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星世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紫塞看门人
乌而善+周公子,这个组合当然就是那部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魔幻电影《画皮》。
拍完了《幽城幻剑录》的乌而善已经有过一次独立掌控大型电视剧剧组的经历。
这一次就拍摄《画皮》,乔含章对他的能力还是很放心的。
《画皮2》共计1.2亿的投资,最后拿下了7.2亿的票房。
《鬼吹灯之寻龙诀》共计2.5亿的投资,最后拿下了16.8亿的票房。
典型的会花钱,并且能花好钱的导演!
乌而善在某些方面甚至要比宁皓那哥们还要高出一筹。
尤其是电影的视觉效果相当够水准。
有了乌而善,拍摄《画皮》的时候何必去找陈佳上。
这一回有了维塔数码的特效技术作为后盾,电影的视觉效果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在华语电影人中挑挑拣拣了一番,《画皮》这部魔幻电影中的女主角小唯,还真是周公子最为合适。
也许永远的小倩——王组賢也不错,不过已经四十岁的“小贤”也推出影坛多年了。
乔含章把周公子签来,除了给公司一壮声势以外,就是为了启动《画皮》这个系列电影。
只要剧本把握好,整一个《画皮》三部曲也蛮不错的。
想一想好莱坞的系列电影的,这个就是中国电影可以学习的地方。
不管是《指环王》《哈利波特》这样根据小说改编的系列电影,还是《蜘蛛侠》、《蝙蝠侠》等漫威宇宙、dc宇宙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
都是至少三部曲起步,如《超人》这样拍个七、八部的也一点都不稀奇。
瞧瞧人家对于一个ip的处理,不榨干剩余价值决不罢休。
这一轮剩余价值榨干以后,等上十几二十年再来一轮。
男主角黄教主算是在电影上也有了一部代表作品。
在人才凋零的华仪兄弟,一哥的位置稳得很。
好像在参加完《撒娇》的宣传活动后,黄教主又回到正在魔都拍摄中的《新上海滩》剧组。
想一想高大俊朗的许文强,然后对比一下黄教主万年不变的身高梗。
再想到发哥和白娘子二十多年那部引发万人空巷的《上海滩》。
乔含章也只能祝他的好朋友黄教主好运了,估计口碑好不到那里去。
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神雕侠侣》播出以后他不一样是一片骂声吗
但是完全不影响他在圈子里的地位。
该拿的片约、该拍的广告一个都不会少。
成天娱乐的“一姐”陳郝好像并没有因为《撒娇》的票房大卖而变得处境好一些。
背靠日资的成天娱乐依旧在进行它的跑马圈地工作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兼爱,非攻
《撒娇女人最好命》的每天一百万左右的增长势头一直保持到11月22日。
最终又在七千万票房的基础上又添了三百万左右。
11月23日,由华仪兄弟、港岛骄阳电影有限公司以及日本和韩国的两家公司,四方共同筹措重金1600万美元拍摄的史诗战争巨作《墨攻》在全国公映。
院线公司给出了56%的排片率,直接把《撒娇》的排片挤得就剩下百分之十几。
接下来的日子里,《撒娇》就是应该在少部分银幕上继续继续放映,收割一点点《墨攻》吃剩下的残渣剩饭。
在这种投资过亿的大片面前,《撒娇》看起来毫无抵抗之力。
事实上,就在《墨攻》上映前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其他正在上映和即将上映的电影中没有一部能和它比热度。
这一切主要是归功于出品公司那一栏的华仪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娱乐产业进入市场化以后,炒作这种东西就在圈子里司空见惯。
电影、电视剧哪一个在上映前和上映中都要炒作一番。
因为你不炒作就代表没有关注度。
而没有了关注度,那你的投资十有会凉。
毕竟公众的集中力永远都聚焦在最劲爆的八卦新闻上面!
