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向晚葵
叶纤红走过去,看到院子门开着,院子的树荫下,坐着两位老人,正在下象棋。
叫将军的正是戴老。
“戴老。”叶纤红站在门口,恭敬地叫了一声。
“小叶来了,快进来——”戴老闻声抬头,见是叶纤红,站起来向她招手,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又对坐在对面的老人说道:“臭棋篓子,认输吧”
坐在对面的是一个差不多年纪的老人,输棋后原本有些郁闷,见戴老兴奋成这样,回头好奇地望了叶纤红一眼,惊讶地问道:“你孙女我看怎么不像啊”
“你呀,真是老糊涂了,我孙女叫小眉,没听我叫她小叶吗”戴老最近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思路也特别清晰,此时笑话起身边的老朋友:“不过这个小姑娘也不错,我一直当她孙女看——”
“看把你得意的”对面的老人不服气地撇撇嘴,继续看棋局,想找出破绽,反将对方一军。
“怎么又带东西来”看到叶纤红手里的果篮,戴老以为她不好意思空手来,特意花钱去水果店买的,不高兴地说道:“水果我家里多的是,都告诉你别乱花钱了——”
“戴老你错怪我了。”叶纤红把篮子放到桌上,揭开上面的毛巾,指着桃子说道:“这桃子可不是水果店里买来的,味道比那个好多了,不信你尝尝——”
“好大的桃子。”坐着看棋的老人闻到桃子的甜香,抬头望过来,正好看到叶纤红揭开毛巾,惊讶地叫了一声,站起来不客气地拿了一个,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咬下去,嘴里含糊地叫道:“真甜——”
“这是小叶送我的——”戴老见自己还没吃,就被抢了一个,气呼呼地骂了一句,连忙提起篮子,转身就往屋里跑。
“小气鬼。”外面的老爷子边吃边在背后骂。
叶纤红看他们闹得像孩子,肯定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所以才会嬉笑怒骂无所顾忌。
走进屋里,看到陈姨坐在屋后纳鞋底,上去打了个招呼。
“小叶来了,快坐。”陈姨客气地站起来给她泡茶。
上次叶纤红来过之后,戴老的身体变得越来越
第八章开车回家
从戴老家回来,叶纤红又给诗诗姐送了几个桃子,至于肖市长、胡向阳、赵大成他们,他也叫胡向阳各送了几个。
剩下的她打算带回家,给爸妈尝一尝。
这桃子既然是因为灵水的原因产生变异,营养肯定比外面买的好,爸妈最近造房子辛苦,正好给他们补一补。
家里的房子还没有完工,两楼的楼顶已浇好,就等着建好最后半层,封顶了。
现在有了驾照,回家就方便多了,只要提前跟诗诗姐打个招呼,借一下她家的空车就行了。
苏思诗手里有两辆车,一辆是她升上总经理后的配给她的公车,另一辆是以前开过的旧车,就停在楼下的车库里。
她对叶纤红是真心不错,每次都叫她开走就是,叶纤红觉得没必要,她又不往外地跑,最远的路就是回家,所以隔段时间借一次车就行。
第二天早上,她开车回家,把车停在奶奶家的院子里,屋里人听到动静,都迎了出来,看是谁开车过来了,见叶纤红从驾驶位上下来,都很惊讶。
“小红,你什么时候学会开车了”奶奶最先大惊小怪地问道。
这时候的驾驶员,还是一门很吃香的职业,如果会开车,找份司机工作,赚的钱比普通工人高得多,难怪她们会惊讶了。
“刚考了驾照。”叶纤红轻描淡写地回答。
她倒没有因为开了辆诗诗姐的旧车,就装什么大款,去后备箱拿出装桃子的袋子,叫妈妈放起来。
叶妈妈心神领会地拿回家,放进自己的房间里。
女儿带回来的都是好东西,她得藏好了自家人偷偷吃。
安安在学校发生的事,姐弟俩还没有告诉她,怕她知道了上火。
叶纤红这次回来,是跟爸妈商量圆屋酒的事。
农村房子造好后,就要办圆屋酒,这酒席的规格一点不比结婚办喜酒档次低,叶纤红趁着有空,跟爸妈定下章程,好让爸妈提前准备。
中午的时候,父亲从厂里回来了,带回一个好消息。
原来昨天肖市长就派人来厂里了,看到改进后的样品,非常满意,安排他们尽快生产出十台的成品,等肖市长跟建设局的人协调好具体的安装位置后,将第一批书报亭建好。
这确实是好消息。
