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星世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紫塞看门人
现在我们再一次来到这个太行山麓的小山村中,就是为了看望一下老人的后人,同时也是听一听他们对这部电影以及军人、使命的相关看法。”
一边介绍,一边走,张筌灵不一会儿就从村口走进了一处农户的家中,老人的儿子常贵文、常贵斌正在家中等候着她的到来。
这当然都是讚皇縣政府方面提前安排通知过的。
央妈的记者,又是来报道他们当地的模范典型,当然要好好配合他们的工作。
常孟蘭老人的故事传播的越广,讚皇縣的这个典型也就树立的越发成功,同时也是在通过节目间接地宣传讚皇縣。
进了屋先是和常家两兄弟聊了一会儿他们的近况,随后张筌灵就提问道。
“两位常先生,近期有一部军旅电影《集结号》即将在电影院上映,而且是一部以常孟蘭老人的故事为原型的电影,请问您二位了解这件事情吗”
常贵文闻言点了点头,回答道。
“这个事情我们是知道的,去年夏天,想要拍这部电影的公司就来找过我们,说是要拍一部电影,里面的故事就是拿我爹的当年找部队的经历改的。我们当时就很高兴,因为我爹一辈子就想着找到部队,现在能让更多人看到也是一件好事。
前以段时间,那家公司的人来请我们全家一起去帝都参加个看电影的什么活动……”
“首映典礼。”
张筌灵提醒道。
“对,对,就是这个首映典礼。他当年就喜欢看到当兵的,村子北面的那个部队学院的训练场,他也常去,后来一直在那里帮他们干点活。听他们说好像还有很多当年的老解放军也会去,我爹要是还在一定会很高兴。”
张筌灵又问道,“那么对于这部电影,您有什么期望吗”
“好看就行,我们哥俩也没什么文化,就觉得电影让人看得有意思就行。”
……
“啪嗒!”
看到这里,坐在沙发上的王中钧直接关掉了电视。
每天看《新闻联播》是他必做的一件事情,因为需要通过这个官方的喉舌了解国家的政策变化,调整公司的发展策略。
至于《焦点访谈》,他也就是顺便看下来的。
结果就看到这么一个不怎么美妙的消息。
 
第三百六十四章 盈盈一水间(求全订)
《再访那声军号》这期节目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还有一天时间就是《集结号》的首映典礼,《焦点访谈》算是帮天穹传媒结结实实地做了一回广告。
这一点就连其他公司的几个老总都能看出来,更别提天穹传媒的内部人了。
就比如正在家中看电视的颜美人。
“你的这套宣传手段居然又奏效了,谁能想到没有路演、没有综艺、也没有采访的‘三无’电影居然能被《焦点访谈》点名。”
颜美人身着一身浅粉色的睡衣依偎在乔含章的怀里,轻声说道。
“那是因为《集结号》找的合作方关系够硬,有云顶投资的胡晋他们那些二代的帮忙。这群人的能量,别说是打通央视的关系,就是安排《集结号》在人民大会堂首映也不是办不到。”
乔含章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这就是乔含章当时把那帮二代们引进《集结号》投资方的主要目的。
要是没有他们这层关系,《集结号》连八一厂的烟火特效都请不到,更不用提现在已经播出的《焦点访谈》和后面的《新闻联播》报道了。
至于分润出去的那部分利益,相比较而言就是一点毛毛雨了。
“所以喽,你准备什么时候也弄出一部在人民大会堂首映的电影”
这两年在人民大会堂里举办首映礼的也就是老谋子的那部《英雄》。
陈恺哥那么大的牌面,《无极》那么大的投资,最终也就是在政协大礼堂举行的首映典礼。
总感觉陈恺哥又矮了老谋子一头的感觉。
别看媒体什么大导演、青年导演领军人物之类的头衔给乔含章挂了一箩筐。
但其实还是觉得乔含章赶不上那几位前辈的。
说来道去,还是资历惹的祸。
乔含章这几年的票房卖的是很好,可出道太晚是一个问题。
人家都是十几二十年来混出来的身份、地位。
另外就是没什么奖项加身。
冯钢炮的身上也有这个问题,对比老谋子和陈恺哥,荣誉簿上太单薄了。
前两年有媒体提出“内地三大导演”这一提法的时候,就有不少人不太认可。
就算是冯钢炮后面几部电影的票房一直都很不错,商业电影玩得很溜,大众也把他看作是低于那两位一档的导演。
乔含章这个年轻人就更别提了。
就刷了一个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而已,只能说是一般般。
又不是直接拿下了金棕榈,中国人对于奖项,从来都是只看第一,不看第二的。
陈恺哥凭着《霸王别姬》拿下的那个金棕榈,老本吃了二十年都不止。
真要是能弄出一部在人民大会堂上映的电影,不说是能比肩老谋子。
至少无形中逼格又提高了一层。
“这次《集结号》其实有这个机会的,胡晋他们也能给安排。不过还是放在星火万家比较合适,这家旗舰影院开业之后还没有举行过这样的活动呢!”
