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小人赛义德拜见丞相!”

    赛义德学着唐人的礼节,一揖到地。

    秦晋并不诧异,一个在安西经商十几年的人,无论说话还是礼仪上,都学的比较像一个唐人,是件很平常的事。在长安就有许多来自波斯或大食的人,他们有的是避难,有的则是沉醉在唐朝虚幻的繁华富庶当中不愿意返回家乡。

    但是,不管这些人来自哪里,他们都无一例外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像一个唐人。

    赛义德对唐朝丞相接待自己的规格感到受宠若惊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葱岭的巧遇
    就在赛义德与秦晋共进晚餐之时,杜乾运已经带着少数随从乘快马进入了葱岭谷地,他此去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与安西节度使郑显礼会面。

    神武军在进入安西之前,所有人都认为郑显礼已经战死,包括勇悍的乌护怀忠在内,都死无葬身之地。

    然则,自打张掖之战胜利结束以来,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杜乾运这次急急赶往昏陀多城,就是要向郑显礼传达秦晋的命令。

    安西节度使依旧由郑显礼充任,不过任务却由守卫安西变成了向西扩张,数千里河中之地是秦晋垂涎已久的地方,神武军在安西稍作休整就会兵分两路翻越葱岭。

    杜乾运此去昏陀多城也算是为秦晋打个前站,同时与当地的商人和权贵接头,并传达朝廷对它们信任和重用之意。

    而且,据郑显礼送回的情报显示,城中的大商扎马斯居然就是已故波斯王伊嗣俟的后裔。

    这下有意思了,杜乾运作为跟随秦晋最久的心腹之一,他十分了解秦晋的战略谋划。在寻常的朝臣眼里,此次西征一方面是克复安西,并巩固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仅此而已。

    但是,以杜乾运与秦晋数十次的密谈所得出来的结论,此次西征最终的目标恐怕是大食人。?如果西征的发起者和统帅者不是秦晋,杜乾运真要以为有这种想法的人疯了,大食人的国度距离安西也有数千里之遥,一路上山水重重,在远离关中补给的情况下,很难想象,远征的唐兵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

    不过,这就是秦晋,只要秦晋制定的作战计划,在杜乾运的印象里,还从没有过失败呢!

    “总执事,前面十里有身份不明的骑兵,咱们避一避还是,绕路”

    杜乾运勒马减速,以马鞭的鞭梢蹭了蹭右侧太阳穴上方的头皮。

    “前面就是葱岭谷地,绕路是绕不过去的,派人过去,与之接触接触,看看他们属于哪一方的人马!”

    探马是本地的边军,对周边的风土人情极是了解,有些担忧的说道:

    “看样子不像波斯人,也不是吐火罗人,更不是大食人,看装束也面貌,倒像,像是南面高原上流窜的羌人!”

    “羌人”

    杜乾运心中一凛,羌人虽然在吐蕃与唐朝互相攻伐的夹缝中生存,然则却从未真心臣服过任何一方。他们叛降不定,哪一方势力坐大就投向哪一方,捞足了好处在伺机而动,总之是一股令人头疼极了的部落力量。

    就算是羌人,杜乾运也没有第二条路,如果不走前面的谷地,绕路的话,起码要晚十天抵达昏陀多。而十天的时间对于一日数变的形势已经太多了。

    杜乾运不敢冒险,神武军主力也等不起。他还是有了决断,立即与那些不明身份的人接触,以弄清楚他们的身份立场和目的。

    等了大约一个时辰,杜乾运竟见到了他绝没想到的一个人。

    “秦,秦将军你,你怎么到了这里”

    来人竟是秦琰!

    杜乾运知道,秦琰在两年前就被派到了吐蕃的国都逻些城,他所率领的精锐控制了整个吐蕃的统治中枢,与唐朝争斗百年的吐蕃人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成为了昔日敌人的附庸。

    吐蕃入侵关中一战损兵折将,二十万青壮回到高原的十不有三,损失可谓惨烈至极,没有三五十年的功夫休想恢复到此战之前的实力。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昏陀多野望
    秦杜一行人向西疾驰,距离昏陀多城越近,道路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清晰,明显是精心维护过的。

    这与从张掖到安西以后的情景大为不同,杜乾运依稀看到了一些关内、陇右的影子。

    不过,道路两旁零星散步的村落里,处处都是风格奇特的石头房子,都明白的提醒着他,这里并非中土大唐,而是与长安有着数千里之遥的西域之西。

    向导在向两位初来乍到的唐人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这里曾经是吐火罗故地,被波斯灭国征服以后,吐火罗人从此散部周边各国,后来大食人又把波斯灭了,可惜大食人的精力都放在了西方,因而就放弃了对吐火罗的统治……”

    听着想到有些啰嗦的介绍,杜乾运若有所思,继而又道:

    “如此说,吐火罗这块土地现在是没有主人的了”

    向导答道:

    “可以这么说,但也不完全准确!”

