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郑建国也是以防万一,怕自己一个人力量不够,劝不住老婆。
如果有儿子女儿在一边敲边鼓,老婆就会有顾忌了。
叶纤红望了父亲一眼,这么多年下来,他还从来没见主动开过口,要自己回家住几天。
想到今天发生的事,叶纤红只好答应下来。
“现在马上回去不方便,等我这边安排好了,明天再回来吧!”叶纤红想了想,觉得自己回家一趟也好,那件事总归得想办法解决。
不过回去前,得把生身父亲的情况调查清楚,否则她不安心。
万一这件事弄错了,那就闹笑话了。
知道女儿忙,郑建国也没勉强,于是一起告别离开。
叶纤红自己没去送,叫胡向阳开车送爸妈他们回郑家村。
等爸妈他们离开,叶纤红马上打电话给章诗萍,请她想办法,帮自己打听一下人。
那人的名字她已记清楚,叫钟修贤。
不知道为什么,她有种直觉,这件事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章诗萍接到电话后,非常好奇,问她为什么要调查一个香港人
“他有可能是我的亲生父亲你说我应不应该打听一下”叶纤红知道遮遮掩掩,只会让她更加猜疑,还不如直接说出原因。
“啊”章诗萍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难道他是七十年代偷渡过去的”
要知道叶纤红是七三年出生的,那时大陆还不允许以正当方式去香港,唯一的可能是偷渡。
“我怎么知道”对于章诗萍的问题,叶纤红也回答不出来,又没心情跟她瞎扯,“你还是快想办法帮我查一查吧!”
不管如何,对于一个有可能是自己亲生父亲的男人,叶纤红都不适合随意开他的玩笑。
“好。”章诗萍也明白过来,向她保证马上打电话回香港,叫那边的熟人帮忙打听一下。
香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好歹也有几百万人口,要查一个人可不容易。
不过他有本事回老家投资,说明不是普通的打工仔,至少已小有资产,那样的人就容易打听了。
叶纤红放下电话,坐在沙发上发了一会呆。
对于亲生父亲,小时候确实憧憬过,无数次被人骂拖油瓶哭着睡下后,她都会做这样的梦。
在梦中,父亲像故事里的英雄人物一样,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带了很多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食物,然后带她回家。
她甚至在梦里,看到那些欺侮过自己的同伴,看到自己父亲时的羡慕模样。
可是这个梦想一直没有变成现实。
等成年后,她对父亲的梦想也破灭了。前世独自在深圳生活时,她甚至忘了,自己还有一个有血缘的亲人。
直到看到央视的《等着我》栏目,才记起自己的身世,可是她也没有想过要去找他。
没料到重生后,生活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个男人这么快就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了。
算了,烦这个干什么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叶纤
第十四章暗中调查
当天晚上十一点,叶纤红都准备睡觉了,才接到章诗萍的电话。
“小红,你要打听的人我查到了。”章诗萍在那边兴奋地嚷道。
“什么样的情况,你说一说。”叶纤红紧张地问道。
“钟修贤,七三年偷渡去香港,到那边后投靠舅舅梁石华,因为舅舅没有儿子,当他亲儿子看待。两年后结婚,妻子是他舅妈的一个远亲。”章诗萍一五一十地汇报道。
从章诗萍的口里,叶纤红知道了这个疑似亲生父亲男人,这些年的经历。
原来钟修贤到了香港后,投靠了舅舅一家,进了舅舅工作的一家小型皮鞋厂上班,成了一名制鞋工。
因为年轻聪明,又肯吃苦,几年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人员。
后来老板年纪大了,儿子又在银行工作,不愿意接班,想放弃这家小厂,安度晚年。
