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贞观元年,关中饥荒,粮价上涨迅猛,一斗米就价值一匹绢,要知道平日里斗米大多只是五六钱而已,到了贞观中期大治的时候也才一斗米三四钱,可见此时的粮价有多离谱了,这点李破军也是亲自见过的。
而到了贞观二年,因为关中长期的干旱,出现了蝗虫,其蔓延无度,繁殖迅速,很快便是“风靡”全国,然而到了大唐贞观三年,老天爷就好像跟大唐的伟大人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干旱了两三年之后,他就唰的一下把三年来的雨水存货一下子呼噜了出来,那是闹得江河决堤,洪水四溢。
这三年可以说是大唐人民最艰苦的三年了,干旱,蝗灾,水灾,接连虐待着劳动人民,可能也是天见可怜,在熬过了苦难的三年之后,便是贞观盛世了,到了贞观五年,经过了贞观四年一年的修养,国家的安抚,大唐人民坚挺的挺过了这三灾,粮价便又有跌落,斗米便只需四五钱了,百姓总算是安居乐业了,李二陛下也算是功德圆满了,毕竟史书记录三灾其后的一句“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就是对他的政绩的肯定了,百姓沦落到四面八方的去讨饭吃,而不丝毫怪罪他这位君主,能做到这个地步可见已经是尽得人心了。
李破军由此想到了蝗灾,便是突然拍案而起,惊恐大喊一声:“蝗灾”。
苏定方赵严三人一脸懵b,这殿下是咋的啦,一惊一乍的,莫非是疯癫了不成,反倒是憨娃是毫无反应的,切,这算什么,比这更狠的那都见过呢,少见多怪。
苏定方也是对这毫无皇家风仪的江陵王没脾气了,满脸黑线,我了个去,你这咋咋呼呼的,儒家风度何在,真真是有失体统,你这个样子,朝中老夫子不怼你吗。
还是朱成贴心,打断了李破军的细思极恐的想下去,疑惑的问道:“殿下,殿下说甚,什么蝗灾”
“啊,啊你说什么”。
“…………我说殿下方才说什么蝗灾”
“噢,蝗灾,蝗,蝗灾啊,买噶的”李破军又是不淡定的。
继而就发现……呃,失态了,其实自李破军找了宇文士及之后,便是冥冥中总感觉遗忘了什么,但是要去记起的时候便是毫无头绪,这下子,李破军终于明白了,那就是灾害,前世的他不知道在哪个地方看见过相关的帖子,就是说的贞观初年的自然灾害的,印象颇深。
说来也是颇有些玄,李世民登基以后,改元贞观,但是进去贞观之后,第一年干旱,第二年蝗灾,第三年大水……为何到了你李二坐天下的时候,便是这么多的灾害呢。
也不知是对他弑兄杀弟,逼父夺位的因果报应,还是怎的,顿时流言四起,甚至前隋余孽都是在蠢蠢欲动,然而我们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却是在第四年便是扭转局势,勤勉仁政之下,大唐进入了贞观之治,绝了某些人的口舌,断了某些人的念头。
李破军在朱成提醒了一下蝗虫之后,就是想到了蝗灾,毕竟现在正是干旱,让他想到了四个字——旱极而蝗。
因为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
第一百六十章:原州盗匪
160.原州盗匪
话说李破军等人心急原州灾情,而赵严也是急得像那热锅上的蚂蚁,只因为老母亲和妹妹尚在原州,虽是按照朱成所说的原州市价,他每月寄回去的赏赐饷银足够母女二人生活了,但是他还是担心,毕竟是两个老弱妇孺,原州又是西北重地,民风彪悍。
