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布置了几支人马作为策应前锋的后备力量以后,双方的决战在火炮到来之前就会陷入一种拉锯状态。
以神武军急行军抵达此处的兵力来看,试图一战而竟全功是不可能的,在全部主力到来之前,只能伺机而动。
“你说说,马赫迪现在最想的是什么”
秦晋忽然发问,郑显礼思忖一阵道:
“马赫迪最想的肯定是速战速决!丞相便当反其道而行之!”
秦晋笑道:
“如果我也想速战速决呢”
郑显礼愣住了,疑惑不解道:
“丞相何以有如此想法呢”
他有点震惊,秦晋所说的速战速决是此时抵达战场的神武军实力所不支持的,一旦硬上,很可能就把刚刚稳固好的形势给打崩了。
&n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鏖战无名坡
尽快完美的结束战争是马赫迪的迫切期望的,惟其如此才越发的急着将所有的唐兵一一歼灭。
现在是个绝佳的机会,神武军为了急行军驰援希尔凡,前锋与主力脱离的太远,只要有三两天的时间就足以将这些前锋围歼。
为了最完美的解决战斗,马赫迪就连自己的卫队都派了出去,意图一击而竟全功。骑兵步兵参差于各翼,既相互呼应,又分路进击。
如此一来,神武军前锋就算不敌想要逃跑也是不可能的。
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完美,可万万没想到的却是自己的后翼出了问题,当传令兵赶过来报信时,他惊讶的甚至张大了嘴巴,满脸的难以置信。
神武军的前锋人马有限,除了要在正面抗衡大食步骑以外,哪里还有多余的力量偷袭自家后翼呢
但马赫迪毕竟是身经百战的领兵王子了,临敌之时异常的冷静,便吩咐部下有序的展开进攻,不必理会神武军对自家后翼的骚扰。
实际上,当所有的军队都分派出去以后,后翼的中军大营已经成为了一座事实上的空营,就算让神武军得手了,那也是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所以马赫迪决定在正面战场击溃神武军前锋之前,不理会那些绕到自己后翼的袭扰之兵。
很快,双方就在一处坡地正面遭遇,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他们并不能完全彻底的展开阵型,正面的冲击相互进行着,神武军一方弩箭的优势立时显露出来,一连七八轮箭雨射过去,大食步兵的冲击势头被阻滞了。
只有一瞬间的喘息机会,箭雨的威力并不足以让大食人退却,很快,大食的铁甲步兵踏着沉重的步子缓缓向神武军前锋军阵冲了过来。
弩箭虽然锋利,但对付铁甲还是有点力不从心的,就算可以将铁甲射穿,箭矢的力道也已经尽了,并不能对敌人进行有效的杀伤。
这个时候,他们便选择放弃了弩箭,转而挥起手中的陌刀,准备正面相抗。
这支前锋是郑显礼的老部众,在神武军中也是最擅长使用陌刀的。
大食人的铁甲虽然厚重,但也抵挡不住这种重达数十斤的大刀的劈砍。
很快,双方轰然撞在一起,就好像相向而来的潮水激起千重万重浪。
只是这浪却是血肉组成,随着陌刀的劈砍与大食弯刀的碰撞,战场上立时便是血肉横飞的惨烈景象。
两军双方胶着在一起,短时间内难分胜负,纵使一方有意撤出战场,也因为被对方死死的缠住而难以脱身,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生,要么死。
站在高坡上观战的郑显礼皱紧了眉头,他在心疼这些大好男儿,死在了异域他乡,再也难见到长安……
然则,现在却不是婆婆妈妈心软的时候,稍有差池他们就有可能一败涂地。
神武军前锋绝不能垮,一旦垮了,这口气也就断了,就算主力赶过来,恐怕也要影响军心士气。
更主要的是,神武军自打成军以来,几乎未尝一败,郑显礼不能让自己的部属开了这个先河。
“擂鼓!”
