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唐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当年秦风
这篇圣旨似乎挺长,只见得陈叔达念完了这一段,稍歇了一口气。又是继续念道:“司空,尚书员外郎裴寂,特恕二死,加实邑九百户。
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右屯卫大将军窦琮、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吏部侍郎殷开山、鸿胪卿刘世龙、卫尉少卿刘政会、都水监赵文恪、库部郎中武士彟、骠骑将军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左屯卫府长史许世绪等十四人,皆免一死”。
陈叔达念完这最后一段,终于算是停了,只见他阔步回到陛前,将圣旨交还给了王敬忠。
众人听完了这一段,纷纷是露出羡慕之色,纷纷看向这些有免死的老臣,而一向不温不火如同老狐狸一般的裴寂听闻这等恩赐,也是睁开了微眯的眼睛,略显兴奋的看着李世民。
要知道这可是免死两次啊,只要他裴寂不作死,不作出造反夺位这等必死之事,即便他是奸/杀了后宫里李世民某个心爱的女人,也是能免死的,当然猪脚他老妈除外,这可是皇后。
李破军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是跟明镜似的。
李世民这是安抚旧臣呢,而太上皇的旧臣代表可就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眼前免死两次的裴寂,另一个当年的刘文静了,但是刘文静早在武德二年就被处死了。说起刘文静,那也是个悲剧式人物。
武德二年,李渊的心腹旧臣刘文静随李世民镇守长春宫(在今陕西大荔)。他自认为才能在裴寂之上,且又屡建军功,但地位却远不如裴寂,因而心中不平,常在议论朝政时与裴寂对立,凡是裴寂赞同的都要加以反对。二人之间从此矛盾颇深。
后来,刘文静与兄弟刘文起饮宴,醉后口出怨言,拔佩刀劈砍厅柱,称定要斩杀裴寂。
恰巧家中几次发生妖祟之事,刘文起便召来巫师,在夜间披发衔刀,作法驱除妖孽。
这时,刘文静有个失宠的小妾将此事告诉其兄,让他向皇帝告变,诬称刘文静谋反。唐高祖将刘文静交付属吏,命裴寂与萧瑀审讯。
刘文静面对审讯,直言道:“太原起兵时,我是司马,与长史裴寂地位相当。而今裴寂官居仆射,而我的官衔与赏赐却远不如他。我东征西讨,家属却无所庇护,确有不满之心。”
老臣李纲、萧瑀都认为刘文静并非谋反。李世民也极力保全刘文静,对李渊进言道:“刘文静在起兵之初,先定非常之策,事成才告知裴寂,京师平定时,二人地位和待遇却有了悬殊。他只是有不满情绪,并无谋反之心。”
但裴寂却趁机进言道:“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确实在众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阴险,忿不顾难,其丑言怪节已经显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赦免刘文静,必贻后患。”
刚登皇位,执掌大权上瘾的李渊对刘文静本就有猜忌之心,又听信裴寂谗言,这下子帝王一向心狠,直接下令将刘文静、刘文起处斩,抄没其家产。
刘文静临刑之时,抚膺长叹道:“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这一年,他五十二岁。
对于刘文静,李破军也是深感惋惜的,李破军估计李渊是当上了皇帝,身居至尊位,志得意满了,忘却了当年的故友情了,连这等流言也信。
但是另一方面,更令李破军深思,那就是李渊的好基友裴寂。
这家伙一进言就将李渊的另一个心腹全家给直接送到阴曹地府,这份影响力,真特么绝了。
一众大臣听完了圣旨,纷纷是出班拜谢,李破军自也是在其中,他可是有着神策大将军这个封号呢。
&nbs
第三百七十五章:气倒三朝老臣
375.气倒三朝老臣
李世民听了李破军的话也是一滞,继而眼神一清明,超越尧舜,超越尧舜……对啊,朕之志在超越尧舜,看向李破军,只见得李破军眨眨眼,顿时明白了,方才自己却是着相了,还是我儿了解朕啊,超越尧舜……
再见得这么多人同意,李世民当即大笑道:“好,好,太子所言甚得朕心”。又向看着李破军一脸欣慰的老臣李纲说道:“王卿公忠体国,当赏,传旨,加封王卿尚书郎,太子冼马。负责督导太子,愿卿莫负朕望”。
李破军一听,嘎,傻眼了,啥玩意儿啊啥玩意儿公忠体国就给我找了“师傅”来管着啊。
好不容易蒙学过了,摆脱了孔颖达这个老顽固,好不容易混到现在还没上学,好不容易可以大展拳脚了,好不容易……这就给我找了个“师傅”啦。
但是他能反对吗,肯定是不能打,李纲为人正直,任过几个太子的老师,应该是挺厉害的。
嗯等等,任过好几个太子的老师握草!
