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没什么,就逗逗这小子玩儿呢”,李破军打了个哈哈撇开话题,笑嘻嘻的看着李世民,“阿耶,这取名的事儿就交给你了哈,你看给这小子取个什么名?”
李世民闻言顿了顿,看了看小家伙,直嘀咕道:“取名乃是大事,要好好想想”,说罢看着长孙无忌,“你这舅老爷也想想”。
长孙无忌听了直摇头笑道:“皇长孙之名,怎能由臣下去取呢”。
看着李世民在那冥思苦想,长孙无垢逗了逗小家伙,心疼的摸了摸小家伙的鼻头道:“孙儿出生便这幅严肃模样,我还是希望他开心快乐最为重要,依我看,不如取个悦字吧,取愉快喜悦之意”。
“悦?李悦,李悦甚好”,李世民也是相当赞同,直点头赞道,“你看如何?”又是转头看向李破军。
李破军念了念,也是点头赞道:“阿娘这名取得甚好,李悦,就李悦了”。
当下里,小家伙迷迷糊糊的睡着的时候,他的大名就被定下来了,这日后注定是个响彻天下,流传千古的名字。
荒漠之中,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正在艰难的前行着,衣衫褴褛,好似一群溃逃的散兵游勇,有人踉跄倒地,再也不起,而队伍中的人也只是看了一眼,无能为力,在这荒漠之中,缺粮缺水,顾得上自身已经算是顶好的了。
“张大人,我们确定还要继续前进吗?”这支队伍中为首的将领看了看后面艰难前行的队伍,皱着眉头看向身旁的张大师问道。
张大师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意识有些模糊,却仍是坚定的甩了甩头,“前进,一定要到大唐,将阿史那图满叛乱的消息禀报给朝廷”。
说罢张大师朝为首的将领深深一拜,“弩失毕将军,待本官回到朝廷之后,定向圣人表功,弩失毕部对大唐的忠诚会让圣人知道的”。
“多亏了弩失毕结兄弟,要不然我等现在还身陷囹圄”,一旁的刘审礼也是拜谢道。
原来为首的那名青年将领正是弩失毕部的酋长弩失毕鲁之子弩失毕结,在阿史那图满叛乱囚禁咥利失可汗之后,弩失毕结思前想后,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便劫走了唐使逃跑,因为咥利失可汗的可敦(可敦:可汗的正妻)便是弩失毕鲁的亲妹,也就是弩失毕结的姑姑,弩失毕部也一向是咥利失可汗手中的王牌,弩失毕结不逃的话,一定会被阿史那图满所害。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二位大人,我们仓促逃离,未能带上足够的粮草,勇士们最心爱的马匹也杀了大半了,再找不到绿洲的话,我们很快就会死在荒漠里”弩失毕结颇为豪爽,直拜了拜手,看着灰溜溜的荒漠颇为严肃的说道。
听得弩失毕结的话,刘审礼和张大师也是面色凝重,正在此时,忽的一声尖啸,前面一名骑士飞快跑来,是弩失毕结派出探路的斥候。
“特勤,前方出现一支千人唐军”,那斥候来到进来报道。
特勤是突厥的高级尊称,相当于中原的公子(王公之子)之类,获得特勤尊号的一般都是可汗的亲近子弟侄甥,弩失毕结作为咥利失可汗倚重的外甥,自然是获得这个尊号。
“唐军?”弩失毕业闻言有些诧异,“此地还未进入大唐国境,怎会有唐军至此”。
话音落下,便是见得远处掀起一阵烟尘,千人唐军呼啸而来。
张大师二人兴奋不已,绝处逢生啊,濒临崩溃的时候遇见了大唐军队,忙是出列高喊,“我乃大唐使者,太仆寺卿张大师,前方是哪位将军?”
“本将乃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麾下先锋,神策军中郎将薛仁贵”,那为首的将领正是薛仁贵,大唐西征大军到达沙州之后,侯君集便派遣薛仁贵作为先锋先行探路,实际上,在这荒无人烟的大漠中,先锋并不是一个好差事。
薛仁贵来到近前,见得这数百人衣衫褴褛,兵甲不齐,好似溃军,当下里也是放下心来,又听得为首的一名汉人竟然自称是张大师,也是大惊,他是知道张大师奉命出使咥利失可汗哪里的。
“张寺卿,为何这般模样啊?”薛仁贵翻身来到近前,确认了张大师递过来的印信凭证,也是惊讶问道。
张大师闻言也是悲愤不已,“西突厥吐屯阿史那图满叛乱,囚禁了咥利失可汗和我等,想要献与阿史那欲谷设,幸亏这位弩失毕结将军,心向大唐,救了我二人逃出,薛将军,若让阿史那图满将咥利失可汗交给了阿史那欲谷设,那对我大唐将是万分不利,务必要将这个消息禀报朝廷啊”。
薛仁贵听了也是一惊,没想到西突厥形势糜烂至此,本来欲谷设和咥利失二人划河而治,三天两头的交战就已经够烂了,现在又起叛乱。
一世唐人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侯君集的二次刁难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世唐人 !
