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村种田手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南烛馆
陈宇航简直不能直视村花这个称呼。
不行了,他一想到‘村花‘这个词,脑海中就浮现一个扎着两个大辫子,脸上涂满腮红的女人形象。
他倒是觉得他小蕴姐比以前他们学校的校花还好看,他都回来这么久了,这还是第一次发现她长得这么好看。
这也是以前顾况蕴在他面前的形象都太朴素了,想想她都穿的是什么东西啊!
为了方便干活,运动装、宽松t恤、花棉袄,就连裙子都没穿过。
脑袋上经常带个渔夫帽,有时干活累,汗水打湿头发还粘在脸上,可想而知在他脑中是个什么印象了。
现在可真是让他耳目一新。
顾家没有汽车,顾况蕴就让她妈去坐了陈家的小奥拓,她和她爸一起骑电瓶车。
冷风呼呼地吹在脸上,长发四处乱飞,不时还会糊在她脸上,顾况蕴一头黑线,觉得她是不是应该买一辆车了。
虽然她喜欢骑电瓶车,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开车更利于保持她的形象啊!
既然她都回来了,怎么能连一辆汽车都没有呢!
毕竟以后是要干大事的人,连车都没有是不是太失败了一点。
&
第185章 莲花灯
每年大年初一这一天,不知道有多少有钱人争着去上头炷香,听说每年的头柱香都需要上万块的香油钱。
不过她家是从来不会凑这个热闹的,也就买一把最便宜的香,有个心意便好了。
佛家说心诚则灵,希望佛祖不要怪罪她。
鉴于今年的好运气,顾况蕴还是比去年多捐了一些香油钱,正殿的木鱼当当敲了十下。
顾况蕴转了一圈下来,将这寺里大大小小的菩萨拜了个遍。
四下看了看,离吃午饭的时间还早,她便去了正殿前的广场,她妈和韵香婶子都在哪里。
她爸和陈叔都没有拜菩萨的习惯,早就去了寺庙外的茶摊喝茶。
点莲花灯也是每年来寺庙必做的事情之一。
迈出侧殿的门槛,远远看去,只见大殿外的广场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灯火。
她走近,正听到她妈和旁边一个陌生的阿姨正在说话。
“唉!大姐,你的灯情况怎么样啊。”
“还不错,这火啊,挺旺的。今年孩子他爸有些犯太岁,我就想来给他点一盏灯,希望明年运道能好一些。唉,妹子,那你的呢”
林舒华说,“我的都烧的旺呢!”
“哟,看来妹子你家明年的运势一定很好呀!”
她妈笑得一脸开兴,“希望这样吧!就因为这善业寺灵,我们才年年都来上香点灯的。”
“是啊!前几年我小儿子考研究生的时候我就来给他点过灯,那年啊,这灯烧的可旺了,是那么多的灯里面燃的最快的,结果你猜怎么着,那年我儿子就考上了。”
“哎哟,那可真是好运啊!果然这善业寺的莲花灯就是灵。”
“可不是嘛,从那一年以后我每年都来点灯,就
第186章 去外公家
顾况蕴不知道这寺庙里的师傅们手艺是怎么会这样好的,从小吃到大,这味道就没变过,一直都很好吃。
更可怕的是,每年善业寺的素斋都会增加几道新的菜色,而且都很美味。
她想,做菜师傅出家之前可能是开馆子的。
厨艺高超,能够将素菜做出荤菜的味道,真不可谓不厉害。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家拜年的日子。
一大早,顾建平就将自家准备的,给老岳父的拜年礼搬上了自家的火三轮。
东西多到电瓶车根本放不下,还是三轮车比较能装。
外公家就在青阳镇上,离长水村不算太远。
顾况蕴也早早地打扮起来,小时候分家之后,爸妈没时间带她,就把她送到青阳镇上读小学。
那些年她一直都住在外公家,因此对两老人的感情非常深。
那一年她离家读大学,外婆抱着她哭了好久,舍不得她孤身一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求学。
毕竟是孙辈里唯一的女孩儿,外婆是很疼她的。
外公家在青阳镇上是独门独栋的农家小院,离青阳镇的主街有些远,这边的房子都是这样的独栋小院,是当初那些田地被政府征用的人家集资在这边修的。
这些院子面积都挺大的,所以平时也挺幽静,也许是因为过年原因,此刻附近的人家都传出热闹喧嚣的声音。
