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所以说,在资产阶级和骑士府兵阶级联合统治的幽州,劳动人民想要上升,还是非常困难的。
至少在武好古这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看来,就是这样的!
可是出乎他的预料,幽州的劳动人民中的青年男性,却一直固执的认为,他们还有一条可以很容易往上爬的金光大道。
就是跟着大王去打天下!
也对啊,广大劳动人民并不是生活在天津市的,这年头饶是走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前列的幽州,城市化率也很低。所以大部分劳动人民还是佃农和雇农,他们看到的老爷不是武好古张克相,而是张二蛋张南皮这号从贫下中农变成拥有200亩土地的大地主的府兵公民。
既然张二蛋能通过从军打仗变成公民老爷,那么替地主张南皮家扛活的雇农们为什么不能靠打仗打出一个老爷?
所以出乎天津市里那些元老(包括武好古)的预料,当百万辽兵要打幽州的消息传开,幽州的乡间那是一片欢呼啊!
发财了,发财了
张南皮家的长工朱和尚今天是拎着二斤猪头肉和一壶浊酒回家的,一走进自家的破烂小院子,就大声嚷嚷起来了。
院子里面,朱和尚两个兄弟,朱二和尚和朱三和尚正在晒太阳。这俩和尚都是佃农,一起租了一户骑士家的三十亩地耕种,勉强糊个口。因为幽州这里也没有户税(人头税),除了交租子之外,就是服个劳役或者给地方上交点免役钱。总的来说,负担并不是很重。所以佃户雇农的日子还过得去。
不过发财是很难的!
怎地?朱二和尚望着哥哥手中的猪头肉和酒壶,咽了唾沫,得了张老爷的赏?
赏个屁!那老抠不把俺的工钱赖了就不错了。
那你怎买了酒肉?朱三和尚问,这得好几十钱吧?
哈哈,朱和尚一招手,走,进屋喝酒吃肉,哥哥今天高兴!
到底有甚喜事?快说与我和二和尚听吧。
是啊,是不是嫂子的事情有眉眼了?
朱和尚嘿嘿一笑:女人的事情急个球?大丈夫应当先发财,后娶婆娘!
他就是想先娶婆娘,也没有婆娘肯嫁他。
朱家三个和尚都是光棍,没有一点家产,哪有女人肯嫁?现在燕地的光棍要解决生活问题,可不大容易!
这也是因为武好古打跑了辽人后安置了一大堆的骑士府兵到燕地的缘故。骑士们要娶小老婆,府兵们又大多是河北的光棍汉子,有了土地房产后,当然也要娶老婆。
另外,还有许多真和尚被武好古打发回家,这些都是原先的燕地豪强家的人,现在也都加入了娶妻纳妾的队伍之中。
于是在一段时间中,燕地的适龄女性出现了短缺
所以朱家三个和尚,就只能干着急想女人了。
要,要打仗啦!朱和尚满脸都是兴奋,激动得都快抖起来了,俺在张南皮家听说的百万契丹南来,打旅顺府!
什么?
真的?
两个蹲着晒太阳的和尚都跳了起来,瞪着眼睛看着哥哥。
打仗啊!
百万契丹听着还是有点可怕!
真的!朱和尚道,今晚俺们兄弟好吃一顿,明天就去投军打契丹!
可是契丹有百万朱三和尚胆小。
怕个球!朱二和尚道,燕王军战无不胜!契丹倾巢而出才好咧,一战打光他们,辽东多少土地可以分啊!
对,燕王军战无不胜!朱和尚重重点头。
他们这些燕地的农人都是给骑士府兵家扛活的,听到的信息当然都是燕王军如何牛逼了。
而且想想也知道燕王军牛逼了,不牛逼能把契丹人打跑?
朱二和尚看着小弟,三和尚,你要怕就挨家呆着种地,俺和大和尚去投军。死了拉倒,活下来怎么都混个府兵,也弄上200亩,下半辈子有着落了。
朱和尚笑道:对,张南皮能行,俺们一定也能出人头地的!
这个就是财富效应啊!
这个就是军功爵的魔力啊!
在燕地老百姓眼里牛逼哄哄的,大多都是骑士府兵。对朱家三个和尚而言,要土地吗?要女人吗?要养育儿女吗?要吃香的,喝辣的吗?
要,就去投军!
平时没有投军的机会,现在耶律延禧那混球带着百万辽兵来送死了,燕王一定会大点兵,正好投军打仗,谁不去谁是孬种,活该一辈子受穷。
于是,随着百万胡虏南来的好消息传遍燕地(因为有骑士府兵存在,这个消息传递的很快),燕地顿时一片沸腾。
耶律延禧的百万辽兵在燕地这边苦哈哈的穷汉子们看来,就是往上爬的垫脚石啊!
燕国王,您快点征兵吧!
