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吴彦恒一听,也是抖擞精神,直说道:“下官无碍,殿下请问”。
“那原州城为何紧闭城内”
“哎,这是王孝荣吩咐的,他唯恐百姓逃出去了,一是会使得户下之民大量减少,减少税收等乃至影响政绩,二也是担心流民太多,引起朝廷震怒,故而想要封锁消息。”
“可恶,这王孝荣胆大包天,竟敢如此猖狂,原州官员怎的无人弹劾,也没人像上面反应”
“不瞒殿下,如今原州官吏大部分被其渗透,少数如下官等不服之人也是被狠力压制,难以翻身,便是信使,出城也是须检搜的,但凡一点不利于王孝荣的控告奏章举报信都是出不去。”
“那城西的米缸山土匪你可知多少”
李破军总觉得这米缸山的土匪不简单,哪有土匪敢在州府五十里外聚集的,听赵严说过,那米缸山虽是地形险要,却是在城西大道之外,一是距离州府太近,二也是靠近大道,是个光明地儿,根本不适合聚啸山林。
第一百七十章:石灰吟
170.石灰吟
粉身碎骨浑不怕,但求扳倒王孝荣……李破军惊讶的品着这一句话,心里也是心思翻滚,纳尼这不是石灰吟吗,吴彦恒怎么会说出这一番话呢。
“先生高义”,对此英雄之言,李破军也只得恭维一句。
看着内室书桌上的笔纸,李破军眉头一挑,心思一动,特么的又是不由自主的想装13了,扭了扭手腕,走向案桌。
几张剩下的宣纸平铺着,李破军一看倒是一愣,这吴彦恒清贫之家,家无余财,又怎会用这么昂贵的宣纸呢。
其实倒也不怪李破军好奇,这宣纸在南北朝时期便已经出现了,隋唐开始盛行,但仍是一纸便仿若珍宝的,价格比较贵,而吴彦恒一个文官,对生活品质不怎的追求,然而对学术上的事儿那可是很在意的,所以也是备有宣纸,这还是灾情未来的时候在家中备下的,方才大夫索要纸笔写方子,老管家一着急慌乱,便是将他家老爷珍藏的宣纸给拿出来了。
看着李破军走向案桌,拿捏笔纸,拿笔纸作甚难道……殿下又要作诗写赋苏定方心中想到,毕竟他知道李破军才思敏捷,喜欢“作”诗。
果不其然,李破军来到近前,看见砚台里的墨尚未干,当即便是捻起毛笔,蘸上墨水,在纸上挥毫便写,不到一盏茶功夫,便是扔下笔,微微一笑。
苏定方和老管家好奇上前,定睛一看,继而便是一脸佩服之色。
老管家服务于诗书之家,吴彦恒的祖辈便是读书人,因而老管家也是识得字,算得账的。
当即便是学着老爷平日读书的腔调,一字一句缓缓念来。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诗念罢,吴彦恒听完已经是呆了。还在品味那诗的意境中,被诗的感染力感染着。
半晌,吴彦恒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品味了一番,再结合自己先前的言行举止,还有李破军的反应,难道……难道这诗是写我的
想着吴彦恒便是一阵激动,脸都涨红了,他们文人之间虽然也经常赠诗为礼,然而却大多都是一些水平不高的诗,若是谁被赠予一首能够流传的大作,那便是极大的荣誉了。
现在李破军写的这首诗,吴彦恒也是颇有水平之人,
虽不是科考进士,却也是因才而用的读书人。
自然是读的懂这首诗的,自不是像老管家那样,只觉得这诗顺口,大气了,更是体会到了深层的意境含义。若这首诗真是殿下赠给他的,那可真是……真是极大的荣耀了,且不提殿下那尊贵的身份权势,殿下可是名传天下的神童啊,那幼时所作的《悯农》《临长安》等作品甚至连许多大家都是作不出来的。
倒不是说吴彦恒虚荣或者是势利,只不过这就是文人的通病——好名。在这时代甚至任何时代的大多文士心中,名声比命都重要,为名声可以不要利,甚至是不惜性命也要名声,还有文人相轻也是这个道理,说到底就是名,当然也有甚多的淡泊名利之人,不图名,不好利,这样的高洁之士多少隐居山林的隐士。
