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这样一来,就跟以前的合作一样,她们得实惠,肖市长得政绩,双赢。

    “三叔,我爸厂里那边确实不行,这么小一家工厂,要不了那么多人。再说你也没有相关的机械技术,干不了这个活。”叶纤红斟酌了一下语句说道:“要不我帮你在别的厂里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一个合适的工作——”

    “那敢情好,谢谢你啊,小红。”三叔一听,感激地说道。

    被他们父女拒绝,他已不抱什么希望了,现在侄女又给自己一个希望,他真是喜出望外。

    “等找到工作再谢不迟。”叶纤红开了名玩笑。“不过你别去外面讲了,万一他们到时都来找我帮忙,我可没这个本事。”

    “放心,我有数的。”三叔连忙下保证。

    叶纤红笑了笑,站起来给父亲和三叔添了酒,自己舀了一碗汤来喝。

    忽然想到父亲厂里暂时不打算做卷帘门和防盗窗,其实可以叫三叔他们去做的啊这个活比较简单,只有肯用心,一定没什么问题。

    又一想,给三叔做,还不如给小舅做,毕竟小舅是自己人,更亲一些。

    到时只要在平原村租个小院子,就可以开张了。

    想到这里,他觉得与其帮小舅找工作,不如让他先尝试做这个。

    如果钱不够,厂子里可以帮忙先把材料赊出来,技术上有爸爸这个机械老师傅在,也不怕出问题。

    这样一想,觉得挺完美。

    叶纤红的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那天向外婆承诺帮小舅找工作,到现在都没有回音,也不知道外婆一家会不会多想。

    这件事没有完成,一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她想去看外婆,也不敢找上门去。

    等吃完午饭,三叔离开,奶奶也回自己房间了,家里只有自己人,叶纤红把这个想法跟父亲说了说。

    “行啊,没问题的。”郑建国以前一直受老人家照顾,对这个干亲也很尊敬。现在自家条件好了,也想好好回报她。听女儿说的主意,确实非常适合。“只是生意上的事,我就没办法了。”

    “这个我来想办法吧。”叶纤红把这个责任背了下。

    想到肖市长过来后,带了一些企业过来,这些工厂造厂房时,就要不少卷帘门和防盗窗。

    虽然有些厂房已经造好,但是当初时间紧,有好些工厂厂房才建了一部分,还有很多厂房正在建设中,只要接到一两家稍有规模工厂的生意,就够小舅吃一年了。

    想到这里,叶纤红打算回虞城前,先去一趟干外婆家。

    接下来郑建国跟女儿说起造房子开销的事。

    当初叶纤红一共拿回家四万多块钱给他,除去买材料的钱,现在还剩两万左右,钢筋钱是胡向阳出的,他要给钱,胡向阳不肯接,他最后也没勉强。

    接下来要付几千块杂七杂八的人工和材料钱,找木匠造门窗和简单的柜子等,都需要花钱,估计完工会剩下三四千块钱,用来办酒席少了点,不过肯定有人会提前送来礼金,这样一平衡,应该够了。

    叶纤红身上还有几千块钱,见爸爸说够了,她就没有拿出来。

    虽然接下来继续会有收入,但是她也习惯口袋里留点钱,这样心不会慌。

    再说如果小舅真的要开店,需要成本,她也得备一点,帮他救救急。

    父女俩商量了一阵,才结束这个语题。

    “小红,你真的打算买车啊”见父女俩说完正事,干完家务的叶知书从厨房走出来,坐到女儿身边,小声地问道。

    这事还没有落实,她不想被别人知道,免得传开后又不买,反而被人笑话。

    “嗯,看情况吧。”叶纤红也没有肯定。“只要手里有钱了,肯定得买一辆,爸爸现在是厂长,有的场面必须摆出来。”

    “对,对。”女儿的话说得实在,她听了很顺耳,连连点头。“可以先买一辆便宜的,等过几年赚得多了,再买一辆好的。”

    “妈,原来我们家你才是最想得开的——”叶纤红笑道:“爸还没成为大老板,你倒先有老板娘的派头了。”




第十一章做客外婆家
    叶纤红把袋子放到桌上,随便找把椅子坐下来,望了望屋子四周。

    客厅里摆着三件套的仿红木沙发,对面的电视柜上有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上面盖了块钩针织成的白色罩子,墙上挂了两个大大的相框,上面有很多照片,连叶纤红一家的都有。屋子一角有一只大大的落地自鸣钟,下面的钟摆正在有规律地摆着。