大家伙等不及了
等不及的不仅有燕地的贫下中农,还有大宋河北都转运使张克公。因为张家在天津市里面还有势力,所以花钱雇佣燕地壮士的事情,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在给张克相和另外几位对朝廷忠诚的元老写了信,交代了一番后。张克公又亲自跑了沧州南皮和清州州城,在那里设立了两个招兵的衙门。完事后还是不放心,就乔装改扮,微服来到了武好古的大本营天津市。
张克公对天津市是很熟悉的,来过多次,多数都是微服而来。不仅没有惊动武好古,有几次还避开了张克公。而且他在河北当监军御史的时候,还帮着陶节夫在天津市设立了一个情报据点。还派出了早年间投靠张家将门的一个武好古阵营的叛徒杜文忠。
就是杜文玉的那个哥哥,因为在界河商市担任公职期间捞钱捞得太不像话,别林冲抓捕,还拘捕逃脱的杜文忠。他从界河商市逃脱后,不知怎的就落在了张克公手中(当是张克公在沧州当官),后来又成了张家搜集武好古罪证的工具。不过没等到张大御史参倒武好古,武好古就造反了。所以罪证用不上了,但是杜文忠还有用。被派到了天津市当了一个坐探,因为上线就是张叔夜张克公,所以很难给挖出来。而且杜文忠年纪大了,又受了挫折,为人也变得谨慎,就在共和坊(武好古家门口)附近开了个小小的书斋,卖点从开封府弄来的书籍和大字儿。一直规规矩矩的,也就没有人去查他了。
htt:
请记住本书域名:。手机版网址:
第1161章 共和国的崛起 七
张克公是坐船来的,带着两个颇为精悍的仆人,还带着几大箱子大字儿,就是书法作品。也没什么名家大作,就是一些不出名的秀才写的书法。都是些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儿,写得倒是不错,可以在天津市卖几个小钱。
这就是个不引人瞩目的小买卖,所以在过市舶司关卡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市舶司的税官马马虎虎给估了个300缗的货值,然后抽了30缗的税。张克公给了对方30缗面值的钱引外加二两白银,市舶司的税官验看以后,就给开了税票。
出了税卡,张克公就瞧见已经变成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商人的杜文忠立在税卡外面等候。连忙上前去拱拱手,打了招呼,就像老朋友见面时一样。
杜文忠雇了一辆四轮马车,请张克公和两个随从都上了车,关上车门,马车咣当咣当跑了起来后,才低声对张克公道:介仲,出了一点意外。
意外?
张克公一紧张,不会是杜文忠被幽州的暗探给发现了吧?
杜文忠低声道:虽闻自古燕赵多壮士,却未曾想到燕人刚烈如此,闻虏大至,不惧反喜。上至富家儿郎,下至贫户壮士,人人思战,祈赴辽东
什么!?这是一点意外吗?
张克公眼珠子都快惊得掉地上了。
百万契丹啊!
多可怕啊!
如果奔着开封府来,官家多半就溜去襄阳了。燕地这里真的会人人思战,还要祈赴辽东?这怎么可能?燕人要那么厉害,契丹人怎么在此间统治一百多年的?
杜文忠道:介仲别不信,等会儿就知道了。
等会儿就是不到半刻钟后。张克公和杜文忠乘坐的马车,在共和广场外被堵住了,不是堵车,而是被人堵住的。
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共和广场上居然人山人海,怕是有数万人汇聚在那里了。
聚集在那里的人们真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音巨大,犹如雷霆。
伐辽!伐辽!伐辽
他们在嚎什么?张克公从马车上下来,站在大街上,望着不远处广场上的人山人海。
伐辽!杜文忠说,他们在喊‘伐辽’,今天是元老院正式通过《增发战争公债案和《总动员令的日子所以这里才会人山人海。
张克公迈步向前走去,一直走到了广场的入口处。然后挤了进去,在人群当中游走,仔细的观察,聆听,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浮现出的兴奋欢快希望等各种各样的表情。
几乎没有恐惧,至少张克公没有发现有哪张面孔上浮现出恐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燕人真的疯了吗?百万辽军啊!他们一点不害怕?他们要不怕,怎么会被契丹人统治那么多年?难道是因为武好古?这个乱臣贼子用了什么办法,竟然把燕人的血性彻底激发出来了?
就在张克公感到疑惑的时候,他的堂兄张克相和其他所有的元老,已经簇拥着首席元老武好古走出元老院议事大厅二楼,正对共和广场的大平台了。
元老院会议刚刚结束,《增发战争公债案和《总动员令得到了全票通过!
前者是增发1000万缗的公债用来打仗,后者则是个征募士兵的法令。幽州因为是土地兵役制嘛,拿了土地的骑士户府兵户没得跑,都得征他们来当兵!
