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日七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上温酒煮鱼
孟默明开始布置任务:一,他立即向市局和市政府汇报案件进展情况并主要分析案件未来的走势与下一步计划,同时申请对吕安之和郑乾进行二十四小时保护,其实也算是监督。二,由高阁带队,刘得宝和许攸协助,前往梓县调查知青袁柳阳自杀案,彻底搞清楚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全部经过。三,由郑南司带队,孔尚武和陆飞协助,继续追捕李闯。
从市公安局局长常胜办公室出来,孟默明的心情愈加沉重。很显然,常胜批评了他,并把市委市政府关于案件侦办指示的压力转化到他的肩膀上。尉迟革命的死加剧了案件的严重性,前不久,市委书记、市长到省里开会,省政法委书记吕维远抽
第三十四章 金枝
武平左手负在背上,右手夹着烟香,嘴中不停的往外吐烟雾,一副挑衅的样子,“你们这是要出远门”
高阁已经把车窗摇下来,“武队,哪阵风把您吹来了”按照武平的脾气,在没有恢复职务之前,他绝对不会再踏足刑警大队,那也就是说……高阁开门跳下车,“是不是……是吗”他问的自然是武平是否已官复原职,但,这好像又不可能,郑南司还在呢。
“老高,几天不见,你说话开始稀里糊涂。”武平抽着烟,嘴角露出笑容。
这时,吕青青从大厅跑出来,追到车边,她背着背包,“你下来。”她朝后座的刘得宝说话。
“什么意思吕大美女。”刘得宝有些困惑不解。
吕青青打开后备箱,把背包放进去,关好门,“队长说,我去梓县,你留下来。”她的笑容很欢快,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平常那些司空见惯的温柔突然不见,却增加了几分娇羞。
武平把烟抽完,吐掉口中的烟雾,钻进副驾,“嗯,还是老高了解我,我屁股大,只适合坐前面,而且这样也很方便抽烟。”
高阁不知道具体情况是什么,但现在能够肯定的是:武平和吕青青要跟他一起去梓县。
警车疾驰在国道上。前排司机、武平,后排许攸和高阁,吕青青坐后排中间。“武队,快说说什么情况”高阁问。
武平笑而不语。
“你们刚出发,县局就来电话了,接市局指示,武平同志任思茅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主抓关公镇中学系列杀人案侦破工作。”吕青青替武平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人事任免决定,看来组织永远是正确的,即使偶尔会犯糊涂,那也只是暂时的。
“那你又是怎么回事”高阁问吕青青。
“郑队长刚刚才发现,工作组全是男同志,缺少女同志就是缺少细心,查案子最怕粗枝大叶,所以队长临时决定,用我替换阿宝。”
——人们开始发现,现在的吕青青,除了依旧温柔外,还变得比原来多话和开朗。她隐去了温柔中的高冷,转化成温柔中的多情。
这些,都是许攸的功劳。当然,实际上许攸什么都没有做。爱情就是这样,对方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只要你站在那里,另一方就已经准备把所有好的东西都展现出来。
车上的气氛很好,连许攸,都开始愿意多说几句话。一行五人,斗志昂扬直奔梓县。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梓县,位于本省西北部,同思茅县一样,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因地形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两个大型的省属水利工程已经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全县三分之一山地为卡斯特地貌,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的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所以单从县城规划布局和人口经济规模来看,梓县比思茅县在全省的排名靠前一些。
