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松赞干布,强势登场
1213.松赞干布,强势登场
看了这本册子,李破军算是明白了这几位重臣都是面色凝重的激烈讨论了。
“松赞干布竟然就这么强势登场了……”。李破军眼睛微眯,沉声呢喃道,虽然手里拿着册子微微摇动看似轻松,但是从那微蹙的眉头和慎重的神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李破军的内心并不轻松。
原来从西南传来的消息,却是吐蕃的那些事,松赞干布这么一位牛人,李破军自然是早就在关注着的。
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是吐蕃的第三十二任赞普(相当于匈奴的单于、突厥的可汗),朗日论赞也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启用綝臧古、巴鱼泽布等一干出身贫寒的将领,夺取吉曲流域的广阔土地,然后赐予这些新兴将领领地和奴隶,使这些贫寒出身的将领很快就成了新兴贵族。
这些新兴贵族都是朗日论赞提拔起来的,自然对朗日论赞忠心有加,朗日论赞借此大大的加强了王权,但也因此触怒了传承百年的老贵族,吐蕃的老臣老贵族纷纷不满,心怀怨愤,而朗日论赞提拔新兴贵族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压这些老贵族,岂会去理会老贵族的不满,这一点就像是如今的大唐一样。
一批批新的高门世家产生,比如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房杜程秦等人,借此来打压关陇、山东以及江左等老牌世家,但是李世民显然比朗日论赞懂得火候一些,好歹知道温水煮青蛙,慢慢来打压一批拉拢一批,而不是像朗日论赞一样,直接不顾老牌贵族的反应,强势打压。
朗日论赞的强势打压确实有些效果,王权确实集中了,但也是彻底激怒了老贵族,既然赞普不让我们老牌贵族活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了。
那些吐蕃老贵族竟是直接造反叛乱了,显然,那些传承百年的老贵族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很快,吐蕃的达波、工布、娘波等地相继割据独立,各自为政,情形就如同东汉末年一样,一个字——乱。
在叛乱过程中,吐蕃之主、松赞干布之父朗日论赞还不知道被谁给下毒了,雄心万丈想要壮大吐蕃的君主暴毙于山南琼结的王宫之中。
好在朗日论赞毕竟不是真正的“寡人”,也是有许多人拥护的,特别是他提拔的那些新兴贵族。
唐贞观三年,这一年,吐蕃之主朗日论赞被害,刚刚统一的高原又是四分五裂,这一年,松赞干布十二岁,在这个危机存亡的时刻,他没有害怕退缩,而是积极拉拢新兴贵族,在叔父论科耳和宰相抢囊等亲信的帮助下,以赞普独子、吐蕃赞普的合法继承人的身份,登上了赞普宝座。
这个消息李破军也是知道的,当时还一度庆幸,甚至还想过派人去将浑浊一团的吐蕃乱局给搅和得更乱,比如暗中资助达波、工布等地叛军一些兵甲资源等等,可是后来北伐伪梁等事务缠身,不了了之了。
现在看到这个册子,李破军没想到,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竟是仅仅用三年时间就将一团糟的吐蕃给肃清了,三年,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将四分五裂的吐蕃给整合了。
即便是李破军,也是不得不佩服,到底是高原上的一代雄主,确实了不得,要知道,虽然吐蕃不算大,但是那般不亚于东汉末年的乱局,能够在三年时间里统一,也是相当有难度的,何况,松赞干布年纪还不大。
这厚厚的一本册子,足有上十页,清清楚楚的记载着吐蕃这几年的大事记,李破军目不转睛的看完,闭上眼睛,也是唏嘘不已,雄主到底是雄主,不由得心生出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的慨叹。
