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毕竟李破军清晰的记得,东突厥灭亡后,那些被削弱的突厥酋长蛰伏数年待得实力壮大之后,又来反唐了。打了降,降了又叛,判了又被打又降……这一种循环一直持续到了百年之久。
这种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的做法,李破军自然是嗤之以鼻的,但是那时李破军人在江南,朝中的事务他不知道,已经被温彦博等一干大臣定下了,也不好多说。
但是这一回,李破军可算是不能在让那群老文士打着天朝仁义的名声这样做了,占了就是占了,这块地就是我的了,干嘛要说什么仁德教化,非要去另册可汗又分封下去。
把反叛的老爹杀了,然后又册立儿子为可汗继续掌
权,到头来,吐谷浑还是鲜卑人的吐谷浑,还是慕容家的,而大唐呢什么都没落着,这不就是吃饱了撑的慌嘛。
听了李破军的话,李世民良久不语,只是看着地图上的吐谷浑,继而悠悠一叹,“你所说的,我又何曾不想,毕竟开疆拓土,可是,真正的开疆拓土何其难也,中原之地尚好,这蛮夷之地,则更难了。
即便是打下来了,也是难以久治,毕竟文化民俗皆不同,昔日五胡乱了天下,却是难以长久,正是此理,胡人难治汉,同样,汉人难治胡啊”。
听得李世民说的千难万难,李破军却是不太认同,毕竟后世民族融合的那么美好,虽说那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是李破军就不相信,大唐就硬是治理不了。
&nb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元日大朝会
1220.元日大朝会
见得李破军竟是对朝堂一无所知,李世民也是无奈瞥了他一眼,“月前,边军便上报吐谷浑已有异动,而后又有吐谷浑小部袭掠了兰州,李大亮便转任凉州都督前去布防了”。
听了这话,李破军不得不佩服朝堂的前瞻高洋远瞩了,那个时候吐谷浑只是流露出一点动向来,大唐朝堂就警觉了。
其实也属常态,毕竟每年入冬,对于那些草原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就是一道鬼门关,他们常常都会在边境劫掠物资过冬,每到冬季也是边军重点防范的季节。
不多时,侯君集、李道宗等人联袂而来,李破军见状也是主动告退。
回了东宫,李破军想了想,铺纸磨墨,便派人去往护龙山庄送信,嘱咐翟长孙等人做好准备,大军将不日出征,而李破军也会寻个机会,随之跟去,不管如何,也要去捞上一笔军功,毕竟这是灭国之战,能在其中露个脸那也是载入史册的功绩。
十二月转瞬而逝,贞观六年已经过去了。
新的一年来到了,对于过年李破军倒是没什么特别情绪,这个时候也没什么阳历阴历的,只有一个历法,十二月过完便是过年了,也没有春节的说法。
不过大唐的过年也是极为隆重的,这个时候的除夕之夜和元旦之晨是连在一起度过的,也有了守岁的习俗。
揉了揉有些发懵的眉头,李破军也是苦笑,没想到老爹还挺喜欢过年的,昨夜愣是拉着一大家子数十口人一起饮宴守岁,除夕之夜一直欢乐到今晨,通宵达旦,彻夜不停,绕是李破军酒量还行,也是喝的晕头转向。
今天是贞观七年的正月初一,饮宴了一夜的李破军还不能够去休息,因为因为马上就要举行元日大朝会了。
元日大朝会是算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几次朝会之一,李破军作为太子殿下却是不能够缺席的,这朝会不但京师的文武百官都要上朝,而且各地的地方官也都要派使者或者亲身前来,连偏远的羁蘼州和附属国也要派人前来,这一天,是大唐全国的官员聚集的日子,长安客栈酒楼都为之客满。
