听名字就有了反应了,他立即接着道:“是的,卖的时候确实叫黄少瑜,只是后来他娘在他姨公的帮衬下嫁给了纪山。”

    “纪山是个好继父,变卖家产,凑了二十两银子赎了黄少瑜出来,从此以后改名为纪少瑜。”

    “这纪少瑜读书刻苦,后来一路从秀才考到状元,现在听说升任了不得的京官。”

    “他现在就在清溪村呢,听说告假回来成亲。”

    “这个……您应该是认识的啊”

    韩钰整个人都懵了,片刻后才回神。

    他认真地问着村长道:“你说黄少瑜就是纪少瑜,可有什么证据”

    村长闻言,立即道:“他娘原先嫁在我们村,我们村里还有许多小妇人同她来往的。”

    “再者,当年纪少瑜考上秀才的时候,黄家去书院闹过一阵,还是纪少瑜拿出卖身契才平息的。”

    “这些事情,我们村里的人都知道,只是黄家闹得难看,纪家却不跟他们计较,因此大家都没有再提这些事情了。”

    韩钰心想,他们侯爷跟纪少瑜第一次见就干架,一路走来,总是一个暴躁如雷,一个云淡风轻。

    到像是谁欠谁的一样

    可现在这般,到真是命里注定的爷孙缘分了。

    “你带我去看看黄锦的墓地在哪儿”韩钰道,站了起来。

    村长不敢含糊,带着韩钰去看了黄锦的墓地。

    那墓地还是纪少瑜高中状元以后,纪家来修的。

    说起来黄家真是不要脸,当时还去那墓地前面抢供品。

    韩钰去了秦锦的墓地看了以后,又让村长带着他一路径直去了清溪村,确认了纪家现在的住处。

    为了不亏待村长,韩钰给了村长一百两的银票。

    村长渐渐明白,这个将军不是针对纪少瑜的,心里到踏实起来。

    他说起秦锦小时候的事,又得了一百两,不免暗暗奇怪,莫不是秦锦的亲生父亲找来了

    可他只是猜测着,并不敢多问。

    韩钰把知道的都打听得差不多了,又给了村长一百两银子的封口费。

    村长从惊喜到惊颤,最后只记着一句话,就是这些事情不能告诉别人。

    他得了好处,又惧怕权势,自然不敢说。

    韩钰回到医馆的时候,林骁还没有醒来。

    韩钰便在他的耳边道:“侯爷,小公子有消息了。”

    “他很快就要成亲了,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

    如此反复说了几遍,林骁总算是睁开了眼睛。

    他喉咙干涩,声音沙哑,小声地询问道:“你刚刚说的那些,都是真的。”

    韩钰看他这副样子,心里难受得很。

    他连忙扶起他,认真道:“是真的,公子名讳唤秦锦,十八岁娶妻,十九岁得子,取名少瑜。”

    “公子离世时二十五岁,他的弟弟黄澄将小公子卖给大富人家为奴。”

    “好在小公子的继父将他赎了出来,虽然受了些苦,可后来小公子读书勤恳,一路考至状元,现任正三品大理寺卿。”

    林骁越听越觉得熟悉,最后直接睁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韩钰,仿佛韩钰在逗他一样。

    韩钰也是一脸无奈,可目中却含着诚挚耀眼的光芒。

    &n



第三百九十三章大婚
    八月初八,宜嫁娶。

    寅时刚过,赵玉娇便被叫起来了。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着今日穿了紫绸褙子的孟嬷嬷,软趴趴地靠在枕头上道:“嬷嬷,我们两家不是离得这样近吗,起这么早做甚”

    说罢,还要再眯一会。

    孟嬷嬷笑着撩了帐子挂起来,出声道:“早早准备好,等姑爷来接就不慌了。”

    赵玉娇闻之不动,还在睡。

    孟嬷嬷看着端了水来的紫兰,含笑道:“真是心大,换了别的姑娘出嫁,这会子只怕心里正打鼓呢。”

    赵玉娇听见了,眼睛没有睁,懒洋洋地道:“该是他打鼓才是,娶媳妇哪有那么容易的”

    “这还是我大哥不在家呢,不然今天有得折腾。”

    说罢,到有几分不得劲。

    她爬起来,孟嬷嬷连忙伺候她洗漱换衣。

    余红翠抱着个匣子进来道:“可起了”

    孟嬷嬷道:“起了,正换衣呢。”

    余红翠绕进去看,只见长长的头发柔顺地披在肩上,大红色的嫁衣上绣着大朵大朵的牡丹,那腰带一束,那交叠的领口便被拱起来,露出细嫩白皙的脖子。

    她那小嘴轻抿着,似有几分不适,黛眉陇聚,粉颊诱人,那双盈盈的水目正欲语还休地望过来。

    余红翠脸上的笑容越发深了,她的两个女儿,个个都好看。

    尤其是小女儿,一会上了妆,带了首饰,那才是真正好看呢。

    她将一匣子首饰放在梳妆台上:“这些都是今天要戴的,陪着你嫁衣一起做的。”

    赵玉娇寻常懒惰,尤其是看书困倦了,向来喜欢逮哪儿躺哪儿。

    因此她并不喜欢身上带太多首饰,不然躺下的时候就累赘了。

    她扫了一眼,知道今天是出嫁的大日子,想着嫁衣都这样艳了,就算再给她整个十件八件金器玉环,她也是可以接受的。

    孟嬷嬷给她梳了个高髻,罩着镂空金玉翡翠冠,冠上开着一对金牡丹,嵚入了六色宝石,各垂下两串粉色珍珠。

    赵玉娇对着镜子一照,眨了眨眼,捋着粉色的珍珠道:“娘,这个我成亲以后可以拆下来吗”

    粉色的小珍珠圆润可爱,她想做成手串。
1...130131132133134...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