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创始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古董儿
“江心水流湍急,可加快船速。”
王小十也道:
第一百八十二章 请君入瓮(1)
“这”门前的年轻人还略有犹疑。
“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不大的功夫,前去报信的人回来,说是夫人请王将军两人进去。这下子倒省得他们去问这门前的军士,进去一看便知了。
“夫人请我们进去大帅不在”
“不瞒两位,大帅今早出门去了”
“出门去了”如今正有杀手伺机行刺朱元璋,他此时出门岂不是更为危险王小十忍不住就要将朱元璋追回来。“大帅去了哪”
“王将军不要为难小的”他不清楚,或就是不敢说。
刘伯温道“王将军,进去一看就知。”
帅府里,一片肃杀之气,这也就更加印证了王小十、刘伯温两人的猜测。帅府中肯定出了大事
也不用人指引,他们两人不知来了多少次。顺着一路的岗哨,便进了后宅,见到了夫人马秀英。
“王小十见过夫人”
“王将军、刘先生请坐。”
还未等坐下,王小十这急切的子就问了出来。“夫人,可是出了什么事大帅可好”
马秀英道“今一早,大帅就带着花云将军和十几个护卫,出城去了。”
“去哪”王小十刚坐下的股又从凳子上抬了起来。
“说是去汤帅那里。婺州战事吃紧,他要亲自去盯着。”
“啊”没想到,朱元璋这趟竟是出了远门,到了战事正紧的婺州路。而且,边除花云之外,就带着十几个护卫。虽说这一路上常州、湖州都在朱元璋统辖之下,若没有那白衣的刺客也就罢了,可如今却是太过凶险了。
王小十随后这就要追上去。倒是刘伯温,更为沉得住气。“夫人,大帅不在,为何这帅府中戒备如此森严。”
马秀英更为语出惊人。“大帅走后不过两个时辰,就有一人寻上门来,手里拿着沐英的金锁片。”
“果然”那刺客果然来了“夫人可见了那人”
“有沐英的信物在,我自然是见了。那人说是有要紧事求见大帅。元璋不在,我就见了他。可那人却在府上行不轨,幸得被侍卫发现,这才没闹出祸事。为防贼人再来,我就让府上的侍卫加强了戒备。”
“那刺客是个白衣男子吗可抓住了”王小十急切之间就想知道。
刘伯温拉了他一下。“夫人您歇息,关于那刺客的事,学生与王将军想要询问一下今的侍卫统领。”
“好,你们去吧”
王小十这才知道自己冒失了。若没有刘伯温提醒,岂非是更加失礼下去。
侍卫统领是个中年人,王小十对他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说说今天那刺客的事。”
“两位大人,那刺客是个老人,今天大帅离开后约有两个时辰,他就拿着沐英公子的信物来求见大帅。因为大帅不在,我们就通报了夫人。夫人知道后,让我们将那人带进来。可那人见过夫人之后,出门来一路上就东张西望,还试图到大帅的议事厅去。我们向他盘问,他就动起了手,闯出了帅府。”
王小十与刘伯温听出了个大致。可以想到,那所谓的老人,必然与自称方圆的男子是一路的。而那方圆没有亲自来,却派来了一个什么老人,想必是要其先一步探听大帅府的况。
后那男子夺路而走,就说明他见大帅不在,而逃出去报信去了。
“那金锁片在你们手里吗”
“当时金锁片递到了夫人面前,而夫人后来就还给了那老人。”
“什么金锁片还在那人手里”
“没错。”
刘伯温始终在一旁听着。“王将军,只怕那白衣刺客已经拿着金锁片去找大帅了”
“事不宜迟,我们赶快去追”
刘伯温却道“将军你一人前去吧。贼人不止一人,说不准会在应天府中生事。对付这些人,善长兄与朱升他们并不适合,还是我留下的合适。你自去追大帅,应天府有我在。若是半路撞上了那方圆,且不可与之冲突,只管将这一切报告给的大帅。”
刘伯温说的正是在理。王小十也想,若是半路遇上,只怕他一人也难敌那方圆,倒不如加紧赶路,一来通知朱元璋,再则和花云两人之力,任谁也休想行刺朱元璋。
说走就走王小十向帅府的守卫借了一匹快马,立时出发去追朱元璋一行。“应天这里,就麻烦刘先生了”
“将军放心。稍后,我会通知纪纲,明天派一队锦衣卫士随后跟上。”
刘伯温办事素来妥帖,这一点就连王小十都没想到,如此可见刘伯温的机智其一斑。
王小十打马出城,自是一路快行。而刘伯温在应天府中却也闲不得。他先去找了李善长,请他安排城中事物,主要是为防有贼人趁机扇动人心。这些人既然敢行刺杀之事,就绝对会有后手。就比如,散播朱元璋已死的谣言进而扰乱军心等。
都说人言猛于虎,自是不可不防。
另外,刘伯温又请应天府监门军下令,严查各路人等,若遇到那方圆,以及那送信的老人就先行扣押,需等他亲自查看、审讯过才能放人。