    杜乾运不满意的质疑道:

    “这叫什么话呢究竟有没有主人”

    向导是唐人,但出生在西域,长大在西域,因而对这些地方的各种掌故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说吐火罗没有主人,是这里从波斯灭国以后就再没有过大一统的王朝。但吐火罗故地上的城池和领地都有着不同的主人,只是他们的领地都极小,多数又都是商贾所居之地,他们自发聚在一起共同商议治下的各种公事,因而散布在吐火故地的大大小小上百个领地都没有心思攻伐兼并,倒是积极的开辟商路,以低税收吸引各地的商人……”

    杜乾运听那想到啰嗦个没完,就打断了他。

    “嗯,所以现在吐火罗成了各地大商云集的地方!”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秦琰冷不丁了插了一句:

    “别忘了,这里是东西枢纽之地,一旦打起仗来,也是大唐与大食必争之地,到那时,这青山碧水、悠悠田园怕是要打烂了!”

    秦琰的话多少有点扫兴,但也却是实情。

    大食人距离吐火罗相较于大唐近多了,占着地利的优势,而唐朝经营西域多年,百年以来形成的积威对西域各部族有着极大的影响,因而只要策划得当,唐朝本身未必需要投入多大的人力,仅仅靠汉胡联军就能够与大食人一较短长。

    这也是此前百年来,唐朝在控制西域上一贯的手段。

    秦琰的想法是联合当地一切反对大食人的力量,只要让大食人进退不能,朝廷在西域的行动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只有杜乾运知道秦晋的真实想法,既然他亲自领兵到了安西,怎么可能浅尝辄止,即行班师回朝呢如此,秦晋又何必辛辛苦苦的亲自赶来西域呢

    而且,秦晋在西征之前,花了大量的精力平衡朝局,朝廷上互有牵制,地方上也互有牵制,尽可能的降低了因为他不在中枢而产生动荡的可能性。

    可风险再低,也是有风险的。

    杜乾运一直不了解,秦晋为什么宁可冒着风险也要亲自到西域来。他在秦晋那得到的答案是,要用自己的亲征,换来西域地方一百年的安宁。

    一开始,杜乾运觉得这是秦晋在敷衍自己。西域向来杂胡混居,究竟有多少个部族恐怕就连当地的官署也不清楚。那些定居下来专事耕种的胡人倒还稳定。

    最令人头疼的就是那些逐水草而居的草原部族,不在官署管辖之下,叛降反复不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后时期的突厥复国。

    原本在太宗时期,整个厥汗国已经被彻底消灭掉,可就是一个出生在唐朝的突厥阿史那家族的将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兴风难作浪
    “火,大火!”

    管家吓的脸色发白,杜乾运也凝重的望向北方,他只怕大食人搞什么诡计,便与秦琰商量着,延缓进城。

    秦琰一言不发,命令部众暂停进军,而是原地进行警戒。与此同时,数百名探马撒了出去,在没有探知这团团黑烟确切的情报之时,不会下令再向昏陀多城多走一步。

    杜乾运觉得现在的秦琰不苟言笑,实在已经变得他不认识了,谁又能想得到这位沉着冷静的领兵之人就是多年前秦府的小家奴呢

    他又来到管家面前,问道:

    难道是大食人打过来了“”

    管家恨得咬牙切齿,显然对大食人厌恶到了极点。

    “大食人想要大举进入昏陀多城,只有走郑将军把守的关隘,否则只能绕半个月的路,伊普拉辛那头蠢驴怕没这个耐心呢!”?被愤怒和仇恨冲昏了头脑,管家说的有些驴唇不对马嘴,但杜乾运也明白了,这场大火很可能是大食人自己放的。

    “如此说,大食人放火烧山,是想走捷径了”

    吐火罗与河中一带交接的地域,山峦树林密布,大食人打算烧掉山上的树木,然后再就近绕过郑显礼把守的关隘,这种想法不可谓不对。但是,想要实现,怕是做梦了。

    不过,杜乾运毕竟不以兵事见长,最终情形如何,还要等着探马的回报。

    管家急的站立不宁,他是在担心昏陀多城,毕竟郑显礼带走了大部分的唐兵,城中只留下了几百人,加上城中组织的几百人,想要面对强敌也是千难万难,痴人说梦了。

    秦琰和部将单独围聚在一切,摊开了吐火罗北部的地图,虽然只是一些粗糙的线条和圈圈点点,但也足够标清楚这方圆千里之地的山川与城池了。

    这些都是从商人手中收买过来的,虽然远不及神武军自家标注的详尽准确,但也够用了。

    天过午时,终于有第一批探马回来了,他们带回来的消息还算好,大食人并没有出现。除了山火散发出的滚滚浓烟给当地百姓造成了一些恐慌以外,一切都安静如常,并没有大食人兵马出现的迹象。

    然则,在确定了的确是山火以后,杜乾运又担心的拧紧了眉头,多年前秦晋为了挡住孙孝哲西进潼关的脚步,一把火烧了崤山,大火烧的数月不绝,将好端端的一座大山烧成了光秃秃的白地。

    这些年他曾多次经由虢州奔往洛阳,每一次路过时,看到光秃秃的大山一眼望不到尽头,就忍不住嗟叹,这些树木得几百年才能重新覆盖整座崤山吧。

    现在大食人居然也放火烧山,但他们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手中放出来的是魔鬼!

