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村种田手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南烛馆
她妈和韵香婶子站在一边看着人群中间笑得乐呵,她爸也是一脸笑意。
她正疑惑呢,就看见人群中间陈宇航拿着木棰子搡捣着石臼中已经蒸熟的糯米团子。
看他‘嘿咻嘿咻’的样子,这活儿显然出力不小。
旁边还有不少蠢蠢欲动的小孩儿,想要像陈宇航一样去捣一下。
“怎么让小航去捣糯
第171章 又见催婚(八更)
他喘着粗气将木棰子交给了他爸,“爸,你来吧!我没力气了。“
话音刚落,旁边小孩儿又是一阵嘘声,气的他拿起旁边的扫把,就开始追这群小孩儿。
“这孩子,都大学毕业了还跟个小孩子一样。”刘韵香想着儿子跳脱的性子就愁,又叹了口气,“都二十二岁了,还不知道谈恋爱,平时也不爱出去玩儿,天天在家打游戏,以后讨不到老婆怎么办哟!”
顾况蕴哽了一下,看着韵香婶子的眼神一下子敬畏起来。
妈呀!
小航才这么小婶子就担心他结婚的事了,那她都二十四了,翻年就二十五了,岂不是比他更罪大恶极。
老天保佑,这战火千万不要烧到她身上。
她心中正默默期待着,却不想韵香婶子就突然将视线锁定到了身旁的她身上。
她语重心长地拉起了顾况蕴的手,“小蕴也不小了吧!也该找了,再不找就选不到好的了。”
“可不是嘛!我和她爸都催着她呢。“林舒华也接话道,韵香这话可是说道她心里去了。
女儿要是早点儿找到男朋友,她也能安心一些。
找个对女儿好的,以后也有个依靠。
俩姐妹就这样被挑起了话头,你一句我一句地劝说起她来。
顾况蕴泪眼汪汪看着眼见风头不对、已经躲到房里去的陈宇航,心中流下了面条泪。
为什么,为什么她想不开要站到她们旁边啊!
果然,现在过年就是催婚的高峰期,单身狗都逃不过这个命运。
前天,她大学时的好友就向她诉苦说,回家被老妈逼着相亲了。
回想了一下,当时她是怎么说的来着!
“哈哈哈哈,你相亲对象怎么样呀!是不是像电视里演的那样,一上来就
第172章 八卦(九更)
“就是嘛……”
电话那边的好友又喋喋不休地吐槽了好久,看的出来那个男人真没给她留下什么好印象。
顾况蕴以前遇到的男生都是温和有礼的,还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粗俗无礼的人,因此此时听到好友的抱怨,她心里也有些被惊到。
她心里对于爱情是期待的,所以她一直很抗拒身边的人给她组相亲局。
虽然觉得这样说很幼稚,但在她的心中,还是期待着奇妙缘分的爱情。
她不希望去面对,那种男女双方一见面就开始评估男方的经济、前途、家庭,评估女方的样貌、工作、学历这样的会面,不希望感情是通过这样的一些标准去衡量的。
不久前还庆幸爸妈没有提过这个话题,没想到自己还是躲不过这一劫。
她开始怀疑她一直待在家里是不是正确的决定,要是以后天天在家被她妈催婚怎么办呀!
找了个借口,顾况蕴迫不及待地跑了。
最近,村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村子里串门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样的情形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现在每天讨论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今年孩子们挣了多少钱回来,带了什么礼物,办了什么年礼,一切的话题总是挨着这些。
二月的海边,风很大,出门要是不穿厚一点,那一瞬间的冷风就会把你体内的热气席卷一空。
这样的寒冷,也没有打消村民们八卦的热情。
“顾家老二的闺女带着女婿回来了,听说送了一小汽车的礼呢!”
“真的啊!那这心云可嫁的好嘞,以后日子好过咯。”
“可不是吗!回来的时候穿得可洋气了,还画着红脸蛋,一看就是婚后日子过的好的嘛!”