不得不说,元末,朱元璋部起义初期,虽也有军中将领要争个长短,却没有后来明初那般的党同伐异。这时文武将领的利益都栓在
第一百八十三章 请君入瓮(2)
“花云受了伤”王小十这心就又是一惊。花云的手他是知道的。虽然如今的王小十也是绝世武功在,可要说打斗起来,却也未必能奈何的住花云。连他那般的好手都受了伤,而且还让那刺客伤到了朱元璋,可想而知那刺客是如何的厉害。“伤的重吗”
朱元璋道“伤的不轻,就在我这营帐后面养着。”
此处营帐中,内里尚有一间隔间。王小十探头瞧进去,就见花云趟在上,屋子中还有微微的血气。
“叫军中医官看过了,尚无命之忧。今早吃过了药,进食之后一直睡着。”
恰巧在这一刻,上的花云醒了过来。他像是昏睡中也听到了王小十与朱元璋的对话,才强做出声。“是小十来了吗”
“是我”王小十蹲在他的头。“花云,感觉怎么样”他强忍着不让自己流露出悲切,可忍来忍去,面上的表都叫一个难看。
“是我无能,让大帅受了伤,还险些被那贼人得逞”
朱元璋也过来。“这不怪你,是我太轻敌了,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高手。要不是被汤和帐下的探马所发现,我们可就真的凶险了”
王小十借此道“大帅此行不是带着十几名军士吗”
“都丧生了”
“对方多少人”
“一个”花云羞愧的扭回了头。可想,带领十数人,却被那刺客一人所败,折损了十余名军士,伤了朱元璋与花云,这一战打的是窝囊啊。“若是战场厮杀,那刺客一人可敌上百将士。”
“一个人可是一个白衣的年轻人”王小十问。
“是个大胡子。一个四十多岁年纪的大胡子。若是再换上一张红脸庞,就是活脱脱的关公在世了。”朱元璋道。
“什么张定边”王小十再次被惊到。“那是张定边”
“怪不得了”花云与朱元璋都听过这人的名号。“难怪。这人年轻时江湖出,纵横淮西、江西一带,从未封过敌手。花云,你败的不怨。”
可王小十想到的却不是这些。张定边勇冠天下不假,可他为何要来行刺朱元璋呢要知道,此时徐寿辉部与朱元璋部尚未有恩怨。不要说恩怨,他们两部之间可是连接触都甚少。
而最重要的是,若那刺客真的是张定边,那白衣男子方圆在哪他是与张定边一路的,还是另一股势力
想来,这两人是一路的可能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如今有两拨人都想要朱元璋的命。一行人是徐寿辉方面的张定边。而另一个,则是自称方圆的神秘白衣男子。两路人马一明、一暗,当是叫人难以防备啊
“大帅,我所知道的刺客,并不是这张定边啊”当下,王小十细细讲起了其中经过。事无巨细,连那白衣男子的样貌都描述了一个大致全面。而且任其分析,那男子与张定边不会是一路的人。
那白衣男子费尽心机,演了一出解围的好戏,才偷走了沐英的贴的金锁片。可既如此,他们废了这么大的力,为什么不借着那金锁片来接近朱元璋,却非要派张定边这个高手半路截杀呢
于于理,这都讲不通。所以说,他们并不是一路的人。同时也说明,另有一方势力在暗中窥探。
他们是什么人是元廷的人吗
没人清楚,纵然是“活神仙”刘伯温,也未曾对那刺客的份说出个子午卯有来。终归是让王小十先一步赶到,余下的就是加紧防卫了
加紧防卫,军营中本就防卫甚严,汤和与徐达就是天生的帅才,对于行军一道可谓是无师自通。
“对了,怎不见汤帅啊”王小十这才想起汤和。他们这也算是到了汤和的“地盘”上,怎么不见他人呢
“汤和亲自督军,跟随其前锋已到了武义。我已命人通知了他,想不就能来了。”
而后,王小十便住在了朱元璋的帅帐中。帅帐里间住着花云,朱元璋干脆就在外间放了一张矮塌。帅帐里本可再放进一张,可王小十却拒绝了。他每只是靠在椅子上小歇。这也就是王小十,才可以如此的休息。
但这却不是王小十炫耀自己的“功夫”,实在是他记挂着朱元璋的安全。虽说军营戒备森严,可谁知道张定边是否就有那么大的本事混进来呀所以王小十就只好昼夜不停的看护朱元璋与花云,夜不敢耽搁。
如此,一连就又是两。一早的功夫,朱元璋从上起来,穿衣梳洗。
“小十啊”他叫王小十。“你上怎么好像有一股味道似的”
王小十也清楚。“大帅,我这衣服许久没换了。而且好些子连衣服都没脱了。”他还是在东阳县,好好的洗了个澡,换了衣服,而后就是一路到了江上被江水泡了一阵,惹得一鱼腥气。后来到了太平,一路劳顿也没顾上这些,后知道朱元璋有危险,更是一路紧奔,也没顾得打理自己。
再干净的人,若是如王小十这般的折腾了一通,只怕也难免会如此。
“这么说来,倒是当哥哥的对不住你了。”朱元璋道“算时间汤和也该到了。等他一来,就让他的卫队护卫,你也睡个好觉。”
正说着,外面汤和的声音就响起了。“劳动大帅记挂,汤和到了”
读书指导“一定要看”!