外公和外婆知道今天闺女和外孙女要来,早早地就在家门口等待了。
“爸,妈,外面这么冷,怎么不在屋里等。“林舒华看见头发花白的父母,赶紧从三轮车上下来,握住了外婆有些冰冷的手。
柳芸柳老太太,年轻时是个大美人,老了之后也是一个气质端方的老太太,不过在唯一的闺女面前,总是免不了操心。
顾况蕴看见慈祥的
第187章 闲聊
柳老太太忍不住嗔了老头子一眼,年纪大了真跟个小孩儿似的。
院子里也是热闹非常,知道林舒华每年都是这天回家,所以林家一大家子都在这天回家。
外公是个喜欢花花草草的,气温这么低,院子里还是有不少的花正开着。
最亮眼的就是一株梅花树,最近正是开花的时候,院子里充满着冷梅的香气。
不知道是谁干的,将外公院子里的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小灯笼,显得年味浓浓,十分地喜庆。
一进门,大表嫂郑琴便迎了上来,“姑母,姑父,还有小蕴来啦。“
大表哥林阳是林家孙辈里唯一结了婚的,这个表嫂也在政府部门工作,行事十分得体,林家上上下下都很满意她。
不过顾况蕴和她接触的太少,感情也不算多好。
顾况蕴挨着将大舅二舅,大舅母二舅母,大表哥二表哥给喊了个遍,又将自己买的过年礼物分给大家,这才歇下嘴来。
没办法,谁让她是这里面最小的晚辈呢,这点礼数总是要做好的。
林柏放假后就陪着他爸一直待在青阳镇上,顾况蕴早就见过他。
她心里忍不住腹诽,二哥居然就那样笑眯眯地看着她被长辈们围攻,也不说来帮帮她,太没良心了。
“小姑姑,你来啦!”听见她来了,小侄子林浩哲像个小炮弹似的冲到她怀里。
是,她忘了,这里还有一个小屁孩儿才是家里辈分最低的。
不过他是家里唯一的重孙,上到外公外婆,下到林柏顾况蕴都把这个小屁孩宠的不要不要的。
这小孩儿长得很可爱,乌溜溜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显得非常古灵精怪。
侄子长到这么大,她也没和小侄子一起待过几天,不过这小孩倒是挺黏她
第188章 生病
林柏不禁大喊冤枉,现在的小孩儿,那是他惹得起的哟!
把他的游戏机弄坏了不但没得到安慰,反倒被他爸骂了一顿,这多怨啊!
从她哥的语气里,顾况蕴是听出了林柏悲愤的语气,心里也愧疚起来,是不是冤枉她哥了。
“小柏说的没错,这小子就是欠揍。”不知道什么时候,大表哥林阳也走到了他们身边。
他又瞪了弟弟一眼,“你也是,不说给侄子当个好榜样,还教他打游戏。”
林柏自知理亏,不敢反驳,他也是挺怕这个大哥的。
那时候他在高中当校霸的时候,大哥回家修探亲假,可是把他狠狠地收拾了一顿的,那个滋味,他到现在还记得。
顾况蕴平时看见大表哥都是穿着制服的样子,现在看他穿着便装还挺新奇的。
也许是当过兵的原因,大表哥背挺地笔直,明明是在家宴上也是一副板正的姿态。
顾况蕴油然而生一股敬畏之心,从小大表哥都是这种不苟言笑的样子,还挺唬人的。
小侄子也最怕这个严肃的父亲,虽然脸不黑,但是黑面神这个词也能准确地说明爸爸在他心中的地位。
吃饭的时候,柳老太太在饭桌子上不停地咳嗽。
吃完饭林舒华就忍不住向她大嫂打听了,“大嫂,妈最近身体不好吗”
杨金花是个干活利索的人,对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也一清二楚。
她边洗碗边回答着小姑子的话,“是啊,前阵子旁边的人家两口子闹离婚,闹了好几天了,都是在晚上。他家的房子不是和爸妈的屋子挨着吗!扰得爸妈好几天没睡好觉,结果妈就病了。“
“去看过医生了吗
第189章 五菱宏光
这回外婆感冒了这么久,林舒华十分担心。
事关外公和外婆,顾况蕴心中也没了轻松的心情。
想了半天让她想出了一个法子,“妈,要不让外公外婆来咱家住吧,反正现在家里的房子也修好了,房间多,也方便。“
前面开车的顾建平也同意女儿的提议,“对啊!舒华,要不让爸妈来家里住吧!长水村安静,也不像镇上人那么多。“
见到丈夫和女儿如此关心两老人,林舒华心中熨帖地不行,心中又有些无奈,“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你外公不愿意啊!“
她总不能说她爸不愿意看见她婆婆吧!