此时李破军回了东宫小憩,天还蒙蒙亮,便是隐隐听得了宫墙外面光宅等坊间的热闹非常了,正月初一这日子,很明显的就反应出这时代的人的性情,长安百姓更是如此,爱热闹、喜交际。
天始亮之后,便是家家户户设着酒席,坊间乡邻开始拜年,说着一些吉祥话,走到谁家便要喝点屠苏酒,吃点胶牙饧啥的,这还有个专门的名目,名叫传座,房二那几个小子便是天天盼着传座,跑到别人家去蹭吃蹭喝。
整个长安城都洋溢在热闹的气氛中。
“殿下,殿下,快出来啊…”。
“夫君,快出来竖幡子、点爆竿啊”。
正在假寐歇息的李破军苦笑一声,守岁一大晚上,这下想歇息会儿都不成了。
“大哥,大哥,在休息吗别睡了,来,点爆竿啊……”。
“大哥来点爆竿啊,哈哈,青雀他不敢点这个”。
声音传来,一堆脚步声进屋,几个小子闯进屋来,正是李承乾,李恪,李泰几人,后面还拉着小李治。
“我说你们几个昨晚疯了一夜不累啊,我待会儿可是还要上朝的”。李破军揉揉眉头无奈道。
“不累不累,这大过年的多热闹啊,睡啥觉啊”。
这里面就属李恪最活泼,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跳得很,倒是李承乾,听得李破军这么说有些怵,挠头笑道:“大哥要是累了就歇会儿,我陪他们玩会儿”。
“算了,这么热闹我哪还睡得着,再说马上就上朝了”,说着李破军一把将李治抱起来,“稚奴怎么了怎么不说话啊”
李治过了年就五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性子比较静,眨巴着眼睛看着李破军,闻言也是低头小声道:“稚奴不喜欢点爆竿,太吓人了”。
听得李治这嗫嗫的话几个无良哥哥都是大笑,李泰小胖子也是上前拧拧李治脸蛋调笑道:“稚奴啊,你这胆子也太小了”。
“就是,看看大哥,才十几岁就可以上战场杀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随口作诗了”。
李恪也是打趣道。
“就你能,稚奴性子文静,你这做哥哥的别成天吓唬他”。
将打趣笑着的李恪一瞪,李破军抱起李治走到外面去。
萧嫣几人正在指挥者刘三德等宫女四处竖幡子呢,竖幡子也就是将庭院中竖起一根根长长的竹木竿,竿顶系着纸或者绢布做成的带子,在寒风中抖动,李破军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寓意,反正这是元旦的习俗,后世在日本还保留有这种习俗,不过上面的彩带演变成了“鲤鱼飘”……
李恪跑去一旁拖过来一根长长的干竹子,兴致勃勃的看着李破军道:“大哥,来点一个,这爆裂的声音可刺激了”。李承乾闻言也是兴奋的跑过去拖竹子点火,李治好像有点害怕,眼皮子直眨,捂着耳朵……
看着那所谓的爆竿,李破军瘪瘪嘴,一点兴趣也没,这就是爆竹啊,不过就是晒干的竹子烧起来听听响罢了,自己要是把火药弄出来做个鞭炮,这群小子不得兴奋死。
陪着众人玩了没一会儿,便是有内侍提醒,准备上朝了,李破军也是进殿换上朝服。
此时正值拂晓,天方才放亮,李破军也不好骑马,一路走去太极殿,连匆匆路过的内侍宫女都是喜气洋洋的,太极殿左右东西偏殿里早就挤满了人,随处可见的外国使节,都是一脸好奇和激动的左顾右盼。
李破军来到,自然是一番热闹景象,无论是认不认识的官员,都是凑上来贺岁恭祝,一路拱手致谢,直走向那最里面的一群人。
“元正启祚,万物唯新,下官伏惟房相尊体万福啊”。一名身着四品官袍的大员正对着一脸笑意的房玄龄恭祝新年呢,不是京官的话那估计就是某一州的刺史都督等封疆大吏了,房玄龄也是笑着回礼。