许多人在书评中说:文化、实力都高于朱元璋,却非要去投奔,是把脑袋放在了闸刀之下!
我问各位,看书不要带着脑子的吗穿越过去的就比人家有文化山寨上一百多人,就比人家有实力朱元璋身边跟着淮西二十四将,哪一个不是将帅之才,是寻常的土匪能比的吗要是我真的让王小十一路争霸下去,逢敌必胜,怕你们又会说是无脑小白文吧!
读书指导“一定要看”!
许多人在书评中说:文化、实力都高于朱元璋,却非要去投奔,是把脑袋放在了闸刀之下!
我问各位,看书不要带着脑子的吗穿越过去的就比人家有文化山寨上一百多人,就比人家有实力朱元璋身边跟着淮西二十四将,哪一个不是将帅之才,是寻常的土匪能比的吗要是我真的让王小十一路争霸下去,逢敌必胜,怕你们又会说是无脑小白文吧!
第一百八十四章 请君入瓮(3)
“这也是兵行险着。若一旦出现纰漏,只怕大帅会有危险。纵然是计划得当,却也难免会有些惊吓。但小十敢保证,一定会拼死护着大帅,绝不让歹人有机可乘。”
朱元璋道:“既然是行军打仗,哪里会没有凶险的。我信得过你,小十你就放心大胆的做。若是需要什么,我让汤和配合你!”
“有大帅这句话,小十就放心了。”
而后,足足过了半月时间,王小十在军营中也没有善动。而汤和也严令军中探马,若是有人持着沐英公子的金锁片求见大帅,万不可惊扰,只要悄悄的将人带入军中就好。
可这足有半月过去,那自称方圆的男子仍旧是毫无动作,也不见有人来营中刺探情报,更不见人拿着金锁片前来求见。难道说,他与刘伯温的推测都是错的沐英的金锁片真的只是不小心遗失了
“绝对不会!”王小十信得过刘伯温。或许,是那方圆知道王小十前来报信,自觉失去了唯一的机会,便取消了刺杀的行动。
亦或者,他们转变了目标,要在应天府中采取什么行动
如此想来,王小十却又在为刘伯温所担心。纵然刘伯温奇人惯行奇事,可他能够防备暗中窥伺的方圆吗
这半月的功夫,王小十却也不是丁点都不作为。首先,纪纲亲自带人,自应天府驰援过来。这是刘伯温安排好的。
而后,是花云伤势大好,已经能够下地了。这花云也是一代“狠人”,下地当日便不顾阻拦,上马绕着帅帐奔驰了一圈。
又过几日,花云便披上了铠甲,自觉帮起了王小十的忙。
如此这般,有了花云一员虎将相助,王小十心底的计划执行起来也将越发的顺利。
这一日,朱元璋要到前锋营地去转一转。汤帅麾下,其前锋精锐已下大半婺州路,而元将八思尔不花却是依托最后的屏障负隅顽抗。浙江行省,方国珍也不派人驰援,好似就要任凭其自生自灭。
早就听说,元廷内部各路将领乃至各个行省之间矛盾重重。尤其浙江行省,大半兵权在元将八思尔不花手中,而此人性情傲慢,更兼是瞧不起方国珍这个反复小人。
而方国珍,刚好趁着这个机会挟私报复。原本按照正史之记载,朱元璋当是在至正十八年时攻下婺州路。可而今许是因为王小十的到来,又许是青田那一场阴谋变故,汤和竟在年前就几乎取下了婺州路,比正史上足足提前了数月。
军旅之人,已不知“年、月”为何物。王小十更是如此,他只知每日气候多变,晚间更是透着阴寒,却不知转眼之间,年关又近。
朱元璋,汤和,花云,王小十同行,纪纲率十名锦衣卫军士随行护卫,一行人大摇大摆的出了军营,向南而去。如此招摇,当是在告诉那暗中潜行的刺客,你的机会来了!
这一切都在王小十的计划之中。若是那刺客不在此时下手,朱元璋便巡视过婺州路各处驻军之后,直接返回应天府。这消息早已传送各地驻军将领,想必那刺客也已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