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五味酒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泰西封之殇
?
希尔凡向西数千里外的底格里斯河左岸,炎炎的烈日炙烤着古老的泰西封,商旅们往来繁华热闹的大街上,疲惫和兴奋同时爬满了他们脸,间或走过的宫廷官吏则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应付公事一样的巡察一番便匆匆离去。
马赫迪的战败并没有影响这座古老的城市,现在的泰西封和数百年前一样熙熙攘攘。
只是与热闹的大街和广场不同,宫廷的大门在白天就已经上了锁,门里门外的士兵们也换上了新面孔。
出入宫廷的贵族和官吏们都连不迭的低声抱怨着,不知道哈里发这些日子还会抽什么风。
曼苏尔自从大肆的辟谣以后,就很少露脸,大臣们也有许多天没看到他们的哈里发了。
一时间,宫廷内外的谣言就像瘟疫一样一恐怖的速度蔓延扩散着,有人说哈里发得了重病,也有人说哈里发悄悄的离开了泰西封赶往敌前去指挥战斗。
各种夸张的谣言更是甚嚣尘上,但曼苏尔自从严厉惩处了散播马赫迪战败谣言的人以后,基本上也已经销声匿迹,无论谁以何种理由要求觐见哈里发,都一概会被挡在外面,也不给出具体的理由。
这就很不正常了。
曼苏尔是个权力掌控欲极强的人,从前宫廷内外大小事宜,只要他想起来都必须亲自过问,如果有谁因为汇报公事慢了,通常都会受到严厉的责罚。
而现在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与以往大相径庭的方向发展,大臣们摸不到头绪,远来朝见的部落首领们更是十分不满,认为自己受到了轻视和慢待。
宫廷的一角侧门慢慢敞开,一行十几人静悄悄的出来,并无声无息的离开,进入大街以后又汇入了负责巡察的士兵队伍当中,很快隐没在热闹异常的大街上。
曼苏尔就隐藏在这支队伍里,就在刚刚,他又接到了法兹勒送回来的消息,但这回与前次正好相反,坏消息对他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因为他最器重的儿子,并且在犯了严重错误后他依旧选择原谅的儿子竟然成了唐人的俘虏。
这对帝国对他本人而言都是奇耻大辱。
而且,比耻辱更加令人紧张的则是这则消息一旦披露,那些明面上或隐藏在暗处的反对者们又会如何闹腾
思来想去,曼苏尔觉得在泰西封城内就好像坐在火炉里,每一处是安全的。
到现在也只有驻扎在城外的禁卫军军营是最安全的,所以他选择了悄悄的离开,并进入禁卫军中。
禁卫军中都是曼苏尔的铁杆嫡系,相对而言,背叛他的概率也是最低的。
确认安全以后,曼苏尔绞尽脑汁的想着,应该如何将这个令人蒙羞和震惊的消息公之于众。
毕竟纸包不住火,马赫迪迟迟不回来,战败的人马也都不知落到哪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疑问也都会浮上水面,谎言不能掩盖事实,那么久只能正面面对了。
首先,曼苏尔想到的是在自己的儿子们当中再选一个继承人,可掰着手指头数了一阵,不禁有些气馁。
他的儿子们不是未成年无法托付重任,就是只知道吃喝享乐的废物,到头来能真正辅佐自己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马赫迪啊马赫迪,曼苏尔对这个儿子不知道是爱是恨,到了现在,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正在纠结之际,随从来到身边禀报,来自希尔凡的使者又道了。
曼苏尔虽然有些狼狈的偷偷离开了宫廷,可改交代的重要事宜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大火乱人心
深夜,曼苏尔被从睡梦中叫醒,睡眼惺忪中,他意识到应该是出大事了,否则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叫醒他。
“出了什么事”
“失火,失火了,泰西封城里失火了!”
“失火”
曼苏尔霍的坐了起来,失火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处理的不及时,甚至可能将整座城都烧毁了。
倭玛亚王朝士气,泰西封也曾经失火过一次,由于官吏们反应缓慢,致使半个城市都在大火中被烧成了废墟。
对此,曼苏尔还记忆犹新,他虽然有意迁都,可绝对不愿意将泰西封毁掉。
身边的阉人见哈里发尚处于反应迟缓阶段,就说道:
“一定是有人故意纵火,他们早就对哈里发不满了,这是他们在发泄,索性就不去管它,烧毁了,正好,正好都迁去巴格达!”
此言一出,不想曼苏尔面色迅速阴沉了下来,盯着那个多嘴的阉人,冷冷道:
“这些事岂有你说话的资格拖出去,打死!”