公家办事拖拉,一件小事都要研究无数天,书报亭项目能这么快进入安装阶段,跟肖市长盯得紧有关,叶纤红对这个进度非常满意。
只要把亭子安装好,让下岗职工尽快租到手,解决生存问题,叶纤红他们才能拿到钱。
“爸,每个亭子的造价成本你算出来没有”叶纤红问道。
“没有,只有一个大概数。”郑建国回答道。
“哦,那你有空把这些数据写下来,交给肖市长他们看一看。”叶纤红提醒道。
倒不是怕他们误会自己贪污,主要是一起合作,一些资料公开比较好,大家堂堂正正赚钱,合作起来才愉快。
“没问题。”郑建国回道。
想了想,他又说了一句:“你说要不要请个会计,替我们算成本,我对这个不太懂,只知道具体的材料成本,至于其它的,我都不知道怎么核算”
“哦。”叶纤红想了想,有点搔头。
爸爸说的是事实,开工厂的,产品的成本不能单算材料成本,这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她也一知半解,提供不出意见。
或者像前世有些小企业一样,找一个兼职会计每个月替他们做一下帐
这倒是可行的。
想到这里,她对父亲说道:“那你把材料那一块的成本做出来,其它的我到时请个专业会计来帮忙做。”
“好。”听女儿说找专业的人来做,郑建国松了口气。
他以前只是厂里的负责机械的师傅,还真的没有统筹管理过一家企业,现在也是边做边学,关于会计的事,他还专门找过以前工作那家厂的财务,问他做帐的事,没想到听得一头雾水。
会计那些专业知识太复杂,他觉得以自己的文化水平,肯定学不会,所以放弃了。
“家里来客人了”突然听到一个男声在门口问道。
“没有,是我家小红自己开车回来了。”奶奶在外面自豪地回道,把开车两个字咬得特别重。
“哦,小红还会开车那真不得了”一个年纪大一点的男声在外面羡慕地说道。
“她也是刚刚学会的。”奶奶的话听着在谦虚,但是声音大得足以让附近的人都听得到。
叶纤红有些好笑,奶奶什么时候也以她为荣了
“小红会开车好啊!以后你想去城里了,可以坐小轿车去了,享福啰——”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说道。
“这是当然。”奶奶得意地回答。大概觉得车子不是自家的,有些不好意思,又吹嘘道:“我家小红对象是虞城的警察,现在有单位的边三轮开,什么时候开腻了,就自己买辆小轿车来开——”
“啧啧,那是当然。”一个年轻男人附合道:“她自己现在就是老板,建国哥又是厂长,别说买一辆,就是给家里人每人买一辆,也是小意思啊!”
&n
第九章商量圆屋酒
对于他的来意,叶纤红不是很清楚,难道他想到父亲的厂里干活
“你坐。”见叶纤红站起来,他不好意思地搔搔头,有些局促地说道。“我也没什么事,就是出来瞎逛逛,看到你家门口停了辆车子,就进来看看——”
“都是亲戚,经常过来坐坐才好啊!”叶纤红自然不会拆穿他,笑着说道。
“对,对。”三叔笑得眉头都舒展开来。“亲戚都是越走才越亲,不走感情就生份了。”
“嗯。”叶纤红应了声。“三叔吃饭没有,如果没有,在我家吃啊。”
“那怎么好意思。”三叔这下真的不好意思了。“你婶在家也做好了饭,回去就可以吃的。”
“这么客气干嘛!”郑建国见他站起来要走,按住他的肩让他坐下来。“我们兄弟平时难得聚在一起,家里有现成的酒菜,今天就一起喝几杯——”
“那,我就不客气了。”三叔见郑建国不像装样子,是真心挽留自己,客气了几句,就趁势坐了下来。
现在村里人谁不知道这个堂哥家吃得好,餐餐有鱼有肉,比过年都丰盛,他们背地里不知多少议论过这件事了,没想到今天也有机会在堂哥家蹭饭了。
如果下午回去后,跟大家一说,估计他们都会羡慕自己的运气吧。
叶知书在厨房听到了,也没在意。
农村里做饭,不像城里人,量定得很准,一般都是煮一大锅,吃不完的剩饭盛在专用的饭篮里放起来,明天早上可以煮泡饭,也不会浪费。
菜更容易了,家里现成的都有,隔两天老公就会去一趟市里,买些肉食回来。
鱼在村里就可以买到,蔬菜地里都种着,凑个十来碗菜,一会儿的事。
就连刚才的伤心事,也因为中午多一个人吃饭,得多炒两个菜,而冲淡了不少。
等菜炒得差不多了,叶纤红和妈妈把桌子理了理,去厨房把菜端出来。
这些日子天天有泥水匠在干活,家里买了一坛50斤的黄酒放着,要喝了就用酒勺舀一壶上来,非常方便。今天是陪堂弟吃饭,他也不用这散装黄酒了,去厨房角落拿了两瓶加饭酒,用来招待客人。