钟修贤和舅舅知道这个消息,就一起出钱,把这家小工厂吃了下来。
又过了几年,工厂生意越做越大,成了拥有四十多个工人中型制鞋厂,在附近小有名气。
深圳特区成立后,鼓励香港人跨境过来办厂,他和舅舅商量后,于是出资过来办分厂。
因为舅舅不会说普通话,于是香港的工厂由舅舅负责,他过来这边新办了一家鞋厂。
等到九二年,深圳那家鞋厂的规模已十倍于香港那家母工厂。
钟修贤这时候的资产已超过千万,成为深圳都小气名气的制鞋港商。
一次清明回乡扫墓,碰到家乡的父母官,对方邀请他来家乡办厂,他犹豫一番之后,决定回家乡考察。
这一次再度回乡,他专门到曾经插队当过知青的欣昌乡下走了走,顺便打听当初有过感情纠葛的叶知书,想看看她最近怎么样了
听说她嫁到了同为越州的虞城市,钟修贤就有些失望。
他根本没想到,叶知书这些年因为他,吃了这么多的苦。
叶纤红了解清楚前因后果后,更加不齿这个男人。
没想到他去外公家找母亲,只是路过顺便打听一下,并不是专门来找她们母女。
叶纤红松了一口气,既然如此,她们更没必要热面孔去贴冷屁股了。
第二天早上,胡向阳去上班后,叶纤红整理好家务,带着弟弟回老家。
堂弟他们依然在卖衣服,这件事叶纤红托给朱亚婷了,衣服现在也放在工作室那边,由郑兴旺骑安安的山地车,把衣服送到服装摊那边。
至于中饭,也由朱亚婷去做。
前面租来的房子还空着,交给他们用也没关系。
“姐。”安安坐在副驾驶室里,偷偷望了姐姐一眼,小心叫了一声。
“怎么了”叶纤红见弟弟神情古怪,惊讶地问道。
今天早上开始,安安就一直很沉默,她一时没留意,还没来得及问他。
难道碰到了什么难事,不好意思跟自己说
“那个——”安安低下头,吞吞吐吐地问:“那个香港人来找你,你会跟他一起去香港吗”
昨天发生的事,他开始没弄清楚,后来从亲戚聊天的片言碎语中,他拼凑出了这件事的大概情形:姐姐的亲生父亲,回来找她们了。
最关键的是,那个男人还是香港老板,如果姐姐跟他去香港了,那姐弟就会分开了,自己想见一面都会很难。
“傻瓜——”望着弟弟不安的脸,叶纤红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伸手在他头上拍了一下。“我去香港做什么爸妈和你全在这里,我当然会留在虞城,哪里也不去——”
“真的”安安不相信地扭过头,认真地望着姐姐的脸,不确定地问。
“当然是真的。”叶纤红笑道:“这里才是我的家,你们才是我的家人,其它人管它做什么”
“哦。”安安用力地点着头,激动得眼睛都红了。“那就好。”
知道这件事后,他昨晚一直没睡好,老是担心姐姐突然离开了。
现在发现这件最让他担心害怕的事,肯定不会发生,他心里高兴得像要爆炸开来似的。
“以后再碰到这种事,你都不必放在心上。”见弟弟情绪波动这么大,叶纤红也被他感动了。“姐跟你说过,就算嫁人了,也不会离开你们的。”
安安跟自己一样,其实缺少安全感,估计要等长大后,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慢慢培养出自信。
他的性格本来就内向,平时不声不响的,喜欢把心事藏在心里。
但是不管前世还是今世,他都把她这个姐姐放在非常重要的地方。
想到前世他为了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叶纤红只觉得,就算辜负了胡向阳,她也不能让弟弟受委屈。
因为确定了这件事,姐弟俩接下来的气氛就融洽了。
到家后把车子停在院子里,看到了在后院聊天说话的外公和舅舅。
叶纤红没有进屋,先朝他们走过去。
“小红回来了啊!”外公看到外孙女,笑眯眯地叫道。
“是啊!外公。”叶纤红走过去,挽住他的胳膊。“回来陪你们了。”
“听你爸说,这个后院搞成这样,也是你想出来的主意,不错啊!”外公指着虽然狭小,却布置得非常精致的后院说道。
第十五章舅妈的心思
客厅里,爸妈已一大早去镇上买了菜,此时放在厨房里。做中饭还早,他们就陪舅妈坐在沙发上,看香港本港台的电视剧。
正在播的电视剧叫《大家族》,由万梓良主演,这时候港剧的质量确实比内地的好得多,至少故事性更强。
即使以叶纤红的眼光来看,也觉得演技在线,不像前世的某些电视剧,看得人尴尬症都要犯了。
可惜说的是粤语,舅妈他们完全听不懂,看起来就比较吃力,即使有字幕,也只能看个大概。