坐在床榻上,抻着头眼神灼灼的看着那张纸,老管家贴心,赶忙将纸奉上,吴彦恒接过一看,第一时间就被惊艳到了,诗句他已经听过了,然而此前却是没见着笔迹,这时亲眼看见,满眼都是佩服的惊叹。
第一百七十二章:招揽再次遭拒
172.招揽再次遭拒
李破军看见人才就想收服,毕竟在六世纪这个很不稳定又很繁华的时代,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啊,最缺的就是人才了,乱世不缺兵马,就差人才了,不管李世民还是哪个诸侯,麾下没有一些个人才都不好意思说是牛人了,没有一些人才都没那立足之地的。
这下里看见吴彦恒是个有才的人,更重要的是他还有着高尚的品格和不屈的气节,这就更令人欣赏了,这不李破军麻溜的抛出了橄榄枝,他就不信了,苏定方这样的名人这么难招揽,你一个名不见史传的六品司马,还能拒绝我了,好,就算你牛b拒绝我,那我刷个好印象可以吧,没事,咱慢慢来,没事咱就嘘寒问暖的,总有一天你会感动的涕泗横流的来投奔哥的怀抱的。
吴彦恒一听,这殿下没事问他这前程和去向干嘛转念一想就明白了,殿下这是给他抛橄榄枝呢,想着招揽他呢。
抬头一看,看见李破军灼灼其华的眼神,脸上挂着期待的深色,当下里也是心里一跳,心思急转。
招……招揽我,殿下想要招揽我,想要我为他效力
想着李破军父子在朝中的权势和尊贵地位,吴彦恒心里一动而且,秦王殿下虽是子嗣众多,但是李破军身为嫡长子,秦王一封王便是立江陵王殿下为世子,在秦王众多子嗣中李破军作为嫡长子,身份尊崇不说,而且还是才德皆为上等,所以说没有意外的话那秦王日后的基业定是江陵王殿下的无疑了。
那么如今靠着我与殿下这份情义,再加上殿下这求才之心和重情义的性格,那我岂不是一飞冲天了。
想到这,吴彦恒差点就是纳头便拜认主了只是……只是人家还没有明确说出来,仅仅是有那么意思表露出来,你便纳头便拜的认作主公,难免……难免有点掉身价了,有些自贱和求荣了,这样一来,岂不是令人看不起
这在视名声更重于性命的儒士吴彦恒看来,那是万万要不得的,他宁愿在此任上穷苦一生,也是不愿被人骂作舔着脸求官的小人。
李破军看到吴彦恒正着脸色,一副严肃的样子,又是脸色阴晴不定的,不免有些着急,扭扭捏捏也不是他的性格,也没细想,当即便是说道:“先生万勿推辞,请助我一臂之力,待我父得登大位之后,便是先生飞黄腾达,光耀家宅之时。”
苏定方只是在一旁静静听着,并不做声,只是听到李破军说出了飞黄腾达之类的话,再一想吴彦恒的性格,当即也是脸色微变。
李破军也是把话说出口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妙,果不其然,吴彦恒听了这一句话,当即就是脸色一变,直正声说道:“我吴彦恒何时贪求过功名利禄,殿下无需以此诱我”。
李破军一听,也是暗叫糟糕,这吴彦恒就是一个倔驴一样的人物,你拿官爵金银相邀,恐怕他还以为你是侮辱他,看来,又得动用嘴皮子,以大义来忽悠了,直他忽悠瘸了再抬走。
当即李破军也是连连赔罪,便是说道:“国家多事之秋,先生屈居比间,才能不得展,只能福泽一地。岂不可憾,还望先生出山相助,为天下民生尽一份力”。
吴彦恒听此邀词,也是不由得反问道:“如今国泰民安,四海静平,国运兴隆,何来的多
第一百七十三章:月下对酌
173.月下对酌
“纳尼”李破军听见吴彦恒的话也是吃了一惊,拒绝了还是如此干脆的拒绝了,买噶的,这个世界是怎么了,怎么会是这样子,小说里说的猪脚王八之气震,文臣武将纷纷来投呢,说好的纳头便拜呢,为啥子我没有,说好的金手指呢我也没有,除了头脑似乎便灵光了,记忆力啥的变好了,还有力大无穷啥的,其他的我都没有,啥子兵甲系统他没有,兑换系统他没有,种子系统他也没有,总之就是什么鬼都没有,他李破军恐怕是有“穿”以来最悲催的穿越者了。
