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村种田手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南烛馆
王胖子没好气地道,“你都知道孝敬老人,难道你龙哥我就不知道了吗!我也买些回去孝敬爸妈呀。”
顾况蕴笑容渐深,答应得干脆,”没问题!“
长水村第一届放生节活动在第三天下午完美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五月三号下午三点,等到放生节一切活动都正式结束之后,一场临时决定的乡村振兴的论坛会在长水村村委召开了。
不仅有镇上、县上来的领导,还有来自周边各个乡镇的农民代表参加,长水村也来了不少的村民代表,顾况蕴也有幸参与其中。
通过这次长水村放生节活动,也给合德县的各方领导带来了一个新的思考,让大家发现他们青阳镇还有另一个发展的方向。
村长也因为这次的活动,像是脑袋开了窍似的。
提出了围绕顾况蕴的果园、渔家乐建成农村观光园,扩大或者支持孟方知的花圃建成花卉观光项目,围绕长水村制糖、归田园等特色民俗建筑、民俗工艺,打造长水村特色观光旅游项目的提议。
在场的领导无不对村长提出的提议感到满意,就是可惜他们合德县的拥有的海岸线只有长水村这么短的一截儿,翻过青阳山脉,就是另一个县的范围了。
所以领导们还是得再想想,各村都要发展的特色。
会上大家都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可行的建议。
会毕,村长又陪同各位领导步出会议室。
领导和随行人员都是满脸笑容,而领导对于此次会议所完成的成果也是相当满意的。
这次长水村的放生节活动带来了相当好的示范效果,使得以前一直岌岌无名的合德县都在海城市打出了一些名气。
待众人缓步走向停车场,临走之前领导还拍了拍村长的肩膀,有些语重心长地向他说道,“放心吧!老顾,既然你们村修路的资金集够了,五一假期一过,咱们就安排修路。“
听见领导的保证,村长忍不住咧嘴笑了笑,心想这次给村里着实带来了不少好处。
就拿修路这事儿来说吧,在以前,就算资金凑够了,这修路的项目也不会立马开工。
要等着上面批条同意,然后再等挺长一段时间才会真的开工修路。
这会儿上面的领导正式发话了,村长也不担心工期会一直拖着了。
现在村子正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村里的路越早能修好,对他们是越有利的。
他们长水村村里现在的那条机耕道就是这样的。
以前村子里好不容易将修路的钱凑够了,还提前了大半年打报告,才将将开工修路。
可就是这样事情到后来也发展得不顺利,之后还因为县上财政吃紧,就这么条小道也没修完,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长水村从村南到村北,直线距离骑自行车可能二十分钟,走路可得五十多分钟。
村长早就想好了,以后他要在村口设了一个大型停车场,再买些自行车放在村口,以后那些想骑车感受长水村海滨风光的可以去租车。
以前就是因为这条小路,村里连散步的人都少。
他去临县考察的时候看过了,其中一个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子,为了方便游客观光,还专门修了一条仅供行人和自行车行走的骑行观光车道,平时走的人也不少。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可不仅仅是口号。
就凭着长水村今年的变化来说,村里人就尝到了不少甜头,现在也知道了要想把长水村的旅游业继续发展起来,把路拓宽是势在必得的,所以村长说要修路的时候,几乎所有村民都表示了支持。
第344章 赚钱了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长水村种田手札 ”查找最新章节!
