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创始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古董儿
或许,他是因为陈颖儿才留下的。
“好,既然张将军留下,那么学生当有一言在先。”刘伯温道。
“刘先生放心,这一路上我都听你们的。”张定边倒也干脆。“只是,还请几位和张某言明,你们究竟是哪一路的人可是张士诚的人”
刘伯温道:“我们可问过张将军这样的问题吗”他这句话算是回绝了张定边的话,意在“我们没有问你,你也就别来问我们!”
实际上,刘伯温多半已猜出了个大概。这几日,胡大海与一众的江湖人闲聊,旁敲侧击的倒也套出了不少的消息。从这几日打听出的结果来看,这些人中纯粹的江湖人很少,多是各路义军中的将领。而胡定邦打听了一圈,却唯独没有江西徐寿辉部的人。
如此以“排除法”推算下来,这张定边一行必然是徐寿辉部无疑。
这也都怪王小十。若是他前世能够多用心,多了解下元末的历史,当早就知道张定边是哪一路的人了。只能说“学到用时方恨少”啊!
一行九人,还有一个不成人形的王英。他已经不能够被称作是人了!在张定边的酷刑之下能够留一口气,已然是他的大造化。
此时他周身伤重,若是换了旁人,就算不杀他,或许也早就被吓破了胆而亡,再者就是早已被折磨的咬舌自尽了。倒是这王英虎狼之心,非但不曾有求死之心,一路上还不住的冷笑呵呵。
青天白日之下,众人竟被他这笑声惊的毛骨悚然。这凄惨之声,再加上王英被折磨的形如鬼魅,真是让人可
第一百七十六章 回家的路(1)
沐英咬牙挺着不吭声。王小十这里是越想越气,越气手上越重,也不管是脑袋还是屁股,就胡乱的拍打了一通。沐英被打的抱着脑袋蹲在地上。
停了手,王小十也不知是累的还是被气的,“哼哧、哼哧”喘了半晌的粗气,这才开口道:“起来!疼不疼”
“不疼!”沐英竟还笑了。他这一笑,把王小十也给逗的一笑。“你小子!险些把天都捅露了,你竟还笑的出来”
“天捅露了,不是有小十叔给擎着嘛!”他是朱元璋义子,按照辈分来说他应该叫一声“小十叔”。
“你少嬉皮笑脸。等回了应天府,大帅那里还不知道怎么收拾你呢”
“小十叔,您不都替我义父打过我了吗我义父那里,就要您帮我说说话了。”沐英倒真是懂得打蛇随棍上,这就开始打起了让王小十帮忙求情的主意。
细思起来,沐英这趟的确是惹了不少的麻烦。王小十新婚燕尔,若不是为了沐英这小子,他哪里会辗转千里,到这青田来单是这个原因,他就忍不住心头有气。
不过若转念一想,要不是沐英这小子跑了出来,自己也不会跟着刘伯温走这一遭,也就不会有连番的奇异之事,自己也不会在梦中,稀里糊涂的学会了“绝世武功”。而且,沐英此番虽说又是胡作非为,可毕竟他们夫妻无伤,王小十他们也平安。如此功过相抵,也该对沐英不予追究。
“你起来吧!”刚刚王小十劈头盖脸的一通好打,打的沐英都堆坐在了地上。王小十刚刚要他站起来,可这一瞧,沐英早都已经坐在了桌旁,还为王小十和自己倒了一杯水。
“小十叔你喝茶。”沐英呵呵的笑。
“还有什么事”王小十就知道他还有话要说,不然怎么会如此殷勤的给自己倒茶沐英先前可从未这样。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是这样的,我不想回应天府去了。我想留在这里,就跟着汤帅麾下做事,跟着他一路征战。”沐英的心思原来在这。
他自打认了朱元璋这个义父,总算是吃喝不愁,生际有着,可年轻人心性,期盼着建功立业、纵横疆场。而朱元璋觉得他年纪太小,除与王小十走了两趟隆平府之后,就一直留他在应天府闲居。
再加上,沐英成了亲之后,他的妻子周姑娘每日都是与他谈起这类的话,督促他不可懈怠,要早日建功立业。
美人都爱英雄,周姑娘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沐英自然要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英雄”。为了佳人芳心,他更是希望早早的投身疆场,建立功业。
可思来想去,隆平府战事已定,倒是汤帅在婺州路这里尚有战事。而沐英若是返回应天府去请示朱元璋,先不说朱元璋是否应承,单是这一来一回,昼夜兼程也许几日,而沐英是一刻都不想耽搁了。所以他才想了这么个办法,来求王小十。心想若是王小十帮忙说一句话,汤帅怎么也就将他给留下了。
“就这件事”王小十听罢,嘴里说着很轻松的样子。
“就是这事!”沐英脸上写满了“喜”字。“小十叔你答应了”
“嘿嘿!不行!”王小十脸色转变的那叫一个快。
“小十叔……”
“你别叫我!你要是再给我舔麻烦,我就让方孝孺把你绑了,一路押回应天府去!”