但是对于没有拿到土地的平民,就只能用募兵的办法,让他们自愿当兵了。这一自愿不得了啦,燕地这边不知道有多少热血青年和贫下中农伸长了脖子在等呢。甚至还有许多生活在大宋境内的骑士户府兵户的亲朋好友,也在等着燕王大点兵呢!
府兵户的200亩,骑士户的1500亩,不比赵佶的缗钱有吸引力?虽然寻常的200亩旱田最多就值几百缗。但是没有骑士和府兵身份,一堆苛捐杂税压下来,地主也能生生压迫成佃户。
所以武好古和元老院要考虑的问题已经不是有没有兵,而是辽东的土地够不够分了
伐辽!伐辽!伐辽武好古并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为了兵太多而发愁了,他只是站在平台上,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抽出宝剑用力挥舞,然后大声喊着伐辽。
广场上非常吵闹,这个年头也没什么扩音器。所以下面的人民群众也没听见他吼什么?但是大家都看到他拔出宝剑了。拔出宝剑当然是要砍死辽狗的意思了!
这说明元老院通过决议,要杀辽狗,分田地了!
那些和朱和尚和朱二和尚兄弟一样,从燕地乡村跑来天津府投军的青壮年农民可就乐坏了,全都扯开嗓子大喊伐辽,这场面热烈的都快赶上大革命了。
如果耶律延禧看到这一幕,一定后悔的要跳辽海了。
而张克公则害怕得有点发抖,伐辽你们都那么高兴回头要是伐宋,那得开心成什么样子?
百万辽兵啊!燕人真个不惧?
张克公怎么没有想到,解开自己心中这个谜团的,竟然是杜文忠十七岁的儿子,正在天津市上小学杜国良。
虽然杜文忠是潜伏在天津市的宋朝特务,但是他的儿子杜国良却是一个共和国人。在天津市读了蒙学小学,今年是他读小学的最后一年,过了除夕就要去考云台学宫了。结果遇上了百万胡虏南侵,旅顺危急,燕山危急,幽州虽大,却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了所以十七岁的杜国良也决心投笔从戎!
杜大郎,你也要去从军?为什么呀?你家不是幽州公民户啊?
世伯有所不知,小侄虽不是公民,但却无时无刻不想成为公民。所以小侄一定要从军报国,在沙场上赚一个公民户出来!
又一个被武好古蛊惑的好孩子不过他的话有道理啊!成为公民的要保卫自家占着股份的幽州共和,没有成为公民的看着眼热,也想从百万辽寇身上赚一个公民。
幽州这边,能不人人思战吗?
只是不知道有多少幽州男儿,要浪死辽东了!
张克公有点惋惜地看着杜国良。这娃子和他爹不一样,从小就上进,在天津市的大相国寺小学里面经常拿第一,云台学宫应该是稳稳的,怎么也想要从战场上赚一个公民户?
考上云台学宫不就是公民了?
杜文忠在旁解释道:犬子是立志要考律学院的,大相国寺小学的先生说了,凡是从军报国者,是可以论功加分的。
什么?科举这等斯文事情(张克公是承认云台学宫水准的,所以将考云台学宫看成科举),怎么还可以搞从军加分?
杜国良一脸肃然地对张克公道:便是没有从军加分,小侄也要挺身而出,保卫共和的!因为小侄是华夏男儿,自幼习武,怎可坐视胡虏南下,神州陆沉?
可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张克公搬出了范仲淹劝说想要从军报国的张载的名言。
杜国良却道:此腐儒言尔。圣人以身体之,力行近乎仁。如今胡虏南下,吾等幽州儒者,当以身力行,披坚执锐,杀敌保民,岂可迷于章句而避死乎?
张克公愣了又愣,这话说的范仲淹和张载难道是因为怕死才弃武从文,研究儒学的?
辽狗的旗号!
旅顺府,大黑山山城城头,几名守军突然指着远处地平线上出现的旗帜,大声呼喊了起来。
大黑山又名老虎山大和尚山,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主峰高二百余丈,方圆二十余里,号曰辽南第一山。距离旅顺关城,也就是原来的镇东关长城非常近。从地理上说,此处就是旅顺的门户。
而大黑山山城建于晋代,原名卑沙城,是高句丽统治辽东半岛是修建的一座石城。城垣沿大黑山山脊,绕山梁围峡谷顺山势而建。城墙由大小不等的山石叠砌,非常坚固。
在幽州军占据辽国的苏州安复军之前,大黑山山城早就废弃多年,不过因为是石城,所以破损的并不严重。在知旅顺府事黄植生的主持下,幽州军的工兵和民伕,又对大黑山山城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和加固,还在大黑山的左右两翼,修建了旅顺府城和东关城。还用石墙将大旅顺府城东关城和大黑山山城连为一体,形成了一道铜墙铁壁似也的防线。
猜你喜欢