“她老公家有钱嘞,你们没发现现在
第173章 罗青阳归来(十更)
他们忘记了曾经有一个青年英勇地救下一个女孩,他因此进了监狱,而她却生活地心安理得。
清楚真相是一回事,但大家还是避免不了地对罗青阳有些畏惧。
毕竟是做过牢的人,大家天然的有一种排斥的心理!
在这个地方,只要是和犯罪有一丝牵扯,都是让人敬而远之的。
就像那些普通人,没有犯罪,也一样畏惧警察是同样的心理。
坐过牢,这就是一辈子的烙印永远也洗不掉了。
不过,长水村里大部分村民还是善良的。
大家没有对罗青阳的归来抱有太大的排斥心理,虽然村子里还是有人不愿意和罗家交际,但大部分人还是很宽容的。
菜园早就放假了,罗有福走了这么多年,好多人家都不交往了,他也就没有出去串门。
这些天村里家家户户都是热热闹闹的,不像自己家里这样冷清,他去瞧了反而更添寂寥。
刚回来的时候还没有感觉,但是越到过年,看到别人阖家团圆,他心里的孤寂感也越发地重了。
这种落差感,会让他在静谧的夜里也溢出些泪来,心痛难挨。
为了逃离这种落寞感,闲来无事,罗有福也会去借顾家的小船,一个人出海捕鱼。
一个人在海上的时候,虽然海风凛冽,但他心里是好受的。
过年时海鲜生意非常好,价格也高,他也能捕点儿鱼去卖,可以多存点钱。
这个家在他离开的那么多年里早已破败不堪,屋子里很多家具都发霉了,下雨时屋顶也会漏下点雨来。
在顾家工作的这几个月里,他陆陆续续地将家里修补了一番。
不过到底还是时间太久了,很多必须要花钱卖新的材料来修缮。
罗青阳回来的那天,罗有福正在院子里整理渔网。
上次他捕鱼开进了一片礁
第174章 父与子(一更)
罗青阳扔下了手中提着的袋子,快步走上前去,情绪激动,迫不及待地拥抱了他的老父亲。
爸爸和前几个月去看他的时候显得更老了一点,他知道,这些年,最辛苦的就是他爸了。
不同于冰冷的监狱,父子俩又一次在暖融融的阳光下,在这熟悉的环境中抱头痛哭。
罗青阳坐牢之前是个拥有大好前途、未来可期的青年。
虽然家庭贫困,但他长相清俊,学习成绩优异,又有难得的好人缘;七年之后,再次归来,他成了一个一生都会背上劳改犯名声的人。
“爸,对不起,这些年了,儿子从来没有孝敬过你。我这么大了也没单担起家庭的责任,您辛苦了。”
罗青阳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凹陷的眼窝,满脸的沟壑,语气里是满满的愧疚,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泪水流下来。
“爸没事,不怪你,只要你回来就好了,回来就好。咱们爷俩能一起过这个年了。”
罗有福内心激情澎湃,搭在儿子身上的双手也忍不住颤抖。
儿子回来了,他心里不知有多高兴,赶紧上前拾起儿子的行李,放进了屋里。
此时的罗有福已经缓和了心情,但泛红的双眼和略微有些湿润的眼角,还是显示了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多么激动。
他双手颤抖着摸上儿子的脸,不由自主地说,“又瘦了啊!“
罗青阳忍不住笑了,“爸,我没瘦,你上次见我之后还重了几斤呢!“
也许天下的父母都一样,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总是忍不住怜惜,总是忍不住关爱,总是在你明显长肉的脸上说你一点儿也不胖,劝你再多吃一些。
父子俩不知有多少话要讲。
七年来,他们只能隔着监狱的栅栏短短的聊上两句。
&n
第175章 赶火把集(二更)
轻轻地拂过光滑的纸面,他决定一定要好好收藏这张纸。
从今天开始,罗家小院里再也不是只有一个人了。
罗有福干活儿也有力气起来,每天乐呵呵的,赶忙去青阳镇买了些年货,儿子回来了,他就想热热闹闹地过这个年。
顾建平也明显地发现,罗有福变了。
以前的他,是一个死气沉沉、垂垂老矣的父亲。