“惟祝长孙相公福延新日,庆寿万福啊……”。
听得热闹的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宣战诏书
1221.宣战诏书
两仪殿,吃饱喝足的群臣及使节并没有散去,都被李世民唤到了此处。
看着一脸不解的众人,李破军也是有些好奇,元日大朝会不是都结束了吗,这是还有什么活动吗。
“舅舅,这是要做什么圣人让我们聚集在此还有何事吗”李破军挤到前面去,向长孙无忌问道。
长孙无忌闻言捻须一笑,“宣战,威慑”。
简短的四个字从长孙胖子的嘴里吐出来,李破军一愣,宣战向谁宣战,应该吐谷浑吧,威慑……看了一眼好奇躁动的各国使节,李破军也有些了然。
房玄龄也是看着那些使节,眼睛微瞌,似有厉色闪过,道:“草原上的血已经干了,这些豺狗之辈怕是要忘了天朝威势了”。
房玄龄可不是什么腐儒,他可是辅佐李世民平定天下的军师谋主,这些四夷番国时不时就在边境挑事,这也让这位大唐宰辅很是恼火。
“匹夫一怒,溅血五步,帝王一怒,那就是流血千里啊”,一旁的杜如晦也是摇头叹道。
“哈哈,他们不老实那就该杀,杀得一个血流成河,杀出一个万邦敬服来,看看哪一个再敢在大唐面前蹦跶”。
程知节粗髯倒扎、睁着黄牙阔口也在拧笑道。
李破军也是一笑,算是明白了老爹搞的把戏了。看着这群好奇兴奋的各国使节,李破军感到好笑,这就像是后世的发布会,宣战仪式一样了,当着各国使节的面,正是宣布开战,确实很有威慑力。
果不其然,不多时,李世民便是换了一身装扮,从元日大朝会的衮冕换成了武弁大冠,这武弁大冠本是战国时期赵国胡服骑射时发明的帽子,适宜武将冲锋陷阵,后来秦汉时期便是高级武将所佩戴,发展到了隋唐,便不仅仅局限于武将穿戴,上至帝皇,下至官吏,在某些场合,都可以穿戴。
这武弁大冠极具威严,虽未着甲,但李世民一身弁服,腰悬天子剑,赫然便是一名雄赳赳的武将,这一刻仿佛那人不再是大唐皇帝,而是当年那个征战四方、平定天下的大唐秦王又回来了。
程知节等人见着李世民这副气势也是精神大震,哄然唱拜,声音响彻大殿。
李破军愣了愣,吧唧嘴也是下拜,还别说,不愧是亲上战场的马上帝王,这一身卖相十足,甚是威风,各国使节也是匍匐在地,拜见天朝皇帝。
见礼罢了,李世民也不下座,目光炯炯有神,丝毫没有熬夜一整晚又主持一天大朝会之后的疲惫。
“宣诏!”简短的两个字,铿然有力。
“诏文曰:朕嗣纂鸿业,思恢至道,端拱垂裳,於兹七载,式修文德。宁谧区宇,徼外君长,海表猷渠,无远不庭,无思不服。而吐谷浑蕞尔小蕃,负固河右,地不远千里,众不盈一万,不量其力,不恤其人,肆情拒命,抗衡上国……
朕每遣行人,入蕃晓谕,并引其使者,临轩戒勖示以善道,劝以和亲,欲使境上无虞,各安其业……
 
; 今上书傲很,拘我使人,内外百僚。华夷兆庶,同心愤怨,咸愿诛讨。宜乘吊伐之机,以展鹰颤之志,长驱克期,穷其巢穴。罪止吐谷浑可汗昏耄之主,及天柱王一二邪臣,自馀部落,皆无所问。夷凶息暴,称朕意焉。
以此《讨吐谷浑诏》,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nbs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演讲,祭祀,开拔
一世唐人正文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演讲,祭祀,开拔1222演讲,祭祀,开拔
寒风凛凛,大纛猎猎,数万人的目光集聚在城楼上那道明黄色的身影,那是大唐皇帝,那是一统天下,威加四夷的天可汗。