就比如汪半壁一直想上又上不去的头条,其实也都是为了炒作。
内地最擅长炒作应该就是华仪兄弟了。
几乎每一部电影上映都能看到他们旗下的女星撕咖位,争一姐。
双冰之间的一姐之争更是在现实里一直闹得沸沸扬扬。
最后还成功上位,整出来一个“四旦双冰”,让圈子里认可了她们两个人与四旦并列的资格。
只能说华仪兄弟的炒作手段确实够高超。
放在《墨攻》这里,也是手段齐出。
刘天王不仅大赞范小胖“好脾气”,拍水牢戏时口吞脏水十分敬业。
唯一女主角的范小胖将在《墨攻》之后成功登顶国际影坛,与章娘娘、周公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
如此这般的炒作手段在网上、报端随处可见。
当然也不能放过男主角刘德桦。
作为电影中最大牌的演员,在各种炒作中也是出镜率最高的一个。
当然了,刘德桦也配得上这个待遇。
天王刘德桦,八十年代初出道,绝对意义上的港岛巨星,影响力遍及中日韩三国以及东南亚地区。
大陆的许多人第一次知道他恐怕还是因为当年红极一时的四大天王。
其歌迷可能遍布了整个华语世界,大部分人怎么也能哼唱几句《男人哭吧不是罪》、《爱你一万年》什么的。
然后呢
唱歌这门营生最开始根本不是刘天王的主业好不好。
看看刘天王的百科,他首先是演员,其次才是歌手,再就是填词人、制片人等其他身份。
人家可是第十届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的学员,正儿八经的演员出道。
同一届的同学中还有千面影帝梁佳辉、三级片天王徐瑾江这样的人物。
长得帅、人气高,关键人家刘天王还足够勤奋,号称娱乐圈的劳模。
自出道以来,他参与演出和主演电视剧二十多部,剧集长度达数百集之巨,还主演了120多部电影,发行了近120张唱片(这个数字包括精选集自选集和演唱会专辑)。
几乎是可以说是年年都有演唱会,每年都有新电影上映。
拍戏最多的1989年,一共拍了十六部电影,江湖人送外号“刘十六”,真的是娱乐圈老黄牛。
听起来比嘟嘟姐的“郑九姐”还要威风。
后来的娱乐圈有名的轧戏女王——大宓宓都甘拜下风。
但是这么高的作品
第三百六十二章 《集结号》的特别宣传和将要扑街的《墨攻》
《墨攻》的宣传攻势铺天盖地。
与之相比,还有一周就要上映的《集结号》简直可以称之为悄无声息。
除了去年举行了一次开机发布会,后面的拍摄、杀青等只有少量媒体报道。
对于这个问题,还是乔含章专门把杜杨、张召等人找来开会统一思想后作出决定。
电影的宣传,肯定是对最终票房有着很大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情况,也应该有不一样的宣传手段。
华仪兄弟常常使用的宣传手段就是制造各种各样的话题进行炒作。
首映典礼上大牌云集,用强大阵容博取关注度。
华仪兄弟旗下的明星阵容虽然被王晶花带走了一大半,但是根基犹存。
加上各个方面的关系,《夜宴》、《墨攻》依然延续了之前的传统。
星汉灿烂的前面几部电影也是走这样的套路居多,因为这种明星云集的活动也是媒体最喜欢的报道的内容之一。
只是在炒作一些话题方面没有华仪兄弟那样肆无忌惮。
这不是因为乔含章更要脸一点,而是他深知这样的宣传方法属于对明星形象的透支,不利于艺人长期发展。
后来范小胖、楊雪鸢等人的黑料满天飞,也是和之前的炒作相当有关系。
自己就把明星的形象、信誉进行透支,那媒体更不会在乎。
至于普通老百姓,搬着小板凳吃瓜就可以看好戏了。
不过到了《集结号》这里,乔含章打算玩点不一样的。
开机发布会举行之后,从导演到演员就不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
但是几家交好的媒体会时不时的推送一些相关信息,保证《集结号》并没有完全脱离观众的视线。
即使是进入正常的电影宣传期,天穹传媒依旧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
不是不能这么做,而是不想这么做而已。
《集结号》这部电影,本身题材就比较沉重,搞一些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也不太合适。
你这边厢上着综艺节目,那边就难免会有人说你消费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喷子,从来都不少。