大家交钱的积极性异常高昂。
特别是五一活动一结束后,那些赚了钱的、觉得村里以后发展会更好的村民,甚至还表示可以多捐点钱。
这次活动,彻彻底底地把长水村村民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赚了赚了,老顾,咱们赚钱了,哈哈。”
此时,长水村村委的某个办公室内,突然传来了陈会计激动不已的声音。
时间倒退回一分钟之前。
村长手里夹着根烟,正站在办公室外吞云吐雾。
办公室内,是陈会计紧锣密鼓地,计算着他们长水村本次活动收益状况的急切场面,村长此刻的心里是既兴奋又忐忑。
他本来是在里面帮忙计算的,可因为刚才给老陈算错了好几个数字,被陈会计无情地剥夺了在里面活动的权力,还被吐槽了一句,“什么忙都帮不上,尽捣乱了。”
于是,他只能十分没有村长威严地出来了。
此刻他心情紧张不已,也没什么心情干些别的事。
索性掏出前几天,不知道谁发给他的,一看就是高档货的香烟吞云吐雾起来。
正当村长猜测这次他们村子到底能不能挣钱的时候,办公室里就传来了陈会计惊喜不已的声音。
村长心里忍不住想,老陈平时多么稳重自持的第一个人啊!这会儿声音居然这么激动,看来他们这次的活动实在是有了些成果的。
他正失神的想着,却没发现因为刚才的动作,他的手指就快要接触到正在燃烧的香烟头。
“嘶”
突然村长手指上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他反射性地将手上的香烟立马甩掉,抬手低眉,才发现刚才的香烟已经在他的手指上烫了一个水泡。
不过,现在谁还有心情关心这个呀!当然是知道他们村里赚了多少钱,才是最重要的啊!
村长将手指凑在嘴边随意地吹了吹,便急切地冲进了办公室。
这件事仅发生在一分钟之内,等到村长冲进办公室的时候,陈会计的面上还十分激动,喜形于色。
“怎么样,怎么样,老陈,咱们赚了多少”村长急切地问道。
见老搭档来了,陈会计猛地抬起头来,眼中光彩异常,略显干瘦的脸上都浮起了两坨红晕,他拿起桌上的计算数据,准备展示给村长看。
他拿着纸凑近了一些,指着上面的一串串数字说道,“咱们在村口开的食堂,刨除成本赚了近一万元,土特产的铺子三天赚了六千,最厉害的是咱们卖的鱼苗,十万尾,赚了一万六呢!这次放生节,咱们一共赚了三万二。”
“三万二!”村长不由地惊呼一声,我的乖乖,“我还以为咱们能赚几千块就不错了,没想到这么多啊。”
村长听见这个数字,脑袋都忍不住晃了晃,他接过陈会计手中的纸,又仔细地看了看。
陈会计咧嘴笑了,干瘦的脸上浮现了一条条细纹,那细纹中是满满的喜悦与自豪。
这可是他们村子第一次不靠政府补助,赚这么多钱啊!
这就像一家一直入不敷出的公司,某一天利润表就由负转正了,这怎么能不让陈会计兴奋呢。
他作为长水村的会计,一直管理着他们村里的资金。
以前户头里的钱都是上面补助的资金,他每次去上面填村镇资金补贴(作者虚构,请勿较真)的时候,他的心里都不是滋味的。
那是他心里一直忍不住幻想,什么时候,他们村子才能不再靠政府补助,依靠他们村子自己的能力发展自身,不仅让村民富起来,也让村集体富起来。
也许这些钱在那些旅游景区来看非常地微不足道,但这可是表明他们村子迈出了经济独立的第一步嘞。
这几天村里的账他一直关注着,自然知道这些钱都是怎么来的。
首先是活动的快餐收入,考虑到来村委开办的就餐点吃饭的人,大部分是县城中心小学的学生,还有花钱比较节约的游客,所以他们制定的策略就是做快餐,既简单又快速,能接待的人也多。
做菜师傅做了十多道菜,八荤八素,用大铁锅装了,排排摆在村委的大广场里,旁边还摆了个大铁桶,里面是免费提供的紫菜蛋花汤。
快餐每份二十块,一份饭菜是三荤三素,游客任选。
虽然卖相不如餐厅里卖的那样好,但味道却是没得说的。
别的不说,用的食材可都是新鲜质量好的。
特别是他们村里产的各式各样的蔬菜,那口感绝对是城里市场上卖的大棚蔬菜比不上的。
所以,那些吃饭的游客一个个都吃得满口生津,直嚷着好吃的不行呢!