    舅舅家的条件确实比自家好多了,光这样的摆设,在农村就算得上小康了。

    只是家里有熊孩子,雪白的墙上有很多铅笔的涂鸦,桌子底下和墙角,也有一些缺胳膊少腿的玩具,看起来有点凌乱,大概是家人见怪不怪,所以懒得整理了。

    “小红现在在做什么工作,怎么还有车开”她本来想问是不是换工作了,改行当了司机。但是看她的打扮,又不像给人干活的样子,所以不好意思直接问出来。

    她也是在酒店工作的,行行色色的人见得多,眼力还是有一些的。

    干外甥女一身行头,就值她一年工资了,这样的人,如果给别人当司机,怎么买得起

    “我现在跟朋友合作开了家店。”她们都是亲人,叶纤红也必要骗人,所以实是求是地说了出来。“车子是借朋友的,今天回家,就开出来了,顺便过来看看你们。”

    “哦,是应该来看看。”小舅妈听说外甥女居然开店做生意了,语气越发热络起来。“小时候你们经常来,暑假也在这里过,现在来得越来越少了,你外婆可是经常念叨你们呢”

    “我也想外婆,想你们,所以今天不是来了吗”叶纤红笑道。

    见外婆收拾干净后走出来,叶纤红指了指袋子里的十个挑子。“来的匆忙,没有买东西,这桃子味道很特别,你们尝尝。”

    “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小舅妈闻言,笑着站起来,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婆婆。走到桌子前,随手打开袋子,惊讶地叫道:“这桃子怎么这么大这么红,看得人想流口水,一定很贵吧”

    “还好。”叶纤红自然不能说来历。“比普通的水蜜桃甜一些,就带了几个给你们尝尝。”

    “你太客气了。”小舅妈随手拿了三个桃子,拿到厨房去洗,嘴里说道。

    小舅妈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心机不重,这种人发起狠来很伤人心,因为说话直,刀刀见血。但是跟你好起来,也让人吃不消,热情起来让你完全无法招架。

    “小红,你今天过来,是不是你小舅的事有消息了”外婆还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儿子媳妇,是怕成不了反而被他们埋怨,让两家产生不必要的矛盾。所以等儿媳离开去厨房,才小声在问道。

    “嗯。”叶纤红点点头。“我想了想,觉得小舅还是别上班了,不如自己开一家店,做铝合金卷帘门和防盗窗。”

    “这个我也不懂,你看着安排就好。”外婆担心地说道。“就是不知道做这个难不难,你小舅搞得定吗还有,如果要很多本钱,我们也拿不出啊!”

    “这个你别担心,我会想办法的。”叶纤红安慰道。

    “你有把握就好。”外婆安心地吁了一口气。“如果太为难,你就别考虑这个了,随便给他找个工作就行。”

    “你们瞒着我说什么悄悄话呢”小舅妈把桃子洗干净后,装在盘子里端出来,见她们两个低首贴耳地说着悄悄话,笑着说道。

    “瞎说什么”外婆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小红在帮你老公工作的事操心呢你还乱说混话”

    “啊真的啊。”小舅妈把盘子放到桌上,快步走过来坐在叶纤红的另一边,一把抱住她的胳膊,诞着脸笑道:“快跟我说说,有什么好消息”

    上次婆婆去了一次干姐姐家,她早知道了,儿子晚上跟她说了中饭的事,就露了底,她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没想到她是为老公工作的事,去找外孙女了,小舅妈突然有些内疚,感觉自己以前做得有些过份了。

    那时候总跟婆婆闹,觉得她太关心一个外人,太傻。现在看来,是自己错了。

    乡下人总说好心有好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现在看来,婆婆的付出得到回报了。

    “我是打算让小舅去平原村那边租间房子,开一家做卷帘门和防盗窗的店。”叶纤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自己做老板啊那敢情好!”小舅妈眼睛一下子瞪圆了。下一刻又沮丧起来:“开店要多少本钱家里现在哪有多余的钱还有那个卷帘门什么的,技术难不难”

    “放心吧。开这个店,主要成本是材料,我爸厂里跟供应商谈好了供货合同,可以月结,到时可以一起赊些材料。”叶纤红安她的心。“至于技术,我爸不是在吗,搞不懂的问问他就行。”

    “那倒是的。”小舅妈眼睛一亮。

    “至于生意,前期我来想办法吧”叶纤红又给她吃了颗定心丸。“等开了一段时间,有老顾客了,你们自己就能接到生意了。”

    “对,对。”外甥女想得这么周到,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来,来,吃桃子。”她站起来把盘子端过来,拿起那个最大的桃子,递给叶纤红。

    叶纤红摆摆手:“你们吃吧,我吃过了。给忠忠和诚诚也留一些。”

    忠忠和诚诚是外婆两个孙子,大名叫许忠和许诚,一个十二岁,读五年级,一个八岁,读一年级。

    “你倒好,把小红拿来的东西当现成人情。”见小媳妇拿挑子待客,外婆站起来笑骂道,心里却非常高兴,又对叶纤红说道。“你坐一会,我给你煮碗点心——”