    当年火烧崤山时,秦琰年岁还小,加之还是朝不保夕的犯官家奴,因而印象并不深刻。

    但经过杜乾运的提醒,也马上意识到,大食人一旦放火,其目的怕是要毁掉昏陀多城。

    毕竟昏陀多北面是茂密的山林,大火一烧,草木皆化成灰碳,很多季节性河流因此干涸,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将这座数百年的城镇顷刻间毁掉。

    失去了水源和交通枢纽的优势,昏陀多这座窝在大山里的城镇实在不会有什么吸引力。

    想明白其中关窍以后,杜乾运骂道:

    “这个甚,甚,,,,,,一不拉稀,还真是心黑手辣呢!”

    秦琰想的明白,这个伊普拉辛应该是狗急跳墙了,可不是什么心黑手辣。郑显礼的手段对付优素福可能稍显不够,但是据此前的种种情报显示,这个伊普拉辛不过是个初出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自立波斯王
    “波斯王”

    阿巴斯剧烈的喘息着,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信使!

    这是侄子从吐火罗北部送回来的消息,伊普拉辛在河中与吐火罗遇到了前所有的阻力,但总算用兵稳重,并没有出现他担心的败绩。

    在委任伊普拉辛领偏师攻击河中的叛军之前,年迈的呼罗珊总督担心这位初出茅庐的侄子会败仗。

    现在见到侄子稳扎稳打的将叛军从河中压缩在吐火罗北部的昏陀多一带,心中总算不那么七上八下了。

    只可惜,他的安稳还没有几日,侄子的军报就彻底将其气的火冒三丈。

    “扎马斯,这头又老又蠢的驴子,当初,当初就该听从优素福的意见,将他的家族从昏陀多连根拔起,现在可好……”

    以前阿巴斯就隐隐听过传闻,说这位在吐火罗一带数一数二的大商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后裔,当时他还不信,现在看来已经是早就有预谋的了。?原来,在若干日之前,扎马斯在昏陀多正式宣布重建波斯王国,而他本人也在同时自任为波斯王,并且立小儿子库思老为王太子。

    继而,阿巴斯满脸老褶子里的怒气就化为一阵阵冷笑。

    “库思老难道他还想自己的儿子成为真正的库思老吗”

    萨珊王朝有两位叫库思老的国王,而且都是武功赫赫,这在大食内部也是公认的。

    扎马斯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库思老,还真是大有用心呢。

    从前,他只当这些风言风语是笑话,并不把那些告状的内容当回事,因为刚刚成立不到十年的阿拔斯王朝太强大了,从东方到西方据地数千里,就连强大的罗马帝国和唐帝国都被大食的精兵打败,就那些整日里做着复国白日梦的前朝遗民,他们凭什么与身经百战的大食军抗衡呢

    这些人不反则已,只要敢造反,发动叛乱,阿巴斯认为,大食军可以顷刻间将他们碾的粉碎。

    然则,当初的笑话现在竟然城了事实,扎马斯当真宣布叛乱,而自己在短时间内却素手无策了。

    现在手里可供调遣的大兵不过三万左右,其中侄子带走了五千精锐骑兵,杂七杂八的部族军也有万余。

    呼罗珊首府木鹿城的精兵,只有刚刚从西部调遣来的两万步兵,调动起来自然捉襟见肘。

    这几日,陆续有安西逃回来的商人抵达木鹿城,也带回了不少关于优素福的最新消息。

    阿巴斯亲自询问过几个,但都众口一词的说优素福已经惨败,而且被唐军追的抱头鼠窜,根本就不像那个记忆中骄傲且屡战屡胜的优素福。

    所以,阿巴斯对这些传闻都只当做传闻,在优素福有确切的消息之前,都不会相信。

    事实上,这是阿巴斯内心中不愿意相信,尽管他与阿巴斯的内部斗争从来都没停歇过,可他依然不希望自己的竞争对手败的如此的惨烈。

    除了阿巴斯带走了呼罗珊半数以上的精兵以外,如果败的当真这么惨,阿拔斯王朝刚刚在河中地区建立起来的威信将彻底被摧毁,那些叛降不定的草原蛮族也将一个个背叛大食,倒向另一个崛起的强者。
1...430431432433434...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