为什么就这么拒绝了呢,我可是当朝王爷啊,秦王世子啊,大名鼎鼎的李世民的长子啊,只要我不作死,这大唐天下将来都是他的,为什么这么个小小的六品官员却是不肯投效呢。
难道说到底还是我太弱了吗,连一个六品边关的小官都看不起的吗,想到这儿,李破军捏紧了手中的杯子,想要发怒,但是还有一番清明仍在,提醒他注意风仪,不能发怒。
吴彦恒二人虽是听不懂李破军的“纳尼”二字是什么意思,但是看见李破军那浮夸的语气,和震惊不解的脸色,就知道这位年少有才的王爷被打击到了,他心里也很是吃惊的,而后便是看到李破军紧握杯子的手,手背都露筋脉了,看得出来很是吃惊或许是愤怒,亏的吴彦恒家里这粗瓷杯子粗糙结实,并不是那好看精致的,才没有当场尴尬的破碎。
低头一下,整理下情绪,李破军抬头便是笑了,抿一口茶,当即便是无奈的笑道:“先生勿怪,是本王唐突了,毕竟先生居此一州大位,也是为民谋福的嘛,也是为国效力,相差无几,呵呵,相差无几。”
这下子倒是吴彦恒二人吃惊了,这……这殿下怎的转变的如此之快,刚刚看李破军那强忍着怒气的模样,脸色也是阴晴不定的,他俩心里还是一直突突的,也是担心李破军突然发毛的,毕竟李破军身份尊贵,更是年少有才又得志的,当面被人拒绝了,脸上肯定是不好看的,更何况吴彦恒这倔驴拒绝的还是那么干脆,这下子倒好,人家不仅不发飙,居然还是一脸自嘲的表达歉意,那谦虚有礼的模样,便是孔夫子在这儿也是要表扬一番的。
继而二人心里便还是震惊,这下子是震惊李破军的心智,一个普通人不可怕,一个有才的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不仅有才而且还有城府,有心机。
在吴彦恒二人看来,李破军就是这样的,不仅是身份高贵,年少大才,如今看来这份心机也是不浅的,丝毫不逊色于老狐狸了。
这样的恼怒都能这么快的压制下来,转脸便是换了个心态,压制了怒气不说,还是笑脸相迎,口中还是自谦有礼的,这样的人太可怕了。作为友人还好,那要是作为敌人,就有些可怕了。
吴彦恒这样一想,却是背后冒冷汗,在床榻上坐着也是有些不安,苏定方想了一番,倒是心里某些想法更甚了,不知不觉想起了太子殿下的几个儿子,这样子一想,不由得心里天平一歪,除了早夭的太原王不说,剩下的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巨鹿王李承义,太子殿下这几个儿子,除了最后俩年纪尚小还不记事之外有哪一个是好人,都是些纨绔小子,小小年纪便是在长安祸害人。
投资不仅要看当时,还要看以后,特别是这种政治投资,更是要谨慎,李建成,李世民兄弟是都很不错,但要是论及后代,那就是李建成拍马难及了,更何况军伍出身的苏定方本就是心倾于战神李世民的
当然这些也只能压在心里,只是有个苗头在心里不自觉的发芽,以往李破军那些表现也是暗自为这颗幼苗浇灌着水
第一百七十四章:李破军的苦恼
174.李破军的苦恼
李破军二人正于院中月下对酌,李破军听到这话,也是哂然一笑,继而似笑非笑的说道:“兄长既说相识多年,亲近如此,却是为何不肯相助与我”
苏定方正举碗欲饮,听闻此话,不由得一滞,讪讪的笑了笑,李破军见此也是不多取笑了,苏定方虽是一时没有明确变态相助于他,但是这还跑的掉吗,他现在不就是在为自己出计吗,邀杯一饮而尽,“好了,不说这个了,来找兄长就是谈谈心,说说话的”。
“嗯,殿下请说,我听着呢”。苏定方一挑眉头,他如今还真是觉得抛弃二人身份不谈,这殿下还真可以是当做益友知己了。