但是现在他像变了个人似的,爱说爱笑了,整个人充满了生气。
除夕很快就到来了。
大年三十那天,顾家和陈家一起去了青阳镇上赶火把集。
这是海城这边的习俗,大年三十那天几乎所有人都会到镇上去逛一逛,不为什么,就为感受一下这过年的氛围。
这天上午很多店铺都会开门,沿街卖灯笼的、卖菜的、卖海鲜的,还有青阳镇很多手艺人都会在这天出来摆摊。
在顾况蕴的童年时期,最期待的就是过年的时候了。
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虽然不好,但是过年时的好玩的东西总是最多的。
那时候,放炮不只是男孩子的专利,女孩子虽然喜欢洋娃娃和漂亮的东西,但是也喜欢爆竹炸开时的那种刺激感。
黑蜘蛛、地转转、冲天炮、满天星,安静的长水村会时不时地在各处响起火炮炸响的声音和小孩子的欢呼雀跃,这些都是她儿时的记忆。
镇上常住人口不多,今天估计全部都出来了。
青阳镇上只有一条笔直的大街。
路两旁的景观树上挂满了红艳艳的小灯笼,路旁的小店也贴上了喜庆的春联,衬得四周年味十足。
树下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顾况蕴耳边充斥着路人的谈笑声。
沿街摊贩的叫喊声,有些摊子铺的大的,老板身上还別着小喇叭,声音传的很远。
&
第176章 熟人(三更)
这小孩儿不错,果然脸皮厚、混得开、吃四方。
他们在街上看见了不少熟人,有来逛街的,也有来卖东西的。
就连做红薯干的杨奶奶、做花生糖的周爷爷,居然都出来摆摊了。
“杨婶,周叔,怎么又出来卖东西了啊!“刘韵香看见他们,忙上前打招呼。
杨奶奶和周爷爷想必是结伴来这边卖东西的,两人摊子挨在一起,在看见他们之前,两人正一起说着话。
顾况蕴扫了一眼他们面前的摊子,东西都卖了不少,现在里面还有一点,现在才十点,看来这两位老人生意都不错。
听见她的声音,俩人齐齐转过头来,看见他们一群人,脸上顿时笑靥如花。
其他人也相继和他们打着招呼,互道着过年好!
他们这几个月卖东西给陈家网店,也和刘韵香熟识起来,俩人挺说得来话的。
杨奶奶笑着回答,“是呀!”
陈宇航说,“杨奶奶,周爷爷好多年没再出来卖东西了吧!怎么今年又出来了啊。”
周爷爷笑了一声,那笑容中有甜蜜和幸福。
“不是今年开始给网店供货了吗网店放假我们就没做了,这几天给家里小辈做,想着今年的花生还多,就多做了一些拿出来卖,没想到生意还不错,好多以前的老顾客都来照顾我的生意。”
“是杨婶、周叔手艺好,大家才一直念念不忘的。”刘韵香说,“要不然,咱们网店的生意能那么好吗!”
杨奶奶说,“这也要感谢你们的网店呐,没想到我老婆子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挣钱。”
众人又哈哈大笑起来。
“这些都是相互的,您二位提供好商品,网店提供渠道,这可是互惠互利的事。”顾况蕴也说。
大家又寒暄了一番,陆陆续续又
第177章 卖鱼(四更)
罗有福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罗青阳一个大小伙子站在摊位后面招呼客人。
看这父子俩还挺厉害的,每个箱子里都是满满的海货,显然收获不小。
“罗大哥,又来镇上卖鱼啊!“顾建平招呼道。
看见好兄弟的到来,罗有福也站起来招呼他们一群人。
陈伯扬递了一只烟过去,也在旁问道,“罗大哥生意怎么样,看来今天收获不错嘛!”
陈伯扬本来和罗有福是不太熟悉的,但他平时和顾建平关系好,后来罗有福又来顾家打工,俩人于是也逐渐熟悉起来。
罗家以前的事他是知道的,也佩服像罗有福这样的人。
他有心相交,性格也耿直,俩人很快成为了朋友,他就跟着顾建平一样喊罗大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