历史上的李纲官历北周、隋、唐三朝,与太子很有缘分。先后担任过前隋废太子杨勇的太子洗马、唐隐太子李建成的太子詹事、唐废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少师,一生教导过两朝三位太子,结果三位太子两位被废、一位被杀,所以这个老臣李纲可以称得上是“太子杀手”了。
我去,这个太子杀手属性的老师来教导我这个太子……会不会……
但是很快,李破军摇摇头,便是将这个荒谬的想法扔掉了。
开玩笑,他是杨勇,李建成,李承乾那等人吗,最起码这个太子之位就要坐稳当了。
“嗯太子为何摇头可是对朕的安排不满意”忽的李世民威严的声音打断了李破军的胡思乱想。
李破军一听一怔,忙是说道:“不敢,臣对陛下安排甚为满意”。
废话,能不满意吗,还能不满意吗,父亲为儿子找老师,何况这个父亲还是皇帝,这个苦逼的儿子还有权利拒绝吗。
李世民听了李破军这话没有再多言语,反倒是李纲上纲上线了。
“老臣斗胆请问太子殿下因何摇头可是认为老臣不配任殿下之师太子殿下莫要以为作得几首诗作,念的几句经书便是自以为熟知这治国之道了,老夫今岁七十有九,年近耄耋,五论经书,烂熟于心,岂不能教导你这黄口孺子乎”。
李纲眉头一挑,直接问道,可谓是丝毫不给李破军面子的。
李破军一听,先是吃惊,这老头七十九啦,还经历了三朝战乱,生命力真是顽强啊。再听得他的话,不由得头一大,贞观一朝怎的如此多的铮臣啊,魏征如是,王珪如是,封德彝如是,眼前这个吹胡子瞪眼直咳嗽的须发皆白的老头李纲也是。
而且这些铮臣还似乎偏偏对我有着不小的偏见啊,看着那吹胡子瞪眼的老头。
李破军的犟的也出来了,直说道:“孤非有此意,李公何故以莫须有强加于孤,若真要言明,李公前生教导前隋废太子杨勇,更有我朝武德前太子,然则此二人一废一暴,何曾成了明君”李破军说这话也是毫不留情,踏前一步,将李纲“太子杀手”的前科说出来了,直朗声说道。
众臣一听,皆是一愣,继而也是莫名的看向这位三朝老臣,心里皆是大呼,
我去嘞,好像真是的啊。
一
第三百七十六章: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
376.
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
众臣退朝之后,纷纷三两成群的聚在一起,多是在讨论封赏之事,也有少许人在谈论李破军那点破事儿。
为了体现新君的气魄,还有共享富贵这个诺言,这回李世民的封赏力度可是非常之大的。
单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侯君集,杜如晦等功居第一的五人,这是第一层次的,食邑就加了一千三百户,而且还是实封的,要知道虚封实封的差别可是非常之大的,
另外还有七个层次的加邑封赏。
长孙顺德、柴绍、罗艺、赵郡王李孝恭等四人,食邑一千二百户;
张公谨、刘师立等三人食邑一千户;
李勣、刘弘基二人食邑九百户;
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四人食七百户;
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八人,各食六百户;
李靖、钱九陇、樊兴、公孙武达、孟尝、段志玄、庞卿恽、张亮、杜淹、元仲文十人,各食四百户;
张长逊、张平高、李安远、李子和、秦行师、马三宝六人,各食三百户。
这里的所谓食邑户数,除了实封的邑,仅具虚封性质而无衣食租税意义,其中的食邑若干户只是虚假的名号,只有食实封若干户的才会得到封户交纳的赋税。
唐初,封爵以虚封为主,加实封的一般没有真户,只是给增布、田宅等“封爵皆设虚名,其食实封者,给增布而己”。
这是因为李唐政权还未真正的统一天下,社会不稳定,经济生产较少,而且唐政权对赋税的征收也仅限于关中,所以无法给食实封者以大量的赋税。也有个别加实封的,但仅赐予布帛、田宅等。
而这时候,老臣王珪独身一人这时候正脚步顿顿的出的左延明门欲往门下省而去,虽是下朝了但也得上班不是。
只见得王珪嘴里呢喃着什么,过得左延明门之时,门卫将军忽的行礼道:“末将见过王大夫”。
老王珪思路被打断,一看,见得眼前这个粗眉横脸的将军,略有不满的神色也是稍微一放。
勉强笑道:“李中郎啊,有礼了”。
这李中郎正是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本来是前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属官,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败亡后,李安俨曾在东宫为李建成拼死搏斗,直到圣旨到了才放下武器,李世民认为他非常忠诚,是个忠义之人,也是非常欣赏他,命他掌管宿卫,守卫着左延明门,封左屯卫中郎将。