“不知兄长如何看待王孝荣此事”
果然如此,殿下果然是心想扳倒王孝荣这事儿,苏定方暗自想道,当即也是说道:“王孝荣这等奸贼,自是逃脱不了天网恢恢”。
李破军闻言却是嗤笑一声,“兄长何须以客套话糊我”。
“呃……依我看,王孝荣定是要扳倒的,相信殿下也是如此想法,但是欲行此事应该是不容易的”。
李破军听了,终于是笑了笑,“还是兄长明理,吴先生虽是大才,却是不熟朝政之事,太过于想当然了,那王孝荣能窃居此位多年,坏事做尽而朝廷浑然不知,必是有着大能量的,加之王家势大,我一个无权无势的郡王又能做什么。”李破军想到这也是郁闷的很,举碗一饮而尽,特么的,这新丰名酒虽是醇香可口,却是度数太低,像啤酒一样的,不得劲。
一想到王孝荣这事儿,他就觉得操蛋得很,他只是一个微服私访的郡王,手中无权无势,除了一个从一品的郡王王爵头衔,还有一个遥领幽州都督的虚衔,特么的一个实职有实权的官儿都没有,说白了,就是身份尊贵了一点,其他的屁都没有。
人家王孝荣好歹是正四品上的正儿八经的有实权的刺史,既管军,又管民的,你一个尽是虚衔的人怎么跟人家硬刚,吴彦恒倒是想的挺容易,你江陵王这么牛逼,身份这么高贵,你老子还是当今秦王,天策上将,要扳倒一个恶官应该是很容易的吧,说是如此,但是你说怎么弄。
让李破军直接拿着郡王令牌去缉拿王孝荣关键是人家王孝荣会乖乖就范吗,会听你的吗,再说你有这个权力吗,王孝荣这样的四品大官已经不是普通的官儿了,一入五品就是可以常进中枢的大官了,五品以下还可以说是个小官,但是五品以上那就是不得了了。
而王孝荣一个从四品上的中州刺史,就是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大省的省委书记或许省长了,还是兼任军区首长,这样的一方大员,岂是你一个小王爷能够私下里缉拿的你当那些御史大夫是吃素的呢,不弹劾的你体无完肤岂会罢休。
所以别看李破军表面答应着吴彦恒会尽力扳倒狗官,其实心里也是艹蛋的很,这要咋扳倒啊,自己看起来挺牛逼的,其实好好的捋一捋,特么的就是一个纸老虎,这身份吓唬人还可以,日子过得也是挺舒坦,至少表面上都是恭恭敬敬的,但是你没实权啊。
这会儿听到苏定方说的话,李破军也是知道,这位名将兄长应该也是知道他的苦心的。
越是想李破军就越是感到憋屈,堂堂穿越者,好歹身怀绝技的,出身高贵的,按照封建思想来说整个天下都是他李家的,但是现在却是连一个地方上的狗官都解决不了,以前电视小说上的那种微
第一百七十六章:护卫辛苦了
176.护卫辛苦了
苏定方“慌乱”的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子时了,天色不早了,殿下早些歇息,我先告退了”。说罢急匆匆的回房去了,心里还在暗自打脸,让你嘴贱,自找刺激,每次跟殿下主动说话,都是弄心里扑通扑通的,忒刺激了,啥掉脑袋的违禁的话都敢说,以前倒是还好,顶多嘴里说点不靠谱的,现在特么的直接敢俩脑袋凑一块儿就来陷害朝廷四品大员了,我的个乖乖,想都不敢想。
苏定方落荒而逃了,独留下李破军在哪儿对月独酌。
栽赃怎么栽赃又不是查案啥的,有啥赃物,陷害嗯,这主题可不就是陷害他吗。
想了半天,越是想李破军就越是头疼,这些问题太烧脑壳了,阴谋诡计啥的看样子自己还是不擅长啊,要是有哪些谋士就好,就像俺那老爹不是还是有房杜等人在一旁出点子的嘛,嗯,谋士朱成不就是的吗,哈哈,现成的谋士都没想到用,还当是以前独自奋斗呢。
呃……貌似今晚吴彦恒醒过来之后便是没看见朱成啊,噢,不对,好像是没喊朱成啊,把他给落下了,他不会乱想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