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从一座城门里能够进去三分之一已经实属不易。
眼见着太阳高高升起,秦晋知道再这么拥堵在希尔凡城外,必然会遭致大食人的攻击,到那时,就算神武军个个猛似老虎,恐怕也都要成待宰割的鱼肉了。
于是,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被布置在城外,列阵等候敌人自己冲上来。
有人也曾问过秦晋,既然明知道前锋营不可能全部进入希尔凡城,那为什么不在大雾彻底散开前,撤离战场,奔戈尔干方向去迎神武军主力呢
这个可能性早在前一日晚上就已经被秦晋否定,神武军与大食人比野战,确实是没有必胜的把握,而且在强势敌人的压迫下,撤兵随时都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大溃退,就算精锐如神武军也不例外。
而最稳妥的办法莫非占据有利地形,进行防守反击。
只要守住希尔凡城,再加上三分之二的前锋营士兵在城下策应,大食人想要轻易得逞是不可能的,总要费一番功夫的。
最终,三分之二的前锋营选择了在希尔凡城西北三里处列阵。
大食人果然没有去攻击希尔凡,而是对列阵的前锋营士兵发动了雷霆攻击。
这部分人由郑显礼亲自率领,他早在高仙芝和封常清麾下为将时就已经擅长步马军作战,今日再次身临险境,正是得用其才。
相比之下,置身于城墙上的秦晋,心情则是十分紧张的。郑显礼作为他的左膀右臂,在西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甚至打算在返回中原以后,任命郑显礼为呼罗珊与河中两地的总督,如果现在有个差池闪失,此前的一切计划就都要因此而改变了。
然则,就算有一千种补救措施,想要找出一个堪比郑显礼一样的人物却是不可能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秦晋是不希望郑显礼身涉险地的。
可在这个万分紧急的时刻,如果不是郑显礼坐镇在城外,还有更合适的人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过是眨眼的功夫,大食人已经冲击到了列阵的前锋营面前,只在瞬息间双方就陷入了胶着战之中。
秦晋当即下令,进入城内的三分之一前锋营做好出城作战的准备。
他要看准时机,可这个时机并不好找,早一分出城的人就成了添油,万一分郑显礼的兵也可能死伤殆尽。
神武军自成军以来还没打过这么没把握的仗,就算强悍如安禄山的曳落河,秦晋也从未有今日之忐忑。
唐朝本土作战,多可依托坚城或者险要的地形做出各种策略改变。
而呼罗珊则大大不同,城是小城,不堪一击,地形则多是一望无际的开阔地,根本无法依托作战。
&nbs
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意夺大纛旗
葛宏业猜得没错,的确是神武军的主力到了。然则,直到城上的人可以清楚的看到神武军军旗之时,预想中的炮响还是没有传来。
对此,葛宏业大为担忧,但在众人面前又不好明说。
崔胤看出了葛宏业的担心,便挨近了他低声问道:
“葛将军,援兵到了,你为何还这般模样”
这时,一阵阵的战鼓声陡然响起,葛宏业扭过头来,同样低声道:
“神武军打仗向来会以大炮先声夺人,现在两军都快撞在一起了,炮声还没响,结果只有一个……”
“什么结果”
崔胤毕竟不了解神武军的行军打仗模式,又是个刚刚上阵的新丁,因而并不了解葛宏业口中的“结果”究竟是什么意思,然则从他的口气里也能感觉出其中的麻烦。
事实上,葛宏业担心的也是秦晋所担心的,这两天接连暴雨,接着又是浓雾,神武军火器营的很可能会受潮失效,必须重新晾晒研磨才能重新使用。
现在,神武军没了赖以提升战力的火器,便只能真正的硬碰硬了!
只见援兵的先头人马直冲大食人后翼杀去,这也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因而秦晋虽然紧张,但却并不过分的担心。他知道,今日这一战很可能会发展成决战。
一直以来,精心准备的计划都没有用上,这诚然是神武军的运气不太好,同时也马赫迪足够狡猾,是个旗鼓相当的劲敌。
“城中军队,随我出城,夹击大食人!”
“不可,万万不可,丞相乃万金之体,怎么能亲身犯险呢”
秦晋身边的将军们立时齐声反对。
但秦晋这一次却执意出城。
“展开我的纛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统帅亲临战场为他们压阵了!”
……
姜凤翔面色凝重,在一连两天的暴雨中失效,神武军的火炮都不灵了,但为了赶得及追上丞相的前锋营,也不得不立即对大食人展开攻击。
“将军快看,那,那是丞相的纛旗!”