而且宣传太过用力,可能会破坏电影给观众们制造的感动。
当然这不是说,《集结号》的宣传期就什么也不能做了。
真要是什么都不做,就算你乔含章是什么中国电影票房的新王者,《集结号》投资超过一亿元人民币力争还原当年的战争场面。
这一切统统都不管用。
在《集结号》的首映典礼上,除了剧组的成员和合作方的老总以外,乔含章也不打算再安排公司的其他演员和一些导演、演员一类的朋友过来捧场。
这种首映礼的场合,不宜让明星的星光夺去电影本身的光辉。
与此相反,天穹传媒还在私底下找寻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两场战争的老兵,上百名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战士们将组成一个特殊的观影团体。
“百名老兵观影”,这个阵势可不比明星云集来得稍差。
等到首映礼的电影播放结束,再把这些七八十岁甚至十岁的老人们请到舞台上,让他们接受采访,讲出他们身上的故事。
这种真实的感动,也将成为首映礼上最大的亮点。
“温情”,这就是乔含章为《集结号》定下的宣传基调。
另外就是中影集团、八一厂以及云顶投资的那伙二代们,他们也是《集结号》的投资方,在这种时候当然要出力。
华仪兄弟的《集结号》能得到《新闻联播》的报道,没理由他们做不到这一点。
尤其是那伙二代们,能量之大让人侧目。
只要《集结号》上了《新闻联播》,拿这个宣传力度抵得上其他所有媒体的影响力。
而且只要在《新闻联播》上报道了《集结号》,那其他的媒体也必然会跟进报道,效果还更好一些。
所以《墨攻》的宣传攻势再怎么铺天盖地,也一点没有影响到《集结号》的宣传步调。
表面上看起来,天穹传媒还是那副“剧组成员不接受任何采访,《集
第三百六十三章 效果极佳的另类宣传
即使天穹传媒在具体落实的时候还是按照乔含章的想法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并没有进行大肆宣传。
这种全国范围内邀请老兵的行动也瞒不住那些耳聪目明的各路媒体。
“百名老兵观影”这个活动开始没多久,就被一些地方的媒体报道出来了。
先是一部分平面媒体,然后就有地方电视台也随之跟进。
不过这还只限于地方媒体的报道,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影响力。
另外就是各家媒体主要还是把这个消息作为一则社会新闻来报道。
所以能看到《集结号》消息的往往是《某某日报》、《某某都市报》等平面媒体,或者是的《特别关注》、《新闻深一度》等电视节目。
娱乐新闻的板块上甚少有提及《集结号》的。
可是《集结号》的影响力还是很快就从社会新闻扩张到娱乐新闻。
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央妈的一档节目。
11月28日的《焦点访谈》播出了一期题为《再访那声军号》的节目。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就是今天的外景记者张筌灵,现在我所在的地方是位于冀北省石门市讚皇縣的北竹里村。这里也是一位被讚皇縣老百姓称为讚皇骄傲的老人——常孟蘭的故乡。
就在七年以前,一位退伍老军人常孟蘭的故事通过《东方时空》的一段纪录片——《为了那声军号》传入了千家万户。让我们第一次知道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位老兵,他为了找回昔日的部队,为了战场上那一声没有吹响的军号,苦苦寻找了48年之久!
而在七年以后,将会有一部改编自这一故事的军旅电影《集结号》在全国公映,把这个有关军人、有关使命的故事重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不过就在这个故事即将被搬上大银幕的时候,我们却得知了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常孟蘭老人已经在2004年末就因病去世了,再也无缘看到这部由他的事迹改编而成的电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