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失去了所有闪转腾挪的空间,便容不得半分投机取巧,一切苦战都是真刀真枪的用命去拼。

    在姜凤翔的记忆里,神武军一直以火器作为攻坚力量,像现今这般硬拼猛打还是头一次。

    不过,此番就连他本人都唏嘘不已,从今而后,谁在质疑神武军离了火炮就会打回原形,成为软绵绵的羔羊,今日此战便是驳斥它们最好的明证。

    突然间爆发出的热血士气竟奇迹般的在大食人铁桶样的防线上凿开了一个口子,战士们蜂拥而入,大食人一时间竟有些抓瞎。

    但大食人不愧是横扫大陆的沙漠雄狮,很快便又稳住了阵脚,新的防线在口子内又层层的堵了上来。

    姜凤翔双目赤红,就算大食人再组织起一百道一千道防线,他一样会不惜性命将之凿开,凿开一条通往纛旗的路,不论这条路将有多么的凶险。

    马赫迪终于感受到了压力,对于只有区区千人的纛旗护兵竟然久攻不下,而身后的唐人又一浪猛似一浪的发起了强攻。

    就算当年在君士坦丁堡城下,背水一战,面对罗马人步兵方阵拼死的抵抗时,他也从未感受过这种如影随形的压迫感。

    记得那一战,罗马人最终还是在大食的弯刀和箭矢面前怯懦的选择了逃避,龟缩回居士坦丁堡城内,凭借着坚城才能顶住大食的猛攻。

    而今,这些唐人看起来个子矮小,身体瘦弱,明显不是最优等的战士,但他们却由始至终牢牢的站在原地,不曾有过半步退缩。

    第一次,马赫迪挠了挠有些发紧的头皮,同时心底里也生出些许棋逢对手的兴奋。罗马人被大食铁军打的失去了斗志,一般情况下只敢龟缩在坚城里,凭借坚城和大食勇士们作战,现在突然有了一群敢于正面硬撼大食铁军的疯子,他只想尽快的让这群疯子们意识到,选择与大食铁军正面作战,是最愚蠢的选择。

    念及此,马赫迪迅速做出决定,兵出两路,以双拳之势分别发起猛扑,所求的就是一举将那些愚蠢的唐人彻底歼灭。

    这时,有部众建议马赫迪启用那些作为附庸的草原蛮族人马,但却被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些草原上的野蛮人从来都只是战场上最不稳定的因素,一旦让他们掺合进来,惯常于见风使舵,又精于卑鄙诈术的野蛮人心性将是他最难掌握的一股不可靠力量。

    去年哈里发兵围君士坦丁堡,那些一直依附于大食的斯拉夫人居然在关键时刻被可耻的罗马人收买,在关键时刻调转了刀口,哈里发被迫之下,才不得已选择了退兵。

    由于自身也是亲历者之一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奇兵刺狮心
    黄宣赤红的眼睛向身边扫去,能够站着的部下已经不超过十个人,而且都和他一样,已经摇摇欲坠。可是,任务尚未完成,丞相依旧陷于极端的险境之中,他怎么能就这样轻易的死去呢

    否则,真是死都不能瞑目啊!

    一声沉重的叹息在胸膛里骤然响起,手中的陌刀如火炭般滚烫,大食人的血便是使之燃烧的仇恨之火。

    他何曾想过,仅仅半日功夫,那些活蹦乱跳的兄弟们就已经与自己阴阳两隔,大食人果然不是那些小国部落可比的,这也是神武军西征以来遇到的唯一一个劲敌。

    “兄弟们,向西北方突围!”

    黄宣知道,他们突袭斩首的任务已经不可能完成,送死固然容易,然则活下来却是千难万难的。

    他要背负着仇恨活下去,活着看到神武军杀进泰西封的那一天,如此或可告慰无数身死的兄弟们了。

    姜凤翔的将旗在西北方向,通过密集的鼓角声,他可以轻易的辨认出,神武军主力在那个方向发动了猛攻,现在只要朝西北方冲,与主力会合,或许尚有一线活命的机会。

    大食人在击垮了黄宣大部之后,便调集九成以上的兵力去攻击其他方向,他们这七八个残兵,才得以有喘息之机。

    然则,遍布在战场上大食散兵仍旧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们,黄宣与仅存的部下组成了一个小型的陌刀阵,一路向西北,真真是神挡杀神,鬼挡杀鬼。

    也幸亏堵截他们的都是些零散的大食步卒,规模最大的也不过十余人,因而这支小小的陌刀阵竟如入无人之境了。

    当然,好运气不会维持太久,很快,大食步兵的密集程度便加剧了,这里聚集着大食的精锐,排成了宽达三里以上的战线。

    黄宣也不会蠢到以卵击石,飞蛾扑火,他本打算带着仅存的部众向大食战线的侧后方绕过去。

    一名眼尖的部下忽然指着一面奇形怪状的大食旗帜诧异道:

    “看,那个,好像是大食的将旗呢!”