十二岁的松赞干布登上赞普宝座之后,展现出来的一系列的优秀操作足以证明他的能耐,李破军都忍不住想要用天龙破城戟给他削个柰(苹果)了。
面对全国大乱的情形,松赞干布有条不紊,稳如老狗,一方面积极布防,坚守着山南琼结、泽当等吐蕃王室的发家之地,一方面追查着谋害他父亲朗日论赞的元凶,经过好一番查探,终于将领地内阴谋叛乱的几个老贵族揪出来了,消灭了内部隐患。
然后松赞干布并没有像热血少年那样的冲动,并没有脑袋一热就发兵平叛,而且一方面休整国力,深入民间,修生养息,厚赏士卒,训练军队。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瓦解各方割据势力。
终于,在实力增大了之后,松赞干布亲率大军,度过雅鲁藏布江,收到了逻些和吉曲地区的拥戴,彭域地区更是主动向他这位少年英主投效。
三年的蓄力,终于让松赞干布忍耐不住了,向世人显示出了雄健的肌肉,短短几月时间,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以飓风扫落叶的手段,将那些土鸡瓦狗一般的割据势力逐个荡平了,吐蕃分裂三年之后,重新得到了统一。
吐蕃统一了,这样的大事,由不得大唐朝堂不重视,因此,李世民在收到这封册子的时候,也是赶忙召集重臣来商议。
而且还特意的叫来了李破军,因为李世民记得,李破军以往就好像对吐蕃格外重视。每次讨论敌国四夷的时候,李破军总是对这个西南苦寒之地的小国格外的慎重,废话,作为历史上数次打破大唐长安城的强敌,李破军能不重视吗。
待得李破军看完,正在思略之际,李世民也是将目光看向了他。
“太子,以往你便对吐蕃多有重视,现在,你有什么看法”
听见李世民的话,众臣都是看向了李破军。
感受着众人目光,李破军微微坐直了身子,不再是那么懒散,但仍是恭谨回道:“在场有诸公善谋能断,孩儿不敢妄言”。说不说是一回事,客不客气一下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世民眉头一皱,似乎有些不满李破军的“客气”,直挥手道:“但讲无妨”。
见此李破军也是一笑,看了看手中册子,直问道:“敢问阿耶,这册子是何人所献”
“此乃琅琊郡公牛进达所献”。李世民一顿说道,“怎么了有何问题”
怪不得,李破军微微点头,原来是牛进达所献,这么说就不奇怪了。
这本册子上面记载吐蕃最近几年的情况甚是详尽,而吐蕃又是西南偏远苦寒之地,平时有何消息传递都挺难,这么具体的吐蕃国内消息,若不是专门派人收集是不可能得到的。
而历史上牛进达的主要功绩就是击溃吐蕃,在与吐蕃的数次冲突中,唐军在牛进达的率领下屡战屡胜,而牛进达本人就是多年镇守西南,与吐谷浑、吐蕃以及獠人的战斗中多立功勋。
而且牛进达现在就是剑南那边,跟吐蕃搭界,所以他搜罗这封情报也是不难理解了。
“那牛将军是什么意思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臣等不肖
1214.臣等不肖
见得众臣都是这个样子,李破军也是嘴角直扯,感到牙疼。
房玄龄宇文士及虽然话说得委婉,但是意思就是很明显了,松赞干布一个小地方的乳臭未干的小屁孩,有个甚值得重视的。
李破军只觉得苦笑,想不到一代雄主松赞干布居然被人如此评价,大唐谋主房玄龄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连见识深远的宰辅重臣都是这般想法,大唐百姓士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一句话,那就是没把吐蕃放在心上,殊不知,日后的吐蕃将是大唐的噩梦,盛世大唐破碎了,吐蕃人在这天下第一城——长安城里纵马劫掠,这将是大唐君臣民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若是李破军直接说日后吐蕃如何厉害,如何攻破大唐都城,李世民君臣恐怕会以为李破军发疯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所以说李破军绞尽脑汁,也是在如何组织言语来尽量让大唐君臣重视起吐蕃来。