十几面战鼓被擂得震天响,他要让战场上所有神武军的战士都能够听到大唐的战鼓,在为他们打气。
与郑显礼同在一起的秦晋暗叹口气,郑显礼练兵过于保守,他的部将诚然都勇武过人,可如果装备了神武军制式的投掷开花雷,怕是在接战之初就能打掉大食铁甲步兵的势头。
但事实就是如此,神武军大部分都会使用投掷开花雷,甚至还有精锐的掷弹兵营,但他们都得承认一个事实,陌刀阵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虎口终夺路
援兵没到,便只有拼死力战的份了,郑显礼与秦晋的话不约而同的少了。
兵力配置在部署下去以后,主帅的任务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接下来便只能看各营的校尉们,对计划的执行能力。
这并非背水一战,如此坚持,只为了不让大食人夺得了先声,毕竟这是两军第一次正面对阵的野战,一旦士气堕了,便有可能一泻千里。
所以,用区区前锋营来对阵大食军的主力,秦晋和郑显礼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也冒了不小的风险。
但是,秦晋认为,这个险是值得冒的,若以区区前锋营都能顶得住大食军主力,对己方士气的提振,以及对地方士气的打击都是极大的。
只是秦晋并非一个只知道用蛮力的人,在这次正面野战中也使用了小小的计谋,那就是在大食军的后翼故布疑兵,而不是将所有的底牌都亮出来。
以马赫迪的心性,纵使求胜心切,也不可能对其置之不理。
事实上,马赫迪最开始的想法与秦晋的预料大相径庭,他根本不在乎大本营是否遭到袭击和威胁。但随着正面攻击受挫以后,他便开始怀疑,唐人是不是故意装作只有一部前锋人马在与之交战,实际上暗藏主力,窥伺着寻找战机,而做到一击必胜。
存了疑虑,马赫迪的想法就多了起来。
毕竟大食军力数倍于神武军前锋营,然则神武军的前锋却表现出了与实力不相符的战力和意志,仿佛他们并非在拿鸡蛋撞石头,而仅仅是一次诱敌的计划。
思虑再三,马赫迪还是放弃全力围歼的打算,而是分出了部分兵力回到营地,进行严密的监视。
正是马赫迪生出了疑虑,却让葛宏业与崔胤意外的得到了喘息之机。
与神武军正面相抗的战场上,马赫迪不愿意拨回过多的兵力,便将目光瞄准了围歼那数百残兵的数千大食步卒。
区区百余残兵原本也没被马赫迪放在眼里,只要击溃了神武军的前锋,这几百个人还不是到了嘴的肉
希尔凡野地上的激战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所有参与到厮杀中的人几乎都已经精疲力竭,可胜负的趋势丝毫没有显露出来,所有人也只有憋着一口气,看看是不是对方先泄掉。
葛宏业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他的眼睛不可思议的瞪着前方,明明占据绝对优势的大食人居然撤了明明他们再进行一次冲击,或许只要半次,他们这些人就再无幸免之理了。
可世事就是这般神奇,大食人居然就如此莫名其妙的撤了。
见状如此,葛宏业终于再也坚持不住,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
一夜半日的鏖战已经近乎于榨干了他身上的力气,他躺倒在地上有气无力的扭转头,看着同样歪倒在地上的崔胤。
“崔兄弟,今日你我不死,将来,将来必有一番大事业啊!”
此时的崔胤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去想将来的事情,此时他唯一的愿望就是闭上眼睛好好睡个三天三夜,他太累了。
不过,他却忽然挣扎着坐了起来,大声道:
“大食人现在撤了,虽然不知缘故,可总算是给了咱们机会,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到了此时此刻,崔胤已经不在乎用词是否恰当,事实上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正确选择就是逃命。
崔胤的大呼提醒了葛宏业,经历了短暂的昏头以后,他也立即清醒过来,一面命令部众清点人数,一面将撤退的军令传达下去。
至于逃往哪里,葛宏业意外的发现,希尔凡的小土城居然没被大食人问津,也许大食人根本就瞧不上这个狭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误打又误撞
葛宏业的额头一片冰凉,伸手去摸,是水渍,竟然下雨了。
雷声真的是雷声,并不是他们期盼的神武军大炮。
神武军的大炮没有来,来的是眨眼间就演变成的瓢泼大雨。
崔胤被浇的浑身湿透,他丝毫没有避开的念头,只目不转睛的盯着城外远处的战场。但很快,视线被雨幕遮蔽,一切都变得混沌模糊,分不清界限,就连震天的喊杀声与鼓角声都俱被淹没,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哗哗暴雨。
“雨越来越大,双方应该罢兵罢战了,咱们也趁机会回去休息一阵,养精蓄锐!”
葛宏业冲着崔胤大声喊道。
“不,咱们要趁着这个事件出城,把战死兄弟的遗体抢回来!”
闻言,葛宏业一愣,眼眶登时发红发热,瓢泼的雨水挂在脸上,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他此时的感情流露。
“崔兄弟重情重义,好,咱们出城,把兄弟们接回来!”