李安俨见得王珪走路神神道道的呢喃着什么,又是跟王珪是前太子旧臣,二人旧识,也是好奇的问道:“王大夫可是有甚心事啊往日过这左延明门,却是要上来叙叙旧喝杯茶的,今日怎的心不在焉啊,哈哈,可是封赏太多,忧心府中存放不下”。
王珪翻翻老眼,他也是清楚眼前这位李中郎的性子的。
直脱口而出说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安俨一愣,然而他也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武夫,也是出身小世家,读过圣贤书的。
再一回想这句诗句,直喝彩道:“好句好句,哈哈,叔玠公不愧是经书大家,出口成章啊。此句一言道破兴衰本质,可为传世警句也”。
王珪闻言也是一愣,哎,真是老糊涂了,脑子懵懵的就按照脑中所想的说出来了。
听的李安俨此言,王珪笑道:“李中郎误会了,此非老夫所作也”。
“噢,那是何人竟有如此才情还有这般心境嗯,待我猜猜,可是文纪公(李纲字文纪)还是玄成公(魏征字玄成)”
李安俨似乎是在这儿守门有些寂寞无聊了,好不容易找着个乐子竟是追问到底。
 
第三百七十七章:君臣和谐,陌刀到手
377.君臣和谐,陌刀到手
而李安俨在原地却是看向东宫的方向呢喃了一句……“太子殿下……”。
再说李破军,将李纲背到了太极殿偏殿,李世民随后赶来,狠狠的瞪了一眼李破军,李破军头一缩。
不一会儿,御医赶来了。
“臣李易生见过陛下”。一个白花花胡子的老头背着一个医药箱快步来到近前拜道。
李世民直摆摆手说道:“免礼,快去看看李文纪”。
御医依言赶到塌上的李纲身边,翻翻眼珠子,把把脉,松了一口气,直说道:“回陛下,李大人无碍,应是怒急攻心,脑中气短,一时晕厥过去了,一时三刻便应自行醒来了”。
李世民闻言也是微微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万一要是在登基大典上那混小子将这三朝老臣子给气死了,那可玩大了,想到此处,又是一瞪李破军,李破军也是自知心虚,直低着头一副乖乖宝的样子。
李世民挥手说道:“既无事,你下去吧”。
李易生闻言刚要退下,李世民又是说道:“等等,取一些高丽参等补品过来,送到此处”。
御医李易生应着下去了。
李世民看着低头的李破军喝道:“行了,没外人了,别作这幅模样了”。
李破军一囧,只得尴尬的抬起头来。
李世民见状又是有气,直指点着李破军说道:“你啊你,怎的如此冲动,李文纪三朝老臣,年近八旬,你且忍一时又如何”
李破军看着睡得呼哧哈赤的李纲也是一阵无语,也是不忍心反驳,只是低头应承着。
李世民见了也是坐下说道:“待会儿你带着补品,亲自送李文纪回府,好生赔罪。记住,赔罪之时,你非是一国储君,只为一后生末进,此为敬老尊贤之德,应以为戒”。
李破军闻言一愣,继而看了看李纲也是点点头,敬老嘛,中华传统美德。
忽的,李破军一顿,直笑道:“李公既已醒来,何顾装睡,难道还想让小子背着你回府吗”
原来李破军刚刚一看,竟是发现李纲眼皮子擞动,呼吸也是不平。
李世民闻言眉头一挑,看过去,只见得李纲一个翻身下榻,拜道:“老臣方才醒来,失仪之罪,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见状也是几步上前,亲自扶起这老头子,说道:“李公无需多礼皆乃此子之过也”。
李纲闻言也是忙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尽皆事实,有何过错,老臣……老臣却是妄为人师,不配为人师啊,无份为殿下之师,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听了也是说道:“李公勿要如此,且安心教导便是”。说罢又是对着李破军一喝,“混小子,还不过来”。
李破军自是知道过去干嘛的,看着李纲一副看透生死一般的洒脱之气,更或者是颓废之气,李破军知道,他的一番话无情的打击到了这位年近八旬,忠心为国的老人了。
当下里也很是心诚的过去躬身拜道:“小子先前无状,少年心血,失礼之处,还请李公见谅”。说罢深深的一揖。
李纲见了的以不是老人应着的速度一扭腰,躲过去了,搞得李破军的这一拜拜成了他老子李世民。
李纲忙说道:“殿下言重了,老臣亦是多有无礼之处,还请殿下勿怪”。
李世民见着二人这一副君臣相谐的模样,也是笑了。
不一会儿,御医带着补品来了,李破军便是奉命送着一直推辞的李纲的回到了李府,自又是一番寒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