以前结婚的时候她爸和赵老太就不对付,自从他们分家之后,父亲就更不待见赵老太了,这么多年了两家长辈从来就没再打过照面。
老父亲一辈子都是个读书人的性子,和婆婆那种野蛮性子实在是合不来。
她拉过女儿的手拍了拍,安慰道,“没事,你外公外婆没事了,现在旁边也没人吵架了,想来慢慢就会好的。“
事情如此,也只能作罢。
顾况蕴只能想着,过几天再去一趟外公家放点灵泉水。
不过,她还是想着外公外婆能到长水村来住就好了,那样长期喝灵泉水,身子总是要比不喝强一点的。
她还记自己要买车的念头,等到大部分人都上班了的那天,就带上全家去了城里的汽车城。
顾况蕴本来是想买辆suv的,空间大又宽敞,后备箱的容量也大,能装挺多东西的。
看了好几款,顾况蕴都很心动。
奈何囊中羞涩,建房花了她好几十万,导致钱包严重缩水。
这眼看着又要开春,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买菜种、买家具、肥料,哪样不要钱。
她只能精打细算,每一毛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第190章 罗家父子上门
顾况蕴赶紧招呼俩人坐下。
顾建平和林舒华一起去了山上,只能她来接待了。
“罗叔,您是来找我爸的吗他和我妈去山上了,您得等等。“
“不不不,小蕴我们是来找你的。”罗有福摆摆手,拦下了她准备打电话的动作。
“找我”她缓缓坐下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闻言罗有福先是不自在地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小蕴,叔......是有件事想求你。“
见他这样见外,顾况蕴笑了笑,有些安抚的意味,“罗叔,您有事就说吧!可别说什么求不求的。”
“小蕴,这件事是我来找你的。“一旁罗青阳拦下了正欲开口的罗有福。
顾况蕴的视线移到了一旁的罗青阳身上。
看见他澄澈的目光,顾况蕴不自觉地歪了歪,“青阳哥,你有什么事找我呢“她实在想不出来。
她从来没和单独罗青阳打过交道。
在他坐牢之前,顾况蕴只是知道这个哥哥是他们长水村第一个大学生,上的还是省城的好大学,是村子里人人称赞好孩子。
在她的高中时期,从来都是顾建平用来激励她的榜样。
她心中虽然佩服他,但实际上他们是没什么实际的交集的。
以前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算得上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直到这次他回到长水村,他们才算熟悉起来。
这么一段时间以来,罗青羊一直在努力融入现在这个社会。
这个时代,社会每天都日新月异。
在监狱的七年时光里,监狱里的教官们也经常给他们播放国家新闻,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不至于与社会脱节。
但那种隔膜到底是分不开的。
七年,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国家,产生的改变实在是太多了。
&nbs
第191章 养小龙虾
顾况蕴记起来了,上次罗叔好像是问过她,山上挖的那个池塘要用来干什么。
当时的她好像随口答了几句,现在都想不起来了。
顾况蕴有些哭笑不得,觉得罗叔真的太讲理了,“罗叔,你别这么不好意思,那个池塘我本来也没什么打算,要是现在青阳哥要把它承包下来,也不是不可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