1322.侯君集的二次刁难
沙州,这座位于大唐西陲的军事重镇,大唐西征大军就在此地集结,出了沙州,便是长达七千里的荒漠沙碛地,路途艰险,极其难行,因此需要在这整顿几日,待人马精神,物资齐备,探清了前路,方才出发。
当薛仁贵领着张大师等人回到沙州的时候,侯君集已经是磨刀霍霍了。
“薛先锋,此行探查可有收获?”中军大帐里,侯君集端坐帅位,一派威严,军威甚壮,也不负老将之名了。
“回禀大帅,末将方才进去西突厥境内,便遇见了逃回的我军使者,正使太仆寺卿张大师,副使左骁卫郎将刘审礼等人……”,薛仁贵一五一十的将张大师等人的经历说了出来,听得帐中诸将义愤填膺。
“贼子好胆,竟敢扣押天朝使者……”。
“大帅,末将请命,率本部人马踏平西突厥……”。
侯君集闻言亦是怒气上头,他这种桀骜的性子最是受不了这种事情,当即拍案道:“速将此消息回报朝廷”,说罢看向帐中诸将,看了一圈,目标却是落在了正中立着的薛仁贵,“薛先锋,此事既是你查获,便有你率领本部兵马前往讨伐,务必扬我军威,生擒阿史那图满献与驾前,以儆效尤”。
侯君集的军令一下,众将愕然,薛仁贵也是一怔,继而有些愤懑,率领本部兵马……他可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侦查敌情的先锋军,不过一千人马,如何前去讨伐现在拥兵十数万的阿史那图满,就算他薛仁贵再如何勇猛无敌,再怎么用兵如神,以一千对敌十数万,还是在敌境内与擅长骑射的突厥人作战,胜算几乎为零。
众将亦是心思各异,这侯君集摆明就是想坑了薛仁贵啊,当下里,诸将也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眼看着薛仁贵脸色愤愤,侯君集嘴角勾起,一拍案桌,“薛仁贵,你是怯敌畏战不成?亦或是想违抗军令?”
听闻此话,薛仁贵更是面如死灰,欲要争辩,却是嗫嗫无语,当下里满心悲戚,这两项罪名无论哪一项都可以令侯君集将其当场仗杀,还不如抱着必死之心前去一战,至少不辱了神策军威命。
暗叹一声,想他薛仁贵一身所学,又得遇贵人相助,正是要大鹏展翅之际,却不成想被小人所害,正要应着,忽的听得一旁一声咳嗽。
“大帅,薛先锋所部不过一千兵马,欲要对抗十数万敌军,却是强人所难了,怕是孙子吴子再世亦不能敌吧”。
众人诧异,是谁竟敢为薛仁贵出声,转头看去,原来是此次西征的副总管,右屯卫大将军薛万均。
侯君集闻言脸色铁青,“薛副总管,本帅下达军令,何时让人出声了?”这个副字咬的很是深沉,薛万均在右屯卫大营时就曾当着太子李破军的面跟他对着来,现在出征在外,更是屡次驳他面子,侯君集当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偏偏这个薛万均又不是像薛仁贵一样位卑言轻好拿捏,人家爵拜国公,官封大将军,此行又是副总管,具有参议之权,他还真拿人家没办法。
“本将作为副总管,此乃军议,如何还不能说话了?”薛万均也是丝毫不给面子,针锋相对,瞥着眼睛轻轻说道。
侯君集拳头紧握,正要说话,忽的门口卫兵来报,“大帅,朝廷邸报,圣人喜得嫡长孙,册封陇西郡王,传告天下,普天同庆”。
帐中诸将闻言一怔,继而纷纷面露喜色,至少场面上都是喜不自胜,皆是面北恭贺,心底却是颇为惊诧,早有听闻太子妃有孕在身,如今分娩倒是不足为奇,令他们惊奇的是这才刚出生就获封王爵,在座的都不是简单人物,陇西郡王是个何等爵位都是心知肚明,陇西可是大唐的重地啊,由此可见,圣人对皇长孙的喜爱程度了。
通过这一个消息,众人心底各有想法,而侯君集则是心底微沉,太子本就对他不喜,如今有了皇长孙,看此状况圣人应是宠爱有加,太子之位更是稳上加稳了,不经意的一瞥,看见喜笑颜开的薛仁贵,不由得心里一紧。
“圣人喜得嫡长孙,实乃大唐幸事,我等深受皇恩,领兵出征,更要首战告捷以贺圣人”,说罢看向薛仁贵,“薛先锋,既然你部兵力不足,那本帅下令,分与你一万精骑,八千步卒,并弩失毕部兵马四万,共计五万人马,不求歼灭阿史那图满,只要死死的拖住他,不使其西迁与欲谷设汇合,你可能做到?”