“诸公,请相信我现在绝不是在开玩笑,我敢说论起对吐蕃的了解,大唐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吐蕃,我通晓吐蕃语言,略识吐蕃文字,更是了解松赞干布此人。
松赞干布慷慨才雄,骁武绝人,富有英略,通达工艺、历算和文学,自幼习骑射、击剑和武技,自十岁起,便是西南高原上有名的勇士。五岁便能背诵吐蕃赞普世系,熟知历史英雄传说,长于诗歌创作,才华横溢,其文韬武略,可谓全才。”
说到这李破军似乎也是对这位未曾谋面的高原英主有了些许向往,松赞干布之名,绝对不是吹的,是可以并肩秦皇汉武一样的雄主。
“相传松赞干布之父朗日论赞十分重视松赞干布在品德节操方面的培养,专门在所有部落里挑选道德高尚、行为端正、诚实友善的人与松赞干布为友,松赞干布自幼便是与这些君子游戏成长。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个环境里长大的松赞干布也是品质高尚,其虽为王子,但为人诚善,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常与奴隶戏耍而全无王子娇贵,甚得人心。
其继位后,肃清吏治,整顿军队,制定推广统一文字,大力发展农牧业,学习汉人耕种技术,将牧业为主的高原民族转为农牧业结合,一边牛羊成群,一边青稞丰收。另外制定统一“**令”,将各部落统一法令,草创了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阶品级,这些制度在我们看来虽然简陋至极,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在夷狄之地却是开天辟地的进步。
如此发展三年,这些尚不完善的制度就让松赞干布国力大涨,一举荡平达波、工布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李破军手里紧握着茶杯,指关节都有些发白,这些有些是前世的记忆,有些是搜集来的讯息,但是毫无疑问,目前为止,松赞干布是唯一一个让李破军感到有压力的人。
“试问这样一个人,诸公还有什么理由去轻视他呢需知骄兵必败,老虎抓兔子——亦用全力啊。昔日两晋灾祸,历历在目,前车之鉴不可疏忽啊”。李破军也是摇头叹道。
李破军的叹息声幽幽回荡在大殿,满堂寂静。
不知李世民,似乎众臣都被李破军给唬住了,魏征等人微张着嘴,颇为惊愕的看着神情慎重的李破军。
“殿、殿下,那吐蕃……果真是这般情况”
一直打着瞌睡的老臣高士廉也是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一个出兵的引子
1215.一个出兵的引子
听得李世民询问,李破军这才收起神色,肃然铿声道:“打”。
一个字,言简意赅,掷地有声,然而李世民以及众人听得却是眉头直骤,无人应声,明早就看得出来众人对李破军这说法很不赞同。
也许是担心李破军太过尴尬,舅舅长孙无忌咳嗽了一声,正欲说话,李破军又是说道:“这个打,并非是灭。吐蕃人不同于天竺,骠国等异国,吐蕃人乃羌人分支,羌人亦是炎黄之后,同为华夏族人,我们汉人与吐蕃人骨子里流淌的都是炎黄血脉,炎黄子孙理应和睦共存,所以我建议,出兵吐蕃,将其正式纳入华夏版图,实行羁糜之策。”
听得李破军的话,众人也是微微一惊,李世民更是吃惊问道:“吐蕃人亦是炎黄苗裔”
“这是自然,吐蕃人最早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活,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人共有六部,如今吐蕃赞普一脉便是雅鲁藏布江南岸的雅隆部落首领,据汉文史记载,吐蕃人乃西羌人之分支,西羌乃是出自三苗,乃是羌族别支,而众所周知,羌族亦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对待吐蕃不可像对待异国外族一样,还需将其统一,共同发展”。
李破军很是笃定的说道,吐蕃人就是藏族的古称,藏族自然不是“外人”了。
听得李破军这般说,众人虽然是不明白李破军为什么对这些夷狄这么清楚,但是也没有怀疑真实性。
