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这还不是斐迪南最担心,他最担心的反而是曼努埃尔二世的个人能力问题,有没有能力驾驭住一个国家。
要知道家族的力量不是无限的,以家族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利益同盟,也是需要回报的。
这也相当于是在投资,只不过哥达家族投资的就是王位,包括斐迪南成为保加利亚的国王,都是哥达家族的一次成功投资,大家自然都是获益匪浅。
又包括将鲍里斯推上芬兰大公的位置,同样也是一次投资,只不过这次的投资人是斐迪南,没有动用哥达家族的多少力量。
现在要让曼努埃尔二世复辟,光斐迪南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协调一系列的国际关系,这些都需要资源,幕后交易都是少不了的。
斐迪南可以动用保加利亚力量,别的分支成员自然也有自己的政治力量,只是大小的问题。
没有利益,想要大家白白出力是不现实的,毕竟这种珍贵的资源,每用上一次都要付出代价。
作为欧洲权利最巅峰的家族之一,自然有一套安身立命之道,曼努埃尔二世的拙劣表现,早就被家族放弃了。
否则,世界大战一结束斐迪南就帮他复辟了,当时的机会可比现在要好。
当然,现在也不是没有机会,葡萄牙也是当年《王权不落》的缔约国,在法理上保加利亚是有资格出兵干预的。
还有就是葡萄牙革命后,国内的局势一直都不是很问题,保王派的实力依然不小。
这也是斐迪南由于的地方,曼努埃尔二世被推翻的时候,保王派的力量依旧占据了优势,如果他能够果断一点儿,完全可以轻松镇压叛乱。
可惜,当时他的态度摇摆不定,最后局势才失控的。
就和最初上一代国王和王储被国和党人刺杀,他完全可以以此为机会清洗共和党,结果因为性格上的优柔寡断,白白的浪费了一个打压政敌的机会!
“小斐迪南,你的堂兄想要复辟,你怎么看”斐迪南开口问道
“父亲这不是什么好注意,你知道的我这为堂兄的性格缺陷太致命了,假如我们花费大代价,将他推上王位,他又和共和党人妥协了怎么办
要知道他已经被共和党人忽悠很多次了,就连他的兄长和父亲的死,他都没有继续追查下去。我不认为他有掌控葡萄牙的能力!”小斐迪南反对道
“你很看不起他”斐迪南疑惑的问道
“是的,他是一个懦夫!父亲,不要看他现在鼓起了勇气,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又会回到了原点。
要不然,怎么会等到现在才向我们求助呢那么多次机会,为什么他都错过呢
要知道情况最好的时候,保王党都掌握半个葡萄牙,结果他这个蠢货居然相信了共和党,想要兵不血刃的重登王位。
结果葡萄牙王室历代积攒下来的力量,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被败光,你觉得他能够成事么”小斐迪南好不客气的说
斐迪南点了点头,历史被他改变的面目全非,葡萄牙革命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英保两国王室曾经给曼努埃尔二世站过台,所以保王党的力量大增,他们认为只要两国出面干预,他们就可以取得胜利。
但是曼努埃尔二世却拒绝了向两国求援,他反对一切外来势力干预葡萄牙内政。
又天真的以为,可以靠谈判解决所有的问道,反对采用革命。
这样的理想主义者,跑出来玩政治,他不被人赶下台才怪!
面对这位耳根子软的侄子,斐迪南也无能为力,历史上他1910年被推翻的时候,就反对寻求外国势力干预葡萄牙内政,否则根本没有革命党什么事!
“嗯,你说的没错,你这个堂兄的脑子有点儿问题,不能抱有太高的期待。
不过,现在葡萄牙主政的是卡尔莫纳,通过政变上台的军阀独裁者,如果想要颠覆他的统治,现在动手很容易。
如果时间长了的话,就难以实现了,毕竟独裁者控制的国家,在效率上要高的多,只要他们能够将一些基本的政策实施下去,就可以获得普通民众的拥戴!