    农村有贵客来了,最高级的点心,无疑是糖氽蛋,叶纤红知道外婆肯定要去做这个了。

    鸡是自家养的,鸡蛋也是自家鸡生的,外婆肯定不会心疼这几个鸡蛋。

    “外婆,别弄了,刚吃过中饭,肚子不饿。”叶纤红现在没什



第十二章第一间书报亭
    第二天吃晚饭的时候,虞城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播放了一条跟叶纤红一家有关的消息。

    电视里,肖市长和几个县领导,站在解放路南边的那个书报亭前,和店主亲戚交谈。

    因为建在虞城最繁华的路段,那边去逛商场的人都要路过,行人特别多,时不时有人停下来好奇地望一望,顺手买一本杂志或一张报纸,看起来生意非常好。

    记者随即歌功颂德,说这些书报亭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将会成为虞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但丰富虞城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下岗职业再就业,创造了条件,是虞城市领导为市民办的一件大实事等等。

    镜头前的肖市侃侃而谈,笑容特别亲切,相信有了这一项成绩,就能让虞城人认可他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都觉得在这样的街角建书报亭,确实是便民之举,让生活在附近的居民,不用跑很远的路去邮局买杂志买报了,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让叶纤红意外的,父亲郑建国的身影好几次出现在镜头里,只是他没有说话,成了一道背景。

    今天他穿了那件崭新的酒红色翻领t恤,下面穿了条黑色的西裤,头发刚理过,看起来特别有精神。

    “今天是第一批十间书报亭正式营业的日子,爸作为厂长,当然得在旁边候着,万一有什么问题,也方便随时修理。”胡向阳是知道这件事的,所以解释了一下。

    “哦。”叶纤红应了声。“这件事总算进入了最后阶段,下面就等市里的规划了,到底建多少座书报亭,具体放哪里你表哥那里有给你们结果吗”

    “市区第一批计划建五十个,已经落实下来了。每个乡镇根据规模,建五个到十个不等,还没有具体下文件,估计还在规划中。”胡向阳回答道。

    “那也很快了,看来两个月之内,这个项目就可以做完了。”叶纤红估算了一下说道。

    从计划到落实,总共花了一百多天时间,最终应该能赚二三十万,分到五个人头上,也不过四五万,真不算多。

    不过考虑到工厂建起来了,以后只要找对项目,钱还是一直能赚的,所以大家还是很高兴。

    “对了,肖市长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去拜访一下,我有个项目想听听他的意见”叶纤红想到完成这件事,肖市长又有空了,就打算推出大棚蔬菜的计划,看肖市长有没有兴趣

    “你又有赚钱的项目了”胡向阳惊喜地问道。

    跟叶纤红在一起,他越来越有吃软饭的感觉了。好在两人都不介意这个,反而为叶纤红感到骄傲。

    “是关于农村蔬菜种植的,也不知道他感不感兴趣”叶纤红简单解释道。

    三农问题,一直因为投入大,产出见效慢,而被当官的忽视。

    毕竟大多数领导任期只有三五年,如果不能马上出政绩,哪里耐烦搞所以更喜欢搞面子工程。

    “这个我也不了解,要不我等一下打个电话,问他有没有空吧”胡向阳没有在农村呆过,对这些不了解,所以没有乱发表意见。

    “行。”

    吃完饭,胡向阳就给表哥打电话,把叶纤红的意思复述了一下。

    “你马上请她过来。”今天刚完成一个项目,还被上级领导通报表扬了一顿,省台也转播了这条新闻。肖市长心情正佳,听说叶纤红又有项目了,连忙说道。

    说完,电话通知秘书把晚上的应酬推掉,专门在家等叶纤红上门。

    等胡向阳带着叶纤红姐弟赶到的时候,肖市长已在门口等着了。

    好在市领导的房子都是独门独院,不会有人看到他在门口迎接客人,否则被人知道市府二把手,在迎接一个十九岁的小姑娘,肯定会惊落一地下巴。

    把姐弟俩迎进屋,肖市长请他们坐在沙发上,将准备好的一盆水果和一碟零食端出来,放在安安面前。

    他现在也清楚了叶纤红的脾气,这人就是一个超级弟控,讨好她不一定有效果,把她弟弟招待好了,叶纤红肯定高兴了。

    “肖市长太客气了。”见他这么郑重其事地招待他们姐弟,叶纤红真心觉得惭愧。

    这些日子以来,虽然拿出了一些方案,帮助肖市长度过危机,但那都是纸上谈兵,价值不大,反倒是自己受了他们不小的恩惠。

    如果没有他们,自己说不定还在哪个酒店上班,怎么可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1...6061626364...3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