见得这般气势,唐军将士肃然,目光中尽是灼热;各国使节惊骇,眼神里全是敬畏。被万众瞩目,李世民直觉得热血激昂,攥着拳头只觉得血液滚烫。
“大唐的将士们,你们都是大唐的好男儿,你们是大唐的荣光,是大唐的佼佼者是也不是”李世民首先就爆发出一阵激昂的喝问,伸出甩手,拥抱着城下的将士。
“是,是,是……”。
伴随着李世民的喝问,与之回应的是令天地色变的附和之声,只见得数万京畿将士齐齐举兵,涨红着脸吼出了那一声“是”,风云激荡,雷霆万钧,直震起尘土飞扬,风云飘散。
一侧观礼的各国使节为之胆寒,唐军精锐如斯,不愧天朝上国。
双手微微一压,唐军呼喝之声戛然而止。
“你们参军报国,必定不是为了杀人饮血,都是良家子,谁都不想取人性命,谁都不是那残忍嗜血的屠夫,但是,你们穿上了甲胄,提起了刀枪,卧冰尝雪,赴汤蹈火,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保家卫国,为的是身后那父母家园,为的是搏一个封妻荫子,为的是挣出一个人前显贵、富贵盈门,是也不是”
“是、是……”。
自又是如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我大唐军队横扫天下,战无不胜,于数年间一统,窦建德、王世充、萧铣、辅公祏、梁师都、頡利可汗……他们哪一个不是当世枭雄,可还是被我们打败了。
但是,在今天,西北之地,吐谷浑一个蕞尔小国,昔日在我们脚下颤颤求饶的蛮夷,竟敢劫掠我大唐边境,杀我大唐百姓,尔曹蛮夷,断脊之犬,兴许是忘了我刀枪锋锐,将士们,你们说该不该杀”
唐军就如同捧哏一样,不需要丝毫的迟钝,更不需要排练,情绪已被这位帝王调动起来,属于唐军的荣耀,不允许他们沉默,杀声遍天,直震得飞鸟尖唳,人心砰动。
“今日乃是上元佳节,本该是赏灯欢乐的日子,但那蛮夷偏偏不让我等快活,本该是阖家欢聚之日,却是披甲持兵,千里厮杀,朕知道天冷风寒,朕也知道离家苦别,但是,边境的百姓们还等着你们的保护,不知死活的蛮夷那都是军功等着你们前去夺取。
将士们,在此,朕承诺你们,待得凯旋之日,你们不仅可以凭借战功获得奖赏,可以升为校尉、都尉乃至中郎将、将军,还可以获得爵位,你们当中,有人为县男,为县伯,乃至郡公、国公,你们所付出的一切都会有所回报,届时,这上元佳节,朕翻倍补偿给你们,放夜三天算什么,届时朕专门给你们放夜一旬,举国为你们欢庆,三丈灯楼算个甚,朕给你们建造十丈灯搂”。
李世民的声音铿锵有力,借着扩音喇叭传遍整场,所有人都静了。
俄而,震天的呐喊声炸懵了耳朵,“大唐万胜,圣人万岁……”。
耳畔嗡鸣着嘶喊声,看着那涨红脸瞪着眼举兵咆哮的将士,李破军也是微张着嘴,一脸惊愕,什么时候老爹也这么会说话,是的,李世民的确会鼓舞人心,但是,这么亲民带有煽动性的话语,是怎么从这位皇帝的口中说出来的。
不得不承认,这都是李破军的影响,尽管李世民会鼓舞人心,昔日虎牢关三千铁骑大破十万窦王联军时,李世民便是将久战之下的疲惫唐军的军心给重新振作起来的。
但是后来阅兵、献俘的时候,李世民看了李破军向他建议的演讲稿,也是不得不承认,李破军的话很有道理,这些亲民带有煽动性的话语更容易调动情绪。
若是换个心高气傲的皇帝,定是不会如此跟这群臭丘八脏军汉说话的,但是李世民十六岁从军,吃住多在军中,与军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冰雪之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