葡萄牙的共和党人,本来就是鱼龙混杂,说他们是一帮政客并不正确,如果说他们就是葡萄牙的资本家和黑帮组织的联合体,就差不多了。
他们可以靠忽悠击垮曼努埃尔二世,却无法动摇一个独裁者的决心,其实很多时候独裁者,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斐迪南想了想说
“父亲,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我怎么有些听不明白”小斐迪南疑惑的问道
“很简单,我准备和这位卡尔莫纳将军合作,帮曼努埃尔二世这个倒霉侄子复辟!”斐迪南想了想说
“父亲大人,这个玩笑并不好笑!我不认为这有丝毫的可能性,你让一名独裁者放弃手中的权利,这怎么可能呢
况且,曼努埃尔堂兄也没有能力驾驭住他,最后只能是悲剧收场!”小斐迪南摇了摇
第六卷、新的时代 一百二十七章、计划进行时
制定计划容易,到了具体实施上,就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了。
卡尔莫纳虽然是一名独裁者,但也是一名成功的独裁者,后世对他的评价还不错,显然不是什么易于之辈。
1927年,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卡尔莫纳军政府,没有任何执政经验,这些将军们能够鼓舞人心,可以进行热血沸腾的演讲。
却不懂如何治理国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当前政府所面临的困难,尤其是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即将破产的财政问题。
受斐迪南的蝴蝶效应,保加利亚体系也成为了全世界效仿的对象,到了葡萄牙,这一体系和(发西死)思想被柔和在了一起。
葡萄牙人发现富有侵略性的国家主义,并不完全适合他们,因为他们打不赢隔壁的西班牙,开疆扩土就是在做白日梦,并且这种主义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反倒是保加利亚式的崛起之路,值得学习借鉴。
然后一个四不像出现了,这些都不重要,无论是什么体制,到了葡萄牙都只能开启种田模式,争霸不适合他们。
卡尔莫纳对财政问题,是十窍通了九窍,就差最后一窍不通了。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他们没有具体的计划,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向公众派捐,不行的话就向国际银行贷款。
前不久葡萄牙财政部长西内尔-德-科尔德斯,向国际联盟申请了一千二百万英镑的贷款,来实现葡萄牙的财政复兴。
目前这个议案还在审议之中,卡尔莫纳政府已经穷得叮当响,连政府公职人员的薪水,都无法正常下发。
葡萄牙政府的财政问题由来已久,从共和党上台后不久,就全面爆发了,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历届政府都在印钞票,早晚1915年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就已经超过实际需求量。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葡萄牙政府依然以平均每天一千康托的速度,向市面上投放纸币,受此影响葡萄牙国内的民众生活是苦不堪。
通货膨胀加剧,但是收入却没有增加,从1915年到现在,葡萄牙的物价增长了三倍,工资水平几乎原地不动。
也就是曼努埃尔二世无能,否则早就利用这个机会击垮共和党了,根本就不需要摸黑,他们本来就很黑了。
黑社会和资本家们的联合体政府,肆无忌惮的对民间进行压榨,最后连军队都没有能够幸免,这才给政变创造了机会。
这也是斐迪南认为卡尔莫纳会和他合作的原因,面对政敌他也是需要政治盟友的,而保王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旦曼努埃尔二世复辟,他头上的独裁者帽子就可以摘掉了,有了国王的任命,可比他用刺刀比议员投票选举的合法性高的多。
国际上也是有先例的,无论是俾斯麦,还是康斯坦丁,都是执掌政府数十年的首相,但是却没有人说他们是独裁者。
卡尔莫纳也可以效仿,甚至因为曼努埃尔的能力问题,他还可以轻松架空他,然后掌控这个国家。
反正君主立宪制,才是这个年代的主流,拥护国王又不能算叛逆,比通过军事政变建立起来的政府,要受民众认可的多。
伦敦
白金汉宫内,葡萄牙财政大臣西内尔正和曼努埃尔二世相谈甚欢。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实质上的想法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次是乔治五世做东,邀请他们过来的,不管怎么说,西内尔也必须要给英国国王一个面子。
在这里曼努埃尔二世,依然是葡萄牙国王规格的待遇,西内尔的政治天赋纵使再不灵光,也知道今天的会议意味着什么了。
参加会议的人全都是哥达家族的成员,唯独他是一个例外,包括:保加利亚威廉王子、比利时皇储利奥波德、哥达-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公爵卡尔-爱德华……
宴会上,众人都在谈天说地,西内尔却是坐立难安,除了曼努埃尔二世和他说了几句话外,其他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他的发权,显然这是一种无形的政治压力。
不要说西内尔,纵使是卡尔莫纳亲自过来,也好不了多少。
这也是欧洲贵族的坏毛病——傲气,本来是大家一起合作玩复辟的,但他们就是不直接说出来,只是表明态度。
反过来这也是一种政治智慧,他们什么也没做,就靠一次宴会就达到了目的,无论成败都不需要承担责任。
具体细则,自然有底下人负责出马,总不能指望乔治五世和西内尔一起密谋吧,这也太有损身份了。
“西内尔先生,外交大臣爱德礼爵士有请!”宴会结束后,侍从提醒道
西内尔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是躲不过去了,本来是来伦敦寻求贷款解决财政危机的,结果事情没有做
第六卷、新的时代 一百二十八章、实力对比
时间匆匆而过,一晃1927年又走到了尾声。
这一年对欧洲各国民众来说,都是一个好年景,世界经济一片繁荣,随着俄罗斯帝国的解体,曾经的欧洲阴影也不复存在了,世界和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1927年,全球经济增长了5个百分点,当然这是被平均出来的数据!