越州是黄酒之乡,本地出名的老酒非常多,像女儿红、越红酒、加饭酒、花雕酒、状元红都是全国闻名的,不过瓶装酒比较贵,普通人家大多去小店沽点散装酒待客。
“新房子造得差不多了,打算几时办圆屋酒”三叔在饭桌前坐下来,没话找话地问道。
“还没定好呢”叶知书把菜端上桌,将碗筷递给他们,接过了话头,又问女儿。“小红,你是什么意思哪天比较空一点”
家里的老亲,随时都有空,所以没什么关系,主要是照顾女儿和准女婿胡向阳,他们有时间才行。
她的想法很单纯,家里难得办一场喜事,当然得办得热热闹闹、漂漂亮亮。最好女儿把城里的朋友都请来,开几辆轿车回来,那他们就有面子了。
“我是没关系,向阳他们周末才抽得出空,所以最好星期天办吧!”叶纤红想了想回答。
“行,那就这个周末办好了,还有五天时间,准备起来也来得及。”郑建国算了算日子,觉得这个周末差不多,到下周周末,就有点迟了。
“那好,我会通知他们的。”叶纤红应了一声。
还有一件她高兴的事,就是弟弟到时也放假了,可以陪她在家好好玩几天。
三言两语就把日子定下来了,算是了了一笔心事。
“三叔,你随意啊。”注意到三叔酒喝得有些拘谨,叶纤红招呼了一声。
桌上的菜自然非常丰富,每次自己回来,妈妈都舍得把最好的做出来给自己吃。
现在家里的条件,吃真的不用节省了,天天大鱼大肉吃,她也负担得起。所以才会大方地邀请三叔吃饭。
想了想,叶纤红还是站起来,夹了一大块肥肥的猪脚,到他的碗里。
平时她比较讲卫生,不喜欢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也不愿意别人夹给自己。
但是老家这边的风俗不同,如果不这样做,就显不出主人的热情。
她现在的情况村里人都知道,不想给人感觉有了钱,就变得架子大,不近人情,所以给三叔夹菜,象征意义很重。
“我自己来就行了。”侄女夹了这么一大块肉给自己,三叔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嘴里依然说着客气话。
“那你自己夹。”叶纤红也没有继续。“都是些家常菜,吃完了再去买,不用省着吃。”
对于这些没什么交情的亲戚,只要不找自己麻烦,来蹭点吃喝,她一点也不在意,反而欢迎,这样爸妈在家也热闹一点。
至于他今天来自己家有没有目的,她也懒得管,如果他不开口,自己也不会找麻烦主动问。
“嗯,我不会做客的。”三叔连忙夹起肥肉咬了一口,笑着回答。
他今天来堂哥家,自然不是来蹭一顿饭。
“建国哥,你厂里最近招不招人”又喝了一会酒,三叔终于借着酒意将话问出口。
“
第十章舅舅的工作
倒不是她钱太多,打算出风头,而是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可以力所能及地帮一帮乡亲。
比如帮他们联系几家大型酒店之类的,搞订单式种养,根据酒店的需要,搭配种植养植,这样不怕没销路,酒店也可以保证食材的品质。
或者跟诗诗姐商量,投资一家农产品交易市场,平原村就有104国道,交通便利。
如果江浙沪几省的农贸市场,能到这里来批发农产品,那本地经济肯定能很快发展起来。
她记得鲁省某光县的蔬菜种植,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最初是以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黄瓜开始,掀起了反季节蔬菜的篇章。
如果虞城这边也能这样搞,在叶纤红看来,好过往后搞各种有污染的重工业和化工行业,那虞城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候里,至少能保住青山绿水不被化工厂侵蚀。
叶纤红低头想了一会,拿不定主意。
如果她插手这件事,接下来很多相关的工作都要她去跑腿,她无法保证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和肩膀扛得起来。
还是先等等吧,她压下这个冲动。
又一想,这些事其实可以跟肖市长聊一聊,效果会更好。如果他有兴趣,肯定会让政府牵着搞,那就省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