武平等人的到来,受到梓县公安局的热烈欢迎。当晚,县政法委书记贺东蓝做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刘发明,各副局长及各大队队长悉数到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晚宴。即使武平在人情世故和官场浮沉上经验少又看得淡,也不得不被这样高规格的接待搞得受宠若惊。
“武队,你面子真大,跟贺书记是老熟人吗”高阁凑近武平笑问,跟武平时间久了,两人脾气差不多,但他比武平心眼多一些。高阁觉得武平职位再大,之前也不过是刑警大队队长,后来被降职,现在恢复了才是副大队长而已。这不足以使政法委书记亲自到场,况且,对方最低职位都是大队长,武平和高阁只是副的而已。
这令人费解。
“我还以为是你跟贺书记相熟呢……好了,别想那么多,关公镇中学系列杀人案备受省市两级领导关注,我们此次来为了查案的,人家重视案子而已。喝酒。”武平端起酒杯回答高阁,同时迎着刘发明的酒杯碰上去。
酒过三巡,众人皆有醉意。
贺东蓝站起身来环视全场,“两点要求……”,等全场嘈杂的声音安静下来,他才继续说,“一,全力配合思茅县公安局调查组,彻底查证当年知青自杀案。二,务必保护好调查组的人身安全,尤其是我们的吕青青同志,她可是巾帼英豪,如果她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我唯你们是问。我先干了。”说完仰头喝完,
第三十五章 追溯
第二天一早,局长刘发明受政法委书记贺东蓝所托,亲自带武平等人吃当地的特色早餐,并现场点将,派刑警副大队长周福喜、岑嘉上和另外两名民警协助。他再三说明,遇到任何困难,调查组可直接找他或贺书记帮忙。
吕青青知道这是贺东蓝的指示,她很不喜欢这样特殊的礼遇,但考虑到一切是为了破案,不是为自己牟取私利,便听之任之吧,若再以此事去找贺东蓝,反倒显得矫情。
根据武平的安排,调查人员分成两个小组,他自己加上许攸,到当年知青插队的桥水乡青龙村实地调查;高阁和吕青青则留在县公安局,调阅当年知青自杀案的卷宗。晚上回县招待所碰头。周福喜和岑嘉上及另外两个刑警,武平不便调动,由他们自行安排。
上午九点,警车在桥水乡青龙村委会门口停下。从乡上到村子里的路没有经过硬化,坑坑洼洼很难走,前一天又刚下完雨,路面积水很多,车子溅满污泥。
村委会坐落在小河边,河水涨满河面,快要溢出来。村委会对面是一片平整的农田,早稻大部分已经变黄,到了收获的季节。
老远,还没有进村委会大门,就听到里面嘈杂的声音。派出所所长朱方和村委主任在门口相迎,双方做了简单介绍后,一起走进村委会。
来意早就说明,村主任负责将当年清楚知青事迹的人全部集中在会议室,他们七嘴八舌,讨论不休。过去这么多年,人们逐渐将往事淡忘,特别是一些不好的事情,谁都不愿意成为那个最先提及的人从而遭到别人的诟病。现在,有机会让他们名正言顺的讨论,话匣子就忽然打开,一发不可收拾。
“安静一下。”所长朱方示意大家停止讨论,“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思茅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武平……”朱方从头到尾给村民介绍了一遍,见人家都听得认真,就继续说:“我们来的目的,相信主任已经跟大家说清楚了,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对当年发生在村子里面的关于知青的事情,畅所欲言,不过,一个要求,一定要实话实说。现在,请武平队长给大家讲几句。”朱方带头鼓掌。
武平对朱方的废话已经感到很不耐烦,“我简单说两句,感谢大家对警方的帮助,接下来,请大家按顺序到后面的小房间配合我们的调查。”
会议室后面的房间确实很小,但干净,村委会的人提前收拾过。一张桌子摆在中间位置,纸笔都准备好。朱方和同行的刑警在外面维持秩序,武平、周福喜、许攸三个人在里面问话。
村民挨个挨个走进来又走出去,当年知青下乡的事情逐渐明朗:
时间后退到1970年,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正搞得轰轰烈烈,思茅县中学七名高三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到贫困地区——梓县桥水乡青龙村插队。我们知道,他们分别是吴长安、曹贵生、尉迟革命、吕安之、郑乾、袁柳阳、施静。七个人吃住都在一起,关系很好,他们用自己学到的知识造福当地老百姓,给村里带来很大变化。老一辈五十岁以上的人,对他们印象很深刻。
从1970年到1976年初的6年间,一切过得很平常,直到1976年5月份,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施静怀孕了,很快,消息传遍全村,同一天傍晚,七人中的袁柳阳离奇死亡。对此,警方的调查结果是自杀。
关于施静怀孕和袁柳阳自杀的事情,村民们口径不一,综合起来,大概有几种比较相同的说法:一种是施静和袁柳阳日久生情,未婚却做下见不得人的事。一种是施静无法忍受插队的艰苦生活,想通过捷径返城,于是和某位领导私通,最后领导食言,施静只能自食苦果。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施静与袁柳阳情根深种,因现实条件所迫,无法结婚,两人的爱情被其他五人不容,他们将施静骗至村外的山岗上,袁柳阳发现后去救人,被他们杀害。不过也有人说袁柳阳确实是自杀的,他无法接受施静被人践踏的事实。
传言终究只是传言,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村民们的说法哪种属实。
许攸全程听完问话,并详细做了笔录。在小房间,他内心经受了巨大的煎熬。
施静是他母亲,按照曹贵生的说法,袁柳阳是他父亲,他愿意相信这种说法,即使村民的议论进一步印证了曹贵生口中母亲死亡的根本原因是遭那五人糟蹋。
长舌妇和以道德制高点自居的泰山北斗是村里面最惹人醒目的两种人物存在。长舌妇负责传播一切她们认为于风俗于时局不相适宜的事物,以此彰显自己在掌握信息方面的灵通和快捷,当年她们就承担了将施静的被糟蹋和袁柳阳的自杀传播至三乡四镇的全部任务。泰山北斗当然不会轻易开口,他们以尊者自居,轻易开口的都会被冠以急躁、浮躁、不务实的帽子,当年知青的事情发生后,那些泰山北斗们接受四方来朝的普通群众请教,于是伤风败俗、水性杨花这样的词语从他们口中缓缓蹦出,甚至连红颜祸水、红颜误国这样的词也被他们冠在施静头上。她只是一个受害者,但低俗礼教的桎梏毫不同情她,最终将她逼到命运的尽头。
今天,在小房间里面,当年那些长舌妇们和硕果仅存的泰山北斗们,又将那时候的桎梏尽数套在施静身上。
&n
第三十六章 分析
“判定袁柳阳自杀的证据是什么”武平问。
“说到证据,那就得牵出另一桩案子:当年梓县革委会副主任雷应天贪污**案和强奸案。”高阁说。
武平和许攸一起看向高阁,等他往下说完。
“雷应天时任梓县革委会副主任,他文化层次不高,但善于阿谀奉承,善于发动群众运动,因此得到上级领导赏识,前途无量。1976年初,他因为帮助一名女知青办理返城手续将其强奸,事情捅到市革委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雷应天落马后,事情还没有完,又有大量官员、群众检举他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甚至还有人告他犯下谋杀罪,当然,谋杀事实不成立。后来,雷应天被判处无期徒刑。”
“这和袁柳阳自杀案有什么关系呢”武平问,他已经忍不住想抽烟,双手在桌面的烟盒上摸了又摸。
“从这方面来看,雷应天与袁柳阳自杀案确实没有关系。可是后来,有人举报他还强奸了另外一名女知青,是四人联名举报。”
“这个女知青就是施静”吕青青问。
高阁朝吕青青树起大拇指,“聪明,另外一名被雷应天强奸的女知青正是施静。”
“这么说来,那些村民说的没有错。”武平嘀咕,“我们在青龙村做群众调查时,就有很多群众坚持说施静为了返城,引诱政府官员,可惜当官的食言并没有帮助她。”
“区别是一边说是引诱,一边说是强奸。”吕青青补充。
“举报雷应天的四名知青就是吴长安、尉迟革命等人。”许攸说。
“对,他们联名举报雷应天强奸施静,致使施静怀孕。袁柳阳和施静是一对恋人,他忍受不了自己的女人遭到践踏,又鼓不起勇气报仇,思前想后,无奈之下选择了自杀。”高阁一口气说完剩下的内容,“武队,你先去抽根烟,回来我们再说。”