    这一声大喊,猛的提醒了黄宣,他们此行不就是来斩首的吗,虽然斩首马赫迪的任务已经是失败,现在退而求其次,杀一个胡贼大将也是值得用命去换的。

    念及此,黄宣又毅然的决定:

    “兄弟们,到现在我本无意独活,可为了不让死去的兄弟们抱憾,不能如此平白的送死,总要活着见到神武军杀入大食人的都城,现在,现在咱们或许还能死的轰轰烈烈,足以告慰死去兄弟们的在天之灵,你们可愿与我一同赴死”

    “校尉你就下令吧,俺们无不从命!”

    “好!”

    黄宣吃力的挥起陌刀,指着距离他们约有里许的那面将旗,这里是大食战线的后方,谁都料不到后方竟会有神武军杀来,他们便要再做一回锋利的匕首,向刺客一样,摸到敌人的胸口前,一刀插进要害。

    小小的陌刀阵就像疯了一样以极为凌厉的势头杀了过去,就好像马上燃尽的火炭忽的暴起了光焰,将死之人突显回光返照。

    然则,不管情况如何,散落在大食军阵后方的零散步卒们都无法阻止黄宣这支陌刀小队的前进。

    眼看着距离那大食将旗越来越近,九百步,八百步,七百步……

    忽的,一蓬箭雨兜头射了下来,黄宣情知无法躲开,只能硬着头皮抗上去,至于是死是活就只能看运气了。

    身上的铁甲可以挡住绝大多数箭矢对他们造成致命伤,可还是有一个兄弟倒霉,被射中了面门,一支羽箭硬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阿里的噩梦
    阿里心下发狠,又迅速的从箭壶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在弓弦上。

    就在此时,他的瞳仁猛然收缩,竟发现一支羽箭冲着自己的面门疾射而来。

    带兵征战多年,见惯了生死大险的危急时刻,这位大食千夫长面不改色的挥起长弓,以弓臂向那羽箭磕去。

    电光火石间,羽箭便偏离了原本的方向,重重射入一名大食士兵的胸腔内。

    箭杆深深没入了士兵的胸膛,尾部的箭羽仍在急速的晃动着着,几乎没有任何声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便消失在了这残酷的战场上。。

    阿里看都不看那士兵,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再次弯弓搭箭,可下一刻他却愣住了,因为此前中箭的唐兵以及其数名随从竟然不见了。

    忽然,视野中晃过了一柄长长的钢刀,这是唐人特有的刀,刀身长而厚重,大食的步骑兵在这种兵器组成的军阵面前,并不能占到优势。

    但阿里何许人也,怎么会被这种小小的突发状况吓坏呢手中已经拉倒了一半的长弓急速转向,手指骤然松开,羽箭破空射出,这么近得距离,就算天神也没有办法躲得过去了吧。

    果然,羽箭噗的一声射入肉中,阿里甚至不及仔细去看,又以极快的速度抛去了长弓,抽出挂在马鞍上的马刀,斜斜的挥劈下去,一支手臂应声被斩下。

    可不等阿里暗生得意,却猛地觉察到身后似乎有所异动,扭头看去,竟是一名唐兵不知何时扑了上来,双手死死揪住自己身上的甲叶,似要将其拽下战马。

    大食军阵主力仍在全神贯注奋力阻挡着神武军猛烈的强势攻击,如果不是为了顶住唐人凌厉的攻势,阿里也不至于将几乎所有的随军卫队都派了上去,更不至于身后被数名唐人残兵钻了空子。

    事实上,谁也想不到,一支被全歼了的残兵居然还能有如此强烈的战斗意志。

    然则,不论大食人在战场上的形势多么稳固,其大将阿里面临生死险地却是切切实实的了,最后七名唐兵以疯子一般的势头,不顾自身死活对阿里发起了围攻。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存了必死之心,哪怕就此身死,只要除掉这个大食将领,也算死得其所了。

    阿里双目爆红,用尽全身的力气,要甩掉这个挂在自己身上,像土鼠一样的唐人。

    可这个土鼠的手却像生了钩子一样,死死的抠进了铁甲叶的缝隙之中,不论如何用力的甩动,竟都不能将其甩落马下。

    眼看着自己的卫兵不能尽快援手帮忙,情急之下便啊啊一顿怪叫,然后纵身跃下战马。

    坐在没有速度的战马上,等于将自己当成了敌军的靶子,一旦判断清楚眼前的情况以后,阿里当机立断,决定下马步战。

    于是乎,壮的像头熊一样的阿里带着身上的“土鼠”下了战马,手中的马刀飞速而大幅度的挥舞着,以阻止余下的唐人残兵靠近自己。

    可那名死死抓住了甲叶的唐兵极大的阻碍了阿里的动作,原本应该凌厉凶猛的马刀,此时竟笨拙的有点像一头圈养的肥猪了。

    很快,又有一名唐兵靠近了阿里,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揪住了他的衣甲,试图合力将其按到在地上。

    另有两名唐兵则手持骑弩,向赶来援手的大食卫兵进行射杀。

    两张骑弩的威力大致抵得上一支百人队,数十个大食兵竟然被震慑住了,不敢贸然冲上来。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山穷终有路
    大食人潮水一样的涌过来,大唐丞相的纛旗依旧伫立不倒,在所有人看来,这是个奇迹,每每纛旗即将倾覆之时,便会有一支奇兵杀了过来,解一时之急。