神武军在战后打扫战场只有敌情缓和,形势明朗时才被获准清理掩埋袍泽的遗体,否则只能任由他们在原地发愁腐烂。
虽然很残酷,却是战场上通行的法则。
形势瞬息万变,如果在某地耽搁了时间,很可能就会使活下来的军卒们遭遇灭顶之灾。
用活着的人来换死去的人,这笔帐怎么算都是划不来的,因为一支军队的终极目标毕竟是为了战胜,而不是为了战败。
葛宏业在神武军中多年,对这种冷酷早就习以为常,可今日由崔胤口中说出来,还是深深的触动了他。
昨日还一同嬉笑操练的同袍们,转眼就要成为泥土中的腐尸,这是很难接受的。
此时此刻,雨越下越大,大食人根本不会在意他们这百十残兵,所以尽管放心大胆的出城便是。
不过按照军规,葛宏业还是留下了一半人在城内,以备不测。
在崔胤的强烈要求下,葛宏业同意了由其带领人一半的人出城,去运回死难袍泽的遗体。
出了城,崔胤的眼前尽是一片混沌灰白,但这也不影响他们辨别方位,他们只须沿着逃回来时大致的方向逆行回去,便一定可以找到战死者。
在大雨中前进十分艰难,短短的一段路走了大约小半个时辰,但依旧没有发现战死袍泽的遗体。
崔胤已经怀疑他们是不是在大雨中走错了方位,一名走在最前面的侦查军卒忽然急急退了回来,大声的喊道:
“战场,战场就在前面……”
只是这军卒说话有些语无伦次,崔胤还以为找到了他们白日间鏖战的战场,便挥手示意众人加快速度,争取在天黑前回到城内。
可才走了不到百步,崔胤忽然愣住了,他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居然不是满地的死人,而是近乎于无声的战场,活生生的战场,淹没在暴雨声中的战场。
大食兵与唐兵纠缠在一起,谁也脱离不开谁,只胶着的砍杀着,崔胤亲眼看到一名唐兵重重的将陌刀砍在大食兵的脖颈与肩膀之间,整个人登时裂成了两半,鲜血在瞬间涌出,又瞬间被大雨拍落在地面……
只是这名唐兵也再没能挥出下一刀,从他的腹部钻出了弯刀的刀尖,紧接着又有一柄大斧砍在了他的腰际,瞬间,红的、黄的各种颜色从府中喷涌而出,同样也被大雨拍落在地面。
这些场景强烈的刺激着崔胤,本已经到了口中的撤退,变成了“杀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一将万骨枯
“你们是哪个营的跟住前导骑兵队,不要分开,雨下的大,迷路会很危险的!”
一名军官模样的骑兵在路过崔胤等人身边时,大声的叮嘱着,听口音是关中人,崔胤便大声的答道:
“我是朝廷宣敕使者崔胤,请速带我去见丞相!”
“什么”
那骑兵军官显然是没听清,抑或是听清了又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在这大雨遮蔽了一切的战场上,怎么可能出现天子使者呢
“我是天子使者崔胤,请速速带穷去见丞相!”
这一次,那骑兵军官听清楚了。
“既然是使者,便请跟好了,某这便前面引路!”
惊讶之色在骑兵军官的脸上稍纵即逝,应对也十分的从容,并没有低级军官见到天子使者时的手足无措。
这让崔胤不禁暗暗感慨,看来这数年的动乱已经让李唐皇室的威信降低到不能再降低的程度了,就连这样一个小小的低级军官都不对天子使者有畏惧心理,更何况那些高级的将军和官吏呢
实际上,这倒是崔胤妄自菲薄了。李唐毕竟拥有天下百年,纵使数年的动乱致威信受损,也绝不至于到这般地步。不论在朝廷还是在地方,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官吏是忠于李唐皇室的。
只有神武军这个异数中的异数才会对李唐皇室的威权少了一些本能上的畏惧。
崔胤本是不想在这种狼狈的情况下暴露身份,但苦于跟随自己的数十死士,还有希尔凡城内苟延残喘的葛宏业,思及之共同与其经历了生死之战的袍泽们,他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向秦晋求助。
见到秦晋,已经是掌灯时分,战场的大雨也渐渐转为中雨,可淅淅沥沥的却丝毫不见停止的势头。
军帐内生着一盆炭火,上面坐着铜壶,壶嘴处咝咝的冒着热气。
又湿又冷的崔胤下意识的向炭火盆靠近了一些。
这西域的天气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明明在盛夏,可一场大雨就能让整个一片地域变得和深秋一般。
“崔兄何时到了战场的快快,到这里来烤烤火,喝完热汤……”
秦晋的热情让崔胤有种想哭的冲动,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经历了什么,从生到死,再由死到生,和两世为人别无二致,此时身在暖意融融的军帐内,此前一直被紧张所压制的各种复杂情绪才在瞬间喷涌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