乔含章突然想起了点什么,就问道。
“对了,《奋斗》那边的应该快拍完了吧”
颜美人是11月28日下午刚从剧组回来的,与她同行的还有一个鄧朝。
两个人都是《集结号》的演员,需要提前回来休息调整一下,然后再参加首映典礼。
“拍了三个多月时间,应该还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的内容,估计元旦前后就能拍完。”
颜美人答道。
“那就好,正好拍完之后休息一个多月,年后你就能进《盗梦空间》的剧组了。”
乔含章盘算了一下时间道。
《奋斗》是从8月底开始拍摄的,正好拍摄四个来月完工。
工时够长,足以保证电视剧质量。
对于这个算是八零后回忆的电视剧,乔含章还是很重视的。
主要是一口气塞进去大批星光经纪的演员,打算借这一部电视剧更上一层楼。
鄧朝的陆涛,颜美人的夏琳,糖糖的米莱,张沫的向南,楊雪鸢的杨晓芸、袁宏的华子。
六大主演全部是公司自己人。
鄧朝在这部电视剧之后,怎么也能晋级一线了,就如当年的
第三百六十五章 老兵集结
11月30日,11月的最后一天,2006年的这一篇也快翻过去了。
《集结号》在星火万家旗舰影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首映典礼。
首映礼上没有各路的明星嘉宾,也没有已经快成为典礼必备的红毯走秀环节。
就连参加典礼的记者都是以各大媒体社会记者为主,少数几个娱乐媒体记者还是来自《看电影》、《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这样的专业媒体。
另外还有一部分和天穹传媒关系不错的影评人也在受邀嘉宾的行列。
不过这些人加在一块儿也及不上最后压轴来到现场的百十来位老人家震撼人心。
一个个年逾古稀甚至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家身穿着老式军装,在上面还挂着许多各式各样的勋章,让人看到后不由得肃然起敬。
“听朋友说,这次《集结号》的首映礼搞了一个大新闻,这还真是一个大新闻啊!”
一个拿着相机正在牌照的记者对身边的同行说道,正是《看电影》的资深记者罗建青。
从业近十年的罗建青按道理算得上见多识广,可是看到这个阵势也被吓了一跳。
他也就是一个娱乐媒体的的记者,什么时间看到过这么多退伍老军人出现在一起。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星汉灿烂他们花了多大的功夫,居然找到这么多当年的老兵。”
同行也是惊叹不已。
“管他呢,明天的头版有了!”
罗建青放在快门上一直都没有停歇,一边说话一边拍下一张又一张照片。
《集结号》的首映典礼是没有什么明星大腕,但是光这些老兵就足够有爆点了。
而且还比千篇一律的全明星阵容更有新鲜感。
……
下午2点30分,首映活动正式开始。
乔含章作为剧组代表上去随便介绍了两句就走下了舞台,电影开始播放。
这次的“百名老兵观影”活动中主打的就是这些老人家。
本来《集结号》的片长就有145分钟。
如果其他活动时间太长了,乔含章真担心这些老爷子们看的半截儿睡着了,那多尴尬。
还是星汉灿烂的那个片头动画,之后是演职员名单。
1948年初冬,华东腹地。
电影的开头就是一连的的战争正在掩体后面隐蔽,一个铁皮大喇叭从沙包的缝隙中伸了出来,传来谷子地劝降的声音。
“蒋军168师的弟兄们,中原野战军独二旅139团一营一连连长谷子地,代表全连问候各位!你们已经给围死了,腻歪下去谁都落不了好儿……”
台词很质朴,也很符合当时的情况,那年的军队干部就算不是都像李云龙那样“你他娘的”之类的粗话张口就来也差不多。
一群没读过什么的大老粗也整不来什么文绉绉的词。
劝降不成,一场大战就势而起。
枪声四起,炮声隆隆。
一连的战士遭遇了敌人的埋伏,损失不轻。
罗建青看到这里后点了点头,到目前为止战争场面惊心动魄,比起前些年的战争片画面不知道强到那里去了。
和印象中的《拯救大兵瑞恩》比起来也不差了。
乔含章宣称《集结号》的投资超过一亿,这钱花的值啊!
而且演员们的战术动作也很像那么回事,肯定是接受过专门的训练,曾经有过部队服役经历的罗建青很确定这一点。
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罗建青记下了一段话。
用心,不只是战争场面和演员训练上面很用心。
战场上的硝烟,防御工事的布置还有战士装扮的细节,也是很符合战场的状态。
“老谷!这么打下去不行,我带上二排的战士们从后面给他们一下,你们别硬上!”
扮演指导员的袁宏多半张俊脸上挂着干枯的血迹,看不出神色的变化。
只是很平静地建议道。
带着二排包抄的过程中,指导员被一枚手雷炸死。
短短的几句台词,一场战斗。
指导员这个出场没几分钟的角色就这样丰满了起来,深得战士的喜爱,连长的尊重。
打仗的时候不避战,也就是当时的党员。
战斗结束,一起奋战了很久的指导员壮烈牺牲,全连上下的战士们情绪都很激动。
谷子地命令俘虏拿起武器,不接受
第三百六十六章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
《集结号》放映到现在,其实罗建青已经将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猜了个不离十。
无非是集结号没有吹响之类的故事。
但是这个故事的伏笔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战争电影因为场面宏大的问题,一般不需要很复杂的故事,甚至很多东西一眼就能看透。
《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就极其简单,就是特别小分队去战区将瑞恩救回来。
奥马哈海滩登陆战的惨烈也只是为了烘托美国政府派出一支8人小分队救出一个二等兵是多么艰难的决定,他们的国家多么的重视人权。
《集结号》这部影片究竟能不能成功还是要看战争场面的精彩程度,演员的演技水平。
这两者都上去了,再加上一个简单又能自洽逻辑的故事就能组成一部好电影。
从团部出来,一连的战士们们奔赴前线。
坦克、大炮、敌众我寡,这场汶河阻击战的场面没有让罗建青失望,比第一场攻坚战要更宏大、更激烈。
同时,这场战斗也更加地残酷,九连的战士们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堪称与阵地共存亡。
战至最后,身中重伤的王金存拼尽全力把留在几具战友的遗体拖进了窑井里,咬牙靠在窑壁上默默地数着全连的人数。
窑内跳动的火光映出战友们那一张张满是血污,甚至是有些面目全非的面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