说到这,问题又回到了之前,只见得房玄龄也是拧着眉头说道:“还请玄成说的那个问题,如今吐蕃未有半点不臣之心,断不可贸然功伐”。
众人都是微微点头附和,面对房玄龄的这个问题,李破军却是不慌不忙,因为他知道,大唐与吐蕃之间有个引子是时候登场了,这个引子就是吐谷浑。
吐谷浑是个人名,他是西晋时期鲜卑首领慕容涉归之庶长子,其弟慕容廆继承了首领之位,而慕容廆的儿子就是前燕太祖慕容皝。
慕容涉归分家业的时候将一千七百户人口分给他,然而父亲慕容涉归死后,吐谷浑和弟弟慕容廆两个部落之间的马匹经常撕斗,马在草原上放养着碰面了打架这是很正常的,毕竟草原烈马的性子很暴。
但是弟弟慕容廆却是不乐意了,口出怨言,“咱爹死的时候分家,目的就是为了区别咱们兄弟俩的家业,奈何你不跟我隔远一点,导致咱两家的马这样打架”。
吐谷浑是哥哥,没有跟弟弟慕容廆争夺首领之位已经是宽容大度了,现在听见弟弟这么无理取闹也是怒了,“马就是一个畜生,撕斗打架这是天性,你怎么迁怒到了人的身上,想要我隔你远一点很容易,我这就走,去隔你的万里之远的地方”。
一怒之下吐谷浑也是倍有骨气,说走就走,竟是带着族人披荆斩棘、一路西迁,愣是从辽东慕容部落族地迁移到了西北祁连山一代,相距万里之遥。
吐谷浑走后,弟弟慕容廆也是很后悔,大概是想起了哥哥对他的好,自责自己的小肚量把兄长气走了,鲜卑称兄长为“阿干”,慕容廆作“阿干之歌”,日夜歌唱,郁郁而终。
鲜卑夷狄之地,未有教化,能有这般感人的兄友弟恭的情意,着实是一段佳话。
吐谷浑到了祁连山一带之后,凭借着勇武和智慧很快就统治了西北地区的羌、氐等部落,建立了国家政权,到了其孙叶延首领时期,正式定祖名为国名。
这样的一个国家还是很有点渊源的,吐谷浑现在的国王名叫慕容伏允,若是李破军没有记错的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山雨欲来
1216山雨欲来
一来到甘露殿后殿,李世民风风火火的坐下,灌了一口茶水,瞪向李破军直道:“说吧怎么回事”
李破军正打算坐下,闻言一怔,讶异不解,“什么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对吐蕃感兴趣了”李世民很是认真的看向李破军问道,他虽然对李破军的话没有怀疑,但也很是不解,因为他知道,李破军是典型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没有好处,李破军是不会冒头的。
李破军闻言苦笑,直道:“阿耶,不是我对吐蕃感兴趣,而且咱们要被人家给惦记了。现在的吐蕃就好比是越国,而我大唐便是吴国,松赞干布正在卧薪尝胆的谋划着,惦记着大唐的富饶土地呢”。
“放肆!”
李破军一说罢,李世民便是怒目拍桌喝道,配合那威严的面容和慑人的气势,着实有些吓人。
李破军这才反应过来,忙摆手道:“孩儿这只是打个比如……”。心底却是苦笑,只是比如不见得,历史上的吐蕃不也是如同越国一样吗,同样的蛰伏,同样的翻身了。吐蕃虽然没有灭了大唐,但也是攻破了国都。
但是这些,李破军是不敢说出来的,说出来也没人信。就像是在后世,你跑出去对人说:过不了几年,某非洲小国会攻进美帝华盛顿一样,一样的惹人笑话,不说你疯了才怪。
“松赞干布,当年随使进贡的时候我也见过,确实挺机灵的,不过……真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李世民摩挲着胡须嘀咕着,又是抬头问道:“比之你…如何”
李破军面色一愣,估摸了一下,自己有着前世的记忆,今生也学习了兵书战策,自问不弱于人,但是李破军也不敢小瞧了古人的智慧,特别是这位高原上的传奇君主,当即也是面色沉重的道:“伯仲之间吧”。
听得李破军的这个回答,李世民眼睛一鼓,也是笑了,指点着李破军笑道:“你这小子,先前将那松赞干布吹捧得甚是了得,现在又来一个伯仲之间,当真是自卖自夸啊”。
“虽是不能轻视对手,但也不能妄自菲薄不是”。李破军舔着脸笑道,而后又是破有深意的点头道:“伟大的圣人教导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也是这个道理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