武平连连摇手,“不用,你继续说。”
“让我和高队纳闷的是,雷应天强奸施静并没有完整的证据链条,除了那封联名举报信,还有就是他们四个人的笔录。更奇怪的是雷应天本人对强奸施静一事,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此外,我们没有找到对施静的调查记录。”吕青青补充说。
“所以,当时的情况纯粹是:既然有人举报雷应天强奸施静,而他自己又无法证明他没有强奸,那么,这样罪大恶极的一个人,再往他身上增加一条罪状又有何妨。”武平说。
“他当然没有强……侮辱施静。”许攸觉得把强奸两个字用在母亲身上很不妥。强奸施静的当然不是雷应天,而是吴长安、尉迟革命、吕安之和郑乾四个人,这是曹贵生的说法,许攸相信曹贵生的话。
武平等人对许攸的话感到不解,“你是查到什么证据了吗”吕青青问许攸,她眉目含情的看着许攸,她觉得许攸应该知道什么。
“没……没有……猜测而已,雷应天既已伏法,他应该会如实交代,而不是闭口不言。”许攸急忙掩饰。
这种猜测在情理之中,众人不觉有何不妥,高阁于是继续往下说:“所以案子的完整过程是:七名知青中,袁柳阳和施静是一对恋人,施静因不甘忍受插队之苦,求雷应天帮忙返回到县城,雷应天趁机侮辱了施静。发现事情的真相后,吴长安等人联名举报雷应天。袁柳阳因不能承受恋人被辱之事实,自杀身亡。施静在经历被侮辱,恋人自杀的双重打击之后,跳河自杀。”高阁环视全场,“这就是公安局当年做的判定。”
“我去抽根烟。”武平起身往外走。
高阁了解武平,他在这个时候抽烟,不是因为忍不住,而是对案情的结论起了怀疑。相信一通烟抽完之后,武平会有不同的分析和推测。
“许攸,你怎么了”吕青青注意到许攸脸色不对,一时通红,一时惨白。她关心许攸,关心就会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东西。
“没事,我只是……很累了。”许攸双手敲击额头。他确实很累,但不是身体上的,是心累。从梓县公安局当年的判定上看,父母的死疑点重重,而曹贵生的说法似乎也存在很多漏洞。过去,许攸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父母的死因,更加不会花时间分析曹贵生口中事实的真假,曹贵生的话像权威一样,压住许攸,令他不想挣扎和反抗。现在,许攸开始成为一个活着
第三十七章 柔情万丈
“梓县是旅游城市,和思茅不同,晚上很热闹,出去走走若不是因为案子,你们也难得来一趟,我做东,请各位尝尝当地的美食。”周福喜发出邀请,他很有诚意。
去不去,当然要看武平的意思,大家看着武平,等待他的回复。吕青青和赵章是年青人,爱热闹,早就听说梓县夜景好看,在出发时他们就对此充满想象。高阁想出去喝一杯。许攸去与不去,都没有相对明显的冲动。
“去,好不容易来一趟。”武平当先走出房间。
旅游,是高层次的生活享受,属于精神领域的满足,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首先考虑的是吃饱穿暖,其次才是诸如教育、时尚、美容、美食、旅游等高层次的追求。中国经济发展到二十世纪末期,人民生活进入不平衡的小康阶段,吃饭穿衣已经不成问题,旅游业在这个时候得到初步发展。
梓县,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发育闻名国内外,除大量的国内游客外,偶尔还能遇见外国游客。
街上很热闹。小吃,手工艺品,土特产……应有尽有,还有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表演。
这下把吕青青乐坏了。她爱美,更加爱在自己心仪的男人面前展现美。梓县以苗族人居多,苗族女人心灵手巧,做出的民族服饰华而不俗,简而不凡。吕青青一口气买下五六件。
周福喜闹中取静,在最繁华的地段找了家二楼夜市店,据他介绍,这是全县最有名气的夜宵店。果然,一楼早已爆满,二楼都是包间,需要提前预定。
吃宵夜适合喝啤酒,菜还没上,酒已经干了三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