薛仁贵一听,大喜过望,虽然疑惑侯君集为何有如此转变,当下里也是重重应下。
一旁的薛万均见状若有所思,捻了捻胡须,忽的露出意会的笑容。
出得帐来,薛万均赶上几步,“薛将军留步”。
“见过副总管,不知副总管有何吩咐?”薛仁贵对于这个出言相助的副总管也是心怀感激,恭敬的见礼道。
薛万均却是一改往日的狂傲姿态,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老夫痴长你三十余岁,又同是薛姓本家,便唤你的表字仁贵如何?”
薛仁贵闻言心里一暖,更是恭敬有加,“薛公客气了,末将荣幸之至”,对于薛仁贵来说,薛万均如今的身份地位年龄,能对他如此,可算得上是亲近有加了,薛仁贵也不是傻子,自然是接受着好意。
薛万均闻言哈哈大笑,捻须笑道:“不愧是我薛家人,不愧是河东王(薛仁贵六世祖薛安都)之后”。
当下里拍拍薛仁贵肩膀,“那阿史那图满乃是突厥的善战之人,仁贵你仅有一万精骑略显薄弱,回头老夫分拨你五千精锐,另加五千匹良马,若再有所需,随时来报”。
薛仁贵闻言一怔,略一沉吟,便是拱手道谢,无论如何,他都没有理由去拒绝薛万均的善意,薛万均看着薛仁贵满意的点点头,拍拍肩膀便大步离去。
看着薛万均的背影,薛仁贵虽然不明白薛万均为何对他屡次相助,但他隐约猜到,应该是与太子有关。
一世唐人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陇西郡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世唐人 !
1333.陇西郡王
长安城,两仪殿。
李世民端坐上首,满脸笑意,殿中诸臣无论心思如何,至少表面上也都是笑容满面,整个殿内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围这一切都是因为圣人喜得嫡长孙。
“诸位卿家,朕年过不惑之年,方才得此爱孙,喜不自胜喜不自胜啊”,绕是往年扫除强敌的大胜也没有让李世民如此的高兴过。
话音落下,李世民一拍案桌,大声道:“如此喜事,自当普天同庆,朕意册封皇长孙为秦王,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李世民话音落下,群臣哗然,皆是议论纷纷,长孙无忌、房玄龄几人对视一眼,没有理会震惊的群臣,出班奏道:“陛下三思,且听臣等一言”。
李世民正是笑着,见状一怔,若是旁人,他便要发怒了,可见是几位宰辅重臣,也不由得皱眉道:“讲”。
长孙无忌看了看房玄龄等人,暗骂一声,直道:“陛下,皇长孙方才出生三日,册封亲王爵位却是太过儿戏了,另外,皇长孙方才出生,尚无功业,便与吴王,魏王等叔辈之王爵持平,于孝义不符,还往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听了默然不语,长孙无忌见状又道:“绕是陛下疼爱皇孙,亦应当从实际情况考虑,秦王之位,着实不可”。
房玄龄等人听了也是纷纷点头附和。
要知道秦王这个爵位可是非同小可,毕竟李世民就是从秦王登基为帝的。
“辅机所言有理”,李世民想了想也是觉得有理,看向众人,“那依诸位看来,该封何爵才好?”
众臣闻言不由得暗自叹道,看来陛下对皇长孙真是爱的深沉,这是非要册封啊,皇孙出生才三天便要封王,这也实属少见了。
“不如将太子当年的中山郡王爵位册封与皇孙,也好子承父爵”。房玄龄咳嗽了一下,试探性问道。
李世民一听便是摆摆手道:“太委屈朕的爱孙了”。
房玄龄一滞,嗫嗫不语。
长孙无忌捻捻胡须,琢磨一下说道:“太原王如何?”