两个表哥却看得很过瘾。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可以说是听着四大天王的歌长大的,或多或少会几句不怎么标准的粤语。
在他们眼里,说粤语似乎很时髦,所以看到电视里自己喜欢的明星,叽里呱啦说着根本听不懂的粤语,反而感觉更带劲。
叶纤红看外公和舅舅也坐了下来,就把自己带来的水果拿出来,到厨房洗了洗,端出来给他们吃。
这次回家,他还把上次浸的两罐杨梅烧酒带了回来,准备一罐给爸爸,另一罐给外公带回去。
其它的杨梅,她也摘了下来,浸在烧酒里,估计下个星期才能吃。
到时给戴老送一坛,老人年纪大了,身体抵抗力差,空间产的杨梅浸过烧酒后,不但能强体健身,还能去暑解乏。
“对了,小红,听说你的美容会所,现在最受欢迎的古方面膜,配方是从那本古籍里查到的”外公坐下来后,随口问道。
上次小红向自己要古籍本,他记得给了小红一本祖传的旧书,上面记录了几个古方,难道小红就是用它赚钱的
“是的啊!外公。”叶纤红感激地叫道。“这件事我还没感谢你呢”
“谢我做什么还不是靠你自己聪明。”外公不在意地说道。“这本古籍在家放了这么久,所有人都没看出它有什么作用,偏偏对你有帮助,说明它最适合你——”
这真的不是外公偏心,家里两个孙子都看过,也没见他们看出花样来。
“小红,听你妈说,你那家美容会所,每个月能赚几万块钱”舅妈望着外甥女,用它一贯的温柔语气说道。“不知道有没有想过在欣昌开家分店呢”
“这个——”叶纤红一时不知道舅妈这话的意思,只好含糊应对。“主要是开店时间不长,我现在也没有精力没人手去开分店。”
“哦。”舅妈点点头,表示理解她的情况。“不知道开分店难不难,如果叫你表哥也开一家,不知道能不能赚到钱”
说完,观察叶纤红的反应,毕竟这件事,决定权还在她的手里。
“啊表哥想干这一行啊!”叶纤红惊讶地朝表哥叶祺信望过去。
叶祺信已被电视剧迷住了,哪里会自家老妈跟表妹的对话,突然听她们提到自己,一脸懵逼地望过来。
叶纤红望了舅妈一眼,立刻明白了这是舅妈自己的意思,跟表哥无关。
不过她也能理解,作母亲的,总是时时想着儿子,希望他过得好。
舅妈见叶纤红看破自己的心思,就有些尴尬,好在叶纤红没有揭破,不至于下不了台。
“如果表哥有兴趣,当然没问题。”叶纤红想了想,还是没拒绝。“只不过如果要用纤诗的牌子,肯定有条件。比如所有的美容材料必须用我们的,所有赢利只能分三成给表哥,其它的作为加盟成本,我们要收回。”
“这个没问题。”舅妈一听,反而觉得这样更好。
她们一家都没搞过美容会所,如果叫他们自己弄,肯定开不起来,如果由外甥女提供管理和材料,他们只要招几个懂美容的员工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听外甥女的意思,她愿意协助他们开起这家店,那就更有把握了。
“表哥跟外公学了这么久的中医,放弃太可惜了。”叶纤红突然想到前世很多美容院,都有一些保健项目,于是建议道:“其实可以在美容会所增加几个特色项目,作为你们这家店的特色——”
“什么项目”连外公都感兴趣地问道。
“比如刮痧、拔罐、针炙等等,它们既能美容,又可以防病,表哥自己都能操作,不需要什么成本——”叶纤红一五一十地解释道。
“是吗那太好了。”听说儿子能靠自己的技术,赚更多额外的钱,舅妈听得眉飞色舞。
要知道老大跟公公学了这么年的中医,其它能力几乎全荒废了,她一直为他的前途担忧,怕几年后没人看中医,他自己都养不活自己。
如果能靠这个赚大钱,那他这些年学的,就真的值了。
“小红,这些真的行吗”外公不放心地问道。
刮痧和拔罐,对学中医的人来说,只能算是基础,稍微学一学,就会了。
反而是针炙,不但要认识全身的空位,扎针时还得注意轻重缓急。如果出了差错,后果就很严重,没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根本不可能学会。
老大从小跟自己学医,这些都难不到他,如果真的靠这些能赚钱,也是好事。
他现在也想开了,不会阻止他们的选择。中医没落是必然的事,不可能要求家人也跟自己吃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