阉人吓坏了,他自持哈里发进来越来越宠信他们,所以说话时自然少了些考虑,不想竟因此惹来了杀身之祸。
“饶命,饶命,小人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但曼苏尔对他的求饶不为所动。
“敢以私怨对公事,你死得不冤!”
左右侍立的阉人再不敢犹豫了,立即将那多嘴的阉人拉了出去。
所有人都以为曼苏尔乐见此事,谁想到竟然恰恰相反。
“哈吉,你去火场督责,哪个不奋力就一刀杀了!”
“是!”
哈吉是曼苏尔身边比较得宠的年轻阉人,善于察言观色,又十分的乖巧,是以曼苏尔很喜欢派这个懂得知进退的阉人去传达和执行自己的旨意。
泰西封的大火着的蹊跷,没人知道这是不是有人故意为之,事实上火究竟是谁放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抓紧控制住火势,否则一旦蔓延成一定规模,想要救火也是不可能了。
城里上点岁数的人都记得倭马亚王朝时期泰西封的那场大火,半个城市都被烧成了废墟,如果不是天降大雨,整座泰西封被烧毁也不是不能。
因此,许多人开始未雨绸缪,不是救火,而是将家人和财产向城外转移。
负责指挥救火的是泰西封执政官卡扎尔亲王。
卡扎尔亲王找不到哈里发,又无权调动禁卫军来帮助救火,只好组织了大批的奴隶赶来扑火,并承诺,只要他们尽力扑火,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们都会获得自由之身。
奴隶们得到了激励,自然人人奋力,但火势借着大风蔓延的很快,想要扑灭也不是一时半刻就成的。
看着火势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卡扎尔忧心忡忡。他曾亲历过倭玛亚王朝时期的大火,虽然那时候还小,可大火带来的恐惧,一直不曾被岁月的流逝而磨灭。
正在此时,哈里发派出的使者到了。
卡扎尔不情愿的赶去迎接,他不情愿是因为早就知道,这所谓的使者一定是个阉人。
让出身高贵的亲王去迎接一个最卑贱的阉人,尽管这阉人代表着的哈里发,同样是一种羞辱!
但是,还没有人敢于公然的挑战哈里发的权威,毕竟谁也不想因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丢了性命,甚至连累到家族和部落。
哈吉离开了哈里发以后,立即从温顺听话的小绵羊变成了,趾高气昂的狐狸,大臣和将军们向他行礼,都不能让他的眼皮多抬一下。
此时正在他面前恭顺行礼的是哈里发的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卡扎尔之乱
“你,你要背叛哈里发吗先知会惩罚你……”
阉人哈吉的恐吓只来得及突出一半,卡扎尔的刀就已经捅进了哈吉的肚子,然后顺势横向一划,锋利的刀刃便轻而易举的剖开了他的肚皮,肠子瞬间就从里面挤了出来,红的黄的一大滩伴随着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掉了满地都是。
哈吉被这恐怖的一幕吓坏了,他甚至忘记了身体的疼痛,惊恐的看着自己身体正发生的诡异一幕。
“这,这……这怎么可能”
他明白过来以后的第一个反应竟是俯下身去去捧那些肠子,打算再塞回肚子里去,可身体的剧痛和生命的流失在下一秒间令其一头栽倒在地。
原本活蹦乱跳颐指气使的阉人竟昏死了过去。
卡扎尔不屑的在哈吉的头上踢了两脚,尽管这头驴子一时间还没死透,但送他去地狱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不等周围的反应过来,卡扎尔揪住了哈吉沾满血的头发,然后提起弯刀在哈吉的脖颈间轻轻一划,一颗血淋淋的头颅就已经提在手里。
“阉人假借哈里发的名义意图烧毁泰西封,逼迫所有人迁都,以此来篡夺哈里发的权力,现在,我希望所有效忠于哈里发的人都站出来,杀光所有的阉人,救出哈里发!”