李世民听了手中动作一顿,心里想着长孙无忌这提议。
太原王毫无疑问是尊贵的爵位,要知道太原可是大唐的龙兴之地,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军事地位都很重要,仅仅是比秦王和晋王的政治意义稍逊一筹而已。
正在李世民迟疑不定的时候,下首的高士廉咳嗽一声,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
只见须发皆白,一脸病容的高士廉缓缓说道:“我朝已经有过太原王了”。
此言一出,众臣有些愣住,李世民闻言也是有些迷,大唐有过太原王了?什么时候的事,仔细一想,忽的抬起头来,眼神有些懊恼,言辞不容反驳的说道:“不可封太原王”。
这时,长孙无忌也是回过神来,想起了一些事情,忙是拜罪道:“臣死罪”,李世民拜了拜手,示意无碍,神情却是有些莫名感怀,太原王让他想起了一个名字,那就是李承宗。
李承宗,是李建成的嫡长子,也就是李渊的嫡长孙,出生之后,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武德三年,李世民大破宋金刚,收复了晋阳,也就是大唐龙兴之地太原,李渊就将太原封给李承宗这个嫡长孙,寓意不言而喻。
可是天意弄人,李承宗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唐嫡长孙却在受封太原王的第二年便夭折,李渊为此还伤心罢朝。
“陛下”,这时一旁未曾出声的宇文士及走了出来,宇文士及不久前才从右卫大将军改任殿中监,掌管朝集礼仪,位列从三品,宇文士及一向是谨慎恭谦,年迈后更是寡言少语,此次出列倒是让李世民颇为诧异。
“仁人(宇文士及字仁人)有话但讲无妨”,李世民伸手说道,看着老迈的宇文士及,李世民也是颇多唏嘘,这位他登基时的宰相如今已经是步履蹒跚了。
“陇西之地,地处关内,衔西凉,接京畿,不若册封皇长孙为陇西郡王如何?”宇文士及捻捻花白的胡须慢慢说道。
此言一出,众臣皆是微微点头,宇文士及的建议还是很不错的,陇西乃关内要地,将此地封给皇长孙可不算委屈了,李世民闻言也是点头赞道:“仁人之言,甚合朕心,拟旨,布告天下,册封皇长孙李悦为陇西郡王”。
众臣赞贺。
东宫,承恩殿。
李破军怀抱着宝贝儿子,那副小心翼翼的模样惹得萧嫣郑丽婉几人忍俊不禁,这时,内侍刘三宝快步近前道:“殿下,圣旨到了”。
李破军微怔,继而慢慢放下李悦,整理衣冠,跟萧嫣几人恭迎圣旨。
只见得竟是李世民的贴身太监王敬忠捧着一卷圣旨进来,还没宣旨,王敬忠便是满脸笑意,“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圣人册封皇孙了”。
李破军眉头一挑,到没有特别兴奋,萧嫣几人却是喜笑颜开,“敢问公公,不知是个什么封号?”郑丽婉一脸笑意,急切的问道。
“别着急,待王公公宣旨后,不久知道了”,李破军笑了笑直道,示意王敬忠快快宣旨,待圣旨读完,李破军脸色也是浮现笑意,“陇西郡王,这小子倒是好福气”。
虽然说到时候不一定会实地去就藩,但是一个封号能够体现出来很多东西,最直接就是地位了,例如秦、晋、赵这些大国封号肯定是比辽、鲁、彭等封号要好,一般来说,封号越显赫越能体现出其地位。
待得送走了王敬忠,内侍又报,长孙无忌来了。
长孙无忌一脸懊悔的将他提议太原王的事情说与李破军听,李破军倒是没什么,只是萧嫣在庆幸幸亏不是这个早夭的封号。
看着萧嫣怀中的李悦,长孙无忌不无担忧的说道:“其实册封太早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李破军闻言眉头一挑,“舅舅想得太多了,木秀于林的道理谁都懂,只是……孤的儿子,谁敢摧之?”说着站起来抱着李悦,感受着怀中的温暖,神情坚定的说道,
一世唐人 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病榻上的西域名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一世唐人 !