秦晋的纛旗高耸醒目,离得很远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平叛以来不知多少次战斗,这纛旗就是神武军所有人的主心骨,不论场面多么危急,只要秦晋的纛旗出现在战场上,军心就定然大盛。
万岁!万岁!
万岁之声不绝于耳,就连猝不及防的大食人都被这数万人的齐声呐喊震惊了。
姜凤翔在神武军中算是崛起比较晚的,但其能力却是比较出众的,行事也比较谨慎,这也是秦晋信任其率领主力人马的主要原因。
因此,他将主力分成了左中右三部分,其中左右两部分作为攻坚力量直接攻击大食军的后翼,中军则留做后备力量,以随时支援战事吃紧的方位。
大食军的反应也很快,在遭到了攻击之时,立即后队便前队,与袭击后翼的神武军做殊死搏斗。
大食军不愧是野战的好手,纵使应战突然,依旧没有半点惊慌,只见他们有条不紊的进行阵型调整,竟然在两面作战的情况下丝毫不见混乱。
实际上,郑显礼所部的人马不到万人,与大食军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于是,大食军几乎是在第一时间调整了战术布置,将身后的来袭者视为主要对手,将绝大部分兵力用来反击他们,只对郑显礼部留下了少量的人进行监视。
马赫迪对战场的变化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吃惊的,想不到唐人来的如此之快,原本预计他们会在一两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马赫迪之计
开花雷的使用,瞬间让许多大食人回忆起了戈尔干大营遭到炮击的一幕。许多人的冲击势头不自觉的放缓了,甚至有人干脆停下了脚步。
然则,人山人海的冲击浪潮岂会因为个人的停止前进而停止呢大潮一浪又一浪的冲击着位于前方的人,推着这些人身不由己的向前冲去。
幸甚唐人那种会爆炸的武器没有持续下去,更恐怖的一幕也没有出现,大食人还是壮着胆子向前冲去。
可不管怎样,此前凶猛的势头就此趋向于平缓,不能再像锋利的利刃随意便可将神武军的防御线轻巧划开。
双方就在秦晋的纛旗下胶着着,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见状如此,希尔凡城头上的崔胤总算松了一口气,想不到神武军赖以成名的火器竟然有如此大的威慑力。
朝野中有许多人都将神武军的火器视为奇技淫巧,并不是兵家的正途,像崔胤这种世家子弟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报有这种观点。
直至今日亲眼见到了火器的使用,崔胤才不得不承认,火器的使用其意义并不在杀伤了多少敌兵,而是有着极大震慑力,可以将敌方高涨的士气彻底打掉。
军心士气乃是一支军队赖以取胜的关键因素,一旦被打掉,还谈什么胜利呢!
只可惜,神武军九成以上的火器都在连天的大雨中失效了,再加上运输保存的问题,大量的受潮无法使用。只有少量的密封良好的开花雷还能够打响。
即便如此,也有一二成左右的开花雷哑火了。
秦晋站在纛旗下,心中盘算着姜凤翔的兵力布置,虽然火器营绝大部分的火器哑火了,但精锐的掷弹兵营装备的可都是新型的开花雷,这种新型开花雷其特点就是防潮、防水,可以最大限度的在阴雨天气中使用。
亲卫队向大食人投掷的开花雷良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秦晋在等,在等着看姜凤翔何时会使用掷弹兵营。
以战场上目前的形势,胶着中的双方在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姜凤翔很可能会在后期双方都精疲力竭之时将这支后备力量放出来。
现在,秦晋的纛旗出现在战场上,除了激发将士们的士气以外,更主要的战术原因便是吸引大量的大食兵朝着这个方向强攻。
此时此刻,后者目的已经达到,牵制了万余大食人的兵力,作用非同小可,这进一步缩小了姜凤翔所领主力与大食兵之间的差距。
大食人虽然占着兵力上的优势,可马赫迪处处都要分兵,便只能使自己陷入军事上的被动,而难以集中全力去对付一方。
实际上,马赫迪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所在,他恨恨的朝秦晋纛旗的方向瞪了一眼,正是由于自己的轻率,才使大食的勇士们陷于三面受敌的局面。
虽然郑显礼残部与希尔凡城中冲出来的残部人数规模都不大,可如果不加理会听之任之又是绝对不可以的。
思忖了一阵,马赫迪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一直紧张注意着战场的姜凤翔忽然发觉了大食军不同寻常的异动,很快便陆续有探马来报,大食军的主力的攻击方向发生了改变,以千人队为单位纷纷调整调动。
姜凤翔凝眉分析了一阵,有些摸不到头绪,但当他将目光投向大唐丞相纛旗的方向时,登时就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如果大食军将大部兵力用来围攻丞相的纛旗,那么仅凭丞相身边的亲卫和前锋营的一部人马能否顶得住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以彼道还之
这个世界最折磨人的莫过于将自己的命运操纵于旁人之手。
现在的秦晋最纠结的莫过于此,作为一军之统帅,要充分的相信自己选定的将领,相信他有能力力挽狂澜。
事实上,作为一军之统帅首要具备的就是识人之明,被选定的姜凤翔究竟有没有这个能力,许多人都在质疑,但只有秦晋始终坚持己见。
现在,姜凤翔果然没有让秦晋失望,神武军作为一支精锐力量,在大食人面前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沉稳,几乎只以一部力量在吸引大食人的攻击,绝大部分的后备力量都在观望中调整自己的战斗位置,以期达到一击必中,中必歼敌的战术目标。
“左翼校尉黄宣报道!”