阉人借着哈里发的名义在宫廷内外上蹿下跳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实情,尤其近几个月一来,曼苏尔更是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甚至宫廷内外一度谣传曼苏尔已经死了。
好在那些都是谣言,并不是真的。但这次泰西封大火着的蹊跷,再加上那些阉人上窜下跳折腾迁都,而大部分人是不情愿的,甚至反对的,由此种种联系起来,真相似乎就呼之欲出了。
卡扎尔当然不会天真的以为哈里发是受了阉人们的蒙蔽才做出糊涂事。
但他聪明就聪明在不会将问题的矛头指向哈里发,而是戳在了哈里发身边的阉人身上,如此一来那些心存顾虑,抑或是还有些犹豫的人自然会站在他这一边,以诛杀阉人的名义来反对迁都。
事实上,迁都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些人为了保护自家的既得利益,或明或暗的站出来反对,也都是理所当然的。
只是这次以纵火烧城来逼迫人迁都做的就有些太过分了,难免不会进一步的计划矛盾。
卡扎尔正是敏锐的嗅到了机会,才在哈吉耀武扬威的时候果断的出手。
现在,正可以用救火的名义凝聚人心,不用任何人去劝说组织,那些家宅被大火席卷,抑或是即将被火烧的人家纷纷有人主动站出来,加入到救火大军之中。
这一次,卡扎尔不仅要征伐奴隶,还要征调全城的年轻男子。
杀掉了哈吉以后,他的心思至少有一半都不放在救火上。
在卡扎尔看来,泰西封的大火究竟能不能熄灭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笔帐一定会记在哈里发的头上,而自己也由此笼络了人心,将大批的精壮力量名正言顺的征发,到时候只要发下去武器就是一支可以出征作战的军队。
曼苏尔啊曼苏尔,你英雄一世,却没想到到头来栽在了阉人手中。
阉人们对曼苏尔确实忠心,轻易不会有篡位弑君的事情发生,可他们大都是贪婪的无能之辈,用这些人成事不容易,败事却一个顶十个呢。
远处火光熊熊,卡扎尔竟生出一些唏嘘的念头。
&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哈里发反击
卡扎尔发现自己把问题想的过于简单,本以为控制了泰西封城中的局面,攻下王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把守宫门的禁卫军一定会顺应时势望风投降。
可谁料得到,他带领的奴隶大军却在城下遭遇了激烈而顽强的抵抗和打击。
事实上,奴隶们对攻城完全没有什么经验,面对高大的宫墙就算冲过去也只能望而兴叹。
还是卡扎尔的私兵曾经上过战场,找来了两人才能合抱的原木去撞击宫门,但王宫的宫门都是经过加强的,寻常撞个两三百下根本就不会损坏,但城上的箭矢、石块、木头却不断砸下来,很快就对叛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奴隶们的士气来的快,退的也快,稍一受挫就开始有了逃亡的现象。
卡扎尔命令自己的私兵从后面督战,但凡有人撤退,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杀死。
这么做并不能阻止奴隶们的逃散,毕竟卡扎尔的私兵是少数,只有几百人而已,不可能一个不落的控制数千奴隶。
眼看着攻打王宫的战斗陷入困境之中,卡扎尔决定改变策略,转而攻打王宫的后门,同时又派人到城中去,继续征发奴隶,实在不行就算用人命堆也得把王宫堆下来。
只有占领了王宫才能进行下一步计划,如果连曼苏尔的影子都逮不到,就没有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收拢人心。
卡扎尔虽然一早就有了觊觎之心,但却只是针对曼苏尔做了一些情报工作,说到底还没到武装政变的地步,今夜的情况是他抓住机会当机立断的结果,选择铤而走险也是隐忍多年以后的一种爆发。
但是,卡扎尔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他还很是兴奋,一直活在曼苏尔的阴影里,终日战战兢兢,不知道那一条绞索就会套在自己和族人的脖子上,这钟日子他实在是受够了。
一旦迈出了第一步,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就算最坏的结果,大不了带着族人逃出泰西封,在哪里不能谋到个容身之地呢
哈吉的头颅被挂在一根高高的旗杆上,卡扎尔反复向把守宫门的禁卫军强调,他已经杀掉了那些仗着哈里发权势耀武扬威的阉人,阉人们不知道感恩反而要杀掉哈里发造反,现在只要打开宫门,都会被当做保卫哈里发有功之人。
哈吉的头颅确实对禁卫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哈吉在王宫中的地位几乎已经等同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连大臣们都要对他毕恭毕敬。
就是这样一个权势滔天的人,现在居然像狗一样被砍下头颅,并且挂在旗杆之上。
然则禁卫军终究是禁卫军,在没有接到进一步的命令之前是不会打开城门投降的。
帝国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愿意被扣上投降的帽子,哪怕是在内斗中。
所以,负责把守宫门的千夫长态度虽然软了下来,但依旧不愿意打开宫门。
由于他们这些底层军官并不了解哈里发的真实行踪,于是开始向上报告,并确认哈里发的究竟是否安全。
负责统帅王宫禁卫的将军萨拉赫曾是哈里发信任的人,竟然也不知道哈里发去了哪里,就差掘地三尺来寻人。
不过萨拉赫历来是站在王子马赫迪对立面的人,曼苏尔用此人来平衡马赫迪的势力,以防止王子的势力过于膨胀而威胁到自己。
但是,马赫迪的被俘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萨拉赫与那些马赫迪昔日的反对者们越走越近,进而连迁都这些早就定下的决策都跟着一并反对。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乱象来临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