    没有谁能知道,秦晋此刻的心境是如何起伏跌宕,自打西征以来,甚至包括在唐朝平叛的数年间,神武军从未遇到过这种命悬一线的激战,而且是大张旗鼓的野战。

    众所周知,神武军最擅长的防守战,如此激进的打法还是第一次。

    不过,唐朝既然要继续走扩张的道路,神武军便不能只局限于这样的防守战,必须迈出激进野战的第一步。

    然则,秦晋又何曾想过,今日的代价却如此巨大,神武军的伤亡比例已经达到了罕见的三成。

    来自于吐蕃的骑兵加入了战团,秦琰带着援兵及时赶到,秦晋算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但战局依旧不容乐观,三千吐蕃骑兵的加入只是稳住了阵脚,还不足以达到反攻的地步。

    秦琰作为秦晋的家奴,其在短短数年间,成长极为迅猛,已经成了出镇一方的节帅。

    此次神武军得以从容西征,也是吐蕃方面不再成为唐朝的威胁,而是成为了一支颇为恭顺的胁从力量。对吐火罗以及印度的用兵,都有吐蕃人的身影冲锋在前。

    原本在计划中,吐蕃的兵马主要驻扎在吐火罗与印度交界的兴都库什山山脉处,可以随时策应各方,此地距离吐蕃本土的距离也十分之近,一旦高原有变,也能及时回援。

    神武军主力在戈尔干与大食主力对峙了将近半月之后,秦晋为了以备万全,从吐火罗等地,相继调遣了一批骑兵。

    其中,尤其以秦琰所部的吐蕃骑兵抵达最快。

    这支新近加入的骑兵令大食王子马赫迪十分恼火,原本胜利在即,只要眨一眨眼的功夫,他就能将那面令人生厌的唐朝旗帜砍倒,可直到现在,那面旗帜仍旧在示威一样的飘荡着。

    “阿里呢阿里在睡觉吗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干掉那些土鼠”

    马赫迪很有些愤怒,阿里从来都是其手中的一支利刃,但凡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将他派上去,无不迎刃而解。

    可现在,很长时间过去了,唐人在西北方的攻势依旧猛烈,而且本该被歼灭的唐朝丞相卫队竟然再一次的起死回生,一支蛮族骑兵成了他们的生力军。

    “阿里有没有最新的军报送回来”

    一连多次发问,都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小小的希尔凡城外战场已经成了一锅粥,打的乱成了一片,不论唐人还是大食人,都犬牙交错在这籍籍无名之地,短时间内任何一方都看不到胜利或者是失败的影子。

    唐朝的援兵陆续抵达,虽然都是些只有千人左右的小股人马,可对战局的影响去从微妙中延伸出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这时,有人开始建议他启用那些附庸于大食的蛮族兵力,毕竟让这样一支力量规模都不容忽视的人马置身事外,怎么看都是不合适的。

    就在马赫迪犹豫的时候,西北方忽然传了来了一阵急促的号角声,他猛然一凛,号角声代表的含义是形势危殆,急需救援。

    怎么可能

    对此,马赫迪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他十分了解阿里的实力,同时阿里率领的也是此次东征军中近半数的精锐,就算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从西北方进行强攻的唐人,最坏的情况也就是不胜不败,怎么可能出现军情危殆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状况呢

    他甚至觉得,这有可能是唐人从中搞鬼,以扰乱自己的军心。

    &n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王子有哀叹
    直到此时,马赫迪才如梦方醒,惊觉到自己的处境已经危及到了极点。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轰轰烈烈的打下去,直到分出个生死胜负,虽然局面对于他而言仍旧是胜败五五开,可大食帝国的继承人怎么能冒如此大险呢

    还有一条路,那就是趁着唐人尚在整合兵力的当口,带着属于自己的亲信及时撤离,这样一来他会稳稳的保存实力,虽然会损失威望和哈里发的信任与重用。

    说实话,对于从出生开始就顺风顺水惯了的马赫迪,让他在短时间内做出无论怎样都要面对失败的选择,实在是一个难以迈过去的困难。

    然则,形势不会等着他慢慢的做出选择,唐兵在经历了将近整整一日的激战后,竟然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战斗力,此前一直被压着打的姜凤翔部终于显露出了他们应有的本色。

    自打阿里被偷袭身死之后,对峙的局面就再也难以维持下去,他麾下的大食兵先是有一个方阵出现了溃散,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溃散的恐慌就像瘟疫一样开始蔓延。

    姜凤翔岂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终于带着神武军冲杀上去,将试图一切阻挡他们的敌人全部碾压成齑粉。

    大难不死的黄宣当真有再世为人之感,看着漫山遍野呼啸冲锋的神武军,他激动的双目赤红,却再难流下一颗激动的热泪,因为眼泪和鲜血早都已经流光了。

    这条命侥幸残存下来,对于黄宣而言,其意义远不如亲眼看着神武军将这支耀武扬威的大食军彻底击败,打垮,全歼。
1...464465466467468...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