因此这一路上赵严那是心急火燎的,李破军也是一路上好言安慰着。
一行人此时打马狂奔,却是不得不过一会儿便要减慢速度,没办法,后面还有一辆马车,上面有着众人的甲胄长兵和必备物资。
他们未时出的城,此时已过申时三刻,一路狂奔了两个时辰,此时众人早已经是两股颤颤,马也是呼哧哈赤的大口呼噜着,好似下一刻就会撑不下去一样,李破军也是颠的快散架了,两大腿内侧也是火辣辣的疼,磨破的皮肉此时摩擦着又被汗水洗涤着那是叫一个钻心的疼,像是被泼了盐水一样的,所以李破军又是以爱惜士卒,体贴士卒为由下令歇息,自又是一番感恩戴德的。
寻一背阳的小林子歇着,几人皆是眉头不展的,赵严更是耐不住的走动着,李破军也不好劝说什么,毕竟是他让歇着的,而且人家又是担心老孺家人。
只是这时朱成又不长眼的说道:“哎,原州城以前也是个边关重镇,也是个繁华奢遮的地儿,如今却是满目疮痍的,少壮游闲乱街,老孺沿路乞食,只可狠那原州长官不作为”。
李破军见人挑开了话头,也是注意听,呃……只是这话怎么说的,说的原州现在好像是历经大乱,人间地狱似的,李破军猛的抬起头,果然,赵严睁着一双大眼看着朱成,急问道:“朱兄弟,原州难道很乱不成”
朱成一听愕然,呃……这好像又说得人家担心了啊,自己现在孤身一人,投的明主还好说,只是担忧那原州家乡困境罢了,但是人家不是吧,人家在原州还老母幼妹呢,你这样岂不是让人家更担心,没见郡王还一路好言语的安慰吗。你到好,一句话让人家差点没担心死。
看着瞪着眼睛注视他的赵严,朱成毕竟年岁还小,当即也是赧然报之以愧意的笑了笑,刚想安慰一番。
哪知赵严直接大眼珠子一瞪,方脸满是严肃的说道:“原州城到底如何了,还望朱兄弟如实告知,可勿要糊弄某安慰某家”。
朱成脸色一滞,看向李破军,李破军也是一瞪他,继而把脸迈向一边,切,你自己惹出来的,看我作甚。
朱成只得眼睛一转老实说道:“大荒颗粒无收,许多游手好闲的闲汉歹人也是出来了,城外五十里处的那座米缸山上便又是积聚起来了一伙盗匪,为首的只知姓熊,又瞎了一只眼睛,人皆唤其熊瞎子,手下有两百来号人,专门劫持周围村庄和过往商客,那原州长官也是不管,本来原州物价便因灾荒升高,此时又因城外又有盗匪盘踞,劫掠过往商客,导致商客皆是绕路原州,致使城内流动商贩大少,物价更是浮动,哎,甚是可恨呐”。
众人听了也是呐呐无言,城外仅仅五十里便有一伙盗匪,可谓是守住了原州的门户,被人扼住了咽喉,原州无过往商贩便是由此导致,而那原州长官却是毫无反应,也是无语。
李破军也是惊讶,他倒不是惊讶盗匪的事情,而且惊讶朱成小小年纪居然也知道商贩的重要性,也是知道城内物价浮动也是由于没
第一百六十一章:换装
161.换装
赵严听了朱成说原州城内痞子横行,无恶不作,而他又很是熟悉那帮子人,而且当年还有过过节的,现如今他老母幼妹老孺二人在城里又如何能得安生,特别是还有金银钱财,这更是会让那些痞子红了眼的。
当下里赵严便是急不可耐,转悠了两圈,便直到李破军年前,单膝跪地行礼请命,“末将赵严请求立即启程,速去原州,防匪安民”。
其实赵严想的大家都知道,只是需要一个敞亮的借口罢了,李破军当即也是挣扎起身,拍拍赵严的肩膀,什么都没说,一切尽在不言中,直接想两边瘫坐纳凉的士卒喝道:“兄弟们,起来了,该出发了,晚间到了原州再歇息”。
当下里翻身上了马,苏定方几人紧步跟着,只剩赵严一人在原地,脸色一阵变换,继而便是通红,想他赵严一向耿直清正,从不徇私,从不圆滑,此番却是以这般借口,催促行军,当真是让他脸红不已。