菜也下饭,做菜的师傅看着不行,还让村里的妇女后面两天多煮了不少白米饭。
就连那些平时不爱吃饭,只爱吃零食的学生娃,都把他们的饭菜吃得光光的。
他们长水村什么都不多,就是蔬菜多。
再加上临海的海鲜不少,所以这次就餐点成本最高的还是人工,鸡鸭鱼肉都是在村里采购的,米也是农户家自己种的。
成本就这样大大被压缩了。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村里对每份快餐的价格订的都不高,还是赚了不少钱。
再说卖出去的十万尾鱼虾蟹苗,这数量着实也是惊了陈会计一下的。
最开始,大家的预期都没这么好的,想着应该也是会有人来买他们的鱼苗放生,但估计数量没那么多。
所以村长最开始的时候,就只让养殖场拉了三万尾来,毕竟村里资金也不多了,买不了太多。
就这数量,还是村里几个民宿表示要是没游客愿意卖,他们愿意包下才决定的。
不过,后来的结果是出乎了众人的意料的。
据村委的统计,来旅游的游客,四分之三都是买了鱼苗的,不说多少,每人五十尾是有的。
就更别说,其中还有像钱师傅、王胖子、杨师傅、韩清逸这种出手阔绰的人的,随随便便就是上千块的购买。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次销售鱼苗才贡献了其中最高的销售额。
第345章 争论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长水村种田手札 ”查找最新章节!
至于卖土特产的摊子,陈会计将大部分利润都分给了送东西来的村民,只留下了两千块,预备做为以后修建土特产店铺的资金。
这可是当初他答应村长的,陈会计可一直没忘。
“对了,老陈,当初咱们不是说要在村口树块碑,上面刻上这次购买鱼苗,放生多的游客的名字吗,这件事你安排了吗”村长视线扫到销售鱼苗的收益这一块,突然就把这件事想起来了。
他看着纸上那几个有些高的金额,心里也忍住不暗暗咋舌。
这些城里人还真有钱,一出手就这么壕!
陈会计老神在在,“放心吧!这事儿我已经嘱咐人去办了。”
毕竟,这些可都是财神爷呀!
……
没过多久,村里就又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
这次的主题,自然是当初顾况蕴提出的建立农村旅游合作社的事了。
这几天村长在忙其他事的同时,也在认真思考当初顾况蕴提出的建议,越合计越觉得有奔头。
私下里他也和村委的几个干部商量过,再加上上次上面领导也对他们村现在的发展方向表示了肯定,所以村长的劲头是更足了。
他先是亲自跑了几天,弄清楚了现在合德县这边成立农村旅游合作社的手续,搞清楚成立农村合作社的好处,有了个章程之后,才正式通知村民们开会。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先是惊讶,然后出于对从未接触的事物的陌生和抗拒,态度都有些迟疑。
特别是众人听说还要各家出钱,这下态度就更加谨慎了。
毕竟,这下可不是修路时收的一两百块钱的事儿了!
“村长,你说的这事儿真的靠谱吗”
大家在底下闹哄哄地讨论一阵后,底下就有些人开口了。
这次放生节活动有不少人家都靠着村里的土特产摊子赚了些小钱,他们心里就觉得挺满足的了。
他们平时花钱十分节约,心里就对村子里现在的现状十分满意了。
不知道村长还要搞什么幺蛾子,非要他们各家还要往外掏钱,他们心里可没什么底。
村长本是心情澎湃的,就凭这次放生节如此宏大的场面和给长水村带来的巨大影响,他就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质疑他。
平时脾气就挺暴,这会儿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他用力将手里的钢笔摁在笔记本上,那双布满皱纹的眼睛微微瞪大,“怎么不靠谱了,这几天我跑了好几趟县上、工商局、公安局,把这事儿调查底地清清楚楚,成立旅游合作社,以后咱们长水村才能发展地更好。”
“村长啊,不是咱们不信任你,你也知道我家是什么情况,家里没钱啊!”没等场面安静多久,就又有一个人说话了。
村长向那人看去,不出意外地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
那人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尖嘴猴腮的脸上闪过一丝狡猾。
这人在他们村里就是个老赖皮,平日里好吃懒做,还是村里少有的几家低保户之一。
他是家里的老小,小时候父母溺爱,从来没干过什么好事儿。
长大了游手好闲,也不知道出去挣钱,依旧留在家里啃老。
后来他们家分家以后,父母就带着这个小儿子一起生活,家里养着一个懒儿子,这日子实在是过得艰难,也就是那个时候,村长才帮着他家申请了低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