1334.病榻上的西域名将
看见李破军的隐隐散发的气势,长孙无忌也是暗自为自己方才的想法感到好笑,今时不同往日,长孙无忌是在往年的艰苦斗争中还没缓过来,直以为现在李破军的情形还要用心谋划,仔细想想,便觉得有几分可笑。
现如今的大唐可不是刚刚开国时候的大唐,那个时候朝堂之上新旧势力交替,各个心思剖测,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明争暗斗,现在大唐朝堂由李世民一力掌控,李破军的太子之位也是稳如泰山。
这时,内侍刘三宝进殿来,“殿下,李震朱成求见”。
李破军一怔,放下李悦,交给萧嫣,让其抱走,李朱二人进得殿内,长孙无忌见状也是识趣的告退,李破军见状却说:“舅舅留步,你又非是外人,无须退避”。
看着李震进殿来手里拿着的传信,李破军其实已经知道是什么,在薛仁贵随军西征之后,他便下令让暗影人员跟进,时时汇报西征事宜,他务必要成为长安城第一个知道西征动向的人。
李震方才进殿,听见了李破军对长孙无忌说的话,也是并无顾忌,当即直接奉上传信,“殿下,暗影来报,西突厥阿史那图满叛乱,扣押使者张大师等人,劫持咥利失可汗欲献与欲谷设,陈国公已令薛将军领兵前去讨伐西突厥”。
李破军眉头一挑,好奇问道:“侯大帅就没有难为薛仁贵?”,当着长孙无忌的面,李破军也是没有顾忌。
李震摇头一笑,直道:“殿下看罢传信便知”。
李破军接过信来看罢,眉头紧皱,“侯君集好胆,他不知道薛仁贵是我神策军的人吗,若无薛万均,薛仁贵危矣”,说罢将信递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目十行,很快看完了,捻了捻胡须,直道:“侯君集此人桀骜狂悖,嫉才妒能,朝堂选帅之时,他便已经对薛仁贵不满,如今在他麾下,薛仁贵难免会吃苦头”。
“依舅舅看来,我该当如何?”李破军看了看长孙无忌,好整以暇的说道,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将这个父亲当年的谋主当成了自己的谋士,他相信,长孙无忌也是乐意之至的。
果不其然,长孙无忌听得李破军在这种问题上向他问计,也是眼底精光一闪,当即思略片刻便低声道:“侯君集明知薛仁贵乃殿下所属,仍是如此毫不留情面的打压,是为不敬,殿下若不做点什么,他人还以为殿下畏惧侯君集位高权重,听闻高祖当年曾赐予殿下一柄龙泉剑,殿下不若将龙泉剑赐予薛仁贵,以示恩宠,有此剑护身,相信侯君集应当慎之又慎”。
说着长孙无忌捻胡须的手一停,看着李破军又是说道:“殿下手中还有密谍人员,不若派一批精锐前往西域,听从薛仁贵调令,助其建功”。
长孙无忌说完也是精神奕奕,这种感觉似乎又让他回到了当年斗智斗勇的时候。
听完长孙无忌的话,李破军摩挲着掌中茶杯,略一琢磨便笑道:“舅舅宝刀未老啊,如此甚好”,当即看向李震朱成,“朱成,你速领本部水影,并陈平所部雷影,前往西域,暂听薛仁贵号令”。
朱成闻言,神情一惊,便是拱手应诺,要知道水影雷影两部人马的力量可是相当庞大的,暗影之内从未有人执掌两部人马的时候,现如今,两部人马都归属一个外人来管辖,尽管是暂时,也足够令朱成惊骇了,由此可见,薛仁贵在李破军心中的地位了。
高昌,王城之中,载歌载舞,鞠文泰高坐王位,喜形于色,殿中西域风情的舞女翩翩起舞,满堂喝彩,这时,门口守卫来报,“启禀大王,左卫大将军求见”。
高昌国基本了复制大唐的制度,也设了数卫大将军,还有相当于宰相的令尹,还有吏部,兵部等行政部门。
鞠文泰一听喜形于色,噌的一下从王位上坐起,高兴问道:“本王的大将军病好了?”
只见得殿门口,两名卫士抬着一副床榻走进来,床榻上躺着一个消瘦的中年男人,只见得这男子与鞠文泰一样,都是一副汉人模样,须发尚黑,看起来年岁不老,顶多三四十的年纪,只是那憔悴的面容很明显的说明身体不好,
“臣左卫大将军张雄见过大王”,那男子挣扎着从床榻上起身艰难的行礼道。
这男人便是高昌国的左卫大将军张雄,张雄的经历也颇为传奇,他本是中原南阳人士,隋末战乱的时候逃难至西域,结识了当年还不是高昌王的鞠文泰,当年的鞠文泰还是有眼力见的,看出来了张雄是个有本事的人,便竭力笼络,张雄甚为感动,一介流浪汉,何德何能受尊贵的王子如此礼遇,当下便下定决心跟着鞠文泰干了,这一干便是几十年,随着鞠文泰继承王位,张雄也历任殿中将军、侍郎,官至如今的左卫大将军,执掌宫廷侍卫军,还娶了鞠氏王族女子为妻,可谓是位高权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