几步上前,走到李破军身边,刚想张口说什么,李破军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人之常情,赵兄不必如此,再说本就要去原州,也好早日了解灾情,早日奏报朝廷,你却是无需介怀”。
赵严一听,又是感动不已,呐呐无言,直一礼便是翻身上马,一行人快马奔去原州。
一路奔去,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李破军问道:“还有多远”
“只剩四十里”赵严答道。回到了熟悉的家乡,赵严也是颇有感怀,特别是现在心有担忧。
李破军一听,一皱眉头,四十里,不是说那原州城外五十里的那啥子米缸山上有货匪贼吗,占据了出州道路吗,怎的这就已经近原州城四十里了,咋还没见到那啥熊瞎子匪贼呢,难道已经走过去了,那帮子二哈盗匪难道没看见我们这条肥鱼还是说哥的气场已经吓跑了那劳什子匪贼
李破军虽是自恋,却是耐不住好奇,直问道:“既已近原州城四十里,却是为何没见那米缸山盗匪”
朱成还没回话,赵严却是颇为热心,直说道:“我们从东而来,走的官道乃是通往原州城东门,而那米缸山在城西五十里,扼住了西门。”
这么一说,李破军就明白了,尼马,原来如此,原来不是在一个方向,搞得小爷我自恋好半天,还以为土匪是看见哥的绝世美颜,被小爷的气场吓跑了的呢。
刚想继续赶路,一口气感到原州,李破军却突然止住,只传话道:“在前方林边下马”。
说罢便是打马而去。
赵严闻言愕然,刚想说话,却是被朱成拉住。
到了那片小树林,李破军就翻身下马,直奔马车,说道:“兄弟们,穿戴甲胄,佩齐武器”
这时赵严还是一脸懵b,只是自顾自在一士卒的帮助下,穿上那属于玄甲军队正的铠甲,好家伙,这二十名玄甲士卒皆着皁衣玄甲,黑色宽厚的重甲,一看便是让人觉得凛凛生威,一股所向披靡的厚重雄浑之感油然而生。
而赵严身为队正,也是中下层基本军官,甲胄也是颇为不同,更精致一些,而且兜鍪(头盔又名胄)也是有所不同,两耳加了凤翅,脖颈也有搭链相护,更加威风凛凛。
李破军没有甲胄,他却是不会跟别人说,李世民送了他一套金丝软甲的,而且他此行也是准备打造兵器盔
第一百六十二章:杨修之死
162.杨修之死
朱成颇为自得的生受了赵严的请教之后,便是背手说道:“赵兄言重了,殿下之所以如此,四目的便是要震慑原州城中宵小,以防小人作鬼,另外也是好调查灾情和那盗匪之事。另外,嗯,待会儿殿下应该还会有其他吩咐的。”
站在一边的李破军一听,初时还是微笑着,一脸赞赏,继而脸色便是一垮,阴沉沉的不说话,只是静静看着。
赵严一听,那张像谁欠他几百万钱似的死板脸露出一副“原来如此”
的样子,继而心中大是敬佩,暗叹还是殿下想的周全。
这时朱成又一背手,风姿卓越的昂首说道:“如此一来,赵兄也可衣锦还乡,得郡王大驾庇佑,荣归故里,呵呵,那原州城泼皮再又如何敢看轻令堂令妹,更能震慑他们,以后只能缩首躲避了”。
朱成这样一说,赵严这方正汉子更是佩服了,直朝朱成拱手,“朱先生大才,某受教了”。
朱成听见了倒也是颇为得意,直是摇头笑了笑,而一边的苏定方皱皱眉,看了看李破军,不由得捏了捏拳头,一脸忧色。
继而便是转头去跟李破军说话,只是一转头就发现不对,嗯怎么这气氛似乎有些怪异,呃……殿下这是,怎的一脸阴沉,呃……苏兄这是怎的了。
“这……殿下”。赵严一脸不解与茫然。
只是李破军却是直接一挥手,说道:“启程”。
当即就是翻身上马,打马而走,只有憨娃跟随。
朱成正笑着,见此情景,戛然而止,一脸错愕,有点懵b,看着苏定方一脸忧色的看着他,也是不解,看了看自己,直茫然说道:“苏将军,这是怎么了”