“你!”沐英也是个倔强的脾气。他闷哼一声,一言不发的就坐在椅子上。即不离开,却也不再开口。
“怎么你是跟我耍横是不是方孝孺,把他绑了,日夜看守!”
“别!”沐英服软了。“我走还不行吗”
“好啊!”王小十明知他是口服心不服,生怕他再扭头闯出什么祸事来。“这样吧。等你跟我回到了应天府,我就去上报大帅,让你在各地军营里任职。怎么样”
“那我能进锦衣卫吗”
“可以。不过你要听话,不要给纪纲惹麻烦。”
“我一定。谢谢小十叔!”
沐英欢天喜地的离开了。王小十为防再发生意外,就让方孝孺看紧了沐英。而他自己,则是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内衣,美美的睡了一觉。
本以为能睡个好觉,最差也就是如前几几次那般,处在半梦半醒之中而已。况且身处与那样的半梦半醒之中,可人却得到了极好的休息,岂不就等同于睡了一夜的好觉吗
可今夜不然。他王小十才刚刚躺下,迷迷糊糊的似要进入到了梦乡。可就在这时,他好似忽然被一阵晃动惊醒,就像是地震了一般,身下的地面晃了几晃。
而后,他起了身,推开了房门。门外,是一片荒芜之地。不知是什么人,在四下里追逐杀戮。他刚想要回身进屋,却发现身后的房门不见了,他竟跌入到了这个杀戮的世界之中。
四周是人杀人、人吃人的世界,血腥和恐惧令人不安。不知怎么的,王小十也加入到了其中。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不知是被迫无奈,还是他被这血腥的杀戮所感染。终归,他是加入到了这毫无目的的厮杀之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像是一夜,又像是过了数日般。这片天空长久处于昏暗之中,也不见日光,分不清时辰,唯有一片血红之相。
“王将军、王将军……”耳边有人唤他。他顺着这声音寻了过去,突然好似一脚踏空,身子跌入无边的深渊,人也被吓的一个机灵。而后,他就清醒了过来。
&n
第一百七十七章 回家的路(2)
方孝孺接连在浙江一带辗转潜伏了半年多,虽然在情报上尚无太大的建树,却是将眼线都布置了下去。纵然他跟随王小十回了应天府,但锦衣卫的兄弟们也会按部就班的进行。
“小十哥,现在汤帅带兵出湖州,一路向南推进两百余里。汤帅所部几次与元兵接触,大小十余战,都是汤帅获胜。元将八思尔不花屡屡战败,军心不稳,已经全线转为守势。”
两军对垒,防守何其严密。他们这一行若是继续北上,势必将要穿过元兵的防线才行。
“或者,我们可以就此改道西南,绕过元兵防线而进淮西,奔和州,而后顺江回到应天府。这样一来,路程虽被拖延,可却是格外的安全。”如今的方孝孺,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孩子,不再是那个只知道跟在王小十身后点头称是的孩子了。现在,他能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为王小十出谋划策。
这些都是历练的结果。经历的多了,见识的多了,心思当不再死从前那般的天真。
“好!”王小十也同意。无外乎就是绕行数十里的路而已,不过大半日的路程。“就按孝孺说的办!”
“恩!方将军办事越发的干练了!”刘伯温也颇为赞同。
“嘿嘿!”听到刘伯温称自己为“将军”,方孝孺心底这个美,那滋味就甭提了,瞧他一个劲的傻笑就清楚了。
“别笑了!”这件事情办的虽好,可王小十还要敲打他一番,免得他太过的自满。“你先一步派人,自你说的路线,快马去往和州,请和州的耿炳文将军准备船只。我们到了和州,便骑岸登船,延水路回应天。”
如此,又将大大的加快了行程,所绕路耽误下的时间基本弥补了回来。
“是,还是小十哥考虑的周全。”
他们这一行人数不少,加上方孝孺手下的这些锦衣卫军士,足有二十余人。二十余人,自然需要二十余匹马。可现在,堂堂的王将军,却也对这二十余匹马而犯愁。
方孝孺他们在婺州,是属于“间谍”的性质,自然不敢大张旗鼓的圈养马匹,只能是分处各自圈养几匹。而这次婺州大战,非但是元兵尽数被征调到了前线,整个江浙行省的马匹也尽数在征调之列。方孝孺他们不敢特立独行,以免引起元兵的注意,也只能乖乖的将马匹奉上。
虽然他们也私自藏了几匹马,可对于这一行二十余人比起来,这几匹马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按照方孝孺的话,该是将马匹让给王小十、刘伯温能、沐英夫妇等人,他自己都情愿跟在马下步行。可王小十却不肯。在此时节,他不想搞的自己太过特殊。