这个经济大繁荣时代,主要还是欧美地区经济繁荣,和亚洲部分地区发展不错,与落后的非殖民地没有任何关系。
这其中又以英、法、保、德、奥五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然后世界经济总量就跟着猛涨了。
这五大经济体加起来,就占据了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二,可以说这几个国家经济繁荣,世界经济就繁荣。
如果统计gdp的话,这个年代的增长速度,绝对令人目瞪口呆,伦敦这一年的gdp的增速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无非是增加了几个楼盘,房价又往上窜了一大截,拉高了伦敦的经济总量。
受房地产热的影响,这一年英国建筑工人的工资水平暴涨了百分之二十,仿佛最美好的时代降临了。
受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即便是东南亚的局势依然没有好转,英国民众也没有让斯坦利鲍德温内阁下台,毕竟这样发展经济的能手不好找啊!
不光是英国,整个欧洲的房地产发展速度都很快,只要是大城市房价都在往上窜,炒房客集团已经诞生,正在进行最粗浅的操作。
保加利亚也不例外,只不过炒房团这次碰壁了。
保加利亚最大地主是政府,没有他们的配合,想要超高房价也做不到啊
更悲催的还是保加利亚的房地产交易法,所有入手的二手房,在十年内再次交易的,要征收百分之二十的房产税,五年内再次交易要征收百分之五十的房产税。
也就是说,想要做短线投资,五年内房价增长不到百分之五十的,你想要出手就是尽亏损。
买进容易,想要高价卖出去就难了。跑到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度来超房,持有大量的房产,又岂能那么容易找到接盘侠的
保加利亚有没有建房用地限制,只要你有钱买地,就可能随便开发地产,城市居民住房市场早就饱和了。
现在保加利亚全国的城市中,有近一半的地产,都是政府开发出来的,只要有人敢买,斐迪南就敢卖。
缺房源了,政府就继续开发楼盘,想要囤房子,只要你有钱,可以随便玩,没有任何限制,连房产税都没有。
面对一个无限制,供应房产的政府,任何炒房客都要崩溃,不能在市场上制造出缺货的局面,如何抬高房价啊
截止到1927年底,索非亚的房地产交易价格,较之十年前也不过增长百分之三十,还不及伦敦一个季度涨得多。
受房地产利好的消息,1927年英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惊人的12.1%,创下了五十年以来的新高。
隔壁的高利贷帝国更猛,192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飙到了13.8%,一举超过了1914年的巅峰水平。
作为代价,1927年英国本土的工业总量下滑了百分之十五点三,不到世界大战前的三分之二。
受此影响,钢铁产量跌破了7百万吨,煤炭能源消耗量也下降了百分之十六。
如果持续下去,要不了多久臭伦敦,就不复存在了,青山绿水指日可待。
斐迪南也算是为了英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法国的情况就要好上不少,1927年法国的工业总量也下跌了3个百分点,钢铁产量在680万吨原地不动,算是稳住了。
这和两国的产业结构有关系,法国工业能够转移的,在前两年就转移的差不多了。
加上本土资源的关系,像食品加工、葡萄酒等轻工业利润一直都很不错,法国人就算是转移产能,也不可能放弃这些优势产业的。
这方面是英国人比不了的,他们的原材料大都需要从海外殖民地运回来,制造成产品再返销殖民地。
不但增加了运费,还要加上本土高昂的人工成本,自然就没有多少利润了。
所以英国资本家们可以毫不犹豫的将这些产业转移出去,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法国资本家就不一样了,原材料是本土产的,与其运出去代工后,再运回来,还不如就在本土生产方便。
产业转移,就像是一道闸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合不上了。
资本家们为了追逐利益,在原料产地或者是人力资源廉价的地区建厂,才更加符合他们的利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