赵严也是说道:“苏兄,殿下这是”
苏定方只是深深看了一眼朱成,便是翻身上马,丢下一句话:“朱兄弟你僭越了,你又何以敢公言上意,当知曹魏杨修之例”。
说罢便是大喝一声:“出发,紧跟殿下”。士卒旋即紧跟着,毕竟他们还是李世民吩咐听从于苏定方的,直属上司是苏定方。
这一喝直喝了呆呆的朱成赵严二人一震,继而对视一眼,皆是大骇,特别是朱成,全然没有刚才那副风姿卓越,谈笑风生的书生意气模样,此刻他越是深想越是慌张,眼中是掩饰不住的慌乱。
僭越……揣测上意……公言上意……越是想就越是冷汗淋漓,大热天里他居然有些不寒而栗。
他刚刚却是逾越了,哦不,应该是僭越,比逾越更严重,因为李破军是他的主公,是他的君主,是他效忠的对象,而李破军说当朱成是家臣,这一点更可以说李破军是他的家主。
而他朱成刚刚居然把主公李破军晾在一边,跟赵严在哪儿大谈李破军命令众人换装的用意,虽是小事,但确实是僭越了。
主公还没说话,还没示意你公开,还没同意你跟别人说,你何以敢说,还说的那么头头是道,将李破军的心思全说出来了,这样子让李破军身为人主的威信何在。
揣摩上意本是没有错,你暗自你想想就好,但是你却是毫不掩饰的说出来,特么的还是还是当着主公的面儿说出来的,这不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吗。
曹魏杨修杨修之死,这他朱成当然知道,想他也是熟读经史的。
《三国志》中走写到“太祖既虑始终有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诛修”。这里
第一百六十四章:吴司马
164.吴司马
那上城头之人眼看着官儿不小,一上来众兵士便是拜见。
吴司马看起来也是个严正之人,看到士卒不分散驻守城头反而聚成一团,而那队正刚刚也似乎是在喊着什么。
当即便是眉头一皱,一挥袖子喝问道:“你们不好好值守城头,何故聚此嬉闹”。又看向姚队正,直喝道:“你要去何处,何以擅离职守”
姚队正却是毫不在意,一拱手说道:“吴司马息怒,我等并非无故嬉闹,只因城外来了一标人马,兵甲具全,人强马壮,还自称……”
。
“自称什么”
“还自称是江陵王殿下,刺史大人又严令关城,属下等做不得主,所以便欲请示上官”。
话一说出来,那吴司马便是脸色一变,继而大喜。
直冲到城头,喊问道:“城下可是秦王世子,江陵王殿下”
这一喊倒是把城头的大头兵吓了一跳,别的他们不知道,江陵王是谁他们也许不知道,但是名誉天下的战神秦王,他们肯定是知道的吧。原来这江陵王是秦王的儿子啊。
城下的李破军听了,也是眉头一挑,怎么这人好像很激动的样子啊,莫非……莫非是哥的粉丝,嗯,待会儿要不要答应给他签名呢…………
双腿一踢马,轻斥一声,打马上前,说道:“本王便是江陵王李破军,城头何人,何不速开城门。”
城头之人一听便是不知所以的喜上眉头,直说道:“殿下稍待,这便开门”。说罢回身喝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开城”。
一众士卒连忙慌慌张张的放绞盘的放绞盘,下去开门的开门。
吴司马也是赶忙下城迎接。
吊桥缓缓落下来,门嘎吱嘎吱的开了,李破军等人打马进城,一身着从六品文官服的文士快步冲出来了,看清楚领头的李破军之后,纳头便拜,“下官原州司马吴彦恒见过江陵王殿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