王小十吩咐,令锦衣卫中军士骑上这几匹快马,先一步去往和州,向耿将军报信。而让与刘伯温、方孝孺等人,则是在后方如逃难百姓般的步行赶路。
如此,方孝孺也要听从。而且,王小十倒是有心,让沐英夫妻先一步骑马到和州去。可一想来,沐英还是跟在自己身边为好,免得这家伙脑袋一热,又去哪里“寻刺激”去了。
这一行人多是成年男子,周姑娘虽是女人,可自幼习武,并未文弱女子,所以他们一行人前进的速度倒也不弱。这整日间,足足行了近百里的路程。
当晚,一行人稍作休息,便连夜赶路。如今,他们尚在元廷的地界上,更是大意不得。
一直到了后半夜,子时刚过,人正是最困乏的时候,更何况,连跑了这一天半日,别说是人,就是马也要累的不行,所以一行人就寻了个地方,吃些干粮,喝水,歇息一阵。
此时天近入冬,尤其是后半夜时分,天气更是阴冷。众人升起了火,就围绕在火堆旁。
沐英却是带着自己的妻子周姑娘,两个人躲的远远的。小两口新婚燕尔,许是有说不完的话,又不想被旁人听去。趁着这歇息的功夫,也要亲亲热热一阵。
众人都情知此理,便各自低头笑笑,而不去管他们。
一个时辰的时间,众人打了个小盹儿。王小十如今是有了“特异功能”,睡觉的时候也能保持四周的警醒,也不需要人额外把守,大家都能够安稳的睡上一会儿。
一个时辰的时间堪堪才到时候,王小十就睁开了眼睛。如今,他早已习惯了这种睡眠方式,要醒时便醒、要睡时便睡。
可今晚,却不是他刻意在此时醒来。而是他的感知中发现,四周正有外人靠近。
细听之下,全无丁点声音,却单单是王小十的一种感觉。若是换做从前,他多半会当自己是在疑神疑鬼。可如今,他却分外愿意相信自己的感受,而不单单只是靠着耳朵去听,和眼睛去看。
他感觉到,四周不下数十人。而且对方有意悄悄接近,这就明显是打着什么主意。更何况这些人在旷野荒郊之下,步履无声,可见都是高手。
“看样子,这趟回家的路还真是不好走啊!”
王小十悄悄抽出了刀。他知道这一路上并不好走,所以特地带上了锦衣卫的定制腰刀。这刀是裹在行李里,如今被王小十抽了出来,当的一个寒光闪闪。
随着刀光抽出,另一个人睁开了眼睛。刘伯温!他对危险的感知,一点也不比王小十差。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家的路(3)
若说是骗局,那么最有可能的目的,就是要接近王小十这一行。如此,那这个自称叫方圆的男子可就最为可疑了。
所以王小十邀请他同行,即能时时监看,又免得这群人再煞费苦心的给自己挖陷阱。
王小十冲着刘伯温一眨眼,那老家伙精明的跟条狐狸一样,自然是明白了王小十的意思。
一路上,刘伯温就在这方圆的身旁。两个人一路上聊的正欢。
“方英雄,老朽祖居青田,鲜少北上。这次应朋友相邀,这才跟着去往应天府游玩。方英雄即是应天府人,可知道应天府有什么好景致,也为学生介绍一两个好去处。
方圆道:“自小长在应天府,倒也觉得没什么了。不过去年的时候,秦淮河畔建起了一座大酒楼,里边的酒菜倒也不错,先生可以去品尝品尝。”
那座酒楼可算是“公私合营”的典范,最大的股东就是朱元璋本人。而那酒楼是在一年前开业,所以说这方圆在这一年之内必定到过应天府。至于他是否就是应天府生人,刘伯温仍旧表示怀疑。
应天府,原叫集庆,数元廷重镇。是朱元璋于十六年攻克,这才改叫应天府。算起来,不过一年多的功夫。名字虽然改了,可民间仍旧习惯称之为“集庆”,而非现在的应天府。若这方圆真的是在应天府长大,他为何不如寻常百姓那般,称其为“集庆”呢
“学生定当一品其中的佳肴。”刘伯温道。
一行人继续上路。刘伯温也不再与方圆叙话,其余人更是不言不语,一路上除脚步声外,都如一片死寂般。
王小十不时的回头去瞧那方圆,对方每每都是冲着他一笑,好似早早就知道王小十要瞧自己。
当此时,无论是刘伯温还是王小十,都已知道这方圆并不简单。只是他一路上并无什么行动,两人也瞧不出他是哪一路的人。
这样,王小十等前行了数日,早已入了淮西地界,两日后便可到和州。他们已经无须再躲躲藏藏,待等到了和州之后,乘船顺江去往应天,也省的这样的路途劳顿。
这连日来疾行,行进速度甚至远超行军时每日所赶的路程,劳累之处自不必说。这番折腾下来,慢说是方孝孺这样的身体不禁旅途劳顿,就连沐英那小子也被磨平了性子,一路上都是低头不语。
“前面就要到和州了!”方圆突然道。
“是啊!”王小十与他搭话。
方圆道:“那在下也要告辞了!”
“告辞你不去应天了”王小十觉得这人怪的很。打从心底里,他就认为这人是有意跟随自己一行,只怕抱着什么旁的目的。可如今还未到和州,这人就嚷着离去。难道说,是自己错怪了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