姜凤翔微闭的眼睛猛然张开,目光如电,看着面前的年轻校尉。
黄宣是在张掖加入神武军的,短短一年间,因功升为左翼校尉,此次被他寄予厚望。
“很好!”
姜凤翔加重了语气,目光中也露出了无比的坚定和期望。
“你的任务可清楚了”
此前他已经命传令兵去转达了军令,黄宣此来正是亲自接受其训示。
黄宣立即挺直了身体,大声的表示:
“末将一切都铭记在心,就算身死不会辜负将军的厚望!”
忽然间,姜凤翔的眼睛似乎闪过几丝晶莹,沉沉开口道:
“你们,都是大唐的好男儿,定要一个不少的活着回来!”
黄宣再次挺直了身体,大声道:
“末将,末将一定,一定活着回来!”
说罢,黄宣决然转身,带着稀里哗啦的铁甲摩擦声离开了中军。
大食军的攻势再度加强,已经达到了部分神武军难以承受的烈度,黄宣此次负责的就是像一把尖刀插进大食军的心脏,真正的目标乃是大食王子马赫迪!
大食人针对秦晋进行了斩首战术,神武军自然也不能毫不表示,这才选中了黄宣以及他的左翼营,进行一场针对马赫迪的斩首行动。
为了这次突袭,他们集中了不少军中可以随身携带的开花雷,用作杀开一条血路。
不过,这次行动的难度却并不小,因为大食人并不像唐人十分重视旗帜,从统帅到将军,再到校尉都有式样不一的旗帜,只要辨认旗帜,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辨别出对方是什么人在领兵。
但这也难不倒神武军,他们早在针对大食人做前期侦查的时候就了解到了大食军中各种成份的基本特征。比如马赫迪的禁卫,身穿的都是银亮的铁甲,离着很远就能清楚的辨认出他们。
而普通的士兵一般则只穿着普通的牛皮甲,外罩黑色袍子。
正是因为标志性的黑色袍子,此时的大食人被东方各部统称为黑衣大食。
相比较而言,此前被称作白衣大食的倭玛亚王朝,在对待东方各部族是比较温和的,因而时下只要提起黑衣大食,对于东方各部族更多的都是痛苦的记忆与发自内心的恐惧。
所以,在对黑衣大食作战的过程中,各部族的战斗意志通常都是不怎么强的,一切艰难的战斗都必须有神武军亲自出面才能成行。
黄宣所部果然没有让姜凤翔失望,他们就像一把锋利的剪刀,以凌厉的攻势竟然在密密麻麻的大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兵欲行险招
对于自己的卫队,马赫迪有着绝对的信心,此前大大小小的战斗中,他们几乎从未失手过,以同样数目的士兵对阵,唐人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由于战术的需要,马赫迪要将绝大部分兵力用来突击唐朝丞相的军阵,所以用自己的卫队来堵住神武军来自西面的突袭,自然就是最佳的选择。
此时的战场已经陷入胶着状态,骑兵在其中并不能发挥其优势,而马赫迪的卫队又是清一色的骑兵,所以他们纷纷下马选择步战。
这些精锐禁卫都是上马骑兵,下马步兵,有着极为丰富的战斗经验。
黄宣的带头冲击激励了部下们的战斗意志,但很快又遭遇到了激烈的抵抗,一支身穿亮银色铁甲的军队从中杀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